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练粗犷鲜卑事——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

发布时间:2015-01-30文章出处:考古汇作者:刘俊喜、高峰
  1997年9月, 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进行文物调查时,于大同市区南1.5公里处智家堡村北的沙场内,发现了一座被盗扰的北魏墓葬。其周围散置三块色泽鲜艳的松木彩绘棺板。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立即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并将彩绘棺板送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进行化学保护。近年来,沙场范围内发现了多处北魏砖室和土洞墓,此墓西南20米处,1997年7月曾经出土了一座北魏石椁壁画墓。由此推断,该地域应为北魏平城时期(398一494年)的一处大型墓葬区。
  图一:墓葬位置示意图
 
  图二:墓葬平剖面图
 
  现场清理收集了三块彩色绘画棺板,均为松木质,板厚0.12米,上下板之间做子母卯咬合,后以高0.08、宽0.02一0.03米的银锭束腰桦卯衔接。木棺绘画之前,先做抛光打磨和裱糊补缺,对板面有树结的地方进行局部的修饰处理。从脱落痕迹分析,裱糊材料应是薄纸,长方形的痕迹仍清晰可辨。棺内霖黑漆,棺外绘有彩画。先以黄色涂地,再以细朱线起稿,然后墨线勾边定形。所画人物、动物、山水、树木、花卉等内容均以墨线勾勒轮廓,采用了色彩渲染和平涂的手法填绘,着红、白、黑、青、绿、灰等色。棺板边框用红色勾画宽0.1米的带状双线,以墨线绘画复合缠枝忍冬纹,并以白、红、绿三色填涂。现将三块棺板编号为A、B、C,分别叙述。
  图三: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上A板,下B板)
 
  图四: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C板)
 
  A板
    
  形状左高右低,应为木棺左侧板,残长1.53、宽0.08一0.33米,由上下两板卯合组成。绘画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以山水为界,左边为盛大的车马出行队列,右边为激烈的狩猎场面。画面上用墨线绘水波纹,其间涂绿色表示河流,呈S形流淌环绕于山林之间。在仅存的画面中至少画人物35人、通幰牛车3辆、马9匹、动物(猪、兔、鸟、雁等)以及山水、树木等。
  图五:以牛车为中心的出行场面
 
  图六:主牛车右上方的随行牛车
 
  出行
    
  绘于A板左侧,占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以华美的主牛车为中心,展示了盛大的出行场面。前有导从仪仗、舞乐杂技,后有随从侍者和车辆。出行队列的主车比例高大、装饰华丽。黑牛驾辕,牛体浑圆壮实、雄健有力。两特角弯曲向上,肩峰高耸,长尾下垂,牛背饰红色革带如网状,革带横竖交接处涂有圆形白彩。黑牛右侧有两驭手与车同行,头戴垂裙皂帽,着交领衣,额头、脸颊及唇部涂红色。舆呈长方体,前方两侧挽绿色帷幔。车前端坐一人,头戴垂裙皂帽,身着鲜艳漂亮有图案的对领披风,应为墓主人。车厢侧各开两长方形窗,窗下施耳,车轮十六辐,车后挂及地红色垂帘。车顶呈前高后低中间凹的卷棚式,并以墨线勾绘顶部。卷棚顶上另置红、绿两色的前平后坡状帷帐,支撑帷帐的六根竖竿上都垂挂着红、黄、蓝彩色布帛流苏,飘然若动。帐顶绘弧形莲座,座上伫立一尖嘴、圆眼、长颈的金翅鸟,做展翼欲飞状。牛侧用墨线绘有高过帷帐的羽状杆,杆顶作龙首形,应为装饰之用。
    
  棺板上排所绘前车残缺不整,尚存部分也仅见其轮廓。后车牛的形象逼真,四蹄用力撑地,延颈伸首做驾车前行状,络头、辕衡、网状鞧带均描绘清晰。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似鳖甲,与大同雁北师院出土的北魏太和元年 (477年)宋绍祖墓中且式陶车相一致。两车描绘较主车简练,装饰也无主车奢华,可见画工是为了表示主从关系而有意处理的。
 
  在主牛车的左上方一字形排列绘有四匹马。自左向右第一匹白色战马具装,全身披挂着厚厚的铠甲,铠甲下缘均用红彩涂出宽缘,表明装有较宽的丝毛织物包边,以免坚硬的甲片磨损马的肌肤。红色马鞍上端坐一武士。第二匹和第三匹分别为灰色和红色马,箕形菱格障泥前端都有一椭圆形的马橙和一条较短的黑色橙革线。马民部后糟带纵横相交处均有一白色圆圈装饰,应为轻骑兵的坐骑。第四匹马为一黑色驮物马,箕形菱格障泥用红色绘边,鞍上驮一装物红色布袋。第二匹马和第四匹马前均有一身着鲜卑装的男性人物,作牵马状。
    
  在主牛车的正前方,展现了一幅紧张热烈的乐舞杂技场面。前列三位女乐伎头戴垂裙皂帽,下着黑白相间水波纹图案的曳地长裙,怀抱琵琶状的弹拨乐器,正演奏前进。其后立有一高竿(竿底人为手擎、肩扛还是额顶,因棺板损坏,无法知晓),在高竿顶部有一艺伎作弯腰卧姿,旁边另有三人正在作倒立、腾空等动作,每位艺伎只着一短裤。在高竿的右侧,有两位身着鲜卑服的艺伎正在表演“跳丸掷剑”(图七)。跳丸在先秦时称为弄丸,汉代则称之为跳丸。这一内容在北魏平城时期的美术考古资料中是第一次发现。
  图七:乐舞杂技中的“跳丸”场面
 
  图八:A板右侧山水狩猎图
 
  狩猎
    
  绘于A板右侧,占整幅画面的三分之一 (图八~十一)。画面上排左侧绘一脸上蓄络腮胡的徒步猎者,他身着圆领红色褶服,腰系革带,穿黑鞋,右侧挎黑色箭箙,弯弓欲射迎面而来的一头野猪。野猪刻画得细腻逼真,长嘴巴,小眼睛,兽性大发,作飞奔状。人物下方绘一白色野兔。棺板右侧绘一头戴垂裙皂帽、身穿交领窄袖黑边蓝色上衣,下身穿红色裤,着黑鞋,腰系革带的骑士,正策马向左疾驰,回首弯弓仰射天上的飞雁。红色骏马的箕形障泥及辔头、鞧带绘画清晰。右下方画面内容不清,只可窥其大概面貌,中排有一身着红色衣服的骑马武士向前疾驰,左手执弓,右手拉弦,箭头绘成倒三角形。另一骑马武士与着红服者相向而行,夹击野兽。其间野兽飞鸟惊惶穿梭于山林中,画面气氛紧张活跃。表现了北方鲜卑民族崇武优狩的习俗。
  图九:执弓箭猎手与野猪
 
  图十:骑射武士
 
  图十一:红衣骑射武士
 
  B板
    
  形状呈左低右高,应为木棺右侧板。残长1.33、宽0.12~0.32米,由上下两板卯合组成 。绘画内容以帷屋为中心,左侧为排列整齐的男女侍仆和马匹车辆,右侧为庖厨取食捧钵者,绘画工匠们将男仆女脾谦恭地等待为主人服务的形象表现得十分准确逼真。
  图十二:奉食场景中帷屋细部
 
  图十三:奉食场景中漆案和酒樽
 
  奉食
    
  在残存画面中,至少绘人物37人,通院牛车1辆、马2匹。中部是用彩布作遮挡用的帷屋,以墨线勾画轮廓,用绿、红、白填色。帷屋左侧横向三排侍从人物,上排均为男性,头戴圆顶垂裙皂帽,着交领窄袖上衣,下身着裤,其间以红、白两色勾画条纹,脚穿黑色矮鞋,双手袖于胸前,面右侍立。中排人物均头戴凹顶垂裙皂帽,着交领窄袖上衣,下身着曳地折裥裙,双手袖于胸前,面右侍立。下排仅存个别人物,装束应与上排相同。人物左侧,停放通皖车1辆和马2匹。帷屋右侧有5人面右双手捧钵,旁边有一平面呈圆形的三足酒樽,置于曲足案上。酒樽用墨线勾画,附弯曲双耳,内有长柄勺。酒樽及曲足漆案的画法与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壁画墓中墓室西壁所绘的酒樽基本一致。
    
  C板
    
  应为右侧板的一部分,残长0.6、宽0.18米,由上下两块板卯合组成,下板留有银锭细腰桦卯槽,画面内容主要是形式不同的车舆。
  图十四:C板所绘车舆
 
  车舆
    
  画面绘有8乘两轮八辐双辕车,车辕下均以十字形架支撑,辕上置衡,呈两端弯翘状。其中左侧绘通幰车3辆,以上、中、下竖置排列,上排仅存车下部,车后挂红色垂帘。中排所画车辆的车盖呈椭圆形似鳖甲,车厢左右侧各开两窗,前端两角柱上有两耳高耸的兽首装饰,两辕插有羽状龙首杆,顶设红、灰二色帐幔一道,呈前平后坡状,车后挂及地红色垂帘,比北魏宋绍祖墓11式陶车更为形象和具体。下排绘有一辆辐车,四壁敞露,车身呈栅状,仅存墨绘平顶帐慢。三辆车的右边均绘有一人,上下两排为儒裙侍者,中排为挎褶侍者。画面右侧绘役车五辆,形制相同,交错排列,车体呈长方形,均有后辕,其上墨线绘纵向平行线以表示车的围栏,栏内用红、白两色填涂并以墨线勾画以表示车内所置之物。整个画面在停置车舆的空地间隙均点绘树木。
    
  根据墓葬的位置、形制以及棺板绘画内容,考古工作者判断此墓应为公元5世纪北魏定都平城时期的文化遗存。棺板绘画包括了车马出行狩猎活动、宴饮侍卫、装饰纹样等内容,丰富而生动,是研究当时拓跋鲜卑人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
    
  棺板绘画展示了一组以华美牛车为中心的盛大出行场面,成群的武士仪卫、男仆女婢、舞乐艺伎,簇拥着身着华服端坐车内的墓主人。同样的题材还见于宋绍祖石椁墓随葬由彩绘陶俑组成的规模盛大的出行队伍,其中有人马均披铠甲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也有战马不披铠甲的轻装骑兵,他们护卫的是象征墓主人乘坐的陶制牛车模型。还有数量众多的披铠步兵、侍仆、伎乐俑和动物以及一些生活模型。棺板彩画和随葬陶俑所展现的内容都说明,以车马为中心的出行仪仗,是当时北魏上层人物墓葬中习用的艺术表现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棺板画面上至少出现了三种类型不同的车辆,一种为牛拉卷棚车,顶部呈中间凹、两边高,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和智家堡石椁壁画都有近似的车造型。第二种为牛拉鳖甲车,四角立柱,顶部浑圆。两种车厢的顶部均有帷帐一道,应属通幰牛车。第三种车为役车,属战争和家居均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这些车辆制作精美,结构清晰,对于研究当时的车舆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
  图十五:棺板彩画中所绘人物服装
 
  棺板彩画中所绘人物服装主要有两种,男性上衣下裤(袴褶服),女性上衣下裙(襦裙服),男女均戴鲜卑垂裙皂帽,与雁北师院宋绍祖墓陶俑、石家寨司马金龙夫妇墓陶俑、智家堡石椁壁画、大同南北魏墓群棺板画、迎宾大道壁画、宁夏固原漆棺画巨和云冈石窟6、9、10、11、16、17窟雕刻的供养人的服饰基本相似,代表了当时鲜卑人的形貌,说明北魏在迁都洛阳前,当地仍然保持着本民族原来的装饰。
 
  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拓跋鲜卑原是塞北游牧民族,狩猎是他们传统和熟悉的生产、生活方式,棺板画中山林间的骑射场面正是这种游牧狩猎习俗的再现。以往发现的大同北魏墓葬中亦有同样的绘画题材,如1988年发掘的大同南郊区北魏墓葬中的几块残板上的棺板画,山林间,身着鲜卑服的勇士,骑着矫健的骏马正在围猎,一只猛虎被长矛刺中头部,旁边的几只白羊也被流箭射中。另外,2002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发掘的迎宾大道M16砖室壁画墓,在M16砖墓的甫道内和呈四角攒尖顶的墓室四壁下方,有彩绘壁画,内容有镇墓武士、宴饮、车马、山林、狩猎等。
    
  此次发现的三块棺板绘画,A板将出行、杂技、狩猎、山林、树木和河流等图像安排在一个集中的画面空间内,又根据主次关系和环境的需要,对形象大小和位置变化进行布置,使整体画面显得饱满而紧凑、主次分明、繁而不乱。B板和C板均将人物和车辆水平排列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上,采用了汉晋以来使用最广泛的图像分层法。棺板画以黄色为底色配合红、黑、灰等色调,迄今色泽犹妍,绚丽夺目。绘画色彩在运用平涂着色的基础上,还采用了“晕染法”,笔法简练粗犷,线条自如流畅,是继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之后,北魏平城时期又一杰出的绘画代表作。而所绘题材和技法又与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完全不同,不是着汉装的忠节孝子和圣贤烈女,而是北方少数民族世俗生活的真实场景。
    
  北魏时期的绘画,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往发表的多为北魏王朝迁洛之后的作品。北魏定都平城将近一个世纪,人口将近百万,是当时北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考古发掘中面世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除司马金龙墓的屏风漆画之外寥寥无几。此次出土的智家堡三块棺板画虽残损不全,但仍十分珍贵,为研究北魏定都平城的美术考古增加了重要的形象资料,是一份可贵的艺术遗产。

(原文刊于:《文物》 ,2004年第12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简练粗犷鲜卑事——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

发布时间:2015-01-30

  1997年9月, 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进行文物调查时,于大同市区南1.5公里处智家堡村北的沙场内,发现了一座被盗扰的北魏墓葬。其周围散置三块色泽鲜艳的松木彩绘棺板。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立即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并将彩绘棺板送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进行化学保护。近年来,沙场范围内发现了多处北魏砖室和土洞墓,此墓西南20米处,1997年7月曾经出土了一座北魏石椁壁画墓。由此推断,该地域应为北魏平城时期(398一494年)的一处大型墓葬区。
  图一:墓葬位置示意图
 
  图二:墓葬平剖面图
 
  现场清理收集了三块彩色绘画棺板,均为松木质,板厚0.12米,上下板之间做子母卯咬合,后以高0.08、宽0.02一0.03米的银锭束腰桦卯衔接。木棺绘画之前,先做抛光打磨和裱糊补缺,对板面有树结的地方进行局部的修饰处理。从脱落痕迹分析,裱糊材料应是薄纸,长方形的痕迹仍清晰可辨。棺内霖黑漆,棺外绘有彩画。先以黄色涂地,再以细朱线起稿,然后墨线勾边定形。所画人物、动物、山水、树木、花卉等内容均以墨线勾勒轮廓,采用了色彩渲染和平涂的手法填绘,着红、白、黑、青、绿、灰等色。棺板边框用红色勾画宽0.1米的带状双线,以墨线绘画复合缠枝忍冬纹,并以白、红、绿三色填涂。现将三块棺板编号为A、B、C,分别叙述。
  图三: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上A板,下B板)
 
  图四: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C板)
 
  A板
    
  形状左高右低,应为木棺左侧板,残长1.53、宽0.08一0.33米,由上下两板卯合组成。绘画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以山水为界,左边为盛大的车马出行队列,右边为激烈的狩猎场面。画面上用墨线绘水波纹,其间涂绿色表示河流,呈S形流淌环绕于山林之间。在仅存的画面中至少画人物35人、通幰牛车3辆、马9匹、动物(猪、兔、鸟、雁等)以及山水、树木等。
  图五:以牛车为中心的出行场面
 
  图六:主牛车右上方的随行牛车
 
  出行
    
  绘于A板左侧,占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以华美的主牛车为中心,展示了盛大的出行场面。前有导从仪仗、舞乐杂技,后有随从侍者和车辆。出行队列的主车比例高大、装饰华丽。黑牛驾辕,牛体浑圆壮实、雄健有力。两特角弯曲向上,肩峰高耸,长尾下垂,牛背饰红色革带如网状,革带横竖交接处涂有圆形白彩。黑牛右侧有两驭手与车同行,头戴垂裙皂帽,着交领衣,额头、脸颊及唇部涂红色。舆呈长方体,前方两侧挽绿色帷幔。车前端坐一人,头戴垂裙皂帽,身着鲜艳漂亮有图案的对领披风,应为墓主人。车厢侧各开两长方形窗,窗下施耳,车轮十六辐,车后挂及地红色垂帘。车顶呈前高后低中间凹的卷棚式,并以墨线勾绘顶部。卷棚顶上另置红、绿两色的前平后坡状帷帐,支撑帷帐的六根竖竿上都垂挂着红、黄、蓝彩色布帛流苏,飘然若动。帐顶绘弧形莲座,座上伫立一尖嘴、圆眼、长颈的金翅鸟,做展翼欲飞状。牛侧用墨线绘有高过帷帐的羽状杆,杆顶作龙首形,应为装饰之用。
    
  棺板上排所绘前车残缺不整,尚存部分也仅见其轮廓。后车牛的形象逼真,四蹄用力撑地,延颈伸首做驾车前行状,络头、辕衡、网状鞧带均描绘清晰。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似鳖甲,与大同雁北师院出土的北魏太和元年 (477年)宋绍祖墓中且式陶车相一致。两车描绘较主车简练,装饰也无主车奢华,可见画工是为了表示主从关系而有意处理的。
 
  在主牛车的左上方一字形排列绘有四匹马。自左向右第一匹白色战马具装,全身披挂着厚厚的铠甲,铠甲下缘均用红彩涂出宽缘,表明装有较宽的丝毛织物包边,以免坚硬的甲片磨损马的肌肤。红色马鞍上端坐一武士。第二匹和第三匹分别为灰色和红色马,箕形菱格障泥前端都有一椭圆形的马橙和一条较短的黑色橙革线。马民部后糟带纵横相交处均有一白色圆圈装饰,应为轻骑兵的坐骑。第四匹马为一黑色驮物马,箕形菱格障泥用红色绘边,鞍上驮一装物红色布袋。第二匹马和第四匹马前均有一身着鲜卑装的男性人物,作牵马状。
    
  在主牛车的正前方,展现了一幅紧张热烈的乐舞杂技场面。前列三位女乐伎头戴垂裙皂帽,下着黑白相间水波纹图案的曳地长裙,怀抱琵琶状的弹拨乐器,正演奏前进。其后立有一高竿(竿底人为手擎、肩扛还是额顶,因棺板损坏,无法知晓),在高竿顶部有一艺伎作弯腰卧姿,旁边另有三人正在作倒立、腾空等动作,每位艺伎只着一短裤。在高竿的右侧,有两位身着鲜卑服的艺伎正在表演“跳丸掷剑”(图七)。跳丸在先秦时称为弄丸,汉代则称之为跳丸。这一内容在北魏平城时期的美术考古资料中是第一次发现。
  图七:乐舞杂技中的“跳丸”场面
 
  图八:A板右侧山水狩猎图
 
  狩猎
    
  绘于A板右侧,占整幅画面的三分之一 (图八~十一)。画面上排左侧绘一脸上蓄络腮胡的徒步猎者,他身着圆领红色褶服,腰系革带,穿黑鞋,右侧挎黑色箭箙,弯弓欲射迎面而来的一头野猪。野猪刻画得细腻逼真,长嘴巴,小眼睛,兽性大发,作飞奔状。人物下方绘一白色野兔。棺板右侧绘一头戴垂裙皂帽、身穿交领窄袖黑边蓝色上衣,下身穿红色裤,着黑鞋,腰系革带的骑士,正策马向左疾驰,回首弯弓仰射天上的飞雁。红色骏马的箕形障泥及辔头、鞧带绘画清晰。右下方画面内容不清,只可窥其大概面貌,中排有一身着红色衣服的骑马武士向前疾驰,左手执弓,右手拉弦,箭头绘成倒三角形。另一骑马武士与着红服者相向而行,夹击野兽。其间野兽飞鸟惊惶穿梭于山林中,画面气氛紧张活跃。表现了北方鲜卑民族崇武优狩的习俗。
  图九:执弓箭猎手与野猪
 
  图十:骑射武士
 
  图十一:红衣骑射武士
 
  B板
    
  形状呈左低右高,应为木棺右侧板。残长1.33、宽0.12~0.32米,由上下两板卯合组成 。绘画内容以帷屋为中心,左侧为排列整齐的男女侍仆和马匹车辆,右侧为庖厨取食捧钵者,绘画工匠们将男仆女脾谦恭地等待为主人服务的形象表现得十分准确逼真。
  图十二:奉食场景中帷屋细部
 
  图十三:奉食场景中漆案和酒樽
 
  奉食
    
  在残存画面中,至少绘人物37人,通院牛车1辆、马2匹。中部是用彩布作遮挡用的帷屋,以墨线勾画轮廓,用绿、红、白填色。帷屋左侧横向三排侍从人物,上排均为男性,头戴圆顶垂裙皂帽,着交领窄袖上衣,下身着裤,其间以红、白两色勾画条纹,脚穿黑色矮鞋,双手袖于胸前,面右侍立。中排人物均头戴凹顶垂裙皂帽,着交领窄袖上衣,下身着曳地折裥裙,双手袖于胸前,面右侍立。下排仅存个别人物,装束应与上排相同。人物左侧,停放通皖车1辆和马2匹。帷屋右侧有5人面右双手捧钵,旁边有一平面呈圆形的三足酒樽,置于曲足案上。酒樽用墨线勾画,附弯曲双耳,内有长柄勺。酒樽及曲足漆案的画法与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壁画墓中墓室西壁所绘的酒樽基本一致。
    
  C板
    
  应为右侧板的一部分,残长0.6、宽0.18米,由上下两块板卯合组成,下板留有银锭细腰桦卯槽,画面内容主要是形式不同的车舆。
  图十四:C板所绘车舆
 
  车舆
    
  画面绘有8乘两轮八辐双辕车,车辕下均以十字形架支撑,辕上置衡,呈两端弯翘状。其中左侧绘通幰车3辆,以上、中、下竖置排列,上排仅存车下部,车后挂红色垂帘。中排所画车辆的车盖呈椭圆形似鳖甲,车厢左右侧各开两窗,前端两角柱上有两耳高耸的兽首装饰,两辕插有羽状龙首杆,顶设红、灰二色帐幔一道,呈前平后坡状,车后挂及地红色垂帘,比北魏宋绍祖墓11式陶车更为形象和具体。下排绘有一辆辐车,四壁敞露,车身呈栅状,仅存墨绘平顶帐慢。三辆车的右边均绘有一人,上下两排为儒裙侍者,中排为挎褶侍者。画面右侧绘役车五辆,形制相同,交错排列,车体呈长方形,均有后辕,其上墨线绘纵向平行线以表示车的围栏,栏内用红、白两色填涂并以墨线勾画以表示车内所置之物。整个画面在停置车舆的空地间隙均点绘树木。
    
  根据墓葬的位置、形制以及棺板绘画内容,考古工作者判断此墓应为公元5世纪北魏定都平城时期的文化遗存。棺板绘画包括了车马出行狩猎活动、宴饮侍卫、装饰纹样等内容,丰富而生动,是研究当时拓跋鲜卑人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
    
  棺板绘画展示了一组以华美牛车为中心的盛大出行场面,成群的武士仪卫、男仆女婢、舞乐艺伎,簇拥着身着华服端坐车内的墓主人。同样的题材还见于宋绍祖石椁墓随葬由彩绘陶俑组成的规模盛大的出行队伍,其中有人马均披铠甲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也有战马不披铠甲的轻装骑兵,他们护卫的是象征墓主人乘坐的陶制牛车模型。还有数量众多的披铠步兵、侍仆、伎乐俑和动物以及一些生活模型。棺板彩画和随葬陶俑所展现的内容都说明,以车马为中心的出行仪仗,是当时北魏上层人物墓葬中习用的艺术表现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棺板画面上至少出现了三种类型不同的车辆,一种为牛拉卷棚车,顶部呈中间凹、两边高,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和智家堡石椁壁画都有近似的车造型。第二种为牛拉鳖甲车,四角立柱,顶部浑圆。两种车厢的顶部均有帷帐一道,应属通幰牛车。第三种车为役车,属战争和家居均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这些车辆制作精美,结构清晰,对于研究当时的车舆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
  图十五:棺板彩画中所绘人物服装
 
  棺板彩画中所绘人物服装主要有两种,男性上衣下裤(袴褶服),女性上衣下裙(襦裙服),男女均戴鲜卑垂裙皂帽,与雁北师院宋绍祖墓陶俑、石家寨司马金龙夫妇墓陶俑、智家堡石椁壁画、大同南北魏墓群棺板画、迎宾大道壁画、宁夏固原漆棺画巨和云冈石窟6、9、10、11、16、17窟雕刻的供养人的服饰基本相似,代表了当时鲜卑人的形貌,说明北魏在迁都洛阳前,当地仍然保持着本民族原来的装饰。
 
  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拓跋鲜卑原是塞北游牧民族,狩猎是他们传统和熟悉的生产、生活方式,棺板画中山林间的骑射场面正是这种游牧狩猎习俗的再现。以往发现的大同北魏墓葬中亦有同样的绘画题材,如1988年发掘的大同南郊区北魏墓葬中的几块残板上的棺板画,山林间,身着鲜卑服的勇士,骑着矫健的骏马正在围猎,一只猛虎被长矛刺中头部,旁边的几只白羊也被流箭射中。另外,2002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发掘的迎宾大道M16砖室壁画墓,在M16砖墓的甫道内和呈四角攒尖顶的墓室四壁下方,有彩绘壁画,内容有镇墓武士、宴饮、车马、山林、狩猎等。
    
  此次发现的三块棺板绘画,A板将出行、杂技、狩猎、山林、树木和河流等图像安排在一个集中的画面空间内,又根据主次关系和环境的需要,对形象大小和位置变化进行布置,使整体画面显得饱满而紧凑、主次分明、繁而不乱。B板和C板均将人物和车辆水平排列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上,采用了汉晋以来使用最广泛的图像分层法。棺板画以黄色为底色配合红、黑、灰等色调,迄今色泽犹妍,绚丽夺目。绘画色彩在运用平涂着色的基础上,还采用了“晕染法”,笔法简练粗犷,线条自如流畅,是继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之后,北魏平城时期又一杰出的绘画代表作。而所绘题材和技法又与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完全不同,不是着汉装的忠节孝子和圣贤烈女,而是北方少数民族世俗生活的真实场景。
    
  北魏时期的绘画,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往发表的多为北魏王朝迁洛之后的作品。北魏定都平城将近一个世纪,人口将近百万,是当时北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考古发掘中面世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除司马金龙墓的屏风漆画之外寥寥无几。此次出土的智家堡三块棺板画虽残损不全,但仍十分珍贵,为研究北魏定都平城的美术考古增加了重要的形象资料,是一份可贵的艺术遗产。

(原文刊于:《文物》 ,2004年第12期)

 

作者:刘俊喜、高峰

文章出处:考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