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化德县四麻沟遗址——裕民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

发布时间:2018-12-27文章出处:乌兰察布日报作者:胡晓农 李恩瑞

  化德县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荣获2016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四麻沟遗址是裕民文化又一处典型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其文化时代可能从距今8400年左右延续到7800多年左右。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的空白,为研究早期东北亚文化交流及北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线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裕民文化,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这一类遗存分布于阴山东段北麓的草原地带,填补了这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空白,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以及生业类型、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化德县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荣获2016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

  化德县四麻沟遗址,是2016年在化德县境内开展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专题调查工作时发现的。是裕民文化发展过程典型代表性遗址,与裕民遗址有着时空关联的承继关系。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的空白,为研究早期东北亚文化交流及北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线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文化时代可能从距今8400年左右延续到7800多年左右。

四麻沟遗址发掘区全景航拍

四麻沟遗址房址F14

四麻沟遗址房址F11

出土石核、石叶

出土石杵、石斧、锛形器

  四麻沟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国家文物局根据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具体部署而批准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之一。

  2018年初,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批准了“化德县四麻沟遗址的考古发掘与调查项目”,同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乌兰察布阴山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与研究课题。”其目的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生态交错带,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遗存以及环境、气候、生业的变迁过程,探索早期农业和牧业的起源,构建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的时空框架,寻找早期人类的草原之路脉络,揭示本地区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按照国家文物局“考执字(2018)第(103)号”考古发掘证照的批复要求,对化德县四麻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

  2018年8月中旬,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合作单位有故宫博物院、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化德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完成了该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项目负责人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包青川,考古发掘领队是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馆长胡晓农,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研究员李恩瑞任执行领队。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三角地带,乌兰察布市的东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东北部支脉的边缘地带。北部及东北部与锡林郭勒草原相交,东南部与冀北丘陵相接。境内多山,属浅山丘陵区,丘陵与盆地、谷地、坡状高原、山间洼地相交错。境内基本无常年性河流,只有水泊淖尔和季节河。系属北温带、干燥草原地带。土质多属微碱性和砂质土壤,还有部分粘土和胶土,其中黄砂土、褐砂土分布最广。天然草场植被比较丰富,适宜半农半牧生计发展。

  四麻沟遗址,位于化德县白音特拉乡解放村自然村南1.5公里处,坐落于丘陵山间泉水沟岸东侧的坡地之上,坡向南高北低,四周山丘环绕。依泉水沟南北向条状分布,南北分布长约500米,东西约60米,总面积近30000平方千米。地层堆积为粉沙状土壤,遗址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石制品、石器剥片及少量的碎陶片。顺着沟岸自北向南,依据地表遗物散布稠密,编为6个区域,位于遗址的中部第III区(南北80米,东西50米)遗存保存较好,其余5区破坏较严重。2018年在2017年度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揭露第III区的遗存。遗址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呈坡状分布,地层堆积基本相同。地层堆积厚约45—200厘米,共分为4层。两次发掘共发现古代房址17座,平面为圆形、长方形、方形等不同形状,成排排列,并有早晚关系。所有房址均开口于第④层土下,打破黄色砂土(生土)。未发现有灰坑。

出土石铲

出土骨锤、骨铲

出土陶片、纺轮

出土敞口小底罐

出土陶片、纺轮、坠

出土矛形器、锛形器

  出土遗物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出土在第④层土与房址内的填土中。共出土器物4000余件,其中大部分为石制品,出土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少量为磨制或局部磨制。器形有石铲、石锄、石斧、石锛、砍砸器、锛形器、磨盘、磨棒、磨石、石杵、石砧、石垫、穿孔器、刮削器、石镞、细石叶、饰件等。另外还出土有大量的石制品剥片和石核。出土陶器中可复原器形极少,多为陶器残片。主要为夹砂黑褐陶、夹砂黄褐陶和泥质黄褐陶,质地疏松,火候低。纹饰有编织网纹、编织麻点纹、指甲压印纹以及一定数量的素面。制法为泥片贴筑法。器形简单,出土有釜、筒形罐、敞口小底罐、片状器、纺轮、饰件等。片状器为椭圆形或方圆形,素面。出土骨器有骨锤、骨铲、骨柄石刃器、骨锥、骨针、骨饰片等。此外,在部分房址内,较为集中的出土了数量不等的动物骨骼和少量蚌壳。

  从遗址出土遗迹、遗物的文化面貌看,应该是延续裕民文化的发展,说明了裕民文化在本地区发展延续时间约600余年。遗址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村落遗址,是该区域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遗址。其生业形态为狩猎、采集,或兼有少量的原始种植。遗址地处生态交错带的北部,可能是北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重要节点地区,从调查资料看,该文化已经影响到内蒙古中北部的草原地带。该遗址的发现,丰富了本地区的古代文化遗产内涵,为我市增添了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原文刊于《乌兰察布日报》2018年12月26日第A04版)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化德县四麻沟遗址——裕民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

发布时间:2018-12-27

  化德县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荣获2016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四麻沟遗址是裕民文化又一处典型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其文化时代可能从距今8400年左右延续到7800多年左右。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的空白,为研究早期东北亚文化交流及北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线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裕民文化,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这一类遗存分布于阴山东段北麓的草原地带,填补了这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空白,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以及生业类型、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化德县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荣获2016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

  化德县四麻沟遗址,是2016年在化德县境内开展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专题调查工作时发现的。是裕民文化发展过程典型代表性遗址,与裕民遗址有着时空关联的承继关系。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的空白,为研究早期东北亚文化交流及北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线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文化时代可能从距今8400年左右延续到7800多年左右。

四麻沟遗址发掘区全景航拍

四麻沟遗址房址F14

四麻沟遗址房址F11

出土石核、石叶

出土石杵、石斧、锛形器

  四麻沟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国家文物局根据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具体部署而批准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之一。

  2018年初,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批准了“化德县四麻沟遗址的考古发掘与调查项目”,同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乌兰察布阴山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与研究课题。”其目的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生态交错带,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遗存以及环境、气候、生业的变迁过程,探索早期农业和牧业的起源,构建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的时空框架,寻找早期人类的草原之路脉络,揭示本地区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按照国家文物局“考执字(2018)第(103)号”考古发掘证照的批复要求,对化德县四麻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

  2018年8月中旬,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合作单位有故宫博物院、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化德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完成了该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项目负责人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包青川,考古发掘领队是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馆长胡晓农,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研究员李恩瑞任执行领队。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三角地带,乌兰察布市的东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东北部支脉的边缘地带。北部及东北部与锡林郭勒草原相交,东南部与冀北丘陵相接。境内多山,属浅山丘陵区,丘陵与盆地、谷地、坡状高原、山间洼地相交错。境内基本无常年性河流,只有水泊淖尔和季节河。系属北温带、干燥草原地带。土质多属微碱性和砂质土壤,还有部分粘土和胶土,其中黄砂土、褐砂土分布最广。天然草场植被比较丰富,适宜半农半牧生计发展。

  四麻沟遗址,位于化德县白音特拉乡解放村自然村南1.5公里处,坐落于丘陵山间泉水沟岸东侧的坡地之上,坡向南高北低,四周山丘环绕。依泉水沟南北向条状分布,南北分布长约500米,东西约60米,总面积近30000平方千米。地层堆积为粉沙状土壤,遗址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石制品、石器剥片及少量的碎陶片。顺着沟岸自北向南,依据地表遗物散布稠密,编为6个区域,位于遗址的中部第III区(南北80米,东西50米)遗存保存较好,其余5区破坏较严重。2018年在2017年度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揭露第III区的遗存。遗址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呈坡状分布,地层堆积基本相同。地层堆积厚约45—200厘米,共分为4层。两次发掘共发现古代房址17座,平面为圆形、长方形、方形等不同形状,成排排列,并有早晚关系。所有房址均开口于第④层土下,打破黄色砂土(生土)。未发现有灰坑。

出土石铲

出土骨锤、骨铲

出土陶片、纺轮

出土敞口小底罐

出土陶片、纺轮、坠

出土矛形器、锛形器

  出土遗物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出土在第④层土与房址内的填土中。共出土器物4000余件,其中大部分为石制品,出土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少量为磨制或局部磨制。器形有石铲、石锄、石斧、石锛、砍砸器、锛形器、磨盘、磨棒、磨石、石杵、石砧、石垫、穿孔器、刮削器、石镞、细石叶、饰件等。另外还出土有大量的石制品剥片和石核。出土陶器中可复原器形极少,多为陶器残片。主要为夹砂黑褐陶、夹砂黄褐陶和泥质黄褐陶,质地疏松,火候低。纹饰有编织网纹、编织麻点纹、指甲压印纹以及一定数量的素面。制法为泥片贴筑法。器形简单,出土有釜、筒形罐、敞口小底罐、片状器、纺轮、饰件等。片状器为椭圆形或方圆形,素面。出土骨器有骨锤、骨铲、骨柄石刃器、骨锥、骨针、骨饰片等。此外,在部分房址内,较为集中的出土了数量不等的动物骨骼和少量蚌壳。

  从遗址出土遗迹、遗物的文化面貌看,应该是延续裕民文化的发展,说明了裕民文化在本地区发展延续时间约600余年。遗址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村落遗址,是该区域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遗址。其生业形态为狩猎、采集,或兼有少量的原始种植。遗址地处生态交错带的北部,可能是北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重要节点地区,从调查资料看,该文化已经影响到内蒙古中北部的草原地带。该遗址的发现,丰富了本地区的古代文化遗产内涵,为我市增添了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原文刊于《乌兰察布日报》2018年12月26日第A04版)

责编:韩翰

作者:胡晓农 李恩瑞

文章出处:乌兰察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