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区民族文物考古概述
海拉尔区(简称“海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结合部,即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与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边缘结合地带,海拉尔河与伊敏河汇合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海拉尔内陆断陷盆地”。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9°28′~120°34′与北纬49°06′~49°28′之间。海区境域界线曲折,东西长77公里,南北宽40公里。东部、南部与鄂温克族自治旗接壤,西部、北部同陈巴尔虎旗毗邻。距俄罗斯边界最近距离110公里,距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最近距离160公里。总面积1319.8平方公里,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0.53%,其中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占海区面积2.12%。
海拉尔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遗址分布图
流经海拉尔的河流主要有海拉尔河和伊敏河。海拉尔河、伊敏河境内水面面积1900余平方公里,径流量年际变化,最大径流量与最小径流量相比,相差幅度并不悬殊,大多数年份接近均值,水量相对稳定。河流径流量多年变化的周期性界线不明显,丰、平、枯水交替频繁,呈现出10~24年周期性变化。
海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在603~743米之间,相对高差170多米,平均海拔612.9米。海区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大风而少雨,蒸发量大;夏季温凉而短促,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霜冻早;冬季严寒漫长,地面积雪时间长。
海拉尔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全区共有28个民族,其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7.5%,其他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占总人口的22.5%。
海拉尔,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置,1734年建城(呼伦贝尔城),至今已有280多年建城历史。清代,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属地;民国九年(1920年),设呼伦县,管辖汉族事务;东北沦陷时期,隶属伪满洲国兴安北省;1940年,依据伪满洲国第89号令设市;2002年1月,撤市设区。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海区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55处。其中古遗址15处,古墓葬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37处。具体是:复查不可移动文物16处,其中古遗址3处,古墓葬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12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9处,其中古遗址12处,古墓葬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25处。
对于细石器起源地的研究目前尚未定论。呼伦贝尔草原细石器工业十分发达,了解这一地区细石器与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业已出现的细石器和西伯利亚细石器的关系,可能为解决这一学术问题提供依据。
呼伦贝尔地处我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呼伦贝尔的细石器研究成为带有国际性研究意义的课题。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我国考古学家佟柱臣[1]、安志敏[2]、汪宇平[3]、盖山林等人也多次到这里调查[4],至今调查、发掘、研究仍不绝于缕,其中海拉尔西山、哈克遗址便是长期受到关注的学术焦点。
海拉尔西山(松山)遗址位于海拉尔区西山54发射塔西500米处。1962年8月,安志敏先生调查发现并命名。该遗址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共有25处,采集有石核、石片、石叶、刮削器、白瓷片、铁器残片。2009年7月,海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一片沙坑中,采集到石叶等细石器,还有陶片、骨器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确定这片沙坑为细石器的一处遗址点。
哈克遗址分布在海拉尔河河谷的二级台地上,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以海区哈克镇境内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以细石器为代表的古遗址及古墓葬命名,时代为距今6000~4000年,以精美玉器、细石器、弓箭、陶器和丰富的墓葬为代表。
1985年以降,在海拉尔郊区哈克镇西北3公里团结村一组、团结小学及新村东150米处,先后三次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以细石器为主的遗迹、墓葬,引起国内考古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与呼伦贝尔盟民族博物馆联合对哈克镇团结村遗址进行正式调查、发掘清理[5]。
2004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将哈克遗址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克遗址一号点位于哈克镇哈克村一组居民区内,在该遗址地表散布石镞、石片、石叶、石核等细石器遗物,以及少量陶片。2003~2004年,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出土各类文化遗物2154件,还发现辽代遗物,并且在新石器文化层内发现两座墓葬,一处居住遗址,这是首次发掘出距今5000多年的“地窨子”遗迹。哈克遗址二号点在哈克镇团结小学东南1800米的风蚀沙坑中,暴露一座新石器时代墓葬,肢骨大多散失,头骨埋在距地表约0.3米深的沙土中,保存尚好,出土百余件细石器。哈克遗址三号出土点是一座墓葬,位于哈克村东约150米的平地上,在近50平方米的范围内采集、清理出大量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牙器和人骨,还出土了陶片和彩陶片。哈克―团结遗址出土的彩陶在呼伦贝尔是首次发现,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分布最北部的一个地点。哈克―团结遗址共出土了8件玉器,其中玉斧2件、玉璧3件,以及两端刃玉锛、玉环、玉珠各1件。玉斧和玉锛的刃部均无明显使用痕迹,可能属于礼器。
新石器时代,以哈克遗址出土的三角形石镞为标准器物,代表着细石器发展到顶峰时期,时间为距今7000~4000年之间的呼伦贝尔地区考古学文化。石镞外形发展顺序应为柳叶形→桃形→三角形→四棱形,在桃形石镞基础上形成了更高的加工技术,生产出三角形凹底石镞。最具代表性遗址应为哈克遗址,并包括了这一地区曾经发现的200多处细石器遗址中的绝大多数。因此,将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称之为哈克文化[6]。
1984年,在海拉尔松山以西,滨洲铁路北侧,东距海拉尔市区约4.5公里处,发现一件大型陶鬲,高28厘米,最大口径31厘米,腹径27厘米,裆高10厘米。腹壁较直呈桶状,乳袋状足较高[7]。该陶鬲的年代在商代到西周早中期之间。
呼伦贝尔团结鲜卑墓群遗址为拓跋鲜卑走出大兴安岭南迁时留下的遗存。团结墓地遗存位于哈克镇团结村西约0.5公里处的海拉尔河南岸台地上,北距海拉尔河约0.8公里,南距301国道约2公里。该墓地经过发掘,已发现7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无葬具,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均为单人葬。随葬品均为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以陶器为主,部分墓葬中出有铁器,殉牲现象较普遍。这些葬俗与呼伦贝尔地区鲜卑墓地的土坑竖穴墓基本相同。从团结墓地的墓葬形制和文化内涵来分析,该墓地上限约为东汉中晚期。这一发现为拓跋鲜卑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2006年9月4日,该墓地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海拉尔谢尔塔拉墓地的发掘,是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民族考古的一项重要收获。谢尔塔拉,是蒙语“金色草原”的意思。每到七月,遍野的黄花菜竞相开放,很是壮观,由此而得名。墓地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谢尔塔拉镇东约5公里的台地上,西南距海拉尔市区约15公里,南距海拉尔河2公里。
谢尔塔拉墓地1998年首次发掘,共清理出10座墓葬,出土金、银、铜、铁、陶、木、桦树皮器等各类文物,其中不仅有大木弓、铁镞、桦树皮马鞍、玻璃球等百余件文物,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10具尸骨。经人种学家鉴定,这些墓主属于北亚蒙古人种,属于公元9~10世纪的室韦墓葬,对蒙古族源研究有重要价值[8]。
2013年8~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组成呼伦贝尔联合考古队,王巍所长、塔拉院长担任总领队,对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进行第二次正式考古发掘,同时对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推进蒙古族源研究的重要考古成果。此次谢尔塔拉墓地发掘新发现3座保存完整的墓葬。在发掘过程中,将墓葬发掘到棺盖板后,由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亲临现场,采用套箱方式将墓葬整取,运回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开展实验室考古。其重要性有两点:一是在开展实验室考古的过程中,最大限度获取考古信息资料,包括各类检测样品的提取以及拍摄完整发掘过程的影像资料;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木质葬具和出土文物进行科学有效保护,为深入研究和博物馆展示奠定基础[9]。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在陈巴尔虎草原岗嘎墓地发掘清理出6座墓葬,均以独木棺为葬具,出土桦树皮箭囊、木杆铁镞、铜耳饰等一批珍贵文物,初步推断其年代约为公元7~8世纪。经钻探,该墓地还分布有多座同类墓葬。这是呼伦贝尔草原迄今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以独木棺为葬具的古墓群[10]。
史载蒙古皇族用独木棺作葬具。《元史》卷七九《祭祀志》说:“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11]明人叶子奇《草木子》记述“元朝官裹,用梡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小大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之地深埋之。”[12]
谢尔塔拉文化代表了公元7~10世纪活动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室韦人遗存。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谢尔塔拉人群在颅面类型上与现代蒙古人最接近,基本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谢尔塔拉文化的发现,为研究室韦的历史以及探索蒙古族的起源提供了科学的考古实证资料,对于构建呼伦贝尔草原古代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体系,推动中国东北边疆地区考古与历史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谢尔塔拉墓地和岗嘎墓地,对于探寻蒙古族源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注释:
[1]佟柱臣:《试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页403-422。
[2]安志敏:《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页289-316。
[3]汪宇平:《内蒙古海拉尔市附近发现细石器文化遗址》,《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页54。
[4]简单的学术史可参程道宏:《呼伦贝尔史话》,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页38-3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呼伦贝尔盟民族博物馆:《内蒙古海拉尔市团结遗址的调查》,《考古》2001年第5期,页3-17;赵越:《论哈克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页64-79。
[6]赵越主编:《古代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页33。
[7]王成:《内蒙古海拉尔西山发现大型陶鬲》,《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页10。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海拉尔区文物管理所:《海拉尔谢尔塔拉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9]刘国祥、白劲松:《蒙古族源考古新进展——2013年度谢尔塔拉墓地与岗嘎墓地发掘收获》,http://www.kaogu.cn/html/cn/xueshuhuodongzixun/2013nianduzhongguobianjiangkaoguluntan/2013/1224/44825.html。
[10]呼伦贝尔联合考古队:《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考古》2015年第7期,页75-86。
[11]〔明〕宋濂等 :《元史》,北京 :中华书局,1976 年,页1925。
[12]〔明〕叶子奇撰《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页60。
(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