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料提供者”到“课题组织者”:新形势下一线考古工作者的身份定位与转换思考
发布时间:2015-06-02文章出处:墨香中华微信作者:王青
通过西金城遗址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的工作实践,并结合此前笔者从事的有关田野工作和研究工作,我们对新形势下一线考古工作者如何进行身份定位和身份转换也有一些体会,并且认为在目前这样一个学术大背景下讨论该问题,时机是比较合适的。以下着重从环境考古角度对此做些粗浅思考,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正在经历一场看似平静、实际却是影响深远的学术变革,随着西方考古学理论的传入与实践,多学科研究手段的不断运用,考古学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研究能力大大提高,研究领域也因此不断细化和加强。在这一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下,就出现了某类特定的考古遗存往往成为某些特定研究者来研究,单纯的一线考古工作者却对此无能为力。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或困惑:在考古第一线从事实地发掘的考古人是否就将沦为单纯的“资料提供者”?对此,大抵最近十多年来坚持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同仁,想必都会有切实感受。如果仔细思考不难得出结论,这实际上就是传统考古学在未来如何定位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思考和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产生这种困惑是新形势下考古学不断分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的分化必然意味着研究领域的分化,以及研究人员的分化。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考古工作者能解决所有遇到的和所有想要解决的问题。况且我国的一线考古工作者目前绝大多数仍是文科高教体系培养出来的,对自然学科的知识比较缺乏和陌生,相应也就比较缺乏尝试多学科研究的意识。有时即使想要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对传统考古学之外的问题(例如古代环境变迁就是大家常常想一探究竟的问题)进行探索,也因缺乏其它学科研究人员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应的资金支持而变得困难重重。所以,对这一新形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是必然的。
其次,在这一新的学术发展趋势中,就要求考古工作者在从事每一项考古工作时,必须事先制订详细的发掘和研究计划,从新的视角确立新的学术课题,在实践中积极与自然学科研究者合作,实行联合工作和联合研究。这样的新课题当然包括环境考古课题,并且随着环境考古学研究视野的扩大,以及环境考古意识的普及,可以说,只要在考古实践中有环境考古的课题规划以及实际的工作成果,这项工作就是环境考古工作,而不论研究者是自然学科还是考古学的专业人员。而且,将来的考古工作越来越不限于一个工作重点,随着多学科的参与,考古工作的多重学术目标将越来越明显。就是说,考古工作者的学科身份也越来越具有多重身份,环境考古工作者就是所要扮演的多重身份之一,这与考古发掘者的身份并不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三,在考古工作者越来越扮演多重学术身份的背景下,从事一线考古工作的发掘者就要积极学习包括环境考古学在内的多学科专业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这样才能与自然学科的学者开展有效的合作,包括环境考古在内的多学科研究才能更加深入,得出更加接近真实古代历史图景、更加接近古代人地关系演变真实图景的结论。
环境考古学是以考古遗址为基点、以回答考古和历史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工作。考古工作者只有不断汲取多学科知识,才能在包括环境考古在内的多学科研究中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从自身的学科立场出发自觉主动地组织多学科研究者参与实地工作,才能在目前考古学领域不断分化的背景下实现多重身份的转换——从“资料提供者”转换为“课题组织者”,从而比较顺利地解决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定位的困惑。
(本文节选自《博爱县西金城龙山文化城址的多学科研究实践与探索——兼议新形势下一线考古工作者的身份定位与转换》第四节,原刊于《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资料链接:
西金城遗址位于河南博爱县金城乡驻地西金城村下,西北距县城7.5公里,北距太行山地10公里,海拔高度107-108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穿过遗址东部。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办公室委托,山东大学考古系自2006年夏季开始对该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至2007年冬季连续工作两个年度四次发掘和钻探,共开10×10米探方50个,连同三条解剖探沟,共计发掘面积5200平方米。
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200余个,计有城墙、壕沟、灰坑、灰沟、墓葬、房址、灶址和水井等。出土遗物计有陶、石、骨、铜、铁、瓷器和自然遗物等七大类,完整或可复原器物近400件,典型标本近千件,分属龙山文化中晚期、东周至汉代和唐宋时期。
龙山文化城址位于西金城村的中东部,绝大部分压在村舍之下,城墙位于地表1.5米以下,残高2—3米。城址的平面形状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唯西南角向内斜收,面积30.8万平方米,城内面积25.8万平方米。北墙长560、西墙520(含斜收部分)、南墙400、东墙440米,周长近2公里。北、西墙宽25米左右,东墙宽10米左右,南墙宽度介于二者之间。在西、南墙中部可能有城门,北、东、南墙外侧发现有小河或排水沟环绕形成的防御壕沟。初步推断,城址的建筑和使用年代应在河南龙山文化中晚期。
发掘区主要在城址以外的东南部,出土龙山文化遗存不丰富,其中完整或可复原陶器20余件,另有典型陶片标本500余件,多数出于第⑤层。其中罐类占大多数,又可分为中口、深腹和双耳罐三种。其它器形见有豆、壶、鬶、斝、盆、双腹盆、刻槽盆、单耳杯、甗和鼎等。鼎的数量极少,甗的数量稍多。整体文化面貌介于王湾三期文化和后岗文化二期之间,更多接近后者之孟庄类型。出土各类龙山文化石器170余件,多为残断,主要器形为铲、刀、镰,另有少量斧、镞、砺石和石芯等。制作普遍较规整,但石质多为石灰岩,质量和硬度较差。
发掘过程中及时确立了“西金城遗址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在2006年夏季发掘结束之际和2007年的发掘工作中,陆续邀请多位多学科研究专家来遗址实地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组成课题组,下设十余个子课题,以复原该遗址龙山时期的人地关系演变为主要目标,积极运用多种跨学科研究手段,从事古地貌、古气候、植物、动物、石器,以及经济区划、遗址资源域、聚落考古等几方面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室内分析目前也进入收尾阶段,现正在围绕恢复人地关系演变这一课题主旨,对分析资料进行整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