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最美的建筑构件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由柱、梁、檩等众多木构件组成,各个构件通过榫卯结构紧密结合,极具变化性,形成了其独有的与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框架体系和建筑风格。“大屋顶”特别容易给人以深刻印象,《诗经》中曾提到:“如鸟斯革,如翚(hui)斯飞”,就是形容古建筑的大屋顶好似飞鸟展翅一般轻盈。是什么构件在支撑着这庞大的屋顶,又是什么构件让这庞大的屋顶出檐如此深远又如此灵动呢?正是屋檐下那一个个宛如花篮模样的斗拱应运而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承托作用,所谓“远看擎天柱,近看百尺莲”,形容的就是这颇具中国风的古建筑构件——斗拱。
说到斗拱,人们自然就联想到古建筑,梁思成先生提到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四个基本特征之一就有“以斗拱为结构关键”,可见它已经成为了特有的一种标志符号。何为斗拱?林徽因曾这样形象描述到:“椽出为檐,檐承于檐桁上,为求檐伸出深远,故用重叠的曲木——翘向外支出,以承挑檐桁。为求减少桁与翘相交处的剪力,故在翘木加横的曲木——拱。在拱之两端或拱与翘相交处,用斗形木块——斗垫托于上下两层拱或翘之间。这多数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者,谓之斗拱。”(林徽因著《林徽因讲建筑》)。每一攒斗拱上面密密麻麻安装的小构件就是若干“斗”与“拱”垒叠而成,其造型无论简单还是复杂,主要由斗、拱、昂、枋四部分共同构成。昂的前端向下斜垂,作用与拱相似;枋则将分散的每攒斗拱串联成一圈,形成一个整体,类似于现代建设工程的圈梁,让房屋结构变得更加牢固稳定。当有地震发生时,不论房屋如何震荡偏移,斗拱具有一定的拉伸平衡作用,避免建筑物发生倒塌,“墙倒屋不塌”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特点。每攒斗拱整体呈现宛如一个花篮,不同的细节造型可以让每攒斗拱千变万化千姿百态。
大理鹤庆云鹤楼
大理鹤庆云鹤楼转角铺作
柱头科斗拱示意图(来源:自绘)
斗拱示意图(来源:网络)
东魏.天龙山石窟造像十六窟斗拱示意(来源:网络)
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来源:网络)
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斗拱示意(来源:网络)
清.建水双龙桥桥亭转角斗拱
清.建水双龙桥桥亭斗拱
清.陆良大觉寺
清.陆良大觉寺转角斗拱
清.陆良大觉寺外檐柱头科斗拱
清.石屏民居外檐平身科斗拱
清.建水双龙桥桥亭
清.石屏民居大门外檐平身科斗拱
斗拱是怎么出现的呢?斗拱最初是因为中国古建筑材料自身的缺陷和结构特征而产生的。木结构形式建造的大屋顶是中国古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房屋面积越大,屋顶也随之越大,而木材经不起常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且刚度较小。斗拱当初就作为一种支撑大屋顶大出檐的受力构件而出现,位于屋檐下柱头与横梁之间,不仅解决了木材因刚度不够,应力对梁架结构的破坏,也加深了屋檐出挑的宽度和高度,保护了内部构件。屋面和上部构架的荷载通过斗拱传递给柱子,再由柱子传到基础,斗拱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最早在秦汉时期,青铜器上就出现了斗拱,斗拱体系开始初步萌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形式趋于成型,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斗拱处理方式,我们通过故宫博物院藏有的“采桑猎钫”中的宫室图可以看到在春秋战国时期斗拱已经运用于房屋的建造技艺中,通过天龙山十六窟的斗拱可以看到当时木结构斗拱的发展水平。
隋唐时期,有了非常成熟的木结构体系和斗拱体系,是斗拱结构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斗拱体积硕大,数量较少,柱间一般布置一到两朵,高度可以达到柱高的二分之一,风格庄重朴实,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到了宋代,斗拱体系开始变得成熟、精致,甚至开始走向柔美瑰丽,是一个转折期,斗拱高度渐变为柱高的七分之二,尺寸逐渐变小。并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公开印刷颁行的一本重要建筑著作《营造法式》,《营造法式》中称斗拱为“辅作”,每组斗拱称为一“朵”,每向外挑出一段称为一“跳”。
从元代开始,经历了一个过渡时期,斗拱体系开始发生功能性转变,由结构形式逐渐向装饰化构件转变。
到了清代,装饰功能逐渐增强,补间数量增多,形象造型越来越复杂,风格富丽堂皇,在清《工程做法》中称斗拱为“斗科”,每组斗拱则称为一“攒”,每向外挑出一段则为一“踩”。
斗拱名称 | 一组斗拱 | 每向外挑出一段 | 柱头斗拱 | 柱间斗拱 | 转角斗拱 |
宋代名称 | 一朵斗拱 | 一跳 | 柱头铺作 | 补间铺作 | 转角铺作 |
清代名称 | 一攒斗拱 | 一踩 | 柱头科 | 平身科 |
角科 |
斗拱体系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自身特点,演变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由简而繁、从雄壮到纤巧、从受力构件而渐次甚至于变成装饰构件的过程,成为了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等级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斗拱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完美诠释了古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述说了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历史,是精华所在,它像屋檐下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诗情画意,增加了建筑的灵动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民族文化符号。
责编: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