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青河考古工地

发布时间:2015-11-17文章出处:新疆亚欧网—新疆日报作者:曹新玲

  10月中旬,从朋友那儿得到消息,我们共同的好友、从2013年夏天起就一直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三海子从事考古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的郭物副研究员和他的团队近日颇有收获,他们按计划在对该县查干郭勒乡江布塔斯村托斯巴水库附近的石堆墓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石棺墓葬,其特殊的墓葬构成方式,在新疆境内尚不多见。据说这一墓葬对于研究新疆境内游牧民族文化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为郭物副研究员及其团队高兴的同时,7月中旬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肖博士前往青河三海子考古工地探访的情景又浮至眼前……
 

  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李肖博士原先也在中国社科院新疆考古队工作,2004年受聘担任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在他担任局长的几年时间里,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受到各方好评。此次他利用暑假去青河县三海子考古工地,一是应北京东方集雅图书有限公司之邀要跟对“草原丝绸之路”颇有研究的郭物约一部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稿,再有就是他的两位研究生放暑假后跟着郭物及其团队专门来三海子参加考古发掘的实习,以期获得对新疆考古的直观感受,李肖想顺道看看学生……
 

  我因采访的缘故,虽然跟考古发掘和从事西域历史研究的专家打交道不少,也常常报道他们的发掘和研究成果,却也没有真正到过考古发掘现场,所以听说李肖博士要到三海子考古工地看望郭物及两位研究生,一时间兴奋不已,忍不住央求他把我也捎上——而且两年前郭物在三海子刚开始发掘时,就允诺要去他的考古工地看看,一晃两年过去了,还没兑现诺言,一直心有愧疚。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考古工作汇报会上听到郭物对三海子石构遗址群发现的精美鹿石和盾牌石的描绘及汇报中间穿插的发掘过程的艰辛和临近入秋草原上牧民全都迁走后,偌大的草原就只有小狗伴随他们的孤独和寂寥时,我歉疚得不敢直视郭物的眼睛——我觉得作为朋友,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分享他们发掘的快乐、去感受他们的孤独和寂寞,而自己却食言两年了。
 

  跟郭物也相识于吐鲁番,那年他以中组部和团中央组织的“博士服务团”的身份在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挂职担任副局长和副院长。春三月,受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委托,由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主办,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家文物保护专家、吐鲁番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谢辰生,西域史地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中国建筑设计院历史建筑研究所所长陈同滨等为来自丝路沿线各省区的学员们授课,郭物主持开班仪式。那是第一次见郭物,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高材生看去白净儒雅,平易近人,说起话来幽默从容,叫人忍不住想起了一位考古工作者的自嘲:我们考古人哪,“远看像要饭的(风餐露宿,衣冠不整),近看是考古的”,而眼前的郭物,则是位最不像考古的考古人。
 

  后来知道了郭物的一些故事,1971年生于云南昆明的郭物,1995年以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9年在北大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后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新疆考古、欧亚草原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他曾参加过若干遗址和墓葬的发掘、佛教石窟寺和地面佛寺的考古工作。
 

  而且除考古专业外,郭物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绘画、歌唱。绘画作品(水粉、油画)还曾多次参加学校、社科院和考古所的展览。甚至曾经多次参加学校和社科院的歌唱比赛和表演并获得奖项……站在我们面前的郭物是一个充满立体感的考古工作者。
 

  从乌鲁木齐出发,到青河时已近黄昏。小而精致的县城美得像养在深闺的玉女,有种别地没有的韵味……夕阳西下,能嗅到风之清新,空气纯净得像水洗过一样。
 

  包括三海子在内的整片花海子属山间草原,离县城有60多公里,进山后,有一截路还不怎么好走,按计划,我们要在县城住一宿,恢复恢复体力,明天一大早上山……
 

  早饭后,李肖的朋友、青河县旅游局原局长焦克明开着越野车过来了,他是我们去花海子的向导。性格豪爽、有着俄罗斯血统的焦局长是位“老青河”了,青河的过去,青河的现在,青河大大小小的遗址点,青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焦局长都能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青河的丰富厚重,青河的蕴藉隽永,就在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于我们眼前徐徐洇开。
 

  车还未开动,郭物又有电话打来,请李肖在方便的情况下,能否买些小铁锹及过滤水的筛网带上山去——我们知道小铁锹用于考古发掘,但要滤水的筛网干吗,山泉水不是挺好喝的吗?李肖说山上的水混杂的草屑、泥沙太多,不过滤沉淀,没法喝……为节约时间,兵分两路,李肖分派我和同行的北京东方集雅图书有限公司的小王去买筛网,他则和另一朋友去买铁锹。时间尚早,一些店家还没开门,一想到郭物及其团队要在山上喝两三个月这种沉淀、过滤过的水,又很难吃上可口的饭菜,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考古,听起来颇神秘,颇文艺,谁知道考古人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除铁锹、筛网外,李肖和焦局长商量后,还买了一堆西瓜和甜瓜。
 

  出县城,往东。晨光中,山环水绕,草青青,树青青,房舍新新,这时候才明白“青河”这一县名于青河有多贴切了。目光所及之处,皆如画中之景。
 

  车在画中穿行,待到花海子山口时,已是中午时分。山口海拔2700多米,7月中旬光景,山坡却仍散布着一些积雪,山口风大,吹得人衣衫呼呼作响,厚风衣穿在身上,像张薄纸,一个劲儿后悔没带羽绒服——山里的气候,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的。
 

  从山口望下去,“花海子”果然名不虚传,倒映着流云的大大小小的水泊,散布在或宽阔或狭长的草甸上,像大小浪花飞溅在绿色的海面上,美轮美奂。巨大一号石堆遗址远远看去像座小土丘,三三两两消暑度假的人宛若画布上移动的小点,看不真切。
 

  由山口顺坡往草甸深处走,没想就在一号石堆遗址附近的一个发掘现场碰到了李肖学生中的一位,他名叫谢秉燊,来自台湾中正大学,今年读研二了,曾参加过河南殷墟的考古发掘,也曾在江西的考古现场考察学习过……身穿蓝色短羽绒服的小谢头戴帽子、裹着围巾正蹲在一长条形探方内测量一只刚刚由所雇哈萨克族牧民挖出的头骨,头骨看上去保存完整。看见老师,小谢停止了手中的活儿,跟老师打招呼。可能出于职业习惯,我下意识拿出相机要拍那才挖出的头骨,结果被很专业的小谢给制止了,他用一张硬纸,盖住了头骨——按行规,才挖出的东西,没经过研究分析考证,媒体是不能随便拍照的……
 

  小谢告诉我们,宿营地已迁至新近才开挖的地方,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他是来看看一号石堆遗址附近发掘工作的收尾情况的,没想还发掘出了一只头骨。
 

  由于早晨买东西耽搁了些时间,郭物在宿营地已等得着急了(——后来才知道,为了招呼我们,郭物和团队的成员早早从牧民那儿买了一只羊宰杀后炖在锅里等我们),竟从宿营地沿着山路开着越野车来迎我们,下车一时竟没认出他来,戴着遮阳帽的他,白净的脸被山风吹得黧黑,乍看如山民一般,声音倒还是那样熟悉、亲切……
 

  宿营地落座于草甸上一片较开阔的地方,周围不远处,散布着几座石围遗址,靠近营地左侧的一个石围遗址,十多位年轻的哈萨克族牧民正挥锹发掘,有几辆摩托车停在一旁,看样子是牧民们的“坐骑”。所谓营地,也就是两顶哈萨克帐篷和一辆房车——各项生活设备比较齐全的房车是郭物和朋友一路从海南开进新疆,又开到青河三海子考古工地的,静穆、安详、美丽的花海子,因此平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据郭物介绍,西面与蒙古国接壤的三海子石构遗址群,有被考古学家称作“欧亚草原上最大太阳神殿”的花海子十字轮辐状石围石堆遗址以及散布其间的各类精美鹿石。由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这里的部分遗址正面临湖水的侵蚀,因此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的这支考古队伍正在此处进行保护性发掘,以抢救这处珍贵的遗址。发掘工作现已进行了三年,还是很有收获的。从发掘情况和花海子的地理形势、气候看,这里很可能是古代游牧民族举行祭祀的地方,比如出土的盾牌石,战斗中使用的盾牌已被神圣化和礼仪化,在高等级的祭祀过程中,它以石头制成,应当作为一种特殊的祭祀用品使用,具备着“驱邪、避凶、防害”的多重作用。
 

  郭物带着大家前去附近几个未发掘的石堆遗址参观辨识鹿石,很有趣,由成百上千块石头堆成的石堆中,总有一块刻着圆圈和三条斜杠的鹿石,圆圈代表着什么?斜杠呢?
 

  史前考古,最难的就是断代问题,当问及这一话题时,郭物谈到了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对公元前7世纪初,希腊诗人阿里斯铁阿斯(Aristeas)漫游中亚草原,拜访了生活在那里的伊塞顿人一事的转述。
 

  希罗多德转述这位希腊诗人的旅行记说——受“北风神”的感召,他到伊塞顿人的领地旅行。越过伊塞顿人是独目人驻地,越过独目人是看守黄金的格里芬人,越过格里芬人是希波伯里安人,他们的领地一直延伸到大海。除希波伯里安人之外,所有民族,首先是独目人,都在不断地一个入侵另一个的领地。伊塞顿被独目人驱逐,斯基泰人被伊塞顿人驱逐,钦麦里人又被斯基泰人驱逐,被迫离开了他们在黑海沿岸的家乡。
 

  郭物推断,从三海子出土的文物看,此地很有可能是公元前8—前6世纪独目人生活过的地方。
 

  无独有偶,中亚草原的独目人部落也在中国的上古奇书《山海经·海内北经》有过记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夷)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食人从首始。穷奇状如虎,有翼,食物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
 

  麦伽斯提尼的《印度志》也说:“独目人,狗耳,一只眼长在额正中,头发直立……”
 

  不仅如此,连东西方史册中叙述的独目人居住的地理位置都是吻合的,希腊史册中,独目人的邻居格里芬人守卫的金山就是盛产黄金的阿尔泰山,而中国史书中的一目国位置也相当于阿尔泰山。
 

  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考证。郭物说。
 

  在考古队员们住的帐篷外,跟李肖的另一位学生聊了很久,她叫鲁鸣柳,一位秀秀气气的山东姑娘,她原是学梵语的,因为喜欢考古,就考了李肖的研究生,今年才研一,说起和谢秉燊从北京乘30多个小时的火车一头扎进新疆,又一头扎到花海子的经历,姑娘咯咯地笑,问起这一个多月的见习考古生活适应吗,姑娘直点头;苦吗?姑娘摇头,不苦,不苦……
 

  跟郭物团队告别时,花海子草原已是晚霞满天。(原文刊于《新疆日报》2015年11月17日A10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在青河考古工地

发布时间:2015-11-17

  10月中旬,从朋友那儿得到消息,我们共同的好友、从2013年夏天起就一直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三海子从事考古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的郭物副研究员和他的团队近日颇有收获,他们按计划在对该县查干郭勒乡江布塔斯村托斯巴水库附近的石堆墓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石棺墓葬,其特殊的墓葬构成方式,在新疆境内尚不多见。据说这一墓葬对于研究新疆境内游牧民族文化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为郭物副研究员及其团队高兴的同时,7月中旬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肖博士前往青河三海子考古工地探访的情景又浮至眼前……
 

  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李肖博士原先也在中国社科院新疆考古队工作,2004年受聘担任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在他担任局长的几年时间里,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受到各方好评。此次他利用暑假去青河县三海子考古工地,一是应北京东方集雅图书有限公司之邀要跟对“草原丝绸之路”颇有研究的郭物约一部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稿,再有就是他的两位研究生放暑假后跟着郭物及其团队专门来三海子参加考古发掘的实习,以期获得对新疆考古的直观感受,李肖想顺道看看学生……
 

  我因采访的缘故,虽然跟考古发掘和从事西域历史研究的专家打交道不少,也常常报道他们的发掘和研究成果,却也没有真正到过考古发掘现场,所以听说李肖博士要到三海子考古工地看望郭物及两位研究生,一时间兴奋不已,忍不住央求他把我也捎上——而且两年前郭物在三海子刚开始发掘时,就允诺要去他的考古工地看看,一晃两年过去了,还没兑现诺言,一直心有愧疚。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考古工作汇报会上听到郭物对三海子石构遗址群发现的精美鹿石和盾牌石的描绘及汇报中间穿插的发掘过程的艰辛和临近入秋草原上牧民全都迁走后,偌大的草原就只有小狗伴随他们的孤独和寂寥时,我歉疚得不敢直视郭物的眼睛——我觉得作为朋友,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分享他们发掘的快乐、去感受他们的孤独和寂寞,而自己却食言两年了。
 

  跟郭物也相识于吐鲁番,那年他以中组部和团中央组织的“博士服务团”的身份在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挂职担任副局长和副院长。春三月,受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委托,由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主办,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家文物保护专家、吐鲁番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谢辰生,西域史地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中国建筑设计院历史建筑研究所所长陈同滨等为来自丝路沿线各省区的学员们授课,郭物主持开班仪式。那是第一次见郭物,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高材生看去白净儒雅,平易近人,说起话来幽默从容,叫人忍不住想起了一位考古工作者的自嘲:我们考古人哪,“远看像要饭的(风餐露宿,衣冠不整),近看是考古的”,而眼前的郭物,则是位最不像考古的考古人。
 

  后来知道了郭物的一些故事,1971年生于云南昆明的郭物,1995年以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9年在北大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后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新疆考古、欧亚草原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他曾参加过若干遗址和墓葬的发掘、佛教石窟寺和地面佛寺的考古工作。
 

  而且除考古专业外,郭物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绘画、歌唱。绘画作品(水粉、油画)还曾多次参加学校、社科院和考古所的展览。甚至曾经多次参加学校和社科院的歌唱比赛和表演并获得奖项……站在我们面前的郭物是一个充满立体感的考古工作者。
 

  从乌鲁木齐出发,到青河时已近黄昏。小而精致的县城美得像养在深闺的玉女,有种别地没有的韵味……夕阳西下,能嗅到风之清新,空气纯净得像水洗过一样。
 

  包括三海子在内的整片花海子属山间草原,离县城有60多公里,进山后,有一截路还不怎么好走,按计划,我们要在县城住一宿,恢复恢复体力,明天一大早上山……
 

  早饭后,李肖的朋友、青河县旅游局原局长焦克明开着越野车过来了,他是我们去花海子的向导。性格豪爽、有着俄罗斯血统的焦局长是位“老青河”了,青河的过去,青河的现在,青河大大小小的遗址点,青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焦局长都能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青河的丰富厚重,青河的蕴藉隽永,就在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于我们眼前徐徐洇开。
 

  车还未开动,郭物又有电话打来,请李肖在方便的情况下,能否买些小铁锹及过滤水的筛网带上山去——我们知道小铁锹用于考古发掘,但要滤水的筛网干吗,山泉水不是挺好喝的吗?李肖说山上的水混杂的草屑、泥沙太多,不过滤沉淀,没法喝……为节约时间,兵分两路,李肖分派我和同行的北京东方集雅图书有限公司的小王去买筛网,他则和另一朋友去买铁锹。时间尚早,一些店家还没开门,一想到郭物及其团队要在山上喝两三个月这种沉淀、过滤过的水,又很难吃上可口的饭菜,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考古,听起来颇神秘,颇文艺,谁知道考古人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除铁锹、筛网外,李肖和焦局长商量后,还买了一堆西瓜和甜瓜。
 

  出县城,往东。晨光中,山环水绕,草青青,树青青,房舍新新,这时候才明白“青河”这一县名于青河有多贴切了。目光所及之处,皆如画中之景。
 

  车在画中穿行,待到花海子山口时,已是中午时分。山口海拔2700多米,7月中旬光景,山坡却仍散布着一些积雪,山口风大,吹得人衣衫呼呼作响,厚风衣穿在身上,像张薄纸,一个劲儿后悔没带羽绒服——山里的气候,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的。
 

  从山口望下去,“花海子”果然名不虚传,倒映着流云的大大小小的水泊,散布在或宽阔或狭长的草甸上,像大小浪花飞溅在绿色的海面上,美轮美奂。巨大一号石堆遗址远远看去像座小土丘,三三两两消暑度假的人宛若画布上移动的小点,看不真切。
 

  由山口顺坡往草甸深处走,没想就在一号石堆遗址附近的一个发掘现场碰到了李肖学生中的一位,他名叫谢秉燊,来自台湾中正大学,今年读研二了,曾参加过河南殷墟的考古发掘,也曾在江西的考古现场考察学习过……身穿蓝色短羽绒服的小谢头戴帽子、裹着围巾正蹲在一长条形探方内测量一只刚刚由所雇哈萨克族牧民挖出的头骨,头骨看上去保存完整。看见老师,小谢停止了手中的活儿,跟老师打招呼。可能出于职业习惯,我下意识拿出相机要拍那才挖出的头骨,结果被很专业的小谢给制止了,他用一张硬纸,盖住了头骨——按行规,才挖出的东西,没经过研究分析考证,媒体是不能随便拍照的……
 

  小谢告诉我们,宿营地已迁至新近才开挖的地方,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他是来看看一号石堆遗址附近发掘工作的收尾情况的,没想还发掘出了一只头骨。
 

  由于早晨买东西耽搁了些时间,郭物在宿营地已等得着急了(——后来才知道,为了招呼我们,郭物和团队的成员早早从牧民那儿买了一只羊宰杀后炖在锅里等我们),竟从宿营地沿着山路开着越野车来迎我们,下车一时竟没认出他来,戴着遮阳帽的他,白净的脸被山风吹得黧黑,乍看如山民一般,声音倒还是那样熟悉、亲切……
 

  宿营地落座于草甸上一片较开阔的地方,周围不远处,散布着几座石围遗址,靠近营地左侧的一个石围遗址,十多位年轻的哈萨克族牧民正挥锹发掘,有几辆摩托车停在一旁,看样子是牧民们的“坐骑”。所谓营地,也就是两顶哈萨克帐篷和一辆房车——各项生活设备比较齐全的房车是郭物和朋友一路从海南开进新疆,又开到青河三海子考古工地的,静穆、安详、美丽的花海子,因此平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据郭物介绍,西面与蒙古国接壤的三海子石构遗址群,有被考古学家称作“欧亚草原上最大太阳神殿”的花海子十字轮辐状石围石堆遗址以及散布其间的各类精美鹿石。由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这里的部分遗址正面临湖水的侵蚀,因此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的这支考古队伍正在此处进行保护性发掘,以抢救这处珍贵的遗址。发掘工作现已进行了三年,还是很有收获的。从发掘情况和花海子的地理形势、气候看,这里很可能是古代游牧民族举行祭祀的地方,比如出土的盾牌石,战斗中使用的盾牌已被神圣化和礼仪化,在高等级的祭祀过程中,它以石头制成,应当作为一种特殊的祭祀用品使用,具备着“驱邪、避凶、防害”的多重作用。
 

  郭物带着大家前去附近几个未发掘的石堆遗址参观辨识鹿石,很有趣,由成百上千块石头堆成的石堆中,总有一块刻着圆圈和三条斜杠的鹿石,圆圈代表着什么?斜杠呢?
 

  史前考古,最难的就是断代问题,当问及这一话题时,郭物谈到了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对公元前7世纪初,希腊诗人阿里斯铁阿斯(Aristeas)漫游中亚草原,拜访了生活在那里的伊塞顿人一事的转述。
 

  希罗多德转述这位希腊诗人的旅行记说——受“北风神”的感召,他到伊塞顿人的领地旅行。越过伊塞顿人是独目人驻地,越过独目人是看守黄金的格里芬人,越过格里芬人是希波伯里安人,他们的领地一直延伸到大海。除希波伯里安人之外,所有民族,首先是独目人,都在不断地一个入侵另一个的领地。伊塞顿被独目人驱逐,斯基泰人被伊塞顿人驱逐,钦麦里人又被斯基泰人驱逐,被迫离开了他们在黑海沿岸的家乡。
 

  郭物推断,从三海子出土的文物看,此地很有可能是公元前8—前6世纪独目人生活过的地方。
 

  无独有偶,中亚草原的独目人部落也在中国的上古奇书《山海经·海内北经》有过记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夷)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食人从首始。穷奇状如虎,有翼,食物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
 

  麦伽斯提尼的《印度志》也说:“独目人,狗耳,一只眼长在额正中,头发直立……”
 

  不仅如此,连东西方史册中叙述的独目人居住的地理位置都是吻合的,希腊史册中,独目人的邻居格里芬人守卫的金山就是盛产黄金的阿尔泰山,而中国史书中的一目国位置也相当于阿尔泰山。
 

  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考证。郭物说。
 

  在考古队员们住的帐篷外,跟李肖的另一位学生聊了很久,她叫鲁鸣柳,一位秀秀气气的山东姑娘,她原是学梵语的,因为喜欢考古,就考了李肖的研究生,今年才研一,说起和谢秉燊从北京乘30多个小时的火车一头扎进新疆,又一头扎到花海子的经历,姑娘咯咯地笑,问起这一个多月的见习考古生活适应吗,姑娘直点头;苦吗?姑娘摇头,不苦,不苦……
 

  跟郭物团队告别时,花海子草原已是晚霞满天。(原文刊于《新疆日报》2015年11月17日A10版)


 

作者:曹新玲

文章出处:新疆亚欧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