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们的母亲河——听考古专家讲甑皮岩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7-29文章出处: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作者: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这块曾经是浩瀚海洋的古老土地,在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后,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作为这片土地上最有灵性的生命之水,漓江润泽了两岸的百姓,孕育了一座城市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成为我们的母亲之河。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时空,去寻找最深邃的漓江文明之源的代表时,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万二千年前就居住在漓江边上的“甑皮岩人”。

     据考证,“甑皮岩人”虽非在漓江流域居住的最早人类,但是由于其遗址的深度考古发掘,“甑皮岩人”成为目前我们寻找祖先、追寻城市远古文明的最好窗口。

     在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的馆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有关甑皮岩考古最早的照片;距最初考古发现的51年后,我们找到曾经参与过考古挖掘的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老人,翻开那一段让人津津乐道,而又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图一: 照片为上个世纪70年代进行挖掘之时,甑皮岩遗址(山脚简易房屋位置)所处的独山远景。照片为由南向北拍摄,遗址朝向西南,可躲避北风,还可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洞内遗址。


图二:上个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阳吉昌先生(左4)在遗址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开展第一次考古挖掘。


图三:2001年,第二次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利用石膏套取一件珍贵的陶器。
    (以上图片由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提供)

     70多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向记者回忆起50余年前首次发现甑皮岩遗址的经过,仍然记忆犹新。

     1965年,自治区和桂林市考古人员组成考察队,对桂林市进行全市范围的文物普查。当年25岁的蒋廷瑜便是其中一员,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和其他四人负责西南片区的调查。

     因为有写考古日记的习惯,蒋廷瑜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当时的一些细节。在桂林考古期间,他们住的是在阳桥附近的桂林饭店,每天下楼吃过早点后,又买两个包子装在饭盒里面,带着灌满水的军用水壶就出发了。通常,按照前一天的计划,考古人员会乘坐桂林到阳朔的汽车“走”一段路,中途下车后,对有可能出现古人活动的山坡等进行调查。

     6月4日这天,他们来到大风山附近,因为工作累了,大家就坐在独山脚下一个三角形洞穴附近纳凉。原本准备稍作休息就走,歇脚的工夫,有考古队员无意间用锄头敲了敲,竟在洞口意外敲出了陶片。发现有陶片之后,大家在洞内的一个小坑,又找到了许多螺壳、夹沙陶片。

     小有收获的一天过后,第二天蒋廷瑜又和队友们一大早来到这里,并划出了一个长宽各2米的探方。从挖掘出的泥土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有夹沙陶片、螺壳蚌壳、兽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等;而当4具呈屈肢蹲状的人体骨骼出现之时,引起了现场一片惊呼!

     考古挖掘一直持续到6月9日,因为考古人员手中的工具简陋等原因,担心继续挖下去会破坏文物,所以决定暂停工作,待向上级汇报后,再做正式挖掘。

     但随后因为受文革影响,蒋廷瑜和队友们全部撤离,挖掘工作也就此中断。

     可在蒋廷瑜心里,一直惦记着这里的“故事”

     到了1973年,在当时“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大风山小学响应号召,决定将附近的独山这个岩洞改造成防空洞。

     而8年前曾经参与试发掘的桂林人赵平,也因为心里惦记着这个神秘洞穴,于6月11日乘坐三轮车来到这里,看到当时现场正“硝烟弥漫”,一片岩壁已被炸裂。赵平试图上前劝阻,无果后立即汇报给当时的桂林市革命委员会,事情才终于迎来转机。6月20日,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清理小组进驻甑皮岩,开始抢救性发掘工作,并在当年作出决定:保留甑皮岩遗址,筹建甑皮岩遗址陈列馆。

     “甑皮岩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堪称20世纪70年代华南洞穴考古最大的考古成果,也是当时全国最有影响的考古成果之一。”蒋廷瑜说,考古发现的甑皮岩人奇特的屈肢蹲葬、年代超过9000年的最古老的陶片及最早的家猪骨骼,犹如3颗“学术原子弹”,在中外考古界引起巨大的震动。

     2001年,甑皮岩再度科学试掘,结果再一次让蒋廷瑜为之震惊——— 考古证实甑皮岩遗址的年代还要提早3000年,达到距今12000年。而当初他们挖掘之时,全然不知自己发现的器物“年龄”竟超过万年!

     这一次的挖掘也再次表明:桂林岩溶地区是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陶器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桂林的史前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前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退休之后,蒋廷瑜老人还多次来过甑皮岩,对于曾经的考古发掘时光恋恋不舍。在老人看来,每一次站在这里,似乎都可以隔着一万年的时光,近距离和祖先进行对话,近距离感受漓江文明的悠远。

     (讲述人蒋廷瑜,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    原文刊于:《桂林晚报》2016年7月26日第12版 原文标题:《我们的母亲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我们的母亲河——听考古专家讲甑皮岩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7-29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这块曾经是浩瀚海洋的古老土地,在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后,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作为这片土地上最有灵性的生命之水,漓江润泽了两岸的百姓,孕育了一座城市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成为我们的母亲之河。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时空,去寻找最深邃的漓江文明之源的代表时,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万二千年前就居住在漓江边上的“甑皮岩人”。

     据考证,“甑皮岩人”虽非在漓江流域居住的最早人类,但是由于其遗址的深度考古发掘,“甑皮岩人”成为目前我们寻找祖先、追寻城市远古文明的最好窗口。

     在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的馆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有关甑皮岩考古最早的照片;距最初考古发现的51年后,我们找到曾经参与过考古挖掘的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老人,翻开那一段让人津津乐道,而又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图一: 照片为上个世纪70年代进行挖掘之时,甑皮岩遗址(山脚简易房屋位置)所处的独山远景。照片为由南向北拍摄,遗址朝向西南,可躲避北风,还可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洞内遗址。


图二:上个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阳吉昌先生(左4)在遗址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开展第一次考古挖掘。


图三:2001年,第二次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利用石膏套取一件珍贵的陶器。
    (以上图片由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提供)

     70多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向记者回忆起50余年前首次发现甑皮岩遗址的经过,仍然记忆犹新。

     1965年,自治区和桂林市考古人员组成考察队,对桂林市进行全市范围的文物普查。当年25岁的蒋廷瑜便是其中一员,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和其他四人负责西南片区的调查。

     因为有写考古日记的习惯,蒋廷瑜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当时的一些细节。在桂林考古期间,他们住的是在阳桥附近的桂林饭店,每天下楼吃过早点后,又买两个包子装在饭盒里面,带着灌满水的军用水壶就出发了。通常,按照前一天的计划,考古人员会乘坐桂林到阳朔的汽车“走”一段路,中途下车后,对有可能出现古人活动的山坡等进行调查。

     6月4日这天,他们来到大风山附近,因为工作累了,大家就坐在独山脚下一个三角形洞穴附近纳凉。原本准备稍作休息就走,歇脚的工夫,有考古队员无意间用锄头敲了敲,竟在洞口意外敲出了陶片。发现有陶片之后,大家在洞内的一个小坑,又找到了许多螺壳、夹沙陶片。

     小有收获的一天过后,第二天蒋廷瑜又和队友们一大早来到这里,并划出了一个长宽各2米的探方。从挖掘出的泥土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有夹沙陶片、螺壳蚌壳、兽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等;而当4具呈屈肢蹲状的人体骨骼出现之时,引起了现场一片惊呼!

     考古挖掘一直持续到6月9日,因为考古人员手中的工具简陋等原因,担心继续挖下去会破坏文物,所以决定暂停工作,待向上级汇报后,再做正式挖掘。

     但随后因为受文革影响,蒋廷瑜和队友们全部撤离,挖掘工作也就此中断。

     可在蒋廷瑜心里,一直惦记着这里的“故事”

     到了1973年,在当时“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大风山小学响应号召,决定将附近的独山这个岩洞改造成防空洞。

     而8年前曾经参与试发掘的桂林人赵平,也因为心里惦记着这个神秘洞穴,于6月11日乘坐三轮车来到这里,看到当时现场正“硝烟弥漫”,一片岩壁已被炸裂。赵平试图上前劝阻,无果后立即汇报给当时的桂林市革命委员会,事情才终于迎来转机。6月20日,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清理小组进驻甑皮岩,开始抢救性发掘工作,并在当年作出决定:保留甑皮岩遗址,筹建甑皮岩遗址陈列馆。

     “甑皮岩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堪称20世纪70年代华南洞穴考古最大的考古成果,也是当时全国最有影响的考古成果之一。”蒋廷瑜说,考古发现的甑皮岩人奇特的屈肢蹲葬、年代超过9000年的最古老的陶片及最早的家猪骨骼,犹如3颗“学术原子弹”,在中外考古界引起巨大的震动。

     2001年,甑皮岩再度科学试掘,结果再一次让蒋廷瑜为之震惊——— 考古证实甑皮岩遗址的年代还要提早3000年,达到距今12000年。而当初他们挖掘之时,全然不知自己发现的器物“年龄”竟超过万年!

     这一次的挖掘也再次表明:桂林岩溶地区是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陶器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桂林的史前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前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退休之后,蒋廷瑜老人还多次来过甑皮岩,对于曾经的考古发掘时光恋恋不舍。在老人看来,每一次站在这里,似乎都可以隔着一万年的时光,近距离和祖先进行对话,近距离感受漓江文明的悠远。

     (讲述人蒋廷瑜,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    原文刊于:《桂林晚报》2016年7月26日第12版 原文标题:《我们的母亲河》)





作者:

文章出处: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