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山西汾西郝家沟发掘金元、明清时期墓地

发布时间:2016-10-10文章出处:考古汇作者:武俊华
  汾西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的发掘,是配合基本建设而开展的一次田野考古工作,《中国文物报》2016年9月13日已对这次的工作情况作了简要报道。
  汾西,是山西省临汾市辖县,位于临汾北部、吕梁山东南麓,北与吕梁市交口县、晋中市灵石县为邻,南接洪洞县,西与隰县、蒲县接壤,三县交界的姑射山老爷顶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890米,东望汾河河谷的霍州市。相传为周厉王所奔之彘地,北齐置县,隋称汾西,唐、五代沿用,北宋属河东路平阳府,金初属河东南路平阳府,贞祐三年(1215)属霍州,元属晋宁路,明、清以来属平阳府,汾西解放后逐渐稳定归属临汾地区(市)至今。
 
  汾西之名,盖因地处汾水西岸而得之。但对很多生在煤堆里的山西人而言,汾西作为一个县的名气,可能远没有作为一个矿务局的名气大。总部设在晋中市辖介休市的汾西矿务局,成立于1956年,在新世纪初改制前,是山西赫赫有名的八大矿务局之一,而这里,其实远距汾西县东北约55公里,很容易让人混淆。
 
  汾西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地貌,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地区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沟多、梁多、坡多,地表水十分缺乏,植被覆盖较差,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汾西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县里积极拓展渠道,鼓励吸引外地企业到汾西投资建厂,拉动经济发展,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即是其中一个重量级的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选址几经变更,最终确定在了汾西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永安镇独堆村委郝家沟村一带。独堆,就是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发现了人面纹陶器残片的独堆遗址所在地。谁也没有想到,穿越数千年的两类文化遗珠,就这样在近在咫尺的独堆村和郝家沟村先后出现。
  《临汾文物集萃》一书中关于“独堆遗址”的介绍
 
  2015年7月下旬,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郝家沟村北山梁上用大型机械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精美的金代纪年砖雕壁画墓。当地文物部门得知后第一时间赶赴了现场,即便如此,因墓顶挖了个洞,墓室内仍被扰乱,壁画、建筑构件、墓室构造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想不到历经数百年完好无损的墓葬,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见天日。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并保全文物信息,应当地文物部门的请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未签订协议、未落实经费的情况下,立即组织安排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随后的考古勘探表明,在郝家沟村北这道山梁的南端,现存长约150米、宽约30-50米的未施工区域内,竟保存了上百座宋金明清时期的古墓葬,根据考古学对遗址命名的一般原则,我们将这片古墓葬命名为郝家沟墓地。2016年3月下旬至7月初,为配合该项目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工作站、汾西县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郝家沟墓地勘探发现的其余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
墓地全景(东向西航拍)
 
  为避免古墓葬的漏探、漏挖,此次发掘采用了整体揭露的方式,实际发掘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比较完整的清理了一批金元、明清时期墓葬,数量共计172座,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
 
  其中4座(1座残)金元时期砖雕壁画墓,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M1壁画内容为墓主人宴享图、妇人启门图,壁画线条流畅,形态逼真,墓室内出土有“大定廿二年”(1182)纪年买地券。
墓主人宴饮图
 
 
扛大刀的小顽童
 
 
妇人启门图
 
 
大红的柿子一盘
 
  M2墓室建筑构件粗犷,时代特征明显,墓壁砖砌假门及破子棂窗,彩绘妇人启门图。
 
M2墓室结构
 
 
妇人启门图
 
 
墓顶内部结构
 
  M153墓壁砖砌板门、破子棂窗,砖雕储物柜、熨斗、交股剪刀等生活用具等,摆放温碗注子的一桌二椅等生活场景,以及磨盘、舂米用具等生产工具等,生活气息浓厚。
 
  出土遗物


  7座明清时期砖券墓,有大、小两类,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家族墓区。其余多为明清时期竖穴土洞室墓。墓地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套),主要有陶器、瓷器等。(作者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馆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山西汾西郝家沟发掘金元、明清时期墓地

发布时间:2016-10-10

  汾西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的发掘,是配合基本建设而开展的一次田野考古工作,《中国文物报》2016年9月13日已对这次的工作情况作了简要报道。
  汾西,是山西省临汾市辖县,位于临汾北部、吕梁山东南麓,北与吕梁市交口县、晋中市灵石县为邻,南接洪洞县,西与隰县、蒲县接壤,三县交界的姑射山老爷顶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890米,东望汾河河谷的霍州市。相传为周厉王所奔之彘地,北齐置县,隋称汾西,唐、五代沿用,北宋属河东路平阳府,金初属河东南路平阳府,贞祐三年(1215)属霍州,元属晋宁路,明、清以来属平阳府,汾西解放后逐渐稳定归属临汾地区(市)至今。
 
  汾西之名,盖因地处汾水西岸而得之。但对很多生在煤堆里的山西人而言,汾西作为一个县的名气,可能远没有作为一个矿务局的名气大。总部设在晋中市辖介休市的汾西矿务局,成立于1956年,在新世纪初改制前,是山西赫赫有名的八大矿务局之一,而这里,其实远距汾西县东北约55公里,很容易让人混淆。
 
  汾西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地貌,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地区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沟多、梁多、坡多,地表水十分缺乏,植被覆盖较差,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汾西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县里积极拓展渠道,鼓励吸引外地企业到汾西投资建厂,拉动经济发展,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即是其中一个重量级的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选址几经变更,最终确定在了汾西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永安镇独堆村委郝家沟村一带。独堆,就是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发现了人面纹陶器残片的独堆遗址所在地。谁也没有想到,穿越数千年的两类文化遗珠,就这样在近在咫尺的独堆村和郝家沟村先后出现。
  《临汾文物集萃》一书中关于“独堆遗址”的介绍
 
  2015年7月下旬,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郝家沟村北山梁上用大型机械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精美的金代纪年砖雕壁画墓。当地文物部门得知后第一时间赶赴了现场,即便如此,因墓顶挖了个洞,墓室内仍被扰乱,壁画、建筑构件、墓室构造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想不到历经数百年完好无损的墓葬,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见天日。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并保全文物信息,应当地文物部门的请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未签订协议、未落实经费的情况下,立即组织安排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随后的考古勘探表明,在郝家沟村北这道山梁的南端,现存长约150米、宽约30-50米的未施工区域内,竟保存了上百座宋金明清时期的古墓葬,根据考古学对遗址命名的一般原则,我们将这片古墓葬命名为郝家沟墓地。2016年3月下旬至7月初,为配合该项目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工作站、汾西县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郝家沟墓地勘探发现的其余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
墓地全景(东向西航拍)
 
  为避免古墓葬的漏探、漏挖,此次发掘采用了整体揭露的方式,实际发掘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比较完整的清理了一批金元、明清时期墓葬,数量共计172座,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
 
  其中4座(1座残)金元时期砖雕壁画墓,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M1壁画内容为墓主人宴享图、妇人启门图,壁画线条流畅,形态逼真,墓室内出土有“大定廿二年”(1182)纪年买地券。
墓主人宴饮图
 
 
扛大刀的小顽童
 
 
妇人启门图
 
 
大红的柿子一盘
 
  M2墓室建筑构件粗犷,时代特征明显,墓壁砖砌假门及破子棂窗,彩绘妇人启门图。
 
M2墓室结构
 
 
妇人启门图
 
 
墓顶内部结构
 
  M153墓壁砖砌板门、破子棂窗,砖雕储物柜、熨斗、交股剪刀等生活用具等,摆放温碗注子的一桌二椅等生活场景,以及磨盘、舂米用具等生产工具等,生活气息浓厚。
 
  出土遗物


  7座明清时期砖券墓,有大、小两类,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家族墓区。其余多为明清时期竖穴土洞室墓。墓地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套),主要有陶器、瓷器等。(作者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馆员)
 

 

作者:武俊华

文章出处:考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