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食享冬日——西汉青铜“染”器

发布时间:2015-01-27文章出处:考古汇作者:王永红
  火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饮食方式,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内围着热腾腾的火锅,既驱除了寒气,又享受了美味。其实,这种饮食方式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青铜染器就是最好的见证。
  西汉青铜染器,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这件青铜染器由盘、炉和耳杯三部分组成。类似的器物在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四川等地都有出土,时间都属于西汉中晚期,表明这种器具在历史上流行的时间虽不算太长,地域分布却很广,使用比较广泛。对这类器物的名称和用途,有学者认为它是用于温热肉羹的,因此称之为“烹炉”;因炉上的耳杯同西汉时期通用的酒杯形状一致,也有人称之为“温酒炉”;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室内陈列用品,作熏香之用,定名为“熏炉”;因为有的器物上有带“染”字的铭文,有学者甚至认为这种炉具是汉代贵族家庭染丝帛所用的器具。有专家根据其中一件染器上的“清河食官”铭文断定,这种器物应为朝廷中典膳的食官掌管,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既然是饮食器具,为何自铭为“染”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食肉时常以酱、盐等调味品为佐料,这些佐料是放在耳杯中的。但染器中的炉又作何用呢?这就和当时用“濡”的方法制肉食有关。中国自先秦至汉,制肉食主要有烹煮、炮烤两种方法,用濡法制肉食,在汉代较常见。濡肉包含两个步骤:先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白煮肉;然后再蘸调料加味,染杯中盛的就是调味的酱汁。与现代小有不同的是,汉代人习惯用较烫的调料,所以须用染炉不断地给调料加温。考古发掘中所见染器都出自西汉墓。制作精工的染器,除杯、炉外,尚附承盘,并常在炉身铸出各种纹饰。有的染器的耳杯还横出长柄,拿取更为方便。有的耳杯设计更为周到,即在中部装设带孔的箅子,以避免肉食沾上调料中的渣滓,显示出食不厌精的匠心。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青铜染器体量都很小,染杯的容量一般只有250—300毫升。整套染炉全器加起来,高度也不过在10—14厘米之间,十分精巧。染器的设计很符合汉代人的饮食方式,当时的人们是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案。有的染炉和染杯上还刻有顺序编号,宴饮时是一人一套,随吃随“染”,有点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

(原文来源:《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册)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食享冬日——西汉青铜“染”器

发布时间:2015-01-27

  火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饮食方式,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内围着热腾腾的火锅,既驱除了寒气,又享受了美味。其实,这种饮食方式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青铜染器就是最好的见证。
  西汉青铜染器,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这件青铜染器由盘、炉和耳杯三部分组成。类似的器物在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四川等地都有出土,时间都属于西汉中晚期,表明这种器具在历史上流行的时间虽不算太长,地域分布却很广,使用比较广泛。对这类器物的名称和用途,有学者认为它是用于温热肉羹的,因此称之为“烹炉”;因炉上的耳杯同西汉时期通用的酒杯形状一致,也有人称之为“温酒炉”;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室内陈列用品,作熏香之用,定名为“熏炉”;因为有的器物上有带“染”字的铭文,有学者甚至认为这种炉具是汉代贵族家庭染丝帛所用的器具。有专家根据其中一件染器上的“清河食官”铭文断定,这种器物应为朝廷中典膳的食官掌管,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既然是饮食器具,为何自铭为“染”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食肉时常以酱、盐等调味品为佐料,这些佐料是放在耳杯中的。但染器中的炉又作何用呢?这就和当时用“濡”的方法制肉食有关。中国自先秦至汉,制肉食主要有烹煮、炮烤两种方法,用濡法制肉食,在汉代较常见。濡肉包含两个步骤:先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白煮肉;然后再蘸调料加味,染杯中盛的就是调味的酱汁。与现代小有不同的是,汉代人习惯用较烫的调料,所以须用染炉不断地给调料加温。考古发掘中所见染器都出自西汉墓。制作精工的染器,除杯、炉外,尚附承盘,并常在炉身铸出各种纹饰。有的染器的耳杯还横出长柄,拿取更为方便。有的耳杯设计更为周到,即在中部装设带孔的箅子,以避免肉食沾上调料中的渣滓,显示出食不厌精的匠心。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青铜染器体量都很小,染杯的容量一般只有250—300毫升。整套染炉全器加起来,高度也不过在10—14厘米之间,十分精巧。染器的设计很符合汉代人的饮食方式,当时的人们是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案。有的染炉和染杯上还刻有顺序编号,宴饮时是一人一套,随吃随“染”,有点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

(原文来源:《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册)



 
 

作者:王永红

文章出处:考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