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述评
发布时间:2015-09-08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杨华胜
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全面介绍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大型画册,选择了百余件有代表性的造像和造像的细节局部,彩色图版达二百余幅,用黑色作为造像的底色,使造像显得更加庄严、神圣。并为图片撰写说明文字和单元介绍。因而通过此图册,就可以全面的了解与掌握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的面貌。
龙兴寺佛教造像的发现过程
1996年10月6日,在青州师范学校扩建的新操场工地上,偶然发现了一个佛像坑,经钻探、清理证明,该处为一东西向的大型窖藏,东西长8.7米,南北宽6.8米,坑底距地表深3.45米。窖藏内的造像基本上按照上、中、下三层排放,部分坐像呈立式排放。经过清理,出土佛像种类较多,主要以青州产的石灰石造像为主,另有汉白玉造像、花岗岩造像、铁造像、陶造像、泥塑像和木质造像七种。出土佛头像144件、菩萨头像46件、带半身头像36件、其它头像10件(包括铁、陶、罗汉、供养人和飞天等)、残头像一宗和造像残身400余尊。
龙兴寺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
龙兴寺佛教造像数量多、时代跨度长、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高浮雕背屏式造像和单体圆雕造像被誉为可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的杰作,为山东地区北魏到北宋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标本。被评为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又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龙兴寺佛教造像,大到310多厘米的背屏式造像,小到20厘米左右的单体造像,从造像纪年上看,最早的为北魏永安二年(529),最晚的为北宋天圣四年(1026),尤以北魏至北齐时期造像数量最多,明显吸收南北两地特点,在形象塑造和衣纹雕饰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龙兴寺单体造像以弥勒和释迦牟尼造像为多,北魏佛像发髻高而显,或作螺纹、或作圆涡纹、或作波浪纹。佛面方眉弯,眼微睁,内着僧祗支,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裾微向外展;至东魏袈裟下摆渐少外扬,衣纹逐渐变少变浅,胸由较扁平逐渐高出;到北齐,佛像出现尖而缓平的螺发,面圆额平、五官较集中、鼻梁平直、颧骨较高、眼微睁。服饰也有变化,不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多着通肩或偏袒右肩式袈裟。一类为起棱垂纹袈裟,衣纹成两行下垂,衣服贴体,下身显出双腿;另一类则由浅线衣纹发展为无任何衣纹的袈裟,全身光洁。这种式样的佛像多面圆顶尖,额圆润,双眼微睁,颧骨低,下颌突出。袈裟和长裙贴身,可感觉到肌肤的起伏变化。有的披田相纹通肩袈裟,造像的面部、肌肤贴金,肉髻、领缘、衣缘饰石青,袈裟用朱砂色配以石绿、赭石、宝蓝等色绘出图像。
龙兴寺佛教造像既代表了青州地区造像特有的艺术风格,又反映了青州地区的雕凿技艺。许多专家学者都被这批造像深深地吸引,对龙兴寺佛教造像做出了高度评价。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说:“这是我见过的出土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美的佛教造像,是极为罕见的。”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原东方部主任、现牛津大学墨顿学院院长罗森女士认为,世界美术史应该重写,因为世界美术史中认为中国没有雕塑,而龙兴寺佛像完全可以证明中国的雕塑艺术不但时间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的雕塑要早得多,而且雕塑艺术也大大超过了欧洲。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简介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出土,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及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受到了海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历史、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一书,为了更好的展现这批佛教造像的艺术风采,根据造像的种类分五个单元介绍。
背屏式佛菩萨三尊造像 龙兴寺出土的所谓背屏式造像,并非有真正的背屏,而是以石刻背屏的形式反映佛、菩萨身后的身光,从视觉上看很像竖立在他们身后的背屏。一种是佛和菩萨各站一莲花台;一种是从佛的莲台两侧各伸出一朵长颈仰莲,成为二胁侍菩萨的台座;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在佛的身体下部两侧各刻一飞舞的龙,从龙的嘴里分别向左右两侧吐出一朵带荷叶的莲花,形成二胁侍菩萨的台座,既具有装饰意味,又极具艺术的表现魅力,同时又巧妙地符合了佛经中的记载,使中国化的龙成为中国化佛教艺术中的护法形象。
佛造像 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造像风格一直到东晋十六国早期都具有犍陀罗艺术特色,十六国中期以后到北魏中期,兴起了汉式褒衣宽带的秀骨清相式佛像。而龙兴寺的佛教造像出现了中印风格兼容的特色,多穿袒露右肩式或通肩式大衣。有的身穿轻薄的纱质服装,使其紧贴肢体,真实而自然地体现出丰满、健美的躯体;有的则垂纹遍身,显示出雍容华贵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北齐佛像的形式、题材、装饰丰富多样,独具地方风格,对于研究北齐佛像艺术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彩绘僧尼像 卢舍那法界人中像,是佛教造像中极为特殊的一种题材,其特征表现在雕塑或泥塑的佛像身上,用绘画或刻画的手法再造出许多佛经故事内容,也就是《华严经》将法身、根身与化身统一于卢舍那佛。卢舍那佛与常见的佛像一样,不过,在卢舍那佛身上出现诸色相的法界像,现存很少,只有新疆地区石窟中部分壁画与出土的木版画、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和绢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8窟造像和河南安阳灵泉寺的大住圣窟内卢舍那世尊一龛等,总共不过20件。而龙兴寺佛教造像中,至少有三件肯定为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将高超的绘画技艺施于雕造成型的佛像身上,使两大艺术汇集于一身,说明这种题材的龙兴寺佛教造像更加重要。
菩萨造像 龙兴寺菩萨造像有背屏式造像中的胁侍菩萨像与圆雕菩萨像等类别。同造像的发展列序相同,北魏至东魏的菩萨造像服饰等较为朴素,菩萨多服天衣,帔帛交于腹前,有璎珞与项圈等,到北齐阶段,菩萨造像达到了非常繁丽的程度。菩萨身前饰出璎珞,有些略似网状,但多数是以璎珞交叉于腹前环玉之中为基本形式。还有从束腰带前垂下的坤带,其上常分成数格,雕出细密的小图案,非常精致。
罗汉、天王、力士、飞天、龙造像 我国早期的罗汉像,是十六罗汉,并非十八罗汉。十六罗汉始于唐代,从北宋开始,盛行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题材,这两种形式一直被沿用到近代。不过,宋代以后,罗汉多以常驻世间普度众生的形象出现,龙兴寺的罗汉像都十分民间化了,它们穿着民间常人服装,容貌举止流露着人世间的情感。
龙兴寺佛教造像中的背光所饰伎乐飞天与龙非常突出,有些飞天体型较大,婀娜多姿,十分秀美;有的飞天演奏乐器的姿势极为逼真,有的飞天奉背光顶上之龙而翔,也有的飞天奉塔而行空中。在背光的下部,位于佛和菩萨之间多有两条身体倒置,尾上头下,曲颈弯首的盘龙,这种上有飞天下有盘龙的形式在其它地方是很少见的。
龙兴寺精妙绝伦的佛教造像艺术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奇葩。它们那变化多端的造像风格、各具特色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的面部神态,都为我们展现出一种特殊的佛教艺术特征。
(青州市博物馆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定价360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