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餐桌上独特的风景——筷子

发布时间:2018-09-06文章出处:湖南考古作者:何山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餐桌上缺少了筷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大多数人可能会不太适应,因为没了筷子的帮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没办法方便的夹菜,也没办法腾出左手来端碗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更会让涮火锅、吃面条没办法下手。筷子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独特的餐具,已经陪伴我们数千年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图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案、漆盘、耳杯、漆卮及竹箸

  筷子并不是古人的常用称呼,至少在明代之前,“箸”才是筷子的常用名称。“筷子”一词会出现,与人们的避讳习惯有关。明代陆容在其《菽园杂记·卷一》说,“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因为“箸”“住”同音,所以改称箸为“快(筷)儿”,显然是反其意而名之,希望有好兆头。明代李豫亨在《推篷寤语·卷七·订疑篇》中也有相关记载:“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传播,“筷子”一词逐渐被大众接受,取代了“箸”,一直沿用至今。

  人们使用筷子这么久,或许会有疑问:筷子是谁发明创造的呢?传说筷子是大禹发明的。大禹为了治水在外奔波,有次饥饿难忍,就架了陶釜煮肉。煮沸的肉汤难以食用,大禹又不愿意浪费时间等肉冷却,于是找了两截树枝把肉捞出吃了起来。大禹觉得这方法不错,后来便一直这样进食,周围的人觉得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让手沾上汤汁,纷纷效仿,筷子就这样流行起来。

图二 大禹像,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画像石拓片

  传说毕竟是传说,缺乏证据,不一定就是事实,反映的是人们在认识箸的历史时的一种原始记忆。从侧面反映出,筷子产生的时间可能比禹还要久远,因为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或者一个新发明的完成,是有其发展过程的,尤其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要经过较长时间生活经验的积累。筷子究竟是谁发明的尚无定论,但从大禹发明筷子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推测,筷子之所以会被创造,与古人在进食方式选择上密切相关。

  古人自从开始使用火和发明陶器之后,就逐渐改变了茹毛饮血的进食方式,开始进食熟食。古人加工食物的方式有烤、蒸、煮等,面对烫手的食物,古人发现用竹木枝条,能够帮助人从火中或汤汁里,夹拿或捞取食物。经过经验的积累,以及生产工具的逐渐改进,古人慢慢有意识的将竹木枝条加以修整、改进,使得筷子的形制固定下来,从而让筷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进食工具。

图三 东汉铜箸,长沙仰天湖八号汉墓出土,

长35.2厘米,直径为0.6-0.5厘米①

图四 东汉铜箸,长沙东屯渡东汉墓出土,

长22.2厘米,直径0.45厘米②

图五 唐代箸,长沙赤岗冲二号唐墓出土,

长18.5厘米,足径0.2厘米③

  在古代,箸和匕是一起在餐桌上使用的,合称为“匕箸”,但二者的分工不同。《礼记·曲礼上》记载:“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即筷子)说明当时箸不能用来吃饭喝粥,只能用来夹菜。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注明:“‘饭黍毋以箸’者,饭黍无用箸,当用匕。”即吃饭喝粥时要用匕。筷子夹菜的功能决定了筷子不用过于粗壮,不用承受过多的重量,所以筷子自被使用开始,就一直保持着纤细的状态。

  考古发掘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筷子已经在使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箸,有42件之多,时间为距今6600-5500年。其形状一端平或钝平,另一端尖圆,亦有个别的两端尖圆。④数量如此多的骨箸集中出土,充分说明了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使用筷子了。此外,在各朝各代的遗物中都能发现筷子的身影,可见筷子一直在被人们使用。

图六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器,其中编号4—13皆为骨箸⑤

图七 东汉宴饮画像砖,案上置杯、碗、双箸⑥

一九七八年四川省新都马家乡出土,四川省博物院藏

图八 嘉峪关魏晋1号墓彩绘砖——进食⑦

左侧侍女持有箸

图九 宴饮图

中唐前期,1987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里王村韦氏家族墓墓室东壁北侧出土⑧

可以清楚看到摆放整齐的筷子,以及置于盆中的曲柄勺 

  筷子尽管材质多样,但形制基本没变。作为中国古代沿用至今的独具特色的进食方式,依存于我们独特的烹饪方式,一直活跃于我们的餐桌之上和饮食文化之中。一双筷子足以胜任我们在进食时的大部分需求,不仅影响了我们的食俗,创造了如涮羊肉、吃面条、吃米粉等吃法,还影响了我们的餐桌礼仪、饮食文化。筷子,不愧为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参考资料:

  ①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8页,图4-6。

  ②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8页,图4-7。

  ③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0页,图4-14。

  ④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7页。

  ⑤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6页,图四三五。

  ⑥《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四川汉画像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图版说明,第33页,图八〇。

  ⑦胡之主编:《甘肃嘉峪关魏晋一号墓彩绘砖》,重庆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⑧《中国墓室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墓室壁画全集2:隋唐五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图版说明,第57页,图一四一。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餐桌上独特的风景——筷子

发布时间:2018-09-06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餐桌上缺少了筷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大多数人可能会不太适应,因为没了筷子的帮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没办法方便的夹菜,也没办法腾出左手来端碗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更会让涮火锅、吃面条没办法下手。筷子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独特的餐具,已经陪伴我们数千年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图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案、漆盘、耳杯、漆卮及竹箸

  筷子并不是古人的常用称呼,至少在明代之前,“箸”才是筷子的常用名称。“筷子”一词会出现,与人们的避讳习惯有关。明代陆容在其《菽园杂记·卷一》说,“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因为“箸”“住”同音,所以改称箸为“快(筷)儿”,显然是反其意而名之,希望有好兆头。明代李豫亨在《推篷寤语·卷七·订疑篇》中也有相关记载:“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传播,“筷子”一词逐渐被大众接受,取代了“箸”,一直沿用至今。

  人们使用筷子这么久,或许会有疑问:筷子是谁发明创造的呢?传说筷子是大禹发明的。大禹为了治水在外奔波,有次饥饿难忍,就架了陶釜煮肉。煮沸的肉汤难以食用,大禹又不愿意浪费时间等肉冷却,于是找了两截树枝把肉捞出吃了起来。大禹觉得这方法不错,后来便一直这样进食,周围的人觉得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让手沾上汤汁,纷纷效仿,筷子就这样流行起来。

图二 大禹像,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画像石拓片

  传说毕竟是传说,缺乏证据,不一定就是事实,反映的是人们在认识箸的历史时的一种原始记忆。从侧面反映出,筷子产生的时间可能比禹还要久远,因为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或者一个新发明的完成,是有其发展过程的,尤其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要经过较长时间生活经验的积累。筷子究竟是谁发明的尚无定论,但从大禹发明筷子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推测,筷子之所以会被创造,与古人在进食方式选择上密切相关。

  古人自从开始使用火和发明陶器之后,就逐渐改变了茹毛饮血的进食方式,开始进食熟食。古人加工食物的方式有烤、蒸、煮等,面对烫手的食物,古人发现用竹木枝条,能够帮助人从火中或汤汁里,夹拿或捞取食物。经过经验的积累,以及生产工具的逐渐改进,古人慢慢有意识的将竹木枝条加以修整、改进,使得筷子的形制固定下来,从而让筷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进食工具。

图三 东汉铜箸,长沙仰天湖八号汉墓出土,

长35.2厘米,直径为0.6-0.5厘米①

图四 东汉铜箸,长沙东屯渡东汉墓出土,

长22.2厘米,直径0.45厘米②

图五 唐代箸,长沙赤岗冲二号唐墓出土,

长18.5厘米,足径0.2厘米③

  在古代,箸和匕是一起在餐桌上使用的,合称为“匕箸”,但二者的分工不同。《礼记·曲礼上》记载:“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即筷子)说明当时箸不能用来吃饭喝粥,只能用来夹菜。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注明:“‘饭黍毋以箸’者,饭黍无用箸,当用匕。”即吃饭喝粥时要用匕。筷子夹菜的功能决定了筷子不用过于粗壮,不用承受过多的重量,所以筷子自被使用开始,就一直保持着纤细的状态。

  考古发掘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筷子已经在使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箸,有42件之多,时间为距今6600-5500年。其形状一端平或钝平,另一端尖圆,亦有个别的两端尖圆。④数量如此多的骨箸集中出土,充分说明了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使用筷子了。此外,在各朝各代的遗物中都能发现筷子的身影,可见筷子一直在被人们使用。

图六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器,其中编号4—13皆为骨箸⑤

图七 东汉宴饮画像砖,案上置杯、碗、双箸⑥

一九七八年四川省新都马家乡出土,四川省博物院藏

图八 嘉峪关魏晋1号墓彩绘砖——进食⑦

左侧侍女持有箸

图九 宴饮图

中唐前期,1987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里王村韦氏家族墓墓室东壁北侧出土⑧

可以清楚看到摆放整齐的筷子,以及置于盆中的曲柄勺 

  筷子尽管材质多样,但形制基本没变。作为中国古代沿用至今的独具特色的进食方式,依存于我们独特的烹饪方式,一直活跃于我们的餐桌之上和饮食文化之中。一双筷子足以胜任我们在进食时的大部分需求,不仅影响了我们的食俗,创造了如涮羊肉、吃面条、吃米粉等吃法,还影响了我们的餐桌礼仪、饮食文化。筷子,不愧为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参考资料:

  ①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8页,图4-6。

  ②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8页,图4-7。

  ③刘云主编:《中国箸文化大观》,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0页,图4-14。

  ④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7页。

  ⑤龙虬庄遗址考古队:《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46页,图四三五。

  ⑥《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砖全集:四川汉画像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图版说明,第33页,图八〇。

  ⑦胡之主编:《甘肃嘉峪关魏晋一号墓彩绘砖》,重庆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⑧《中国墓室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墓室壁画全集2:隋唐五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图版说明,第57页,图一四一。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

作者:何山

文章出处:湖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