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与几百万年前的古人对话 ——参加泥河湾公众考古体验活动的几点感受

发布时间:2013-07-09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侯 君

  一直以来本人对考古情有独钟,恨不得重新参加一次高考,就报考“考古专业”,以全身心地投入考古发掘和研究,解决“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旷世之迷。听朋友介绍说河北省文物局、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市日报社、阳原县委、阳原县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泥河湾公众体验考古活动要招募20个志愿者,我便上网下载表格并及时报名。没想到竟被批准,实现了平生能够亲自参加考古的夙愿。


  在6月8日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一大早志愿者们乘阳原县准备的大巴向阳原县城进发。9点半在泥河湾博物馆前举行了盛大的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仪式;10点参观了泥河湾博物馆;10点半听省文物局副局长、著名的考古专家谢飞做报告;13点到油坊和周家山遗址考古;16点返回。


  博物馆我到过两次,一次是带两岸四地的大学生们,一次是陪同台湾客人。每次来客人们都觉得震撼,说为什么以前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东方人类的发源地!”“打破‘非洲起源单一论’!”都这么大的世界级的命题?我回答,大量的宣传才刚刚开始,要让境内外民众普遍知晓,需要持续深入的宣传,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约一万年前泥河湾人就已驯化并种植黍子。去年在阳原宾馆吃饭时,当来自港澳台法的大学生们听说那些让他们皱眉头的当地特色食品“糕”就是博物馆中展出的黍子(化石)所做,他们都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可以改变胃口,可以改变情感,可以改变选择!


  听谢飞教授讲课,我们知道了泥河湾一带曾是一个古湖,属于古老的汾渭裂谷,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奥杜维峡谷有相似的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谢教授给大家讲了美国天文学家萨根的一岁宇宙年龄表,意思大概是说如果把宇宙的年龄看成一年的话,只有在其最后一个月即十二月份才有了会制作石器的人类,最后的一天才有了人类社会,最后的几分钟秦始皇才统一中国,最后的一秒钟才有了火箭、宇宙飞船等,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类文明史在地球宇宙历史中的短暂。由于我一直想知道五千多年前阳原、蔚县、怀涿一带到底是不是植物繁茂、动物众多,是否比现在更适宜人类生存,从而想知道黄帝、炎帝、蚩尤在这里定居、合符、会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抢着向谢教授提了一个问题:远古时期,泥河湾是不是比现在温暖湿润,因为这里出现了猛犸象的化石,我们现在的常识是象类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谢教授说远古时期这里应该比现在温暖湿润,动植物的生活条件比现在好。谢教授就人类进化过程,地层年代、考古分期,泥河湾古湖的形成过程,泥河湾人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泥河湾人的邻居等给大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并现场回答了许多问题。


  下午的考古现场,阳原本地的考古专家成盛泉老师、河北师大的梅老师、谢教授都亲自教大家制作石器,进行考古挖掘,讲油坊和周家山发现石叶在研究人类进化中的意义(填补东方人类进化环节上的断层之类)。亲自动了手,发现考古挖掘是一件如雕刻、绣花般的细活,两位老师的农民助手说梅老师特别辛苦,行走在泥河湾的千沟万壑之中寻找古人类的足迹,寻找到文化层后挖掘细之又细,每一点记载着远古人类生活信息的化石、石器都按发现时的位置、角度拍照、登记,其科学严谨精神让人叹服。成老师和梅老师长年在户外工作,都晒得黑黑的。


  短短的一天时间收获可不小,见到了久已仰慕的几位考古专家;明白了泥河湾遗址群是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泥河湾在全球考古和人类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意义;知道了不同文化层是如何叠压起来的;懂得了古人如何制作工具;了解了地球演化和人类进化的初步知识;看到了姜家梁出土的价值连城的玉猪龙等等。总之泥河湾公众体验考古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对于培育张家口人的家乡自豪感和热爱家乡情怀,对于唤起人们敬畏自然、尊敬祖先、真正遵从“敬天法天”祖训、从大的历史尽度上思考问题、消除浮躁骄傲情绪、树立人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对于普及天文、地质、人类学、考古学等科学知识,对于宣传泥河湾、宣传阳原县、宣传张家口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泥河湾考古之后,千沟万壑荒颓颓黄漫漫的泥河湾变得神奇起来,我们仿佛看到千万年前的古湖边上,草木繁茂、象群、马群出没;仿佛看到从几百万年前到一万年前的时间长河中,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一路走来。这里不再是一片荒寂旷野,而是充满了生机,动物、植物和人类,水生的、陆生的各种生命在这里生生不息。触摸古人留下的每一件石器,猜摸他们百万年前或几十万年前留在上面的劳作痕迹,我们仿佛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交流……。


  太有趣了,好奇心得到了一些满足。


  再见了泥河湾,但愿在不远的将来,谢教授所说的泥河湾考古的(找到百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理想目标能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文物报》2013年7月5日7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与几百万年前的古人对话 ——参加泥河湾公众考古体验活动的几点感受

发布时间:2013-07-09

  一直以来本人对考古情有独钟,恨不得重新参加一次高考,就报考“考古专业”,以全身心地投入考古发掘和研究,解决“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旷世之迷。听朋友介绍说河北省文物局、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市日报社、阳原县委、阳原县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泥河湾公众体验考古活动要招募20个志愿者,我便上网下载表格并及时报名。没想到竟被批准,实现了平生能够亲自参加考古的夙愿。


  在6月8日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一大早志愿者们乘阳原县准备的大巴向阳原县城进发。9点半在泥河湾博物馆前举行了盛大的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仪式;10点参观了泥河湾博物馆;10点半听省文物局副局长、著名的考古专家谢飞做报告;13点到油坊和周家山遗址考古;16点返回。


  博物馆我到过两次,一次是带两岸四地的大学生们,一次是陪同台湾客人。每次来客人们都觉得震撼,说为什么以前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东方人类的发源地!”“打破‘非洲起源单一论’!”都这么大的世界级的命题?我回答,大量的宣传才刚刚开始,要让境内外民众普遍知晓,需要持续深入的宣传,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约一万年前泥河湾人就已驯化并种植黍子。去年在阳原宾馆吃饭时,当来自港澳台法的大学生们听说那些让他们皱眉头的当地特色食品“糕”就是博物馆中展出的黍子(化石)所做,他们都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可以改变胃口,可以改变情感,可以改变选择!


  听谢飞教授讲课,我们知道了泥河湾一带曾是一个古湖,属于古老的汾渭裂谷,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奥杜维峡谷有相似的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谢教授给大家讲了美国天文学家萨根的一岁宇宙年龄表,意思大概是说如果把宇宙的年龄看成一年的话,只有在其最后一个月即十二月份才有了会制作石器的人类,最后的一天才有了人类社会,最后的几分钟秦始皇才统一中国,最后的一秒钟才有了火箭、宇宙飞船等,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类文明史在地球宇宙历史中的短暂。由于我一直想知道五千多年前阳原、蔚县、怀涿一带到底是不是植物繁茂、动物众多,是否比现在更适宜人类生存,从而想知道黄帝、炎帝、蚩尤在这里定居、合符、会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抢着向谢教授提了一个问题:远古时期,泥河湾是不是比现在温暖湿润,因为这里出现了猛犸象的化石,我们现在的常识是象类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谢教授说远古时期这里应该比现在温暖湿润,动植物的生活条件比现在好。谢教授就人类进化过程,地层年代、考古分期,泥河湾古湖的形成过程,泥河湾人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泥河湾人的邻居等给大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并现场回答了许多问题。


  下午的考古现场,阳原本地的考古专家成盛泉老师、河北师大的梅老师、谢教授都亲自教大家制作石器,进行考古挖掘,讲油坊和周家山发现石叶在研究人类进化中的意义(填补东方人类进化环节上的断层之类)。亲自动了手,发现考古挖掘是一件如雕刻、绣花般的细活,两位老师的农民助手说梅老师特别辛苦,行走在泥河湾的千沟万壑之中寻找古人类的足迹,寻找到文化层后挖掘细之又细,每一点记载着远古人类生活信息的化石、石器都按发现时的位置、角度拍照、登记,其科学严谨精神让人叹服。成老师和梅老师长年在户外工作,都晒得黑黑的。


  短短的一天时间收获可不小,见到了久已仰慕的几位考古专家;明白了泥河湾遗址群是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泥河湾在全球考古和人类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意义;知道了不同文化层是如何叠压起来的;懂得了古人如何制作工具;了解了地球演化和人类进化的初步知识;看到了姜家梁出土的价值连城的玉猪龙等等。总之泥河湾公众体验考古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对于培育张家口人的家乡自豪感和热爱家乡情怀,对于唤起人们敬畏自然、尊敬祖先、真正遵从“敬天法天”祖训、从大的历史尽度上思考问题、消除浮躁骄傲情绪、树立人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对于普及天文、地质、人类学、考古学等科学知识,对于宣传泥河湾、宣传阳原县、宣传张家口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泥河湾考古之后,千沟万壑荒颓颓黄漫漫的泥河湾变得神奇起来,我们仿佛看到千万年前的古湖边上,草木繁茂、象群、马群出没;仿佛看到从几百万年前到一万年前的时间长河中,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一路走来。这里不再是一片荒寂旷野,而是充满了生机,动物、植物和人类,水生的、陆生的各种生命在这里生生不息。触摸古人留下的每一件石器,猜摸他们百万年前或几十万年前留在上面的劳作痕迹,我们仿佛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交流……。


  太有趣了,好奇心得到了一些满足。


  再见了泥河湾,但愿在不远的将来,谢教授所说的泥河湾考古的(找到百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理想目标能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文物报》2013年7月5日7版)

作者:侯 君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