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巅峰——谭家岭出土玉器精粹

发布时间:2020-03-17文章出处:“赛博古”微信号作者:湖北省考古所 等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山前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且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这里发现的大型建筑、孔雀石、玉器、刻划符号、祭祀遗存等蕴含丰富的早期文明信息,其考古学文化主要经历了油子岭文化(距今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200年)、后石家河文化(距今4200~4000年)四个发展阶段。

  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石家河遗址是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油子岭文化晚期,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规模最大的聚落——谭家岭城址兴起于石家河遗址,开始引领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石 家河遗址成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中心:面积约8平方千米的石家河遗址是规模最大的聚落群,且聚落等级分化显著;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城址(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规模可能更大)是规模最大的城址,且城壕的工程量浩大;谭家岭聚落的大型居住场所、三房湾聚落的大型制陶作坊场所、印信台聚落的大型祭祀场所、邓家湾聚落的墓地祭祀场所等显示的石家河城址聚落功能区划最完整有序;代表早期文明信息的刻划符号、孔雀石等出土遗物最集中丰富。后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遭受黄河文明的强烈冲击被迫中断。石家河遗址成为中华早期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典型代表,这里发现的丰富多彩的陶塑艺术品、技术高超的玉器、铜器等显示出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其文化相当繁盛。

  在石家河遗址发现的诸多遗存中,玉器的发现尤其引人注目。

  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石家河遗址东南部的罗家柏岭聚落首次发掘出土44件玉器,其中的“中华第一凤”即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条件,初步判断这批玉器“与中原地区周代玉器特征相近”。

  1987~1992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联合组成石家河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东南部的肖家屋脊聚落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玉器157件。这批玉器主要出土于瓮棺中,其中的6号瓮棺出土玉器量多质精。通过考古层位学、类型学的分析,确认它们的年代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即本书的后石家河文化时期),从而奠定了石家河遗址玉器研究的重要基础,有关石家河遗址玉器及相关玉器的年代、内涵、性质、工艺、来源等方面的研究亦成为学术界讨论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大遗址保护及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早期文明进程研究等重大项目的推动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天门市博物馆联合开展石家河遗址的大规模考古勘探发掘。2015年,在石家河遗址核心区的谭家岭聚落新发现一批玉器,其新颖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轰动学术界,极大地丰富了石家河遗址玉器研究的内涵,成为石家河遗址荣获“2016年度全 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点睛之笔。

  谭家岭聚落位于石家河遗址核心区的石家河城址内的中心台地上,曾发现大型建筑遗存的线索。此次发现的玉器集中分布在谭家岭聚落的东部,分别出土于3号、4号、7号、8号、9号五座瓮棺内,共计各类玉器及残料246件,其中8号瓮棺出土玉器45件、9号瓮棺出土玉器63件,是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一次集中发现。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3号、4号、7号、8号、9号五座瓮棺均开口在耕土层下,打破石家河文化晚期的文化堆积。它们的坑口平面呈圆形,其上部已被破坏无存,残留部分多属葬具的腹底。葬具有陶瓮、陶缸、陶盆三类,以夹砂灰色方格纹陶瓮为主。随葬的玉器多散见于葬具底部,无明显的组合排列关系。其葬具及玉器特征与以往肖家屋脊聚落发现的葬具及玉器特征基本相同,年代属于后石家河文化时期。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玉器大多数属透闪石软玉。这些玉器的埋葬状况尚难以准确判断其具体功能和组合方式,目前仅据玉器本身的形态特点大致分为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和其他三类。

  人物形象出土数量不多,除神人头像外,多属普通人头像,其中的玦形连体双人头像罕见。

神人头像

连体双人头像

  动物形象比较丰富,有虎、鹰、蝉、鸟等造型,其中蝉的数量最多,虎次之。虎的造型可分为写实虎、长方形虎头像和管状虎头像三型。鹰的造型可分为写实鹰、抽象鹰和符号鹰三型,其中的虎脸座双鹰形象设计精妙。蝉的造型可分为直背蝉和弧背蝉二型。鸟的数量不多,造型主要呈双鸟形象。

玉虎

虎联座双鹰

玉鹰(左) 弧形玉蝉(右)

  其他类玉器比较复杂,有的功能比较明确,有的则难以明了,可分为冠饰、片状镂空佩饰、笄、璜、璧、管、珠、圆形牌、长方形牌等。

叉形器(左) 扇形玉佩(右)

玉璜

冠饰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玉器制作工艺技术精湛,至少采用了片切、线切、管钻、 桯钻、浮雕、圆雕、减地阳刻、掏膛等工艺技术,其双面减地阳刻与掏膛工艺技术尚属首次发现,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玉器资料仍在系统地整理研究过程中,与之关联的资料除石家河遗址内的罗家柏岭聚落和肖家屋脊聚落有集中发现外,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钟祥六合、荆州栆林岗、湖南澧县孙家岗等遗址也有集中发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河南瓦店、山东西朱封等遗址则多零星发现。在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加速、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加剧的背景下,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及相关遗址所见玉器的源流、社会结构、精神内涵等问题亟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为更好地满足学术界及社会大众的需要,我们以《石家河遗珍——谭家岭出土玉器精粹》图录的形式先行刊发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大部分玉器资料,希望进一步推动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的深入研究,更好地宣传石家河遗址的价值。

  本文由王蕾 摘编自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 编著《石家河遗珍——谭家岭出土玉器精粹》之“前言”。内容有删节、调整。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巅峰——谭家岭出土玉器精粹

发布时间:2020-03-17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山前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且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这里发现的大型建筑、孔雀石、玉器、刻划符号、祭祀遗存等蕴含丰富的早期文明信息,其考古学文化主要经历了油子岭文化(距今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200年)、后石家河文化(距今4200~4000年)四个发展阶段。

  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石家河遗址是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油子岭文化晚期,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规模最大的聚落——谭家岭城址兴起于石家河遗址,开始引领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石 家河遗址成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中心:面积约8平方千米的石家河遗址是规模最大的聚落群,且聚落等级分化显著;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城址(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规模可能更大)是规模最大的城址,且城壕的工程量浩大;谭家岭聚落的大型居住场所、三房湾聚落的大型制陶作坊场所、印信台聚落的大型祭祀场所、邓家湾聚落的墓地祭祀场所等显示的石家河城址聚落功能区划最完整有序;代表早期文明信息的刻划符号、孔雀石等出土遗物最集中丰富。后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遭受黄河文明的强烈冲击被迫中断。石家河遗址成为中华早期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典型代表,这里发现的丰富多彩的陶塑艺术品、技术高超的玉器、铜器等显示出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其文化相当繁盛。

  在石家河遗址发现的诸多遗存中,玉器的发现尤其引人注目。

  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石家河遗址东南部的罗家柏岭聚落首次发掘出土44件玉器,其中的“中华第一凤”即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条件,初步判断这批玉器“与中原地区周代玉器特征相近”。

  1987~1992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联合组成石家河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东南部的肖家屋脊聚落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玉器157件。这批玉器主要出土于瓮棺中,其中的6号瓮棺出土玉器量多质精。通过考古层位学、类型学的分析,确认它们的年代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即本书的后石家河文化时期),从而奠定了石家河遗址玉器研究的重要基础,有关石家河遗址玉器及相关玉器的年代、内涵、性质、工艺、来源等方面的研究亦成为学术界讨论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大遗址保护及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早期文明进程研究等重大项目的推动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天门市博物馆联合开展石家河遗址的大规模考古勘探发掘。2015年,在石家河遗址核心区的谭家岭聚落新发现一批玉器,其新颖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轰动学术界,极大地丰富了石家河遗址玉器研究的内涵,成为石家河遗址荣获“2016年度全 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点睛之笔。

  谭家岭聚落位于石家河遗址核心区的石家河城址内的中心台地上,曾发现大型建筑遗存的线索。此次发现的玉器集中分布在谭家岭聚落的东部,分别出土于3号、4号、7号、8号、9号五座瓮棺内,共计各类玉器及残料246件,其中8号瓮棺出土玉器45件、9号瓮棺出土玉器63件,是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一次集中发现。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3号、4号、7号、8号、9号五座瓮棺均开口在耕土层下,打破石家河文化晚期的文化堆积。它们的坑口平面呈圆形,其上部已被破坏无存,残留部分多属葬具的腹底。葬具有陶瓮、陶缸、陶盆三类,以夹砂灰色方格纹陶瓮为主。随葬的玉器多散见于葬具底部,无明显的组合排列关系。其葬具及玉器特征与以往肖家屋脊聚落发现的葬具及玉器特征基本相同,年代属于后石家河文化时期。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玉器大多数属透闪石软玉。这些玉器的埋葬状况尚难以准确判断其具体功能和组合方式,目前仅据玉器本身的形态特点大致分为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和其他三类。

  人物形象出土数量不多,除神人头像外,多属普通人头像,其中的玦形连体双人头像罕见。

神人头像

连体双人头像

  动物形象比较丰富,有虎、鹰、蝉、鸟等造型,其中蝉的数量最多,虎次之。虎的造型可分为写实虎、长方形虎头像和管状虎头像三型。鹰的造型可分为写实鹰、抽象鹰和符号鹰三型,其中的虎脸座双鹰形象设计精妙。蝉的造型可分为直背蝉和弧背蝉二型。鸟的数量不多,造型主要呈双鸟形象。

玉虎

虎联座双鹰

玉鹰(左) 弧形玉蝉(右)

  其他类玉器比较复杂,有的功能比较明确,有的则难以明了,可分为冠饰、片状镂空佩饰、笄、璜、璧、管、珠、圆形牌、长方形牌等。

叉形器(左) 扇形玉佩(右)

玉璜

冠饰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玉器制作工艺技术精湛,至少采用了片切、线切、管钻、 桯钻、浮雕、圆雕、减地阳刻、掏膛等工艺技术,其双面减地阳刻与掏膛工艺技术尚属首次发现,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玉器资料仍在系统地整理研究过程中,与之关联的资料除石家河遗址内的罗家柏岭聚落和肖家屋脊聚落有集中发现外,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钟祥六合、荆州栆林岗、湖南澧县孙家岗等遗址也有集中发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河南瓦店、山东西朱封等遗址则多零星发现。在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加速、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加剧的背景下,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及相关遗址所见玉器的源流、社会结构、精神内涵等问题亟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为更好地满足学术界及社会大众的需要,我们以《石家河遗珍——谭家岭出土玉器精粹》图录的形式先行刊发谭家岭聚落新发现的大部分玉器资料,希望进一步推动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的深入研究,更好地宣传石家河遗址的价值。

  本文由王蕾 摘编自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 编著《石家河遗珍——谭家岭出土玉器精粹》之“前言”。内容有删节、调整。

责编:韩翰

作者:湖北省考古所 等

文章出处:“赛博古”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