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拥有湖南独一无二的工作,他为壁画“疗伤治病”

发布时间:2018-09-21文章出处:湖南考古作者:陈琳玲

  这里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官窑基地的一间独立工作室。

  九月的白昼从小小的门口探进来,窗户窗帘紧闭,一盏微弱的白炽灯在头顶摇摇晃晃,廖昊站在工作室中间的高台边,一层层揭开覆盖在台面上的宣纸。

  借着微弱的光线,锈红色的卷云在宣纸下露了出来,云层中,引马者、吹笛者、敲锣者、击鼓者构成了一支整齐的送葬队伍,墓主人安坐轿上,前往琼楼玉宇的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已经修复完成的明代中晚期古墓壁画,也是湖南省唯一发现的明代古墓壁画。”廖昊介绍,工作室暗淡的光线便是为了妥善保存壁画。

  2014年,在一次市政施工中,这处明代古墓重见天日,随之出现的就是墓室四壁的彩绘壁画,虽然壁画已经被部分破坏,但留存部分依旧颜色鲜艳,线条流畅,人物动物形象活泼,生动地反映着明代的丧葬民俗。

娄底明代古墓壁画墓留存部分

  墓葬壁画极少出现在南方,湖南省迄今只发现五处——郴州南朝壁画墓、新邵宋代墓室壁画、新化维山晚唐五代古墓壁画、桂阳刘家岭宋代古墓壁画和眼前这幅娄底明代古墓壁画。

  因为发现极稀少,自然也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2010年,桂阳刘家岭宋代古墓壁画被发现,原本从事彩绘陶器修复的廖昊被调往发掘现场,对壁画进行现场保护,从此,廖昊一脚跨进了壁画修复的大门。

廖昊(下)和同事查看新邵壁画病害

  “壁画和彩绘陶器有相似处,都是无机质文物、都涉及颜料的研究,不过壁画修复需要更多耐心,环境也更加艰苦。”廖昊表示。

  壁画是最脆弱的文物之一,墓葬壁画的结构大致分为基础支撑体、地仗层、画面层三部分,基础支撑体是壁画所依存的岩体、砖石、三合土等基质,在画面和基质之间的是地仗层,根据墓葬规格、基质材料的不同,地仗层有的由粗泥、细泥、白灰泥层层夯实,有的仅有一层白灰泥,这平整的白灰泥就是古代画工们的空白画布。

  由于久埋地下,这每一层都会出现各种病害,诸如支撑体开裂、地仗层空鼓、颜料脱落、水渍、泥渍等,再加上发掘后与外界环境接触,壁画还要面临水分散失、温湿度急剧变化、微生物侵蚀、氧化作用等等问题,一旦保存不当,壁画便会荡然无存。

  作为壁画修复师,廖昊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娴熟的技术为壁画“疗伤续命”。

  面对这珍贵又脆弱的壁画,修复师应当从何下手呢?

  全面了解诊疗对象,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是第一步。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考古工作者们可以在现场快速了解壁画颜料和壁画地仗层的成分。在壁画上进行少量取样送往实验室检验,则可以得到壁画工艺和制作材料的更准确信息。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

  这一切都为后期的修复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比如壁画画面清洗材料的筛选、彩绘及地仗加固材料的筛选、颜料层粉化褪色的保护处理、颜料地仗层酥碱的处理、颜料地仗层空鼓的处理、颜料层起泡的处理、支撑体的加固与更换等等。

  有的壁画会在现场进行保护,有的则会被整体搬迁至实验室进行保护,这取决于诸多复杂条件。刘家岭壁画被留在了原处,廖昊团队就地对画面进行了清理和加固,抑制壁画的劣变。

  2010年的夏天,《潇湘晨报》为廖昊留下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带着防毒面具的廖昊攀着梯子从墓穴里爬出接过一瓶加固剂。墓室外,温度已经高达38度,但爬出来的廖昊倒觉得是进了清凉的空调房,此时,墓室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70摄氏度。

 

  由于壁画加固所用的树脂材料只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廖昊需要将潮湿的墓穴烘干,最常用的工具就是炭火。

  “太热了,在里面工作5分钟都受不了。”廖昊回忆,为了抵御味道熏得人掉眼泪的加固材料,他只好带着防毒面具顶着高温一次次钻进“桑拿房”为干燥好的画面喷上层层加固剂,使彩绘画面与地仗层重新稳定结合。

  实际上,壁画的修复材料也很有讲究,既要保证加固的强度,又要保证修补具有可逆性——可将修补材料去除而不会伤害文物本体——也就要求尽量减少应用材料的种类和强度,选择与原材料相近或者兼容的材料。

  加固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绘图专家谭远辉会将壁画完全临摹下来,用这种方式提取和保存壁画的完整信息以供日后的修复和研究。

  娄底明代壁画则面临另外一种命运。因为现场环境恶劣,在加固和临摹后,专家们决定将壁画整体搬迁。留存的壁画被细致地切割成三块,用塑料薄膜、麻布和石膏层层打包后,壁画被搬迁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铜官窑基地,此时的壁画还重约10吨,这间工作室就是当时为了安置娄底壁画临时搭建的彩钢房。

加固

临摹

包装

打包

  从旁看来,修复壁画实在是有种奇异的矛盾。修复师一会带着防毒面具,拿着角磨机,在彩钢房的扬尘里噪音大作,一会手持画板,握着毛笔诗情画意。在“面粉厂工人”和“画师”的形象切换下,就是壁画从被揭取到修复完成,要经历的复杂工序:表面清理、碎块加固、拼接、表面缺失、背部填补等十余道,显然这是一个漫长又细致的过程。

  在接受壁画修复训练时,廖昊的老师将一幅画撕碎,要求他们将画面拼接完整,且看不出胶粘痕迹。第二节课,老师又将一张白纸撕碎,再次让学员复原,“比拼图难多了,拼到崩溃”。那怎么办呢?并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唯有老老实实耐心动手。

  其实有的时候,笨办法就是最短路径。在壁画修复的实践里,这个道理被反复验证。

  修复的头一年,廖昊和团队唯一的工作是处理壁画30厘米厚的地仗层,在严寒酷暑、尘土飞扬里,他们的目标是要将地仗层打薄至原来的十分之一,10吨的壁画在处理后只剩下100斤。

  将原支撑体打薄,既便于日后展览,又能治疗壁画病害,“在打磨中,我们会发现并处理一些裂缝和空鼓。”愈发先进的科技为廖昊提供着帮助,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科技考古中心,材料分析的科技考古人员选取了多种修复填补材料进行老化试验,帮助廖昊找到最佳选项,这些填补材料将被用针管注射进空鼓和裂缝,支撑壁画的骨骼,减重后的壁画背部会覆盖玻璃纤维布隔离层,而后加装蜂窝铝板,成为它新的支撑体。

  “相比背部,正面的干预度反而更少一些。”廖昊认为,文物之美在于其历经沧桑的本来面目,壁画修复不是去重绘,而是为了维持壁画现状稳定所做的保护措施,“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壁画好的外在环境,保持它的状态”。因此,对于画面,他重点治理了病害和清除了污垢,让壁画在千年后恢复健康,还壁画一个清洁亮丽无污染的面目。

处理后的明代壁画保存着原始风貌

  “我在处理画面时,就好像在和古代的画工对话。”廖昊说,湖南的这些壁画不像敦煌的壁画画面那么精美,也没有使用过多名贵的颜料,可是通过这些画面,无名的民间画工们用笔端记录下了古代湖南人民的民风民俗及精神世界,在岁月流逝之后,让后人们得以一瞥遥远的时光。

  “壁画修复确实不是一件特别出彩的事情,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前期研究和清理上,不如修复器物那么有成就感,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廖昊说,”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好这些画,让更多人知道湖南也存在这么有趣的壁画”。(文:陈琳玲 图:廖昊)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拥有湖南独一无二的工作,他为壁画“疗伤治病”

发布时间:2018-09-21

  这里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官窑基地的一间独立工作室。

  九月的白昼从小小的门口探进来,窗户窗帘紧闭,一盏微弱的白炽灯在头顶摇摇晃晃,廖昊站在工作室中间的高台边,一层层揭开覆盖在台面上的宣纸。

  借着微弱的光线,锈红色的卷云在宣纸下露了出来,云层中,引马者、吹笛者、敲锣者、击鼓者构成了一支整齐的送葬队伍,墓主人安坐轿上,前往琼楼玉宇的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已经修复完成的明代中晚期古墓壁画,也是湖南省唯一发现的明代古墓壁画。”廖昊介绍,工作室暗淡的光线便是为了妥善保存壁画。

  2014年,在一次市政施工中,这处明代古墓重见天日,随之出现的就是墓室四壁的彩绘壁画,虽然壁画已经被部分破坏,但留存部分依旧颜色鲜艳,线条流畅,人物动物形象活泼,生动地反映着明代的丧葬民俗。

娄底明代古墓壁画墓留存部分

  墓葬壁画极少出现在南方,湖南省迄今只发现五处——郴州南朝壁画墓、新邵宋代墓室壁画、新化维山晚唐五代古墓壁画、桂阳刘家岭宋代古墓壁画和眼前这幅娄底明代古墓壁画。

  因为发现极稀少,自然也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2010年,桂阳刘家岭宋代古墓壁画被发现,原本从事彩绘陶器修复的廖昊被调往发掘现场,对壁画进行现场保护,从此,廖昊一脚跨进了壁画修复的大门。

廖昊(下)和同事查看新邵壁画病害

  “壁画和彩绘陶器有相似处,都是无机质文物、都涉及颜料的研究,不过壁画修复需要更多耐心,环境也更加艰苦。”廖昊表示。

  壁画是最脆弱的文物之一,墓葬壁画的结构大致分为基础支撑体、地仗层、画面层三部分,基础支撑体是壁画所依存的岩体、砖石、三合土等基质,在画面和基质之间的是地仗层,根据墓葬规格、基质材料的不同,地仗层有的由粗泥、细泥、白灰泥层层夯实,有的仅有一层白灰泥,这平整的白灰泥就是古代画工们的空白画布。

  由于久埋地下,这每一层都会出现各种病害,诸如支撑体开裂、地仗层空鼓、颜料脱落、水渍、泥渍等,再加上发掘后与外界环境接触,壁画还要面临水分散失、温湿度急剧变化、微生物侵蚀、氧化作用等等问题,一旦保存不当,壁画便会荡然无存。

  作为壁画修复师,廖昊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娴熟的技术为壁画“疗伤续命”。

  面对这珍贵又脆弱的壁画,修复师应当从何下手呢?

  全面了解诊疗对象,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是第一步。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考古工作者们可以在现场快速了解壁画颜料和壁画地仗层的成分。在壁画上进行少量取样送往实验室检验,则可以得到壁画工艺和制作材料的更准确信息。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

  这一切都为后期的修复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比如壁画画面清洗材料的筛选、彩绘及地仗加固材料的筛选、颜料层粉化褪色的保护处理、颜料地仗层酥碱的处理、颜料地仗层空鼓的处理、颜料层起泡的处理、支撑体的加固与更换等等。

  有的壁画会在现场进行保护,有的则会被整体搬迁至实验室进行保护,这取决于诸多复杂条件。刘家岭壁画被留在了原处,廖昊团队就地对画面进行了清理和加固,抑制壁画的劣变。

  2010年的夏天,《潇湘晨报》为廖昊留下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带着防毒面具的廖昊攀着梯子从墓穴里爬出接过一瓶加固剂。墓室外,温度已经高达38度,但爬出来的廖昊倒觉得是进了清凉的空调房,此时,墓室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70摄氏度。

 

  由于壁画加固所用的树脂材料只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廖昊需要将潮湿的墓穴烘干,最常用的工具就是炭火。

  “太热了,在里面工作5分钟都受不了。”廖昊回忆,为了抵御味道熏得人掉眼泪的加固材料,他只好带着防毒面具顶着高温一次次钻进“桑拿房”为干燥好的画面喷上层层加固剂,使彩绘画面与地仗层重新稳定结合。

  实际上,壁画的修复材料也很有讲究,既要保证加固的强度,又要保证修补具有可逆性——可将修补材料去除而不会伤害文物本体——也就要求尽量减少应用材料的种类和强度,选择与原材料相近或者兼容的材料。

  加固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绘图专家谭远辉会将壁画完全临摹下来,用这种方式提取和保存壁画的完整信息以供日后的修复和研究。

  娄底明代壁画则面临另外一种命运。因为现场环境恶劣,在加固和临摹后,专家们决定将壁画整体搬迁。留存的壁画被细致地切割成三块,用塑料薄膜、麻布和石膏层层打包后,壁画被搬迁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铜官窑基地,此时的壁画还重约10吨,这间工作室就是当时为了安置娄底壁画临时搭建的彩钢房。

加固

临摹

包装

打包

  从旁看来,修复壁画实在是有种奇异的矛盾。修复师一会带着防毒面具,拿着角磨机,在彩钢房的扬尘里噪音大作,一会手持画板,握着毛笔诗情画意。在“面粉厂工人”和“画师”的形象切换下,就是壁画从被揭取到修复完成,要经历的复杂工序:表面清理、碎块加固、拼接、表面缺失、背部填补等十余道,显然这是一个漫长又细致的过程。

  在接受壁画修复训练时,廖昊的老师将一幅画撕碎,要求他们将画面拼接完整,且看不出胶粘痕迹。第二节课,老师又将一张白纸撕碎,再次让学员复原,“比拼图难多了,拼到崩溃”。那怎么办呢?并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唯有老老实实耐心动手。

  其实有的时候,笨办法就是最短路径。在壁画修复的实践里,这个道理被反复验证。

  修复的头一年,廖昊和团队唯一的工作是处理壁画30厘米厚的地仗层,在严寒酷暑、尘土飞扬里,他们的目标是要将地仗层打薄至原来的十分之一,10吨的壁画在处理后只剩下100斤。

  将原支撑体打薄,既便于日后展览,又能治疗壁画病害,“在打磨中,我们会发现并处理一些裂缝和空鼓。”愈发先进的科技为廖昊提供着帮助,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科技考古中心,材料分析的科技考古人员选取了多种修复填补材料进行老化试验,帮助廖昊找到最佳选项,这些填补材料将被用针管注射进空鼓和裂缝,支撑壁画的骨骼,减重后的壁画背部会覆盖玻璃纤维布隔离层,而后加装蜂窝铝板,成为它新的支撑体。

  “相比背部,正面的干预度反而更少一些。”廖昊认为,文物之美在于其历经沧桑的本来面目,壁画修复不是去重绘,而是为了维持壁画现状稳定所做的保护措施,“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壁画好的外在环境,保持它的状态”。因此,对于画面,他重点治理了病害和清除了污垢,让壁画在千年后恢复健康,还壁画一个清洁亮丽无污染的面目。

处理后的明代壁画保存着原始风貌

  “我在处理画面时,就好像在和古代的画工对话。”廖昊说,湖南的这些壁画不像敦煌的壁画画面那么精美,也没有使用过多名贵的颜料,可是通过这些画面,无名的民间画工们用笔端记录下了古代湖南人民的民风民俗及精神世界,在岁月流逝之后,让后人们得以一瞥遥远的时光。

  “壁画修复确实不是一件特别出彩的事情,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前期研究和清理上,不如修复器物那么有成就感,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廖昊说,”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好这些画,让更多人知道湖南也存在这么有趣的壁画”。(文:陈琳玲 图:廖昊)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

 

作者:陈琳玲

文章出处:湖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