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大遗址保护工程多学科合作的成功案例——《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报告》序

发布时间:2018-10-31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郭伟民

  老司城遗址是湖南省首处世界文化遗产,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本体是通过考古与文物保护得以发掘、研究和展示出来的,遗产的价值——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也是通过考古发掘与本体保护而得以揭示和阐释的。

  老司城遗址的考古报告,已经出版了两部五册, 动物遗存的专题报告即将付梓。现在,《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报告》两册又要出版了。不过,该报告的内容,并不是整个老司城遗址本体的全部,只限于考古发掘的衙署区、生活区及墓葬区等地下文物的一部分,不包括核心区的土王祠、文昌阁、村落及祖师殿建筑群等地面建筑。因此,从保护工程所涉及的遗产构成来看,还应该有更多的专题报告出版。

  老司城遗址的本体保护工程,是在老司城遗址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开始着手的。当此时节,考古发掘工作并未结束,老司城遗址的内涵并未完全廓清。但是,时间极为紧迫,本体保护不容许考古工作结束以后再走方案编制、评审、批复以及保护工程招投标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程序,只能缩短时间,在履行报批手续的前提下,边发掘、边保护。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即使到了今天,老司城遗址的很多情况还不清楚:它的早期遗存均未进行发掘,平面布局目前也仅局限于生活区与衙署区的核心部分,生活区之外的街巷、建筑、道路及其功能性布局还不太明确。因为申遗的需要,考古仅仅发掘了当时认为比较重要的几处遗存,现在看来,要真正了解老司城遗址的全貌,要揭示遗产的全部内涵,考古工作还需要长期持续进行。

  目前老司城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留给公众可看的东西并不多,历年考古发掘的遗存只有部分得到展示,得到展示的也仅仅是遗址最晚阶段——老司城趋于没落时期的遗存,也就是清代早期的这部分遗存。众所周知,永顺彭氏土司最鼎盛的阶段是明朝中晚期,老司城遗址周边题刻、墓葬及相关遗存最为丰富的也是这个阶段。但是,老司城作为永顺宣慰司治所、司衙和土司行政、生活之所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积累,号为“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历代土司均兴修土木,翻新、重建之事屡屡发生,建筑基址的叠压打破关系也极为复杂。因此,早期建筑往往被压在地底下,只能通过局部探坑得以一窥真容。因而,从聚落考古角度而言,老司城不是一座城,而是数座城的叠加,目前揭露和展示出来的,只是最晚的那座老司城。当然,也还只是这座城的一些局部。

  固然,这些遗存即便不能代表老司城遗产的全貌,至少是某个历史片段的真实反映,是当时人类活动和社会形态的物质见证。考古发掘往往是要留下遗憾的,正是因为有遗憾,才能为将来的工作预留空间。前述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启动之际,本体保护尚在准备阶段,考古期间,发掘现场出土文物临时保护方案也尚未提交完整的文本,但因时间问题,或者说为了使考古发掘与本体保护的衔接更为便捷,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考虑保护与展示的需求,并着手开展相关前期基础性研究了。

  保护工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或谓文物本体保护的前期研究,是对需要保护展示的对象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包括遗存的性质、内涵、价值与意义,这对于开展保护与展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遗产的价值与意义都不清楚,或者其内涵与性质都无所知,则保护与展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基础性研究首先应该是被保护对象的内涵、性质、价值,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要遵循考古工作流程,把握地层学要义,捋清各个堆积单元的前后关系,进行最小时空单位的精密划分,还要开展多学科研究,如对遗存开展多维信息提取,城墙隐匿部位的高光谱扫描、城墙及建筑材质成分与产地、城墙粘合剂及表面砂浆掺合料与成分。要开展遗址化过程的赋存环境研究,如水文地质、气候物候、黏土矿物、生态植被,还要开展相关遗存的理化分析、材料试验、无损或微损分析、工程地质、埋藏学研究,如碑刻石材的风化机理、埋藏环境对于文化遗存的影响、人工干预的影响评估。这些是基础研究过程必须开展的工作。其次是对保护对象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开展研究,弄清文化遗存的物质性能和工艺特点,同时对本地区现存类似标本进行调查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被保护对象遗产化的完整过程。第三是开展病害调查与研究,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病害科学调查研究与客观分析,彻底弄清受损和病害的原因。这样的工作既要综合所有材料开展研究,又要进行试验分析,通过试验来检测和检验综合研究的成果,形成完整的评估结论,提出科学的措施和方案。

  上面这些工作,是考古和文物保护必须履行的工作程序,做任何土遗址保护工程,这些工作都是应该开展的。虽然我们重点针对的是即将实施保护的那些遗存,但我们的工作完全覆盖了所有考古发掘的遗存,很多信息必须在考古现场第一时间开展,如同古建施工中打开的隐蔽部位,很多有用的信息就是在第一时间提取的。因此,保护措施及设计变更也会因信息的更新而更新。

  考古发掘的遗存,多数都是残垣断壁和只鳞片爪,需要考古学家仔细研究和分析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轮廓。考古发掘的遗存若要向公众展示,首先就得开展保护修复,要将这些零碎的遗存拼凑出较为清晰而便于辨识的物质客体,方能成为展示的对象。这样,就必须编制相关保护修复的计划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在考古的基础上,由考古人员提出需要保护展示的具体遗存单位,由文物保护、遗产研究、遗产规划、展示设计等方面的团队与考古队通力合作,制定出具体的保护修复方案。

  老司城作为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体现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土司制度,是“齐政修教、因俗而治”古代国家管理所体现的中国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的特有形态模式。制度,或者礼仪、教化之类者,属于上层建筑,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型,应该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考古发掘的遗址,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遗产,是有形的,但不能直接表达观念和制度,也不能表达礼仪和教化,这是考古学一直想突破却又困难重重的问题。发掘出来的残垣断壁、瓦砾废墟如何表达制度?实际上就是要让遗产活起来,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去表达和反映古代的制度、历史与文化,就是“以物论史,透物见人,替死人说话,把死人说活。”因此,在保护展示过程中,这样的观念是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关键,要针对那些重要的考古遗存,尽量按照不改变原状的要求去保护修复,保护修复的过程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与展示活化的理念融汇贯通,达到最终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

  因此,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制、保护措施的实施充分体现了相关学科的融合和团队合作。保护措施的制定,是以原来考古团队为班底,结合了规划、科技保护、测绘、古建筑、工程力学、材料学、分析化学、艺术设计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一同参与。本体保护工程的施工,更是多单位多学科全方位合作,使得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施工得以顺利完成,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期承担了老司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又直接负责了老司城遗址的本体保护工程的实施。老司城遗址的本体保护工程,是南方土遗址本体保护的一次可贵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以湖南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业务人员为主体的工作团队严格执行文物保护修复规程,在前期勘察设计阶段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调查研究,经过全方位取样、多学科检测分析、无数次反复试验编制了详实的方案。在施工阶段,针对黏土地面裂隙、苔藓,墙体歪闪、开裂,地下水渗漏、侵蚀,石材及金属剥蚀风化,植被漫长与生物病害等诸多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很多疑难杂症都在这次工作中得到解决或基本得到解决,这是南方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技术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对解决类似土遗址保护与展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施工过程中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使得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能够全方位团结合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当前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机制、技术标准、竣工验收等制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创新了文物本体保护工程的工作模式。2015年11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届(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结果揭晓,永顺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获得“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这是国家层面给予的高度肯定。利用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积累的经验和方法,我们最近又在澧县城头山遗址城墙剖面、祭坛、稻田等重要遗存保护展示上获得了成功。这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考古与文物保护全面融合和多学科合作不懈追求的回报。当然,作为一种新的文保理念与模式,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我们亦将奋然而前行。

编辑: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大遗址保护工程多学科合作的成功案例——《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报告》序

发布时间:2018-10-31

  老司城遗址是湖南省首处世界文化遗产,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本体是通过考古与文物保护得以发掘、研究和展示出来的,遗产的价值——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也是通过考古发掘与本体保护而得以揭示和阐释的。

  老司城遗址的考古报告,已经出版了两部五册, 动物遗存的专题报告即将付梓。现在,《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报告》两册又要出版了。不过,该报告的内容,并不是整个老司城遗址本体的全部,只限于考古发掘的衙署区、生活区及墓葬区等地下文物的一部分,不包括核心区的土王祠、文昌阁、村落及祖师殿建筑群等地面建筑。因此,从保护工程所涉及的遗产构成来看,还应该有更多的专题报告出版。

  老司城遗址的本体保护工程,是在老司城遗址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开始着手的。当此时节,考古发掘工作并未结束,老司城遗址的内涵并未完全廓清。但是,时间极为紧迫,本体保护不容许考古工作结束以后再走方案编制、评审、批复以及保护工程招投标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程序,只能缩短时间,在履行报批手续的前提下,边发掘、边保护。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即使到了今天,老司城遗址的很多情况还不清楚:它的早期遗存均未进行发掘,平面布局目前也仅局限于生活区与衙署区的核心部分,生活区之外的街巷、建筑、道路及其功能性布局还不太明确。因为申遗的需要,考古仅仅发掘了当时认为比较重要的几处遗存,现在看来,要真正了解老司城遗址的全貌,要揭示遗产的全部内涵,考古工作还需要长期持续进行。

  目前老司城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留给公众可看的东西并不多,历年考古发掘的遗存只有部分得到展示,得到展示的也仅仅是遗址最晚阶段——老司城趋于没落时期的遗存,也就是清代早期的这部分遗存。众所周知,永顺彭氏土司最鼎盛的阶段是明朝中晚期,老司城遗址周边题刻、墓葬及相关遗存最为丰富的也是这个阶段。但是,老司城作为永顺宣慰司治所、司衙和土司行政、生活之所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积累,号为“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历代土司均兴修土木,翻新、重建之事屡屡发生,建筑基址的叠压打破关系也极为复杂。因此,早期建筑往往被压在地底下,只能通过局部探坑得以一窥真容。因而,从聚落考古角度而言,老司城不是一座城,而是数座城的叠加,目前揭露和展示出来的,只是最晚的那座老司城。当然,也还只是这座城的一些局部。

  固然,这些遗存即便不能代表老司城遗产的全貌,至少是某个历史片段的真实反映,是当时人类活动和社会形态的物质见证。考古发掘往往是要留下遗憾的,正是因为有遗憾,才能为将来的工作预留空间。前述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启动之际,本体保护尚在准备阶段,考古期间,发掘现场出土文物临时保护方案也尚未提交完整的文本,但因时间问题,或者说为了使考古发掘与本体保护的衔接更为便捷,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考虑保护与展示的需求,并着手开展相关前期基础性研究了。

  保护工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或谓文物本体保护的前期研究,是对需要保护展示的对象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包括遗存的性质、内涵、价值与意义,这对于开展保护与展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遗产的价值与意义都不清楚,或者其内涵与性质都无所知,则保护与展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基础性研究首先应该是被保护对象的内涵、性质、价值,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要遵循考古工作流程,把握地层学要义,捋清各个堆积单元的前后关系,进行最小时空单位的精密划分,还要开展多学科研究,如对遗存开展多维信息提取,城墙隐匿部位的高光谱扫描、城墙及建筑材质成分与产地、城墙粘合剂及表面砂浆掺合料与成分。要开展遗址化过程的赋存环境研究,如水文地质、气候物候、黏土矿物、生态植被,还要开展相关遗存的理化分析、材料试验、无损或微损分析、工程地质、埋藏学研究,如碑刻石材的风化机理、埋藏环境对于文化遗存的影响、人工干预的影响评估。这些是基础研究过程必须开展的工作。其次是对保护对象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开展研究,弄清文化遗存的物质性能和工艺特点,同时对本地区现存类似标本进行调查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被保护对象遗产化的完整过程。第三是开展病害调查与研究,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存在的病害科学调查研究与客观分析,彻底弄清受损和病害的原因。这样的工作既要综合所有材料开展研究,又要进行试验分析,通过试验来检测和检验综合研究的成果,形成完整的评估结论,提出科学的措施和方案。

  上面这些工作,是考古和文物保护必须履行的工作程序,做任何土遗址保护工程,这些工作都是应该开展的。虽然我们重点针对的是即将实施保护的那些遗存,但我们的工作完全覆盖了所有考古发掘的遗存,很多信息必须在考古现场第一时间开展,如同古建施工中打开的隐蔽部位,很多有用的信息就是在第一时间提取的。因此,保护措施及设计变更也会因信息的更新而更新。

  考古发掘的遗存,多数都是残垣断壁和只鳞片爪,需要考古学家仔细研究和分析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轮廓。考古发掘的遗存若要向公众展示,首先就得开展保护修复,要将这些零碎的遗存拼凑出较为清晰而便于辨识的物质客体,方能成为展示的对象。这样,就必须编制相关保护修复的计划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在考古的基础上,由考古人员提出需要保护展示的具体遗存单位,由文物保护、遗产研究、遗产规划、展示设计等方面的团队与考古队通力合作,制定出具体的保护修复方案。

  老司城作为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体现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土司制度,是“齐政修教、因俗而治”古代国家管理所体现的中国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的特有形态模式。制度,或者礼仪、教化之类者,属于上层建筑,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型,应该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考古发掘的遗址,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遗产,是有形的,但不能直接表达观念和制度,也不能表达礼仪和教化,这是考古学一直想突破却又困难重重的问题。发掘出来的残垣断壁、瓦砾废墟如何表达制度?实际上就是要让遗产活起来,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去表达和反映古代的制度、历史与文化,就是“以物论史,透物见人,替死人说话,把死人说活。”因此,在保护展示过程中,这样的观念是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关键,要针对那些重要的考古遗存,尽量按照不改变原状的要求去保护修复,保护修复的过程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与展示活化的理念融汇贯通,达到最终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

  因此,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制、保护措施的实施充分体现了相关学科的融合和团队合作。保护措施的制定,是以原来考古团队为班底,结合了规划、科技保护、测绘、古建筑、工程力学、材料学、分析化学、艺术设计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一同参与。本体保护工程的施工,更是多单位多学科全方位合作,使得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施工得以顺利完成,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期承担了老司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又直接负责了老司城遗址的本体保护工程的实施。老司城遗址的本体保护工程,是南方土遗址本体保护的一次可贵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以湖南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业务人员为主体的工作团队严格执行文物保护修复规程,在前期勘察设计阶段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调查研究,经过全方位取样、多学科检测分析、无数次反复试验编制了详实的方案。在施工阶段,针对黏土地面裂隙、苔藓,墙体歪闪、开裂,地下水渗漏、侵蚀,石材及金属剥蚀风化,植被漫长与生物病害等诸多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很多疑难杂症都在这次工作中得到解决或基本得到解决,这是南方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技术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对解决类似土遗址保护与展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施工过程中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使得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能够全方位团结合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当前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机制、技术标准、竣工验收等制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创新了文物本体保护工程的工作模式。2015年11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届(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结果揭晓,永顺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获得“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这是国家层面给予的高度肯定。利用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积累的经验和方法,我们最近又在澧县城头山遗址城墙剖面、祭坛、稻田等重要遗存保护展示上获得了成功。这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考古与文物保护全面融合和多学科合作不懈追求的回报。当然,作为一种新的文保理念与模式,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我们亦将奋然而前行。

编辑:韩翰

作者:郭伟民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