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与考古同行相约蓝色海洋 共同见证水下考古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6-07-29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毛保中
  近年来,公众考古方兴未艾。“南海一号”、“南澳一号”、“丹东一号”(致远舰)等重大考古发现的开展,使得公众考古有了更加强烈的社会需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的进行,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快速进入公众视野。

  通过公众考古活动,向公众展示水下考古的重要性、科学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现已成为水下考古工作者亟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水下考古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以及水下考古工作的高度危险性、沉船文物被盗捞的异常严峻性,大大限制了水下考古公众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对东坑坨沉船进行卓有成效的公众考古活动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下公众考古活动大有可为

  东坑坨沉船遗址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曹妃甸港区毗连海域,东坑坨西南侧,北距海岸线约30千米。系2012年河北省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发现,2013年9月进行了初步调查,2014年、2015年两次进行重点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初步确认东坑坨I号沉船为一艘民国时期沉没的外包铜皮蒸汽动力钢木混合结构的古船,保存状况较好,是近代铜皮船难得的实物例证,填补了国内铜皮夹板船研究的空白。遗址表面散布大量石块,附着很厚的海洋生物,局部露出铜铁金属船体构件和木质船板。既往考古工作中,出水文物除船板和船体构件外,还有两件“日陶制”款瓷器,较为引人注目,并为沉船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沉船遗址一直面临拖网打鱼、工程挖沙、不法分子盗捞等人为损害。根据专家论证意见,2016年考古队继续对沉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

  东坑坨沉船对公众具有足够的吸引力。首先,东坑坨沉船作为我国近代铜皮船现存屈指可数、保存最好的宝贵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其次,东坑坨I号沉船遗址位于北方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憧憬。再次,根据年代和出水文物推测,该沉船还可能与汪伪政府存在一定关系,对我国近代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无论是近代代表性古船还是古代丝绸之路沉船或是日本侵华罪证,都有可供深挖的丰富内涵,也都是吸引公众参与的有利条件。2014年10月举行的“2014年度河北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新闻媒体曾做过大量报道,为此次公众考古活动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016年,东坑坨水下考古工作将采用多波束、旁侧声纳、磁力探测等多种海洋物探技术,也将运用水下探摸、抽沙清障、水下摄影测绘、水下三维扫描等多种水下考古技术,还将涉及出水文物科技保护、沉船遗址保护监测等工作流程,能够充分体现当代水下考古的重要性、科学性、技术性、规范性。中国第一艘专业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的加入,也将为东坑坨水下考古激发更多公众的参与热情。

  这次考古活动不会对遗址日后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东坑坨沉船应为清末建造,民国年间沉没,年代较晚。除船体金属构件外,出水文物只有少量生活用瓷,经济价值低,而遗址表层又覆盖大量石块,盗捞成本高。媒体宣传和公众参与可以充分表现遗址的科学研究价值,打消不法分子觊觎盗捞之心,对遗址日后的保护有利而无害。

  公众考古对东坑坨沉船未来保护利用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下遗产保护将进行有益探索。东坑坨沉船遗址距海岸约30千米,水深为6—12米。从历年考古工作的情况看,每年都有新的盗捞痕迹,而且工程挖沙对遗址保护也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另一个角度讲,遗址近岸、水浅、地形高低错落、有内涵和研究价值,具备作为潜水点加以开发利用的所有潜质。遗址附近的4A级月坨景区和祥云湾旅游码头、祥云湾海滨浴场,在夏季为这一地区带来大量的游客。换句话说,东坑坨沉船处于一个发育良好的成熟的旅游环境,具有良好的文物利用市场前景。如果作为水下旅游景点加以利用,除经济效益外,对沉船遗址的保护甚至对附近这一海域水下遗产的保护都将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遗产的利用者,即潜水俱乐部工作人员和游客,都将成为该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社会力量。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东坑坨沉船公众考古从内容设计方面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可以紧扣时代脉搏并结合东坑坨沉船遗址特点,安排专业人员讲解中国古船和海上丝绸之路,除讲解有丰富考古资料的宋元古船和有大量文献记载的明代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外,还应结合本地特点,对渤海湾历史上的海运情况和重要价值加以阐释。

  二是可以紧扣主题,安排专业人员讲解中国水下考古概况,包括人员队伍、技术设施、巨大成就、未来前景等。现场作业的“中国考古01号”作为中国水下考古专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公众考古活动中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是作为公众考古活动的核心,可以重点讲解东坑坨沉船,并组织少量具备潜水资质的公众代表亲临水下观摩沉船和水下考古工作。水下出露的包覆铜皮的沉船船板、硕大的沉船龙骨、清晰可见的沉船金属构件、考古队员布设的测绘基线,以及鲜活的蟹虾牡蛎鱼虫等,一定可以牢牢吸引观摩者的目光。

  四是可以组织部分公众代表登临水下考古物探船,观摩相关物探设备和工作流程,由专业人员讲解海洋物探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实践应用,并可以随船开启一趟海洋考古探秘之旅。

  东坑坨沉船公众考古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组织起来一定会有很多的困难,因此需要严谨策划、多方协调、密切合作。首先,考虑到水下考古及水下沉船公众考古活动的特殊性,应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前还须正式报请当地政府和海洋海事宣传等部门予以大力支持。

  其次,为了有效组织高素质的公众参与、确保各个环节安全和顺利、扩大宣传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最小限度影响考古队正常工作,须仔细遴选合作单位,如博物馆、潜水俱乐部、新闻媒体等若干家。合理划分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要求,协商操作规范,确保整个活动安全顺畅。

  再次,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整个活动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提高效率,扩大影响。为了克服水下考古场地和环境的限制,讲座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空间和平台,面向更广大的受众。对于将要亲临沉船考古一线的公众代表应精心挑选,控制数量,充分考虑职业、年龄、地域的代表性,高度重视公众代表的知识层次,优先选择认知能力较强、表达能力出众、影响带动作用显著的公众个体。下水观摩人员的遴选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应充分考虑潜水俱乐部在水下活动实施时,将要发挥组织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在任何一项公众考古活动中,媒体的力量都不容小觑,尤其在活动策划酝酿、公众代表的组织遴选、活动成果的巩固推广等方面。选择活动能量大、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的合作者至关重要。

  东坑坨沉船公众考古活动将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众考古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除了宣传水下文化遗产、阐释水下考古、呼应“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还应有探索水下考古广泛协作机制、探索水下文化遗产“活起来”惠及民生新路径的考量。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28日第7版 原标题:《与考古同行相约蓝色海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与考古同行相约蓝色海洋 共同见证水下考古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6-07-29

  近年来,公众考古方兴未艾。“南海一号”、“南澳一号”、“丹东一号”(致远舰)等重大考古发现的开展,使得公众考古有了更加强烈的社会需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的进行,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快速进入公众视野。

  通过公众考古活动,向公众展示水下考古的重要性、科学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现已成为水下考古工作者亟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水下考古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以及水下考古工作的高度危险性、沉船文物被盗捞的异常严峻性,大大限制了水下考古公众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对东坑坨沉船进行卓有成效的公众考古活动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下公众考古活动大有可为

  东坑坨沉船遗址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曹妃甸港区毗连海域,东坑坨西南侧,北距海岸线约30千米。系2012年河北省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发现,2013年9月进行了初步调查,2014年、2015年两次进行重点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初步确认东坑坨I号沉船为一艘民国时期沉没的外包铜皮蒸汽动力钢木混合结构的古船,保存状况较好,是近代铜皮船难得的实物例证,填补了国内铜皮夹板船研究的空白。遗址表面散布大量石块,附着很厚的海洋生物,局部露出铜铁金属船体构件和木质船板。既往考古工作中,出水文物除船板和船体构件外,还有两件“日陶制”款瓷器,较为引人注目,并为沉船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沉船遗址一直面临拖网打鱼、工程挖沙、不法分子盗捞等人为损害。根据专家论证意见,2016年考古队继续对沉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

  东坑坨沉船对公众具有足够的吸引力。首先,东坑坨沉船作为我国近代铜皮船现存屈指可数、保存最好的宝贵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其次,东坑坨I号沉船遗址位于北方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憧憬。再次,根据年代和出水文物推测,该沉船还可能与汪伪政府存在一定关系,对我国近代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无论是近代代表性古船还是古代丝绸之路沉船或是日本侵华罪证,都有可供深挖的丰富内涵,也都是吸引公众参与的有利条件。2014年10月举行的“2014年度河北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新闻媒体曾做过大量报道,为此次公众考古活动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016年,东坑坨水下考古工作将采用多波束、旁侧声纳、磁力探测等多种海洋物探技术,也将运用水下探摸、抽沙清障、水下摄影测绘、水下三维扫描等多种水下考古技术,还将涉及出水文物科技保护、沉船遗址保护监测等工作流程,能够充分体现当代水下考古的重要性、科学性、技术性、规范性。中国第一艘专业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的加入,也将为东坑坨水下考古激发更多公众的参与热情。

  这次考古活动不会对遗址日后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东坑坨沉船应为清末建造,民国年间沉没,年代较晚。除船体金属构件外,出水文物只有少量生活用瓷,经济价值低,而遗址表层又覆盖大量石块,盗捞成本高。媒体宣传和公众参与可以充分表现遗址的科学研究价值,打消不法分子觊觎盗捞之心,对遗址日后的保护有利而无害。

  公众考古对东坑坨沉船未来保护利用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下遗产保护将进行有益探索。东坑坨沉船遗址距海岸约30千米,水深为6—12米。从历年考古工作的情况看,每年都有新的盗捞痕迹,而且工程挖沙对遗址保护也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另一个角度讲,遗址近岸、水浅、地形高低错落、有内涵和研究价值,具备作为潜水点加以开发利用的所有潜质。遗址附近的4A级月坨景区和祥云湾旅游码头、祥云湾海滨浴场,在夏季为这一地区带来大量的游客。换句话说,东坑坨沉船处于一个发育良好的成熟的旅游环境,具有良好的文物利用市场前景。如果作为水下旅游景点加以利用,除经济效益外,对沉船遗址的保护甚至对附近这一海域水下遗产的保护都将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遗产的利用者,即潜水俱乐部工作人员和游客,都将成为该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社会力量。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东坑坨沉船公众考古从内容设计方面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可以紧扣时代脉搏并结合东坑坨沉船遗址特点,安排专业人员讲解中国古船和海上丝绸之路,除讲解有丰富考古资料的宋元古船和有大量文献记载的明代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外,还应结合本地特点,对渤海湾历史上的海运情况和重要价值加以阐释。

  二是可以紧扣主题,安排专业人员讲解中国水下考古概况,包括人员队伍、技术设施、巨大成就、未来前景等。现场作业的“中国考古01号”作为中国水下考古专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公众考古活动中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是作为公众考古活动的核心,可以重点讲解东坑坨沉船,并组织少量具备潜水资质的公众代表亲临水下观摩沉船和水下考古工作。水下出露的包覆铜皮的沉船船板、硕大的沉船龙骨、清晰可见的沉船金属构件、考古队员布设的测绘基线,以及鲜活的蟹虾牡蛎鱼虫等,一定可以牢牢吸引观摩者的目光。

  四是可以组织部分公众代表登临水下考古物探船,观摩相关物探设备和工作流程,由专业人员讲解海洋物探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实践应用,并可以随船开启一趟海洋考古探秘之旅。

  东坑坨沉船公众考古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组织起来一定会有很多的困难,因此需要严谨策划、多方协调、密切合作。首先,考虑到水下考古及水下沉船公众考古活动的特殊性,应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前还须正式报请当地政府和海洋海事宣传等部门予以大力支持。

  其次,为了有效组织高素质的公众参与、确保各个环节安全和顺利、扩大宣传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最小限度影响考古队正常工作,须仔细遴选合作单位,如博物馆、潜水俱乐部、新闻媒体等若干家。合理划分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要求,协商操作规范,确保整个活动安全顺畅。

  再次,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整个活动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提高效率,扩大影响。为了克服水下考古场地和环境的限制,讲座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空间和平台,面向更广大的受众。对于将要亲临沉船考古一线的公众代表应精心挑选,控制数量,充分考虑职业、年龄、地域的代表性,高度重视公众代表的知识层次,优先选择认知能力较强、表达能力出众、影响带动作用显著的公众个体。下水观摩人员的遴选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应充分考虑潜水俱乐部在水下活动实施时,将要发挥组织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在任何一项公众考古活动中,媒体的力量都不容小觑,尤其在活动策划酝酿、公众代表的组织遴选、活动成果的巩固推广等方面。选择活动能量大、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的合作者至关重要。

  东坑坨沉船公众考古活动将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众考古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除了宣传水下文化遗产、阐释水下考古、呼应“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还应有探索水下考古广泛协作机制、探索水下文化遗产“活起来”惠及民生新路径的考量。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28日第7版 原标题:《与考古同行相约蓝色海洋》)




作者:毛保中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