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展示秦汉儿童生活的原貌——王子今《插图秦汉儿童史》读后

发布时间:2020-07-21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微信号作者:董涛

  《插图秦汉儿童史》是王子今教授研究儿童史的新近成果之一,为了让读者能够“直观地获得具体生动的儿童知识”,该书别出心裁,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秦汉社会儿童生活的各方面情况。笔者阅读过该书之后,认为该书及作者的相关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开辟“儿童史”研究的新领域

  “儿童史”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被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菲利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出版以来,“儿童史研究在理论、方法和资料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刘玲娣《打开可以“望见生动情景的视窗”——读王子今教授〈秦汉儿童的世界〉》,《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1期)。中国学者对儿童史研究的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重要成果,例如有学者曾经搜集整理过历史上的儿童故事。然而问题是,“儿童史”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尤其是断代的“儿童史”,究竟还能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作者近些年来的研究实践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我们即便是只看该书目录中的标题也会觉得非常惊讶,原来儿童史竟然可以有如此多的选题!该书分成十个部分,分别讨论社会对儿童的观念、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命运等,另外还有秦汉儿童的社会生活,包括儿童的游艺、教育,以及不同阶级儿童的命运等等。当然这并不是作者关注的全部内容,在关于秦汉儿童史的系列研究中,作者还讨论过秦汉儿童的健康问题以及早婚现象等等。

  在该书以及作者对秦汉儿童的系列研究中,很多问题都被提及,但由于材料限制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并未充分展开,这也给后学继续思考留下较大的空间。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拓展了学术空间,也提醒关注相关问题的学者,将更多的主题纳入“儿童史”研究的范畴。相信在该书及作者系列研究的启发之下,随着更多资料的出土,相关的研究会继续向前推进。

  “秦汉儿童史”作为一个整体正逐渐被学界接纳。这种“开辟”之功,作为后来学者定深怀感念。

  提供“以图证史”的新思路

  该书名为“插图秦汉儿童史”,图文并茂是该书最主要的特点。作者提到,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是由于先前出版的《秦汉儿童世界》(中华书局2018年版)缺乏配图留下遗憾,所以在该书中作者广泛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通过插图的方式展示秦汉儿童生活的原貌。全书总计有289幅插图,而在“插图说明”的部分每一幅图都有详尽的出处。这些图片包括各类文物照片和线图,砖石碑刻拓片、摹绘以及古籍书影等等,尤其是画像石资料,每每在分析重要问题的时候都会结合画像石中提供的历史信息。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图片的搜集与整理任务量十分巨大,然而其中更为困难的还是图片与内容的整合与搭配。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作者许多图片的选用都别具匠心,例如作者提到陕西靖边汉墓壁画中项橐的画像“眉目清朗,神情平和,是相当可爱的童子形象”,读者再看右侧的配图,会深深赞同作者的意见,这可以说是图片与文字配合相得益彰的典范例证了。再如作者讨论儿童的游艺生活,配图有儿童的玩具以及游戏的场景等等,这样的形式显然会给读者带来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其实如果使用得当,图片也同样可以有效传递作者的思想,例如封面配图采用的是西安翠竹园M1西壁人物线描图,作者在正文中写道,“画面表现了妇女养护子女的艰难”。单单使用这张线图作为封面其实大有深意。心细的读者自然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舐犊之爱的赞颂,而继续阅读,在后记中看到作者对母亲的遥远怀思和深心纪念,以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前后呼应,当有恍然大悟之感。

  事实上,该书名为“插图”,却也提供了“以图证史”的新思路。自古以来所言“图书”者,本就有“图”有“书”,“图”和“书”一样都可以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而新的时代多数读者对“读图”的兴趣更加浓厚,甚至有人称互联网时代为“读图时代”。

  当然也应该注意到,近来对图像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热点问题。秦汉历史文献遗存相对较少,而包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画像资料很多并没有得到正确解读,主要的原因是对图像历史信息的解读需要对历史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熟练的技术方法。近期有学者撰文指出,应当推进“图学”和历史学、考古学并行开展,并且要逐步发展图像学基础研究理论和方法。无论“图学”还是“图像学”,基本问题都是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所以可以认为该书的完成是对“以图证史”的一次重要尝试,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现历史学家的儿童关怀

  “儿童关怀”可以说是该书的核心思想,感受作者的这种关怀是阅读本书最重要的体验。事实上,“儿童史”这样的选题本身就显示了作者的独特关怀,如果没有对历史深厚的关怀,也很难关注到“儿童”这样的一个群体。这是因为“儿童”这个概念本身说明了独立行为能力的欠缺,而历史中的主体其实都是成年人,所以无论是历史的书写者还是后来的研究者,通常会忽视儿童的存在。作者的研究本身就是从儿童出发的,所以从儿童的生存问题,到儿童成长中遇到的诸如生计问题、教育问题等,都是作者关怀的内容。

  尤其是对于秦汉时期儿童生活的艰难,作者一直怀有悲悯的情怀。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饶有兴味地描述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另外一方面作者也指出,由于儿童缺乏独立的行为能力,所以在各种极端状态下更容易受到冲击,如果缺乏必要的呵护,儿童生活的悲惨是可想而知的。历史资料中也确实包含有很多类似的历史信息,所以对儿童的生存权益问题,作者并不感到乐观,指出儿童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女童的生存问题,“溺婴”现象意味着秦汉时代部分地区女性婴儿一出生就要面对生存危机。另外该书也讨论儿童的劳动和劳动中的儿童,注意到下层社会的儿童“很早就承受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很多儿童自小身心都遭受摧残。再者,作者还注意到秦汉社会对穷困未成年人的歧视,这让儿童的生活更增加许多艰难。

  作者的关怀还体现在对非常状态下儿童生活的关心,例如战争背景下的儿童,作者提到如果在战争状态下,随军儿童的“生命历程可能要直接经受攻与守两军近战拼杀的残酷考验”,汉代随军儿童的生活状况令人不忍细思。即便是有一些儿童因缘际会成为“少年吏”,开始从事实际的行政事务,他们的生活状况依然并不乐观,留给他们的应该也是案牍抄写等繁杂而重复的劳动。而作者这样的结论,除了对史料的梳理,也主要来自对画像石图像资料的考察,例如作者指出武梁祠画像中有小吏随行的画面,画面上小吏的形象相对其他人物比例较小,画师和工匠可能有意表现其猥琐,但作者却说“我们看到的,则是其辛劳”,寥寥数语,足见作者的热心肠。

  的确,历史研究者面对研究对象应该尽可能地冷静和客观,可是人们往往会忽略的是,历史学者也应该对研究对象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冷静和理性处理包括图像在内的各种资料,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关心对待研究对象,如此学术成果也会更有生命力,这或许就是“眼孔极冷,心肠极热”的深层含义。

  总体而言,作为秦汉儿童史研究的系列作品之一,《插图秦汉儿童史》别出心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展示秦汉时期的儿童生活,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秦汉儿童研究的空间,也启发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思考。而其中读者更能够感同身受的是历史学者的“儿童关怀”,对这种关怀的体验与践行,也能够让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学者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展示秦汉儿童生活的原貌——王子今《插图秦汉儿童史》读后

发布时间:2020-07-21

  《插图秦汉儿童史》是王子今教授研究儿童史的新近成果之一,为了让读者能够“直观地获得具体生动的儿童知识”,该书别出心裁,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秦汉社会儿童生活的各方面情况。笔者阅读过该书之后,认为该书及作者的相关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开辟“儿童史”研究的新领域

  “儿童史”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被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菲利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出版以来,“儿童史研究在理论、方法和资料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刘玲娣《打开可以“望见生动情景的视窗”——读王子今教授〈秦汉儿童的世界〉》,《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1期)。中国学者对儿童史研究的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重要成果,例如有学者曾经搜集整理过历史上的儿童故事。然而问题是,“儿童史”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尤其是断代的“儿童史”,究竟还能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作者近些年来的研究实践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我们即便是只看该书目录中的标题也会觉得非常惊讶,原来儿童史竟然可以有如此多的选题!该书分成十个部分,分别讨论社会对儿童的观念、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命运等,另外还有秦汉儿童的社会生活,包括儿童的游艺、教育,以及不同阶级儿童的命运等等。当然这并不是作者关注的全部内容,在关于秦汉儿童史的系列研究中,作者还讨论过秦汉儿童的健康问题以及早婚现象等等。

  在该书以及作者对秦汉儿童的系列研究中,很多问题都被提及,但由于材料限制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并未充分展开,这也给后学继续思考留下较大的空间。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拓展了学术空间,也提醒关注相关问题的学者,将更多的主题纳入“儿童史”研究的范畴。相信在该书及作者系列研究的启发之下,随着更多资料的出土,相关的研究会继续向前推进。

  “秦汉儿童史”作为一个整体正逐渐被学界接纳。这种“开辟”之功,作为后来学者定深怀感念。

  提供“以图证史”的新思路

  该书名为“插图秦汉儿童史”,图文并茂是该书最主要的特点。作者提到,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是由于先前出版的《秦汉儿童世界》(中华书局2018年版)缺乏配图留下遗憾,所以在该书中作者广泛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通过插图的方式展示秦汉儿童生活的原貌。全书总计有289幅插图,而在“插图说明”的部分每一幅图都有详尽的出处。这些图片包括各类文物照片和线图,砖石碑刻拓片、摹绘以及古籍书影等等,尤其是画像石资料,每每在分析重要问题的时候都会结合画像石中提供的历史信息。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图片的搜集与整理任务量十分巨大,然而其中更为困难的还是图片与内容的整合与搭配。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作者许多图片的选用都别具匠心,例如作者提到陕西靖边汉墓壁画中项橐的画像“眉目清朗,神情平和,是相当可爱的童子形象”,读者再看右侧的配图,会深深赞同作者的意见,这可以说是图片与文字配合相得益彰的典范例证了。再如作者讨论儿童的游艺生活,配图有儿童的玩具以及游戏的场景等等,这样的形式显然会给读者带来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其实如果使用得当,图片也同样可以有效传递作者的思想,例如封面配图采用的是西安翠竹园M1西壁人物线描图,作者在正文中写道,“画面表现了妇女养护子女的艰难”。单单使用这张线图作为封面其实大有深意。心细的读者自然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舐犊之爱的赞颂,而继续阅读,在后记中看到作者对母亲的遥远怀思和深心纪念,以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前后呼应,当有恍然大悟之感。

  事实上,该书名为“插图”,却也提供了“以图证史”的新思路。自古以来所言“图书”者,本就有“图”有“书”,“图”和“书”一样都可以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而新的时代多数读者对“读图”的兴趣更加浓厚,甚至有人称互联网时代为“读图时代”。

  当然也应该注意到,近来对图像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热点问题。秦汉历史文献遗存相对较少,而包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画像资料很多并没有得到正确解读,主要的原因是对图像历史信息的解读需要对历史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熟练的技术方法。近期有学者撰文指出,应当推进“图学”和历史学、考古学并行开展,并且要逐步发展图像学基础研究理论和方法。无论“图学”还是“图像学”,基本问题都是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所以可以认为该书的完成是对“以图证史”的一次重要尝试,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现历史学家的儿童关怀

  “儿童关怀”可以说是该书的核心思想,感受作者的这种关怀是阅读本书最重要的体验。事实上,“儿童史”这样的选题本身就显示了作者的独特关怀,如果没有对历史深厚的关怀,也很难关注到“儿童”这样的一个群体。这是因为“儿童”这个概念本身说明了独立行为能力的欠缺,而历史中的主体其实都是成年人,所以无论是历史的书写者还是后来的研究者,通常会忽视儿童的存在。作者的研究本身就是从儿童出发的,所以从儿童的生存问题,到儿童成长中遇到的诸如生计问题、教育问题等,都是作者关怀的内容。

  尤其是对于秦汉时期儿童生活的艰难,作者一直怀有悲悯的情怀。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饶有兴味地描述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另外一方面作者也指出,由于儿童缺乏独立的行为能力,所以在各种极端状态下更容易受到冲击,如果缺乏必要的呵护,儿童生活的悲惨是可想而知的。历史资料中也确实包含有很多类似的历史信息,所以对儿童的生存权益问题,作者并不感到乐观,指出儿童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女童的生存问题,“溺婴”现象意味着秦汉时代部分地区女性婴儿一出生就要面对生存危机。另外该书也讨论儿童的劳动和劳动中的儿童,注意到下层社会的儿童“很早就承受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很多儿童自小身心都遭受摧残。再者,作者还注意到秦汉社会对穷困未成年人的歧视,这让儿童的生活更增加许多艰难。

  作者的关怀还体现在对非常状态下儿童生活的关心,例如战争背景下的儿童,作者提到如果在战争状态下,随军儿童的“生命历程可能要直接经受攻与守两军近战拼杀的残酷考验”,汉代随军儿童的生活状况令人不忍细思。即便是有一些儿童因缘际会成为“少年吏”,开始从事实际的行政事务,他们的生活状况依然并不乐观,留给他们的应该也是案牍抄写等繁杂而重复的劳动。而作者这样的结论,除了对史料的梳理,也主要来自对画像石图像资料的考察,例如作者指出武梁祠画像中有小吏随行的画面,画面上小吏的形象相对其他人物比例较小,画师和工匠可能有意表现其猥琐,但作者却说“我们看到的,则是其辛劳”,寥寥数语,足见作者的热心肠。

  的确,历史研究者面对研究对象应该尽可能地冷静和客观,可是人们往往会忽略的是,历史学者也应该对研究对象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冷静和理性处理包括图像在内的各种资料,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关心对待研究对象,如此学术成果也会更有生命力,这或许就是“眼孔极冷,心肠极热”的深层含义。

  总体而言,作为秦汉儿童史研究的系列作品之一,《插图秦汉儿童史》别出心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展示秦汉时期的儿童生活,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秦汉儿童研究的空间,也启发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思考。而其中读者更能够感同身受的是历史学者的“儿童关怀”,对这种关怀的体验与践行,也能够让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学者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责编:韩翰

作者:董涛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