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把名字写在水上:卫聚贤

发布时间:2015-06-04文章出处:大众考古作者:刘斌 张婷
  他是中国早期田野考古的开拓者,他是学界名流,他是公众考古的先行者,他是继李济后最早在大学教授考古的学者之一。而为授课所写的讲义,不意间成了中国第一部考古学史专著。有位哲人说过:“人生一世 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卫聚贤先生的学术人生。
 
  生平
 
  卫聚贤1889年3月出生于甘肃庆阳西峰镇。他3岁时父亲病故,又因北方旱灾,家庭陷于绝境,两位叔父自杀,母亲被迫带着他改嫁到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因为家境苦寒,卫聚贤的求学一波三折,充满了艰辛。他15岁就到甘肃杂货店当学徒,18岁时才入读万泉县第一高级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山西省立第二师范,不久后即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开除。他返回小学任教半年,又考入山西省立商业专门学校,靠着贷款,衣衫褴褛地度过了最艰苦的几年。但就是在这种艰苦备尝的困境中,他对历史产生了深深的兴趣。 
 
  商专毕业后,卫聚贤在1926年考入水平一流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专修上古史,由王国维指导。和卫聚贤一同考入的还有后来发现龙山文化的考古学家吴金鼎;早他一年入学同样由王国维指导的何士骥,后来和苏秉琦一同发掘了宝鸡斗鸡台遗址。在王国维的启发下,卫聚贤由信古变为疑古,并且终身的治学都深受“二重证据法”的影响。李济当时在国学院教授考古学、人种学(民族学)等课程。 

《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里的卫聚贤


《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中的教员合影,从左到右:李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
 
  1927年6月从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后,卫聚贤的职业几经变化。他先是与友人在山西太原合办私立兴贤大学,之后赴南京任大学院科员,同时还兼任1917年成立的南京古物保管所所长。1930年他辞去所长一职,被派往山西调查古物,任过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此后他又相继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上海的暨南大学、持志学院等学校教授历史、考古等课程。1935年,卫聚贤经友人介绍,在监察院任审计科长兼驻外稽查委员、中央银行担任经济研究处专员和协纂等职务,从此由考古、史学界转入金融界。不过他仍然没有忘情于学术。他先后组织发起了“吴越史地研究会”、“巴蜀史地研究会”,又在抗战后的上海创办了著名的《说文月刊》。后因受汉奸威胁,卫聚贤从上海调往重庆,任中央银行秘书处秘书,同时继续主编《说文月刊》,并组织主持“说文社”。抗战胜利后,他辞去中央银行的职位,留在重庆专务“说文社”工作。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卫聚贤将收藏的1万8千余件文物捐给国家。他曾一度到北京文物局述职,但最终选择了离开。1951年,他由重庆到达香港,相继在香港大学、香港联合书院等学校研究和教书。由于薪水微薄,又常要自费印书,他一度因生活困难而申请救济,并长期靠出售稀有藏书维持生计。他曾哀叹:生活对于老年知识分子来说,是太残酷了。教书职业已不再是辉煌的职业。但即使在这样的困顿中,他仍出版了大量著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力主美洲是中国人首先发现的。
 
  因为在香港生活艰辛,卫聚贤在1975年携家眷离港赴台湾定居,任辅仁大学教授。虽然年已古稀,但他依然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十几本著作,内容涉及考古、历史、谱牒学等各个方面。1989年11月,卫聚贤在台湾新竹因病逝世,终年90岁。
 
  田野发掘
 
  卫聚贤考入清华国学院数月后,李济就主持了著名的西阴村发掘。西阴村的石器、陶器等遗物运回学校整理和展览,深深吸引了卫聚贤。他1927年2月回万泉县过年,即在村周围展开调查,发现了许多类似的遗址。毕业后的数十年中,因为兴趣和机遇,他在江苏、山西、浙江、四川、甘肃等地,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
 
  卫聚贤任南京古物保管所所长时, 主持了两次发掘。第一次是1929年9月发掘明故宫,出土了百余件古钱、瓷碗等遗物和一些建筑构件。这是他首次主持考古发掘,也是南京地区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先声。第二次发掘是在1930年3月年,卫聚贤和张凤等人在南京栖霞山发掘六朝墓葬的同时,在栖霞山焦尾巴洞、甘夏镇西岗头上和土地庙发掘出圆形地穴、石器和几何纹粗陶片等新石器时代遗存,一开江南史前考古的先河。发掘后因对遗址年代有争议,卫聚贤请已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的李济来南京鉴别。李济肯定了出土的是石器,并希望他继续有新发现。明故宫的发掘报告,后来毁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日军轰炸;而栖霞山的资料,因卫聚贤的离职,只在《东方》杂志上做过简介。
 
  之后卫聚贤被派往山西调查古物,于1930年10~11月,和代表美国福利尔艺术馆的董光忠一起发掘了汉汾阴后土祠遗址。福利尔艺术馆曾资助过李济的西阴村发掘和殷墟第2、3次发掘,当时刚和李济中断合作。这次发掘出土五铢钱,陶器、瓦当等遗物。发掘后,他们又在周围发现并试掘了瓦渣斜遗址。1931年4月~5月,卫聚贤代表北平女子师范学院,和董光忠合作正式发掘了万泉县的荆村瓦渣斜遗址,发现窖穴、灶址等遗迹和比较丰富的石、骨、陶器等遗物。

山西万泉后土祠遗址发掘场景
 
  1935年江苏常州奄城发现了土坯古城遗址,卫聚贤前往参加了调查。是年8月,卫聚贤等人对金山县的戚家墩遗址进行调查,这是上海考古学史上第一次具有现代考古学意义的调查。1936年5月,卫聚贤在杭州得知西湖古荡遗址出土石器,立即前往调查,发现了一些石器。其后他代表筹建中的“吴越史地研究会”,主持古荡遗址的发掘,共发掘探方三个,获得了一批石器和陶器。发掘后他主持撰写了《杭州古荡新石器时代遗址之试掘报告》,这是浙江地区第一份史前考古发掘报告。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参加了古荡遗址的发掘,他意识到,自己家乡余杭良渚镇可能也有类似的遗存。这引发了他后来的良渚发掘。《良渚》报告写成后,卫聚贤又为报告写了“校后记”,肯定了施昕更的学术贡献。
 
  1940年4月,卫聚贤和郭沫若、马衡、常任侠等学者在重庆嘉陵江北岸调查并发掘了多座汉墓,卫聚贤负责发掘的墓葬中出土了大批五铢钱、一把铁剑和数件陶器等遗物。这次发掘在当时广为报道,《说文月刊》上也刊登了数篇相关文章,包括郭沫若的《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郭沫若还专门为这次发掘题诗五首,其中“宝剑已残琴已烂”、“甓上尤余汉代钱”等诗句,都是描写发掘的场景。

郭沫若和卫聚贤展示汉墓的出土品
 
  1941年11月,卫聚贤随于右任到甘肃考察莫高窟、万佛峡等文物古迹,他在甘肃兰州曹家嘴遗址进行试掘。这是卫聚贤生平参加的最后一次考古发掘。曹家嘴是一处重要的马家窑期居址,夏鼐等人后来又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发掘。
 
  卫聚贤在十余年中,发掘过的考古遗址地域之广、时代之多,在同时代的学者中并不多见。因为有丰富的发掘经验,在中国学者中,他是最早对考古调查、发掘、整理、发掘报告的编写进行过总结的。他的不少认识,今天听起来仍未过时:
 
  发掘本非易事,非大批人才,大批费用,不克臻事,余尝谓无考古知识而发掘古物是毁坏古物;无社会学识去考古是埋没古物。
 
  (……)骨器、陶器,人骨、兽骨、马骨,蛋壳、胡桃、谷粒、瓜子壳,一丝之微,均不可忽过。是以要用小钩、小铲、小凿,坐一小几在坑内用手细检,掘过的土,在北方土疏用筛筛,南方土泥用水冲。
 
  发表报告,至少须分两期,第一期报告发掘情形,第二期再根据第一期报告的事实作对于本遗址遗物的推论,不宜将报告与推论放在一处,将与自己推论合的报告详一点,与自己不合的,略为不记,未参与工作的人不知其情形,免埋没及伪造证据的嫌疑。
 
  不宜将发掘报告及古物图录不发表,而于其研究论文中插上几个图,作为发掘报告,这是不太科学的。有发掘报告作不出,古物图录不愿出,材料据为私有,于其研究论文中插上几个图,以为有人要用他的材料,就得引用他的结论,这完全是个人沽名主义,而学术上贡献太少。
 
  学术贡献
 
  卫聚贤一生著述极为丰硕,以史学为主。但是他在考古上也有重要贡献。
 
  考古学史研究
 
  卫聚贤根据自己的考古发掘经验和收集的考古学资料,1933年出版了《中国考古小史》和《持志学院考古学小史讲义》。两本书名称不同,但内容一致。《中国考古小史》是中国第一部考古学史著作,篇幅不大,仅一百多页,但内容丰富,书中主要按照时代,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田野考古发掘和相关研究作了详尽的综述概括,条理十分清晰。此外书中还收录了梁启超、王国维等一些与考古相关的名作。李济在序言中评价这本书“使读者一阅而知中国考古学的重要事实,是很值得我们感谢的”。
 
  卫聚贤1937出版了第二部考古学史著作——《中国考古学史》。撰写这部著作的原因,是因为《考古学小史》略古而详今,并且出版后的5年内中国考古学突飞猛进,增加了不少新材料。《中国考古学史》的篇幅较《中国考古小史》一书增加了近两倍,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考古学史》增加了很大篇幅写中国古代考古学,即金石古物学。书中对近代真正意义上考古学史的叙述仅10页,对从西周到清代的所谓“考古”学史的记录,有121页之多。第二,在保留《小史》关于古物保管法附录的同时,另增了一个长达146页的附录——“各地发现古物志”,专门用于报道自1932~1936年散见于各地报纸上的考古消息。这份附录实际上既弥补了正文中对真正意义上考古叙述的简略,也弥补了正式报告短期不能出版的缺点,让读者对各地的考古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书中引用的报刊今天很多已经不易见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考古学发展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另外,如前所述,卫聚贤在《中国考古学史》中,还对考古学发掘、整理、编写报告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1933年版《中国考古小史》


1937年版《中国考古学史》
  吴越地区考古
 
  由于20世纪20、30年代基本在殷墟、周口店发掘等北方地区进行发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视江南为“化外之地”,考古界有江南无新石器文化的说法。1930年卫聚贤在发掘南京栖霞山一带甘夏镇的遗址时,就已经怀疑这是新石器时代遗物,但当时长江以南的考古工作尚未正式展开,共同发掘的张凤等人以“长江下游向无石器遗址发见”为由,多不相信。后来发掘出一件完整的磨光石斧,卫聚贤才将遗址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而揭开了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不过,囿于传统的吴越文化比较落后的观念,仍有不少学者否认江浙地区有石器文化。如参与发掘的张凤等人仍然怀疑遗址的年代为“准新石器时代”,认为“江南在新石器时代无人类,石器是后人用的药铲”,卫聚贤请地质学家李四光对石器进行鉴定,李四光也认为“江南不应有石器”。李济则认为 “证据太少,不足以证明”。
 
  卫聚贤1936年发掘了杭州的古荡遗址,他认为该考古发现表明“江浙在古时的文化并不亚于中原,甚至有超过黄河流域的趋势”,“吴越在上古自有其独立文化”。这一言论在当时“轰动全国耳目”,“江南文化因此拉长了数千年”。

卫聚贤等发现的“吴越文化”陶器、石器
 
  为了更好地对吴越地区考古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卫聚贤不仅先后写成了《吴越考古汇志》、《吴越民族》、《吴越释名》等大量著作,对有关吴越地区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还与蔡元培、于右任等人发起成立了“吴越史地研究会”。该研究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区域文化的民间学术团体,会员多达二百余人,且多为学、政两界名流,包括有李济、梁思永、董作宾、马衡、郑振铎等著名学者。研究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卫聚贤任总干事,是该会的实际负责人。“吴越史地研究会”成立后,在江、浙、沪形成一股不小的吴越古文化研究热潮,结晶之一就是《吴越史地研究论丛》一书。虽然该研究会的活动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但它对吴越地区的考古学研究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巴蜀文化
 
  抗日战争开始后,卫聚贤由上海辗转至重庆工作。1940年他和郭沫若、马衡、常任侠、商承祚等数十名学者在重庆成立了“巴蜀史地研究会”。1941年,《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题名为“巴蜀文化专号”,发表了郭沫若、常任侠、卫聚贤等学者的论文。卫聚贤的《巴蜀文化》一文有数万字,并附有大量在四川出土的各类器物的描摹图。他在文中根据成都白马寺坛君庙出土的青铜器及其他考古发掘资料,认为巴蜀文化不仅古老,而且和中原文化有很大不同,首次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1942年《说文月刊》第3卷第7期仍为“巴蜀文化专号”,卫聚贤经过大量补充,仍以《巴蜀文化》为题发表。当时四川地区的考古发掘不多,受“中原中心论”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巴蜀荒蛮、落后。卫聚贤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他的说法受到普遍质疑,商承祚、郑德坤等学者都不同意义卫聚贤的看法,甚至不同意“巴蜀文化”的提法。
 
  由卫聚贤发起的“巴蜀文化”的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四川地区巴蜀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巴蜀文化”的概念当时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反对,直到60年代以后才得到正式承认,并一直沿用至今,广为人知。
 
  主编《说文月刊》
 
  卫聚贤不仅是著名学者,同时还是出色的学术组织者。抗日战争爆发后,滞留在上海租界的卫聚贤从1939年1月起,以私人名义编印《说文月刊》。《说文月刊》创办于中国学术最艰难的时期,卫聚贤在“发刊词”对创刊的背景及原因说的很清楚:“自八•一三以来,海上关于研究学术的刊物都停办了,在这苦闷的空气里,各种学术研究,无处发展,以致没有讨论的机会,国学当然也不例外。当此抗战建设时期,我因职务关系,不能到前线去抗战,在公余作些学术的研究,也是建设之一。”卫聚贤后来从上海到重庆,在担任中央银行秘书处书记之余,继续主编《说文月刊》。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后,日军侵入上海租界,《说文月刊》因此停刊半年。1942年7月起,《说文月刊》在重庆重新复刊。
 
  由于当时学术刊物很少,众多学术界的名家,如于右任、郭沫若、董作宾、吕思勉等纷纷向《说文月刊》投稿,卫聚贤审阅文章也“炯眼独具,不随流俗”,《说文月刊》因此内容丰富,学术气息浓厚,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它刊登文章的题材范围广泛,包括文学、语言、历史、考古、古钱、文艺及经济问题等,其中包括很多考古的文章。这些考古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近似考古调查性质的文章,如林名均的《四川威州彩陶发现记》、《广汉古代遗物之发现及发掘》、陆懋德的《沔县新石器时代遗址探访记》、金静庵的《沙坪坝发现古墓纪事》、何士骥的《修理张骞墓工作报告》、诸绍唐的《西果园附近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遗迹》、郭沫若的《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常任侠的《整理重庆江北汉墓遗物纪略》等。第二类是考古研究方面的文章,如陶大镛的《中国金石并用时代的生产技术》、《中国石器时代的生产技术》、卫聚贤的《中国东南沿海发现史前文化遗址的探讨》、《吴越考古汇志》、《巴蜀文化》、常任侠的《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重庆附近发见之汉代崖墓与石阙研究》、郑德坤的《华西的史前石器》等。
 
  《说文月刊》是当时国内唯一由私人出资创办的学术刊物,是战时中国文化研究的代表成绩。卫聚贤以一己之力办刊物,筹措经费上困难重重,他不得不到处募捐以维持刊物发行。因此有人称赞他“对中国文化上尽了最伟大的责任,其功绩相同于前线抗战的斗士”。《说文月刊》保留了众多有价值的考古资料,刊发了许多考古研究文章,卫聚贤也因此对繁荣中国考古学事业有很大的贡献。
 
  早期公众考古
 
  卫聚贤还是早期公众考古的先行者。他很早就注意向民众宣扬考古知识。他除了在受邀举办考古学讲座外,多次考古发掘后都举办展览,向民众普及考古知识。1933年发掘完“汉汾阴后土祠”遗址后,他把出土的汉代文物做了公开展览。“吴越史地研究会”成立后,卫聚贤将吴越文化出土的部分文物运到上海进行“金山奄城古物展览”,并在参观会场里亲自讲解。民众踊跃前往参观,都深感兴趣。1940年在重庆嘉陵江发掘汉墓后,在当地半山竹庐内举办了一天的小型展览,展示了各种图案的汉砖几十种,参观人数达两千以上,重庆多家报纸都报道了这次展览。此外,卫聚贤还出点子在江浙各县遍设“吴越史地研究会”分会,并把他考古所得的样本分送各县,陈列于县小学和民众教育馆内,让广大民众参观,向民众普及知识的同时,也方便他们报告新的发现,以便及时调查。卫聚贤认为这样既可以发现文物,又保护了文物古迹,使人们明白古物的真正含义。

山西省国立图书馆陈列的万泉后土祠遗址出土遗物
 
  卫聚贤学识渊博,成绩卓著,一生涉足历史、考古、银行界,著述颇丰,并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不过,因为他特立独行,喜欢“多发奇论”,所以也常常受到非议。他自己就说过,别人说“考古学家卫聚贤有名无实”,到处说我做学问是“胡说八道”。其实,卫聚贤之所以提倡“胡说八道”,既有学术创新的初衷,也有抛砖引玉的深虑:
 
  我过去是“胡说巴道”,我现在仍然是“胡说八道”,我将来仍旧是“胡说八道”。——我是不会改的。
 
  我的“胡说八道”不一定就对?我主张把问题都提出来,对不对是另一个问题。如不提出就没有人注意,就对于这个问题不生疑问,永远相传下去。或者已认为有问题,而永远找不到解决的途径。
 
  卫聚贤在1930年代认为“江浙在古时的文化并不亚于中原”,1940年代提出“巴蜀文化”,这些当时离经叛道的“胡说”,今天已经在考古上得到了证实。不过,由于卫聚贤的怪论,在民国时期就不为主流考古界认可,夏鼐就曾说,卫聚贤“承认李济是他的老师,而李济却不承认这位高足,(……)因为治学方法完全不是一条路子”。1950年代离开大陆后,卫聚贤在中国考古学上,更如同把名字写在水上一般,堙没无闻了。翻开最新出版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论:考古学卷》,因卫聚贤影响而涉足考古的施昕更,都已跻身知名考古学家之列,他却仍然难觅踪影。幸而著作是学者最好的墓志铭,卫聚贤的《中国考古学史》,半个世纪以来在海峡两岸屡屡重印,成了再版次数最多的考古著作,他的《中国考古小史》作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也刚刚重新刊行。这些书跨域时间和空间,提醒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考古学者。
 
(作者刘斌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张婷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5年第5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把名字写在水上:卫聚贤

发布时间:2015-06-04

  他是中国早期田野考古的开拓者,他是学界名流,他是公众考古的先行者,他是继李济后最早在大学教授考古的学者之一。而为授课所写的讲义,不意间成了中国第一部考古学史专著。有位哲人说过:“人生一世 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卫聚贤先生的学术人生。
 
  生平
 
  卫聚贤1889年3月出生于甘肃庆阳西峰镇。他3岁时父亲病故,又因北方旱灾,家庭陷于绝境,两位叔父自杀,母亲被迫带着他改嫁到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因为家境苦寒,卫聚贤的求学一波三折,充满了艰辛。他15岁就到甘肃杂货店当学徒,18岁时才入读万泉县第一高级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山西省立第二师范,不久后即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开除。他返回小学任教半年,又考入山西省立商业专门学校,靠着贷款,衣衫褴褛地度过了最艰苦的几年。但就是在这种艰苦备尝的困境中,他对历史产生了深深的兴趣。 
 
  商专毕业后,卫聚贤在1926年考入水平一流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专修上古史,由王国维指导。和卫聚贤一同考入的还有后来发现龙山文化的考古学家吴金鼎;早他一年入学同样由王国维指导的何士骥,后来和苏秉琦一同发掘了宝鸡斗鸡台遗址。在王国维的启发下,卫聚贤由信古变为疑古,并且终身的治学都深受“二重证据法”的影响。李济当时在国学院教授考古学、人种学(民族学)等课程。 

《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里的卫聚贤


《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中的教员合影,从左到右:李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
 
  1927年6月从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后,卫聚贤的职业几经变化。他先是与友人在山西太原合办私立兴贤大学,之后赴南京任大学院科员,同时还兼任1917年成立的南京古物保管所所长。1930年他辞去所长一职,被派往山西调查古物,任过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此后他又相继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上海的暨南大学、持志学院等学校教授历史、考古等课程。1935年,卫聚贤经友人介绍,在监察院任审计科长兼驻外稽查委员、中央银行担任经济研究处专员和协纂等职务,从此由考古、史学界转入金融界。不过他仍然没有忘情于学术。他先后组织发起了“吴越史地研究会”、“巴蜀史地研究会”,又在抗战后的上海创办了著名的《说文月刊》。后因受汉奸威胁,卫聚贤从上海调往重庆,任中央银行秘书处秘书,同时继续主编《说文月刊》,并组织主持“说文社”。抗战胜利后,他辞去中央银行的职位,留在重庆专务“说文社”工作。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卫聚贤将收藏的1万8千余件文物捐给国家。他曾一度到北京文物局述职,但最终选择了离开。1951年,他由重庆到达香港,相继在香港大学、香港联合书院等学校研究和教书。由于薪水微薄,又常要自费印书,他一度因生活困难而申请救济,并长期靠出售稀有藏书维持生计。他曾哀叹:生活对于老年知识分子来说,是太残酷了。教书职业已不再是辉煌的职业。但即使在这样的困顿中,他仍出版了大量著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力主美洲是中国人首先发现的。
 
  因为在香港生活艰辛,卫聚贤在1975年携家眷离港赴台湾定居,任辅仁大学教授。虽然年已古稀,但他依然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十几本著作,内容涉及考古、历史、谱牒学等各个方面。1989年11月,卫聚贤在台湾新竹因病逝世,终年90岁。
 
  田野发掘
 
  卫聚贤考入清华国学院数月后,李济就主持了著名的西阴村发掘。西阴村的石器、陶器等遗物运回学校整理和展览,深深吸引了卫聚贤。他1927年2月回万泉县过年,即在村周围展开调查,发现了许多类似的遗址。毕业后的数十年中,因为兴趣和机遇,他在江苏、山西、浙江、四川、甘肃等地,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
 
  卫聚贤任南京古物保管所所长时, 主持了两次发掘。第一次是1929年9月发掘明故宫,出土了百余件古钱、瓷碗等遗物和一些建筑构件。这是他首次主持考古发掘,也是南京地区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先声。第二次发掘是在1930年3月年,卫聚贤和张凤等人在南京栖霞山发掘六朝墓葬的同时,在栖霞山焦尾巴洞、甘夏镇西岗头上和土地庙发掘出圆形地穴、石器和几何纹粗陶片等新石器时代遗存,一开江南史前考古的先河。发掘后因对遗址年代有争议,卫聚贤请已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的李济来南京鉴别。李济肯定了出土的是石器,并希望他继续有新发现。明故宫的发掘报告,后来毁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日军轰炸;而栖霞山的资料,因卫聚贤的离职,只在《东方》杂志上做过简介。
 
  之后卫聚贤被派往山西调查古物,于1930年10~11月,和代表美国福利尔艺术馆的董光忠一起发掘了汉汾阴后土祠遗址。福利尔艺术馆曾资助过李济的西阴村发掘和殷墟第2、3次发掘,当时刚和李济中断合作。这次发掘出土五铢钱,陶器、瓦当等遗物。发掘后,他们又在周围发现并试掘了瓦渣斜遗址。1931年4月~5月,卫聚贤代表北平女子师范学院,和董光忠合作正式发掘了万泉县的荆村瓦渣斜遗址,发现窖穴、灶址等遗迹和比较丰富的石、骨、陶器等遗物。

山西万泉后土祠遗址发掘场景
 
  1935年江苏常州奄城发现了土坯古城遗址,卫聚贤前往参加了调查。是年8月,卫聚贤等人对金山县的戚家墩遗址进行调查,这是上海考古学史上第一次具有现代考古学意义的调查。1936年5月,卫聚贤在杭州得知西湖古荡遗址出土石器,立即前往调查,发现了一些石器。其后他代表筹建中的“吴越史地研究会”,主持古荡遗址的发掘,共发掘探方三个,获得了一批石器和陶器。发掘后他主持撰写了《杭州古荡新石器时代遗址之试掘报告》,这是浙江地区第一份史前考古发掘报告。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参加了古荡遗址的发掘,他意识到,自己家乡余杭良渚镇可能也有类似的遗存。这引发了他后来的良渚发掘。《良渚》报告写成后,卫聚贤又为报告写了“校后记”,肯定了施昕更的学术贡献。
 
  1940年4月,卫聚贤和郭沫若、马衡、常任侠等学者在重庆嘉陵江北岸调查并发掘了多座汉墓,卫聚贤负责发掘的墓葬中出土了大批五铢钱、一把铁剑和数件陶器等遗物。这次发掘在当时广为报道,《说文月刊》上也刊登了数篇相关文章,包括郭沫若的《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郭沫若还专门为这次发掘题诗五首,其中“宝剑已残琴已烂”、“甓上尤余汉代钱”等诗句,都是描写发掘的场景。

郭沫若和卫聚贤展示汉墓的出土品
 
  1941年11月,卫聚贤随于右任到甘肃考察莫高窟、万佛峡等文物古迹,他在甘肃兰州曹家嘴遗址进行试掘。这是卫聚贤生平参加的最后一次考古发掘。曹家嘴是一处重要的马家窑期居址,夏鼐等人后来又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发掘。
 
  卫聚贤在十余年中,发掘过的考古遗址地域之广、时代之多,在同时代的学者中并不多见。因为有丰富的发掘经验,在中国学者中,他是最早对考古调查、发掘、整理、发掘报告的编写进行过总结的。他的不少认识,今天听起来仍未过时:
 
  发掘本非易事,非大批人才,大批费用,不克臻事,余尝谓无考古知识而发掘古物是毁坏古物;无社会学识去考古是埋没古物。
 
  (……)骨器、陶器,人骨、兽骨、马骨,蛋壳、胡桃、谷粒、瓜子壳,一丝之微,均不可忽过。是以要用小钩、小铲、小凿,坐一小几在坑内用手细检,掘过的土,在北方土疏用筛筛,南方土泥用水冲。
 
  发表报告,至少须分两期,第一期报告发掘情形,第二期再根据第一期报告的事实作对于本遗址遗物的推论,不宜将报告与推论放在一处,将与自己推论合的报告详一点,与自己不合的,略为不记,未参与工作的人不知其情形,免埋没及伪造证据的嫌疑。
 
  不宜将发掘报告及古物图录不发表,而于其研究论文中插上几个图,作为发掘报告,这是不太科学的。有发掘报告作不出,古物图录不愿出,材料据为私有,于其研究论文中插上几个图,以为有人要用他的材料,就得引用他的结论,这完全是个人沽名主义,而学术上贡献太少。
 
  学术贡献
 
  卫聚贤一生著述极为丰硕,以史学为主。但是他在考古上也有重要贡献。
 
  考古学史研究
 
  卫聚贤根据自己的考古发掘经验和收集的考古学资料,1933年出版了《中国考古小史》和《持志学院考古学小史讲义》。两本书名称不同,但内容一致。《中国考古小史》是中国第一部考古学史著作,篇幅不大,仅一百多页,但内容丰富,书中主要按照时代,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田野考古发掘和相关研究作了详尽的综述概括,条理十分清晰。此外书中还收录了梁启超、王国维等一些与考古相关的名作。李济在序言中评价这本书“使读者一阅而知中国考古学的重要事实,是很值得我们感谢的”。
 
  卫聚贤1937出版了第二部考古学史著作——《中国考古学史》。撰写这部著作的原因,是因为《考古学小史》略古而详今,并且出版后的5年内中国考古学突飞猛进,增加了不少新材料。《中国考古学史》的篇幅较《中国考古小史》一书增加了近两倍,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考古学史》增加了很大篇幅写中国古代考古学,即金石古物学。书中对近代真正意义上考古学史的叙述仅10页,对从西周到清代的所谓“考古”学史的记录,有121页之多。第二,在保留《小史》关于古物保管法附录的同时,另增了一个长达146页的附录——“各地发现古物志”,专门用于报道自1932~1936年散见于各地报纸上的考古消息。这份附录实际上既弥补了正文中对真正意义上考古叙述的简略,也弥补了正式报告短期不能出版的缺点,让读者对各地的考古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书中引用的报刊今天很多已经不易见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考古学发展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另外,如前所述,卫聚贤在《中国考古学史》中,还对考古学发掘、整理、编写报告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1933年版《中国考古小史》


1937年版《中国考古学史》
  吴越地区考古
 
  由于20世纪20、30年代基本在殷墟、周口店发掘等北方地区进行发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视江南为“化外之地”,考古界有江南无新石器文化的说法。1930年卫聚贤在发掘南京栖霞山一带甘夏镇的遗址时,就已经怀疑这是新石器时代遗物,但当时长江以南的考古工作尚未正式展开,共同发掘的张凤等人以“长江下游向无石器遗址发见”为由,多不相信。后来发掘出一件完整的磨光石斧,卫聚贤才将遗址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而揭开了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不过,囿于传统的吴越文化比较落后的观念,仍有不少学者否认江浙地区有石器文化。如参与发掘的张凤等人仍然怀疑遗址的年代为“准新石器时代”,认为“江南在新石器时代无人类,石器是后人用的药铲”,卫聚贤请地质学家李四光对石器进行鉴定,李四光也认为“江南不应有石器”。李济则认为 “证据太少,不足以证明”。
 
  卫聚贤1936年发掘了杭州的古荡遗址,他认为该考古发现表明“江浙在古时的文化并不亚于中原,甚至有超过黄河流域的趋势”,“吴越在上古自有其独立文化”。这一言论在当时“轰动全国耳目”,“江南文化因此拉长了数千年”。

卫聚贤等发现的“吴越文化”陶器、石器
 
  为了更好地对吴越地区考古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卫聚贤不仅先后写成了《吴越考古汇志》、《吴越民族》、《吴越释名》等大量著作,对有关吴越地区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还与蔡元培、于右任等人发起成立了“吴越史地研究会”。该研究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区域文化的民间学术团体,会员多达二百余人,且多为学、政两界名流,包括有李济、梁思永、董作宾、马衡、郑振铎等著名学者。研究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卫聚贤任总干事,是该会的实际负责人。“吴越史地研究会”成立后,在江、浙、沪形成一股不小的吴越古文化研究热潮,结晶之一就是《吴越史地研究论丛》一书。虽然该研究会的活动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但它对吴越地区的考古学研究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巴蜀文化
 
  抗日战争开始后,卫聚贤由上海辗转至重庆工作。1940年他和郭沫若、马衡、常任侠、商承祚等数十名学者在重庆成立了“巴蜀史地研究会”。1941年,《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题名为“巴蜀文化专号”,发表了郭沫若、常任侠、卫聚贤等学者的论文。卫聚贤的《巴蜀文化》一文有数万字,并附有大量在四川出土的各类器物的描摹图。他在文中根据成都白马寺坛君庙出土的青铜器及其他考古发掘资料,认为巴蜀文化不仅古老,而且和中原文化有很大不同,首次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1942年《说文月刊》第3卷第7期仍为“巴蜀文化专号”,卫聚贤经过大量补充,仍以《巴蜀文化》为题发表。当时四川地区的考古发掘不多,受“中原中心论”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巴蜀荒蛮、落后。卫聚贤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他的说法受到普遍质疑,商承祚、郑德坤等学者都不同意义卫聚贤的看法,甚至不同意“巴蜀文化”的提法。
 
  由卫聚贤发起的“巴蜀文化”的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四川地区巴蜀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巴蜀文化”的概念当时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反对,直到60年代以后才得到正式承认,并一直沿用至今,广为人知。
 
  主编《说文月刊》
 
  卫聚贤不仅是著名学者,同时还是出色的学术组织者。抗日战争爆发后,滞留在上海租界的卫聚贤从1939年1月起,以私人名义编印《说文月刊》。《说文月刊》创办于中国学术最艰难的时期,卫聚贤在“发刊词”对创刊的背景及原因说的很清楚:“自八•一三以来,海上关于研究学术的刊物都停办了,在这苦闷的空气里,各种学术研究,无处发展,以致没有讨论的机会,国学当然也不例外。当此抗战建设时期,我因职务关系,不能到前线去抗战,在公余作些学术的研究,也是建设之一。”卫聚贤后来从上海到重庆,在担任中央银行秘书处书记之余,继续主编《说文月刊》。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后,日军侵入上海租界,《说文月刊》因此停刊半年。1942年7月起,《说文月刊》在重庆重新复刊。
 
  由于当时学术刊物很少,众多学术界的名家,如于右任、郭沫若、董作宾、吕思勉等纷纷向《说文月刊》投稿,卫聚贤审阅文章也“炯眼独具,不随流俗”,《说文月刊》因此内容丰富,学术气息浓厚,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它刊登文章的题材范围广泛,包括文学、语言、历史、考古、古钱、文艺及经济问题等,其中包括很多考古的文章。这些考古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近似考古调查性质的文章,如林名均的《四川威州彩陶发现记》、《广汉古代遗物之发现及发掘》、陆懋德的《沔县新石器时代遗址探访记》、金静庵的《沙坪坝发现古墓纪事》、何士骥的《修理张骞墓工作报告》、诸绍唐的《西果园附近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遗迹》、郭沫若的《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常任侠的《整理重庆江北汉墓遗物纪略》等。第二类是考古研究方面的文章,如陶大镛的《中国金石并用时代的生产技术》、《中国石器时代的生产技术》、卫聚贤的《中国东南沿海发现史前文化遗址的探讨》、《吴越考古汇志》、《巴蜀文化》、常任侠的《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重庆附近发见之汉代崖墓与石阙研究》、郑德坤的《华西的史前石器》等。
 
  《说文月刊》是当时国内唯一由私人出资创办的学术刊物,是战时中国文化研究的代表成绩。卫聚贤以一己之力办刊物,筹措经费上困难重重,他不得不到处募捐以维持刊物发行。因此有人称赞他“对中国文化上尽了最伟大的责任,其功绩相同于前线抗战的斗士”。《说文月刊》保留了众多有价值的考古资料,刊发了许多考古研究文章,卫聚贤也因此对繁荣中国考古学事业有很大的贡献。
 
  早期公众考古
 
  卫聚贤还是早期公众考古的先行者。他很早就注意向民众宣扬考古知识。他除了在受邀举办考古学讲座外,多次考古发掘后都举办展览,向民众普及考古知识。1933年发掘完“汉汾阴后土祠”遗址后,他把出土的汉代文物做了公开展览。“吴越史地研究会”成立后,卫聚贤将吴越文化出土的部分文物运到上海进行“金山奄城古物展览”,并在参观会场里亲自讲解。民众踊跃前往参观,都深感兴趣。1940年在重庆嘉陵江发掘汉墓后,在当地半山竹庐内举办了一天的小型展览,展示了各种图案的汉砖几十种,参观人数达两千以上,重庆多家报纸都报道了这次展览。此外,卫聚贤还出点子在江浙各县遍设“吴越史地研究会”分会,并把他考古所得的样本分送各县,陈列于县小学和民众教育馆内,让广大民众参观,向民众普及知识的同时,也方便他们报告新的发现,以便及时调查。卫聚贤认为这样既可以发现文物,又保护了文物古迹,使人们明白古物的真正含义。

山西省国立图书馆陈列的万泉后土祠遗址出土遗物
 
  卫聚贤学识渊博,成绩卓著,一生涉足历史、考古、银行界,著述颇丰,并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不过,因为他特立独行,喜欢“多发奇论”,所以也常常受到非议。他自己就说过,别人说“考古学家卫聚贤有名无实”,到处说我做学问是“胡说八道”。其实,卫聚贤之所以提倡“胡说八道”,既有学术创新的初衷,也有抛砖引玉的深虑:
 
  我过去是“胡说巴道”,我现在仍然是“胡说八道”,我将来仍旧是“胡说八道”。——我是不会改的。
 
  我的“胡说八道”不一定就对?我主张把问题都提出来,对不对是另一个问题。如不提出就没有人注意,就对于这个问题不生疑问,永远相传下去。或者已认为有问题,而永远找不到解决的途径。
 
  卫聚贤在1930年代认为“江浙在古时的文化并不亚于中原”,1940年代提出“巴蜀文化”,这些当时离经叛道的“胡说”,今天已经在考古上得到了证实。不过,由于卫聚贤的怪论,在民国时期就不为主流考古界认可,夏鼐就曾说,卫聚贤“承认李济是他的老师,而李济却不承认这位高足,(……)因为治学方法完全不是一条路子”。1950年代离开大陆后,卫聚贤在中国考古学上,更如同把名字写在水上一般,堙没无闻了。翻开最新出版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论:考古学卷》,因卫聚贤影响而涉足考古的施昕更,都已跻身知名考古学家之列,他却仍然难觅踪影。幸而著作是学者最好的墓志铭,卫聚贤的《中国考古学史》,半个世纪以来在海峡两岸屡屡重印,成了再版次数最多的考古著作,他的《中国考古小史》作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也刚刚重新刊行。这些书跨域时间和空间,提醒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考古学者。
 
(作者刘斌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张婷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5年第5期)
 

作者:刘斌 张婷

文章出处:大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