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石峁故事—— 秦昭王长城

发布时间:2015-08-28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邵晶
  《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襄王时,曾修筑长城于陇西、北地、上郡三郡。其中,上郡的大部分辖域在今陕西境内,据延安市黄陵县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出土陶文“上市”(应意为上郡之市)可知,至迟在战国中晚期,上郡南界划在延安市以南的葫芦河流域(北洛河支流,两岸较为密集地分布着战国时期戎人遗存)。那么,陕西境内的秦昭王长城何处寻觅?笔者在陕北地区的发掘调查工作中略窥一二,聊记于此。
  
  关于秦昭王长城在陕西境内的具体位置,早在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就有记载,大致有四段:走马水侧畔、奢延水中游西岸、诸次水上游、圁水与其支流神衔水行将汇合之处。
  
  先说奢延水,目前历史地理学界较为统一的意见是今无定河,该河为黄河一级支流,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省榆林市南部,至清涧县高杰村镇汇入黄河,著名的李家崖石城即坐落在此。上游名曰“红柳河”,大夏国都统万城矗立于北岸。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来看,无定河中游确有秦昭王长城遗迹,且位于河流西北方向的沙地之中。


石峁遗址、喇嘛沟遗址、秦昭王长城的位置
  
  走马水,为奢延水即无定河支流,史地学家大致有两说:今榆林市绥德县西南怀(淮)宁河,今榆林市靖边、横山两县境内之芦河。笔者同意芦河之说,理由如下:《水经注》卷三河水篇奢延水支流走马水条下,“(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泾注。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此段记载中,阳周县故城为重要的辨识地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即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期间,曾在靖边县芦河沿岸的一座城址附近征集到“阳周塞司马”陶罐一件(现藏靖边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笔者有幸得见,为一汉代多见的泥质灰陶圆腹罐。另外,笔者曾于2007年秋季在靖边县杨桥畔老坟梁汉代墓地发掘实习,隔芦河相望即上文述及之城址,名曰“龙眼古城”,保存较好,城墙夯层清晰可辨,城内板瓦、筒瓦、瓦当、铺地砖及各类陶器残片俯拾皆是,还见到村民捡到的“半两”钱。以该城为秦汉阳周城,与《水经注》关于走马水的流向和位置非常吻合,不得不提的是,龙眼古城附近确有秦昭王长城可寻。
  
  圁水,可能为今窟野河。该河西北—东南流入黄河,与秃尾河、无定河大致平行,自北向南分布,是为榆林地区水量最为丰沛的三条水系。巧合的是,笔者曾于2010年在窟野河与其支流·牛川交汇附近调查发现一段南北向石砌长城,后经神木县文博单位同志指教,得知应为秦昭王长城,若是,则《水经注》之神衔水极有可能为今神木县北的牛川。
  
  诸次水,比较统一的意见是今秃尾河。笔者曾在多篇文字中提到该河,一是因为秃尾河是滋养石峁遗址的“母亲河”;二是由于一年中大多数日子都能见到,内心中也就自然产生了一些亲切的情愫。而对于本文来说,处在秃尾河中上游的秦昭王长城则是书写的重点。
  
  石峁城址是在2011至2012年度确认的。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调查工作中就已发现了保存极好的“石峁石墙”,有一种说法认为其与战国秦长城有关。实际上,真正的秦昭王长城位于石峁遗址西北约5公里处的喇嘛沟村一带。据笔者调查,该段长城与保存更好的明长城(当地俗称“边墙”)走向大致平行,西南处在秃尾河西岸的沙地荒漠中,向东北越过河道后,绵延在秃尾河东岸的黄土梁峁上。西岸遗迹保存不佳,东岸多见石砌墙体(虽所见秦昭王长城有限,但笔者揣测,以石砌墙当始于该段),周边发现一些板瓦、筒瓦残片。值得一提的是,该段长城稍越秃尾河东岸的墙体内侧还发现有一保存极佳的夯土墙城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有录,名“喇嘛沟城址”。据笔者调查,该城大致呈方形,方向与其北300余米的秦昭王长城一致,边长约400米,其中南墙毁坏严重,仅在一些冲沟剖面上观察到其夯土基础,其余三面墙体保存较好,特别是北墙,距现今地表高逾10米,蔚为壮观。该城东北角因地势所限向内弯折,其处又夯筑一小城,内部遗存尤为丰富,单独耸立的“石堆”,可能为喇嘛沟古城的高等级建筑。同秃尾河段秦昭王长城附近散布的遗物相似,喇嘛沟古城内所见板瓦、筒瓦、瓦当、陶片的考古学断代均不晚于秦汉时期。

喇嘛沟遗址(左为1968年、右为2013年)
  
  行文至此,越发觉得秃尾河可爱极了,石峁遗址可爱极了。秃尾河上的石峁,给了笔者亲昵长城的机会。笔者常常在石峁的深夜里天马行空般胡思乱想,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垒石为城,树榆为塞”,是为秦始皇长城。其垒石以为墙的做法肯定不是突发奇想,当受其先辈在秃尾河东岸石砌长城的影响,而更远的文化基因在哪里?石峁!石峁的石墙、秦长城的石墙,令人不禁佩服文化传承的伟大,但这份伟大却不得不在开山取石的威胁下日益凋零。石峁南部城墙(即万佛洞一带)连带万佛洞顶部岩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被完全炸毁,秦长城周边的石料厂昼夜不停地掘进,蚕食到墙体只是时间问题,而遗址周边的自然风貌早已黯然失色。(作者:邵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石峁故事—— 秦昭王长城

发布时间:2015-08-28

  《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襄王时,曾修筑长城于陇西、北地、上郡三郡。其中,上郡的大部分辖域在今陕西境内,据延安市黄陵县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出土陶文“上市”(应意为上郡之市)可知,至迟在战国中晚期,上郡南界划在延安市以南的葫芦河流域(北洛河支流,两岸较为密集地分布着战国时期戎人遗存)。那么,陕西境内的秦昭王长城何处寻觅?笔者在陕北地区的发掘调查工作中略窥一二,聊记于此。
  
  关于秦昭王长城在陕西境内的具体位置,早在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就有记载,大致有四段:走马水侧畔、奢延水中游西岸、诸次水上游、圁水与其支流神衔水行将汇合之处。
  
  先说奢延水,目前历史地理学界较为统一的意见是今无定河,该河为黄河一级支流,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省榆林市南部,至清涧县高杰村镇汇入黄河,著名的李家崖石城即坐落在此。上游名曰“红柳河”,大夏国都统万城矗立于北岸。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来看,无定河中游确有秦昭王长城遗迹,且位于河流西北方向的沙地之中。


石峁遗址、喇嘛沟遗址、秦昭王长城的位置
  
  走马水,为奢延水即无定河支流,史地学家大致有两说:今榆林市绥德县西南怀(淮)宁河,今榆林市靖边、横山两县境内之芦河。笔者同意芦河之说,理由如下:《水经注》卷三河水篇奢延水支流走马水条下,“(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泾注。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此段记载中,阳周县故城为重要的辨识地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即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期间,曾在靖边县芦河沿岸的一座城址附近征集到“阳周塞司马”陶罐一件(现藏靖边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笔者有幸得见,为一汉代多见的泥质灰陶圆腹罐。另外,笔者曾于2007年秋季在靖边县杨桥畔老坟梁汉代墓地发掘实习,隔芦河相望即上文述及之城址,名曰“龙眼古城”,保存较好,城墙夯层清晰可辨,城内板瓦、筒瓦、瓦当、铺地砖及各类陶器残片俯拾皆是,还见到村民捡到的“半两”钱。以该城为秦汉阳周城,与《水经注》关于走马水的流向和位置非常吻合,不得不提的是,龙眼古城附近确有秦昭王长城可寻。
  
  圁水,可能为今窟野河。该河西北—东南流入黄河,与秃尾河、无定河大致平行,自北向南分布,是为榆林地区水量最为丰沛的三条水系。巧合的是,笔者曾于2010年在窟野河与其支流·牛川交汇附近调查发现一段南北向石砌长城,后经神木县文博单位同志指教,得知应为秦昭王长城,若是,则《水经注》之神衔水极有可能为今神木县北的牛川。
  
  诸次水,比较统一的意见是今秃尾河。笔者曾在多篇文字中提到该河,一是因为秃尾河是滋养石峁遗址的“母亲河”;二是由于一年中大多数日子都能见到,内心中也就自然产生了一些亲切的情愫。而对于本文来说,处在秃尾河中上游的秦昭王长城则是书写的重点。
  
  石峁城址是在2011至2012年度确认的。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调查工作中就已发现了保存极好的“石峁石墙”,有一种说法认为其与战国秦长城有关。实际上,真正的秦昭王长城位于石峁遗址西北约5公里处的喇嘛沟村一带。据笔者调查,该段长城与保存更好的明长城(当地俗称“边墙”)走向大致平行,西南处在秃尾河西岸的沙地荒漠中,向东北越过河道后,绵延在秃尾河东岸的黄土梁峁上。西岸遗迹保存不佳,东岸多见石砌墙体(虽所见秦昭王长城有限,但笔者揣测,以石砌墙当始于该段),周边发现一些板瓦、筒瓦残片。值得一提的是,该段长城稍越秃尾河东岸的墙体内侧还发现有一保存极佳的夯土墙城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有录,名“喇嘛沟城址”。据笔者调查,该城大致呈方形,方向与其北300余米的秦昭王长城一致,边长约400米,其中南墙毁坏严重,仅在一些冲沟剖面上观察到其夯土基础,其余三面墙体保存较好,特别是北墙,距现今地表高逾10米,蔚为壮观。该城东北角因地势所限向内弯折,其处又夯筑一小城,内部遗存尤为丰富,单独耸立的“石堆”,可能为喇嘛沟古城的高等级建筑。同秃尾河段秦昭王长城附近散布的遗物相似,喇嘛沟古城内所见板瓦、筒瓦、瓦当、陶片的考古学断代均不晚于秦汉时期。

喇嘛沟遗址(左为1968年、右为2013年)
  
  行文至此,越发觉得秃尾河可爱极了,石峁遗址可爱极了。秃尾河上的石峁,给了笔者亲昵长城的机会。笔者常常在石峁的深夜里天马行空般胡思乱想,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垒石为城,树榆为塞”,是为秦始皇长城。其垒石以为墙的做法肯定不是突发奇想,当受其先辈在秃尾河东岸石砌长城的影响,而更远的文化基因在哪里?石峁!石峁的石墙、秦长城的石墙,令人不禁佩服文化传承的伟大,但这份伟大却不得不在开山取石的威胁下日益凋零。石峁南部城墙(即万佛洞一带)连带万佛洞顶部岩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被完全炸毁,秦长城周边的石料厂昼夜不停地掘进,蚕食到墙体只是时间问题,而遗址周边的自然风貌早已黯然失色。(作者:邵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作者:邵晶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