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一部公众考古的佳作——读高蒙河教授新作《考古好玩》

发布时间:2011-09-2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陈洪波

 

 

 

    高蒙河教授,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20余年来一直从事考古工作,现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是一位科班出身、颇有成就的考古学家,田野工作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有多部(篇)专业论著问世。

    在专业研究之外,高教授还做了不少面向大众的“考古普及”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公众考古的工作。在考古界的中生代中,他的工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动手既早,延续时间较长,方式方法也多有突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开始在《新民晚报》等媒体发表文章,面向公众宣传文物考古知识,至今不辍。近年来网络媒体发达以后,他又积极利用网络形式从事公众考古。他在搜狐网开设的博客《公众考古试验田》,虽然并非考古界同人中最早,但却是点击量最高者,屡屡有文章被置顶推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至今高蒙河教授已经奉献给读者多部公众考古性质的著作,如《铜器与中国文化》(2003年)、《三峡考古纪胜》(2005年)、《考古不是挖宝》(2009年)等,复旦大学出版社今年出版的《考古好玩》是最新推出的一本。这些著作,大多源于高教授历年来在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发表的随笔和评论,挑选后汇集修改成书。文章大都短小精悍,然集腋成裘,总字数已达百万以上,代表了高教授20多年来在公众考古道路上一路走来取得的一个不菲的成绩。

    《考古好玩》一书,主要内容包括48篇文章,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一、考古人。收入文章9篇,讲述当代考古界的人物境遇、思想情感、生存状况、师承源流、行业规则等等,虽不名为当代考古学史,而实为当代中国考古学界画像,虽然只是几幅片断的肖像,但却栩栩如生,时有动人心灵之处。

    二、考古队。收入文章9篇,详细描述了考古队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次有作者以如此详细的笔触,全面记录田野考古工作队生活状况的系列文章。其意义所在,不仅仅在于向都市里好奇的读者揭开考古生活的神秘面纱,而更在于其生活史的叙述与记录意义,它为当代社会生活史的文本,增添了丰富而奇异的一页。

    三、考古就是挖宝。收入文章10篇,以考古对科学、社会、人生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从多个方面讲述了考古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当代人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曹操墓的真伪、文明探源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不要发掘帝王陵墓等等。

    四、考古不是挖宝。收入文章10篇,这一部分,带有相当浓厚的批评、反思与辨正的意味。作者批评了考古界的一些不正之风,例如对不遵守科学规程的“野蛮考古”行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痛斥。大部分文章是面向公众的。目前社会虽然颇有“考古热”,但大众对考古对象和考古活动其实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充满误解,这部分文章耐心细致做了很多饶有兴趣的解说。

    五、考古好玩。收入文章10篇,从纯粹的考古问题延伸出去,谈及文物、博物馆、考古读物、考古与媒体等问题,多为与社会热点有关、大众颇为关心的小题目,例如台北故宫翠玉白菜的来历与价值、奥运会开幕式所击之缶、23亿建造地震博物馆的是与非、马未都与余秋雨谈考古等等,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而又发人深省。

    高蒙河教授这部新作,无疑是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文体风格鲜明,独树一帜。以高教授自己的话来讲,是在媒介考古的形式里拓展了一个新范式,即不以考古发现和研究为主,而是以考古人、考古事和考古批评为纲的随笔体文本。这种介于纪实与散文之间并以作者第一人称方式道来的写作方式,增加了亲近感、真实感。

    其次,内容广博宏富,具有知识性、文化性、社会性。书中的许多文章,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谈的虽然是小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大问题,既具有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又有历史的厚重感,充分体现出一位资深学者深厚的学术修养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第三,笔调雅俗共赏,俗而有度,不失其雅。当代考古学者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勇担时代责任,致力公众考古者甚众,高蒙河教授属于走得较远的一个。他在本书序言中说,“放下身段,能唠白话就不端术语,尽量以初中或高中程度的读者为写作对象,因为这是中国最大的群体,考古为他们服务,引发他们互动……”高教授在这方面用力极深,故而本书从书名、标题、行文均极为通俗。高教授的定位是否准确?中国公众考古读者最大的群体到底是中学还是大学程度的人群?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认为本书是“俗”的恰到好处,还是“俗”过了,都必须承认高蒙河教授运用专业知识为平民大众服务所付出的真诚努力。
    最后,衷心希望高蒙河教授今后写出更多更好的考古学通俗作品。  (《考古好玩》, 高蒙河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定价:29元)(《中国文物报》2011年9月16日7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一部公众考古的佳作——读高蒙河教授新作《考古好玩》

发布时间:2011-09-26

 

 

 

    高蒙河教授,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20余年来一直从事考古工作,现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是一位科班出身、颇有成就的考古学家,田野工作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有多部(篇)专业论著问世。

    在专业研究之外,高教授还做了不少面向大众的“考古普及”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公众考古的工作。在考古界的中生代中,他的工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动手既早,延续时间较长,方式方法也多有突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开始在《新民晚报》等媒体发表文章,面向公众宣传文物考古知识,至今不辍。近年来网络媒体发达以后,他又积极利用网络形式从事公众考古。他在搜狐网开设的博客《公众考古试验田》,虽然并非考古界同人中最早,但却是点击量最高者,屡屡有文章被置顶推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至今高蒙河教授已经奉献给读者多部公众考古性质的著作,如《铜器与中国文化》(2003年)、《三峡考古纪胜》(2005年)、《考古不是挖宝》(2009年)等,复旦大学出版社今年出版的《考古好玩》是最新推出的一本。这些著作,大多源于高教授历年来在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发表的随笔和评论,挑选后汇集修改成书。文章大都短小精悍,然集腋成裘,总字数已达百万以上,代表了高教授20多年来在公众考古道路上一路走来取得的一个不菲的成绩。

    《考古好玩》一书,主要内容包括48篇文章,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一、考古人。收入文章9篇,讲述当代考古界的人物境遇、思想情感、生存状况、师承源流、行业规则等等,虽不名为当代考古学史,而实为当代中国考古学界画像,虽然只是几幅片断的肖像,但却栩栩如生,时有动人心灵之处。

    二、考古队。收入文章9篇,详细描述了考古队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次有作者以如此详细的笔触,全面记录田野考古工作队生活状况的系列文章。其意义所在,不仅仅在于向都市里好奇的读者揭开考古生活的神秘面纱,而更在于其生活史的叙述与记录意义,它为当代社会生活史的文本,增添了丰富而奇异的一页。

    三、考古就是挖宝。收入文章10篇,以考古对科学、社会、人生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从多个方面讲述了考古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当代人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曹操墓的真伪、文明探源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不要发掘帝王陵墓等等。

    四、考古不是挖宝。收入文章10篇,这一部分,带有相当浓厚的批评、反思与辨正的意味。作者批评了考古界的一些不正之风,例如对不遵守科学规程的“野蛮考古”行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痛斥。大部分文章是面向公众的。目前社会虽然颇有“考古热”,但大众对考古对象和考古活动其实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充满误解,这部分文章耐心细致做了很多饶有兴趣的解说。

    五、考古好玩。收入文章10篇,从纯粹的考古问题延伸出去,谈及文物、博物馆、考古读物、考古与媒体等问题,多为与社会热点有关、大众颇为关心的小题目,例如台北故宫翠玉白菜的来历与价值、奥运会开幕式所击之缶、23亿建造地震博物馆的是与非、马未都与余秋雨谈考古等等,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而又发人深省。

    高蒙河教授这部新作,无疑是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文体风格鲜明,独树一帜。以高教授自己的话来讲,是在媒介考古的形式里拓展了一个新范式,即不以考古发现和研究为主,而是以考古人、考古事和考古批评为纲的随笔体文本。这种介于纪实与散文之间并以作者第一人称方式道来的写作方式,增加了亲近感、真实感。

    其次,内容广博宏富,具有知识性、文化性、社会性。书中的许多文章,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谈的虽然是小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大问题,既具有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又有历史的厚重感,充分体现出一位资深学者深厚的学术修养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第三,笔调雅俗共赏,俗而有度,不失其雅。当代考古学者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勇担时代责任,致力公众考古者甚众,高蒙河教授属于走得较远的一个。他在本书序言中说,“放下身段,能唠白话就不端术语,尽量以初中或高中程度的读者为写作对象,因为这是中国最大的群体,考古为他们服务,引发他们互动……”高教授在这方面用力极深,故而本书从书名、标题、行文均极为通俗。高教授的定位是否准确?中国公众考古读者最大的群体到底是中学还是大学程度的人群?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认为本书是“俗”的恰到好处,还是“俗”过了,都必须承认高蒙河教授运用专业知识为平民大众服务所付出的真诚努力。
    最后,衷心希望高蒙河教授今后写出更多更好的考古学通俗作品。  (《考古好玩》, 高蒙河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定价:29元)(《中国文物报》2011年9月16日7版)

 

作者:陈洪波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