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过赵店营房随忆

发布时间:2018-05-14文章出处:“陶寺考古”微信号作者:冯九生
  零九年 冬季,何努先生带领陶寺队在晋南地区进行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十一月十二日,我们几个考古队员对城尔里村至古城庄村间范围进行踏查。上午九时许我到达赵店营房的东侧,从这里可以清楚的俯视整个营区:昔日的团部大礼堂及东半的平房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且戒备森严的看守所。我队原住过小院内的四排瓦房、车库、食堂、厕所都保留了下来。只是大门和南墙被拆除,南墙外的柳林也被伐光了。

  我内心满是激动,用对讲机呼唤同伴张管狮与我同游旧地。和队友说明原由后我俩暂离队伍,气喘吁吁走近营区。昔日营区的情景已不在,映入眼帘的是三扇紧闭的大门,不知哪扇门通向我们住过的小院。往中门门缝里瞅时,我的声响惊起了看门狼狗的狂吠。不一会儿,有个老人家过来开了院门,我、官狮和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没有犹豫带我们进了大门并指点了方位。道谢后,我俩径直走百十米就到了曾住过的小院。


(赵店营房远景)


(陶寺队居住过的营房近景)

  小院有四排瓦房:南北向第一排有廊庑的瓦房过去是陶寺队的标本房,房子基本保留了原先的模样。只是柱子改涂朱与屋檐更换蓝漆搭配起来稍不协调。几位衣着朴素身体硬朗的老人在屋前晒着太阳悠闲聊天,可能很少有陌生人过来,老人们对我俩非常好奇,但时间紧张,未及攀谈;第二排瓦房过去是高炜、高天麟、官狮、少英和队里职工住房,现稍装修后住了养老院工作人员;第三排房子原是队里库房用来存放文物,现改成了饲养场;第四排房就是二十年前我、我爱人赵晔和儿子冯翔的家。这排房现已无人居住,门窗户被拆卸掉了,屋内堆满了杂物,房前已开垦玉米地。一时恍惚,眼前的景象让我忆起了一家三口在此处度过的清贫而快乐的四年光阴……

  己巳年二月十六,儿子冯翔出生在这里,我给他拟的小名“翔翔”、“翔儿”,他的降生给我的小家庭和陶寺考古队大家庭带来了幸福、欢乐和生机。小家伙蹒跚学步那会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常常蹲在院子里低头玩耍。有一次翔儿伸出粉嘟嘟的小手捡了个潮虫就往嘴里塞,非我撞见,还不知得吃多少只呢!再大一点走路就稳当了,小家伙最开心的就是背着我给他做的仿AK47步枪、用细绳子牵着玩具坦克车满院子转悠。我每晚下班回家,老远就听见儿子咿呀学语,工作的劳累就被稚嫩的声音驱逐到了九霄云外。庚午年春节时,赵晔抱着穿着一新的翔儿在窗户里看我放鞭炮,小家伙乐的哈哈直笑,仿佛就在眼前;我在整理《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时,因校对稿件需要不时更换房间。小家伙就一个窗户挨着一个窗户探着头、瞪大眼睛找爸爸,找到后用小手拍着窗户压低嗓音叫爸爸,那种得意的神情总难忘怀。我示意他别处玩耍,翔翔很听话,转身就走。注视着儿子小小的背影,我内心充盈幸福。这里远离人烟,诺大营区只有考古队和不到一个排的留守部队,翔儿很少有玩伴,下班回家后他就缠着让我陪他玩玩具卡车运土,我拿小铲装土他拉车,小家伙见装土比拉车省事就抢着要装土。


(曾住过的排房现已废弃)

  九一年夏,我们两口子外出,嘱托官狮和梁师傅照看孩子。翔儿想吃西瓜却无从下手,找不到官狮伯伯后,小家伙跑到门房把梁师傅拉到我家厨房指着菜刀,又指了指西瓜,梁师傅立刻明白孩子想吃西瓜,我们回来时梁师傅乐呵呵的给我们讲了此事。因为翔儿,那几年我没少麻烦官狮和梁师傅。到现在还是充满感激。

  陶寺队在赵店期间正是国家科研经费短缺的时候。彼时工作量大、工资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甚是艰辛。为节省开支,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院内开垦菜地,这样既充实了生活又吃到了新鲜蔬菜。


  九十年代,解放军开始大裁军,管理营房的部队被裁掉,营房管理权由部队移交地方。因工作需要,九一年秋,我们带着三岁的儿子随队撤离赵店营房迁到侯马南山,此后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都逐渐得到改善……

  对讲机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队友着急询问我们的位置。我和官狮在排房门前拍了照后依依离开营房归队,继续沿着古城庄村方向进行踏查工作以寻找古代文明的足迹。(本文作者冯九生,李斌校稿)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过赵店营房随忆

发布时间:2018-05-14

  零九年 冬季,何努先生带领陶寺队在晋南地区进行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十一月十二日,我们几个考古队员对城尔里村至古城庄村间范围进行踏查。上午九时许我到达赵店营房的东侧,从这里可以清楚的俯视整个营区:昔日的团部大礼堂及东半的平房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且戒备森严的看守所。我队原住过小院内的四排瓦房、车库、食堂、厕所都保留了下来。只是大门和南墙被拆除,南墙外的柳林也被伐光了。

  我内心满是激动,用对讲机呼唤同伴张管狮与我同游旧地。和队友说明原由后我俩暂离队伍,气喘吁吁走近营区。昔日营区的情景已不在,映入眼帘的是三扇紧闭的大门,不知哪扇门通向我们住过的小院。往中门门缝里瞅时,我的声响惊起了看门狼狗的狂吠。不一会儿,有个老人家过来开了院门,我、官狮和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没有犹豫带我们进了大门并指点了方位。道谢后,我俩径直走百十米就到了曾住过的小院。


(赵店营房远景)


(陶寺队居住过的营房近景)

  小院有四排瓦房:南北向第一排有廊庑的瓦房过去是陶寺队的标本房,房子基本保留了原先的模样。只是柱子改涂朱与屋檐更换蓝漆搭配起来稍不协调。几位衣着朴素身体硬朗的老人在屋前晒着太阳悠闲聊天,可能很少有陌生人过来,老人们对我俩非常好奇,但时间紧张,未及攀谈;第二排瓦房过去是高炜、高天麟、官狮、少英和队里职工住房,现稍装修后住了养老院工作人员;第三排房子原是队里库房用来存放文物,现改成了饲养场;第四排房就是二十年前我、我爱人赵晔和儿子冯翔的家。这排房现已无人居住,门窗户被拆卸掉了,屋内堆满了杂物,房前已开垦玉米地。一时恍惚,眼前的景象让我忆起了一家三口在此处度过的清贫而快乐的四年光阴……

  己巳年二月十六,儿子冯翔出生在这里,我给他拟的小名“翔翔”、“翔儿”,他的降生给我的小家庭和陶寺考古队大家庭带来了幸福、欢乐和生机。小家伙蹒跚学步那会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常常蹲在院子里低头玩耍。有一次翔儿伸出粉嘟嘟的小手捡了个潮虫就往嘴里塞,非我撞见,还不知得吃多少只呢!再大一点走路就稳当了,小家伙最开心的就是背着我给他做的仿AK47步枪、用细绳子牵着玩具坦克车满院子转悠。我每晚下班回家,老远就听见儿子咿呀学语,工作的劳累就被稚嫩的声音驱逐到了九霄云外。庚午年春节时,赵晔抱着穿着一新的翔儿在窗户里看我放鞭炮,小家伙乐的哈哈直笑,仿佛就在眼前;我在整理《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时,因校对稿件需要不时更换房间。小家伙就一个窗户挨着一个窗户探着头、瞪大眼睛找爸爸,找到后用小手拍着窗户压低嗓音叫爸爸,那种得意的神情总难忘怀。我示意他别处玩耍,翔翔很听话,转身就走。注视着儿子小小的背影,我内心充盈幸福。这里远离人烟,诺大营区只有考古队和不到一个排的留守部队,翔儿很少有玩伴,下班回家后他就缠着让我陪他玩玩具卡车运土,我拿小铲装土他拉车,小家伙见装土比拉车省事就抢着要装土。


(曾住过的排房现已废弃)

  九一年夏,我们两口子外出,嘱托官狮和梁师傅照看孩子。翔儿想吃西瓜却无从下手,找不到官狮伯伯后,小家伙跑到门房把梁师傅拉到我家厨房指着菜刀,又指了指西瓜,梁师傅立刻明白孩子想吃西瓜,我们回来时梁师傅乐呵呵的给我们讲了此事。因为翔儿,那几年我没少麻烦官狮和梁师傅。到现在还是充满感激。

  陶寺队在赵店期间正是国家科研经费短缺的时候。彼时工作量大、工资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甚是艰辛。为节省开支,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院内开垦菜地,这样既充实了生活又吃到了新鲜蔬菜。


  九十年代,解放军开始大裁军,管理营房的部队被裁掉,营房管理权由部队移交地方。因工作需要,九一年秋,我们带着三岁的儿子随队撤离赵店营房迁到侯马南山,此后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都逐渐得到改善……

  对讲机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队友着急询问我们的位置。我和官狮在排房门前拍了照后依依离开营房归队,继续沿着古城庄村方向进行踏查工作以寻找古代文明的足迹。(本文作者冯九生,李斌校稿)

责编:韩翰

作者:冯九生

文章出处:“陶寺考古”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