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带着氧气包工作——实验室考古见闻

发布时间:2015-11-13文章出处: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作者:郁鑫鹏

  当人们习惯性把目光聚焦到南昌西汉海昏侯大墓本体的时候,在墎墩山的西南面、距离大墓约800米的一块空地上,有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全新建筑,它是海昏侯大墓的文物保护工作用房,用于漆木器、简牍、金属器、纺织品等文物的实验室考古。
 

  所谓实验室考古,指的是在实验室内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恢复和保护出土文物,使文物信息最大限度得以保存。11月11日,本报记者对实验室考古进行探访。
 

  记者先来到6号工作间。6号工作间是个大库房,里面堆放了36个、上面标着“实考”字样的大木箱,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出土的文物。6号工作间门口拐角处,有一台写着“移动式低氧气体工作站”字样的大机器正在工作,为实验室考古营造低氧环境。原来,6号工作间有一个20平方米的低氧工作间,从主椁室出土的易氧化损坏的文物都将在这里实施保护。走进这个“麻雀虽小”的工作间,里面古尸储藏柜、低氧气调保护储藏柜、工业加湿机、文物保护快速充氮装置、压缩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无氧和低氧的工作环境能够减缓文物的破坏程度,在低氧环境下考古,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文物和它们背后隐藏的信息。”南昌西汉海昏侯大墓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说。目前低氧工作间各项调试工作已经完成。不过,低氧对考古人员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所有人员都需带氧气包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长受到限制。
 

  与6号工作间紧邻的是漆木器考古实验室。该实验室自10月15日“开张”以来,陆陆续续有2000多件漆木器“入驻”。这些漆木器一来,马上会“享受”泡水、遮光、防霉等“待遇”,防止微生物滋生,确保它们等同于出土时的环境。经过近1个月的工作,目前清理出可辨器物1300件,器形有耳杯、漆盘、漆碗、琴瑟、笙箫、竹简、木牍等10余种。
 

  走进漆木器实验室考古工作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成员、国内知名竹木漆器保护与修复专家吴顺清正在指导学生仔细清理一“团”竹简。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管理介绍道,别看这“团”竹简不大,却是由过去的8卷竹简粘连而成,相当于现在的8本书,要完全清理它们,需要耗费3个工作人员半个月的时间。记者注意到,这“团”竹简“躺”在聚光灯下,身穿白大褂的考古人员一边用去氧纯净水冲洗需要提取的部位,一边用软毛笔按一个方向进行刷洗。管理说,同一个方向刷洗,一是容易清理附着物,更重要的是防止夹杂其中的颗粒划伤漆木器,损害文字信息。
 

  一卷汉代竹简,相当于一部古籍。对于出土的竹简,只是清理显然是不够的。吴顺清说,竹简的后期清理时间很漫长,哪怕是竹简上的一块碎片都需要进行编号、红外扫描、文字识读等比较复杂的环节。编号,则相当于竹简的“身份证”。记者了解到,每一个墓葬有一个大号,各类文物有一个分号,同类文物根据出土顺序、位置等又分若干小号。以海昏侯1号主墓为例,该墓五号位置出土的第十片竹简则为M1-5-Z10。这个“身份证”,对恢复竹简原貌非常关键。
 

  在这里,记者还见识了吴顺清团队的红外扫描设备。“这个设备我是改进过的,可以避免因扫描时间长、温度高,对竹简造成破坏。”吴顺清说,随着时代久远,或者其他原因,有的竹简上原有的墨迹会没有,也就是肉眼看不到了,但通过红外扫描,能够还原墨迹的痕迹,也就是恢复墨迹,在绘图照相中得以成像,便于未来对竹简的识读。(江西日报记者 郁鑫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带着氧气包工作——实验室考古见闻

发布时间:2015-11-13

  当人们习惯性把目光聚焦到南昌西汉海昏侯大墓本体的时候,在墎墩山的西南面、距离大墓约800米的一块空地上,有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全新建筑,它是海昏侯大墓的文物保护工作用房,用于漆木器、简牍、金属器、纺织品等文物的实验室考古。
 

  所谓实验室考古,指的是在实验室内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恢复和保护出土文物,使文物信息最大限度得以保存。11月11日,本报记者对实验室考古进行探访。
 

  记者先来到6号工作间。6号工作间是个大库房,里面堆放了36个、上面标着“实考”字样的大木箱,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出土的文物。6号工作间门口拐角处,有一台写着“移动式低氧气体工作站”字样的大机器正在工作,为实验室考古营造低氧环境。原来,6号工作间有一个20平方米的低氧工作间,从主椁室出土的易氧化损坏的文物都将在这里实施保护。走进这个“麻雀虽小”的工作间,里面古尸储藏柜、低氧气调保护储藏柜、工业加湿机、文物保护快速充氮装置、压缩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无氧和低氧的工作环境能够减缓文物的破坏程度,在低氧环境下考古,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文物和它们背后隐藏的信息。”南昌西汉海昏侯大墓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说。目前低氧工作间各项调试工作已经完成。不过,低氧对考古人员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所有人员都需带氧气包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长受到限制。
 

  与6号工作间紧邻的是漆木器考古实验室。该实验室自10月15日“开张”以来,陆陆续续有2000多件漆木器“入驻”。这些漆木器一来,马上会“享受”泡水、遮光、防霉等“待遇”,防止微生物滋生,确保它们等同于出土时的环境。经过近1个月的工作,目前清理出可辨器物1300件,器形有耳杯、漆盘、漆碗、琴瑟、笙箫、竹简、木牍等10余种。
 

  走进漆木器实验室考古工作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成员、国内知名竹木漆器保护与修复专家吴顺清正在指导学生仔细清理一“团”竹简。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管理介绍道,别看这“团”竹简不大,却是由过去的8卷竹简粘连而成,相当于现在的8本书,要完全清理它们,需要耗费3个工作人员半个月的时间。记者注意到,这“团”竹简“躺”在聚光灯下,身穿白大褂的考古人员一边用去氧纯净水冲洗需要提取的部位,一边用软毛笔按一个方向进行刷洗。管理说,同一个方向刷洗,一是容易清理附着物,更重要的是防止夹杂其中的颗粒划伤漆木器,损害文字信息。
 

  一卷汉代竹简,相当于一部古籍。对于出土的竹简,只是清理显然是不够的。吴顺清说,竹简的后期清理时间很漫长,哪怕是竹简上的一块碎片都需要进行编号、红外扫描、文字识读等比较复杂的环节。编号,则相当于竹简的“身份证”。记者了解到,每一个墓葬有一个大号,各类文物有一个分号,同类文物根据出土顺序、位置等又分若干小号。以海昏侯1号主墓为例,该墓五号位置出土的第十片竹简则为M1-5-Z10。这个“身份证”,对恢复竹简原貌非常关键。
 

  在这里,记者还见识了吴顺清团队的红外扫描设备。“这个设备我是改进过的,可以避免因扫描时间长、温度高,对竹简造成破坏。”吴顺清说,随着时代久远,或者其他原因,有的竹简上原有的墨迹会没有,也就是肉眼看不到了,但通过红外扫描,能够还原墨迹的痕迹,也就是恢复墨迹,在绘图照相中得以成像,便于未来对竹简的识读。(江西日报记者 郁鑫鹏)


 

作者:郁鑫鹏

文章出处: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