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成立25周年(一)

发布时间:2020-07-24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作者:

  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成国内第一个常规碳十四年代学实验室。1995年,顺应世界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潮流,成立科技考古中心(下文简称中心)。今年是中心成立25周年,我们将在《中国文物报》推出系列文章,以展示中心近年来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绩。

  25年风华正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扶植学科、重点研究室、登峰计划优势学科和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的全方位支持下,中心目前实验设备较为齐全、比对标本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科研业绩斐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从事科技考古研究门类最为齐全、研究资料最为丰富的科研机构之一。我们制定了多项国家级文物考古行业标准,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在古代动物资源获取和利用、古代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古代手工业和技术、农耕文明、史前治水、树木年轮、数字考古、古DNA研究、同位素分析等研究和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比肩的地位,引领着国内多个科技考古专业方向的高质量发展。

  回顾往昔,我们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国内外考古科研院所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田野考古永远是科技考古的生命线;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课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深入“发掘”科技考古资源,为中国考古学的进步添翼!

  此次系列文章全面涵盖中心的14个专业方向,分为环境与生业、古代手工业与技术、人骨考古研究、研究标准与规范、科技考古新技术等5个方面的成果。本版推出“环境与生业新进展”专题。

辽宁广鹿岛贝丘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的认识及展望

吕 鹏

  贝丘遗址是指以贝类的文化堆积为主的一类考古遗址,此类遗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河流和湖泊的沿岸。贝丘文化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这正是人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迄今,我国北起辽宁、南抵海南、东到台湾、西达云南的广大范围内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贝丘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实验室长期以来将贝丘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先后对山东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群和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群进行过动物考古学研究。此次在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2004年以来对广鹿岛贝丘遗址群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重点发掘的遗址包括小珠山、吴家村和门后遗址等)的基础上,我们于2014年开始对其开展动物考古学综合研究(包括动物遗存定性定量研究、古DNA研究、碳氮和锶稳定同位素分析等)。

  主要认识

  距今8500年前,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广鹿岛从大陆隔离。按生业方式的转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距今6700年左右为第一阶段,史前先民登陆此岛,岛上有大量的鹿类可供狩猎,海里有丰富的海产品可供渔捞(主要是牡蛎),而随着人类入岛的狗成为渔猎生业的好帮手;距今6300~距今5000年为第二阶段,家猪开始出现在岛上,锶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源于岛外,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人类开始用自己种植的粟和黍的副产品来喂饲家畜,家畜饲养方式的引入可能与狩猎所得猎物已经满足不了岛上居民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有关,证据之一是岛上的大型鹿类动物(马鹿)已因过度狩猎而逐渐灭绝;距今4800~距今4100年为第三阶段,家畜饲养方式作为一种能够获得稳定而充裕动物资源的方式在此阶段得以发扬光大,但是,史前先民依旧通过渔猎的方式获取岛上及周边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动物被人类引入岛屿的例证很多,最早例证见于距今19000~10000年前,人类将袋貂(Phalanger orientalis)引入到美拉尼西亚的新爱尔兰,这种动物可能来自新不列颠岛。家养动物不借助人类帮助是不可能到达岛屿的,因此,将家养动物运输到边界清晰的岛屿上的行为是很容易辨识的。3种家养动物(狗、猪和黄牛)在广鹿岛的依次突然出现,加之锶同位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它们是由人类带入到广鹿岛的。

  广鹿岛上的家养动物可能直接来源于地缘距离较近的辽东半岛。辽东半岛家养动物出现的时间要稍早于或大体相当于广鹿岛:北吴屯遗址在相当于小珠山文化早期阶段即已出现家狗和家猪,平安堡遗址在相当于小珠山文化晚期阶段已出现家养黄牛。由此,我们推测在小珠山文化早期阶段,家狗随着史前居民到达广鹿岛,并成为渔猎活动辅助手段;小珠山文化第三期,家猪或家猪驯化技术传入该岛,以家猪饲养为代表的家畜饲养业兴起并逐步发展;小珠山文化晚期阶段,辽东半岛已开始饲养家养黄牛,其肢骨被用以制作骨器并带入该岛。

  研究展望

  朝鲜半岛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晚于广鹿岛所在的辽东半岛区域:狗为距今5500~距今4000年,马和黄牛为距今4000~距今3400年,猪为距今1400~距今1100年,小米、小豆和大豆为距今5500~距今5000年,小麦、大麦和稻米出现的时间更晚。广鹿岛所在的辽宁半岛与朝鲜半岛接壤,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因此,今后研究中应特别关注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在此大区域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甘肃洮河流域古代家养黄牛与家羊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新证据

赵 欣 博凯龄

  公元前四千纪至公元前二千纪,中国甘青地区是文化交流和家养新物种利用的重要区域。考古发现表明甘青地区可能是起源于西亚和中亚的一些家养动物(如黄牛、绵羊、山羊和马等)最早进入中国的地区之一。因此,对于探索这些家养动物进入中国的路线,揭示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时期黄河上游不同考古学文化对这些家养动物利用策略的多样化,甘青地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博凯龄(Katherine Brunson)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维思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多家单位合作,于2020年6月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共同发表文章《Zooarchaeology, ancient mtDNA, and radiocarbon dating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emergence of domestic cattle and caprines in the Tao River Valley of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为古代家牛和家羊在甘青地区的出现提出新的认识。

  文章首先对甘肃和青海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已发表的动物考古资料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认为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甘青地区家养动物的比例越来越高;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特别是齐家文化时期,牛羊越来越普遍,齐家文化已有使用羊的肩胛骨作卜骨的现象。青藏高原的考古遗址中发现比例较高的野生动物群体,因此推测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古代人群可以利用更广泛的动物资源。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的甘青居民更依赖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可能是为了适应和利用当地干旱的地貌环境。但是,这些资料中缺乏对骨骼进行碳十四测年的直接年代证据,在对骨骼进行形态鉴定时难免有失误之处,因此在使用这些资料推测家养动物最早到达中国西北地区时间的时候,需要更为谨慎。

  文章对洮河考古项目(TRAP)的大崖头、齐家坪、灰嘴屲三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进行了分析。这三个遗址属于连续的三个时期:马家窑文化时期(公元前3300-前2000年)、齐家文化时期(公元前2300-前1500年)和辛店文化时期(公元前1600-前600年),动物骨骼都出土于普通灰坑,具有相似的考古学和环境背景。动物考古学研究显示,在这三个遗址中家养动物都是最普遍的,主要包括狗、猪、牛、羊,但不排除混有狼、野猪、野牛等,未发现马、驴和骆驼。此外还发现少量啮齿类、野兔、鹿、鸟和鱼等。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动物种属鉴定和明确的绝对年代,这三个遗址出土的重要羊骨都进行了DNA分析和碳十四测年。大崖头遗址出土的羊骨应该代表了甘青地区最早的羊,但是碳十四测年显示大崖头三个绵羊样本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750年;山羊的年代更晚,为公元前1000-前850年,明显晚于马家窑文化时期。齐家坪和灰嘴屲出土羊骨的碳十四测年分别为公元前1600-前1400年和公元前1200-前900年,与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年代相符。到了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时期,人们越来越依赖以羊为主的畜牧业。这是目前有明确碳十四测年数据的中国最早的家羊,绵羊和山羊分别为公元前1900-前1750年和公元前1600-前1450年。尽管家养黄牛和家羊在公元前四千纪中期可能到达甘青地区,但是数量应该比较少。至公元前2500年以后,该地区畜牧牛羊才变得普遍。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研究中,骨骼形态学、分子考古学和碳十四年代学等多学科相结合,才能够为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提供更精确、更有效的信息。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成立25周年(一)

发布时间:2020-07-24

  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成国内第一个常规碳十四年代学实验室。1995年,顺应世界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潮流,成立科技考古中心(下文简称中心)。今年是中心成立25周年,我们将在《中国文物报》推出系列文章,以展示中心近年来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绩。

  25年风华正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扶植学科、重点研究室、登峰计划优势学科和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的全方位支持下,中心目前实验设备较为齐全、比对标本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科研业绩斐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从事科技考古研究门类最为齐全、研究资料最为丰富的科研机构之一。我们制定了多项国家级文物考古行业标准,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在古代动物资源获取和利用、古代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古代手工业和技术、农耕文明、史前治水、树木年轮、数字考古、古DNA研究、同位素分析等研究和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比肩的地位,引领着国内多个科技考古专业方向的高质量发展。

  回顾往昔,我们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国内外考古科研院所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田野考古永远是科技考古的生命线;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课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深入“发掘”科技考古资源,为中国考古学的进步添翼!

  此次系列文章全面涵盖中心的14个专业方向,分为环境与生业、古代手工业与技术、人骨考古研究、研究标准与规范、科技考古新技术等5个方面的成果。本版推出“环境与生业新进展”专题。

辽宁广鹿岛贝丘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的认识及展望

吕 鹏

  贝丘遗址是指以贝类的文化堆积为主的一类考古遗址,此类遗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河流和湖泊的沿岸。贝丘文化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这正是人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迄今,我国北起辽宁、南抵海南、东到台湾、西达云南的广大范围内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贝丘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实验室长期以来将贝丘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先后对山东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群和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群进行过动物考古学研究。此次在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2004年以来对广鹿岛贝丘遗址群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重点发掘的遗址包括小珠山、吴家村和门后遗址等)的基础上,我们于2014年开始对其开展动物考古学综合研究(包括动物遗存定性定量研究、古DNA研究、碳氮和锶稳定同位素分析等)。

  主要认识

  距今8500年前,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广鹿岛从大陆隔离。按生业方式的转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距今6700年左右为第一阶段,史前先民登陆此岛,岛上有大量的鹿类可供狩猎,海里有丰富的海产品可供渔捞(主要是牡蛎),而随着人类入岛的狗成为渔猎生业的好帮手;距今6300~距今5000年为第二阶段,家猪开始出现在岛上,锶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源于岛外,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人类开始用自己种植的粟和黍的副产品来喂饲家畜,家畜饲养方式的引入可能与狩猎所得猎物已经满足不了岛上居民日益增长的肉食需求有关,证据之一是岛上的大型鹿类动物(马鹿)已因过度狩猎而逐渐灭绝;距今4800~距今4100年为第三阶段,家畜饲养方式作为一种能够获得稳定而充裕动物资源的方式在此阶段得以发扬光大,但是,史前先民依旧通过渔猎的方式获取岛上及周边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动物被人类引入岛屿的例证很多,最早例证见于距今19000~10000年前,人类将袋貂(Phalanger orientalis)引入到美拉尼西亚的新爱尔兰,这种动物可能来自新不列颠岛。家养动物不借助人类帮助是不可能到达岛屿的,因此,将家养动物运输到边界清晰的岛屿上的行为是很容易辨识的。3种家养动物(狗、猪和黄牛)在广鹿岛的依次突然出现,加之锶同位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它们是由人类带入到广鹿岛的。

  广鹿岛上的家养动物可能直接来源于地缘距离较近的辽东半岛。辽东半岛家养动物出现的时间要稍早于或大体相当于广鹿岛:北吴屯遗址在相当于小珠山文化早期阶段即已出现家狗和家猪,平安堡遗址在相当于小珠山文化晚期阶段已出现家养黄牛。由此,我们推测在小珠山文化早期阶段,家狗随着史前居民到达广鹿岛,并成为渔猎活动辅助手段;小珠山文化第三期,家猪或家猪驯化技术传入该岛,以家猪饲养为代表的家畜饲养业兴起并逐步发展;小珠山文化晚期阶段,辽东半岛已开始饲养家养黄牛,其肢骨被用以制作骨器并带入该岛。

  研究展望

  朝鲜半岛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晚于广鹿岛所在的辽东半岛区域:狗为距今5500~距今4000年,马和黄牛为距今4000~距今3400年,猪为距今1400~距今1100年,小米、小豆和大豆为距今5500~距今5000年,小麦、大麦和稻米出现的时间更晚。广鹿岛所在的辽宁半岛与朝鲜半岛接壤,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因此,今后研究中应特别关注家养动物和农作物在此大区域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甘肃洮河流域古代家养黄牛与家羊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新证据

赵 欣 博凯龄

  公元前四千纪至公元前二千纪,中国甘青地区是文化交流和家养新物种利用的重要区域。考古发现表明甘青地区可能是起源于西亚和中亚的一些家养动物(如黄牛、绵羊、山羊和马等)最早进入中国的地区之一。因此,对于探索这些家养动物进入中国的路线,揭示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时期黄河上游不同考古学文化对这些家养动物利用策略的多样化,甘青地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博凯龄(Katherine Brunson)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维思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多家单位合作,于2020年6月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共同发表文章《Zooarchaeology, ancient mtDNA, and radiocarbon dating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emergence of domestic cattle and caprines in the Tao River Valley of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为古代家牛和家羊在甘青地区的出现提出新的认识。

  文章首先对甘肃和青海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已发表的动物考古资料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认为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甘青地区家养动物的比例越来越高;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特别是齐家文化时期,牛羊越来越普遍,齐家文化已有使用羊的肩胛骨作卜骨的现象。青藏高原的考古遗址中发现比例较高的野生动物群体,因此推测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古代人群可以利用更广泛的动物资源。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的甘青居民更依赖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可能是为了适应和利用当地干旱的地貌环境。但是,这些资料中缺乏对骨骼进行碳十四测年的直接年代证据,在对骨骼进行形态鉴定时难免有失误之处,因此在使用这些资料推测家养动物最早到达中国西北地区时间的时候,需要更为谨慎。

  文章对洮河考古项目(TRAP)的大崖头、齐家坪、灰嘴屲三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进行了分析。这三个遗址属于连续的三个时期:马家窑文化时期(公元前3300-前2000年)、齐家文化时期(公元前2300-前1500年)和辛店文化时期(公元前1600-前600年),动物骨骼都出土于普通灰坑,具有相似的考古学和环境背景。动物考古学研究显示,在这三个遗址中家养动物都是最普遍的,主要包括狗、猪、牛、羊,但不排除混有狼、野猪、野牛等,未发现马、驴和骆驼。此外还发现少量啮齿类、野兔、鹿、鸟和鱼等。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动物种属鉴定和明确的绝对年代,这三个遗址出土的重要羊骨都进行了DNA分析和碳十四测年。大崖头遗址出土的羊骨应该代表了甘青地区最早的羊,但是碳十四测年显示大崖头三个绵羊样本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750年;山羊的年代更晚,为公元前1000-前850年,明显晚于马家窑文化时期。齐家坪和灰嘴屲出土羊骨的碳十四测年分别为公元前1600-前1400年和公元前1200-前900年,与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年代相符。到了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时期,人们越来越依赖以羊为主的畜牧业。这是目前有明确碳十四测年数据的中国最早的家羊,绵羊和山羊分别为公元前1900-前1750年和公元前1600-前1450年。尽管家养黄牛和家羊在公元前四千纪中期可能到达甘青地区,但是数量应该比较少。至公元前2500年以后,该地区畜牧牛羊才变得普遍。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研究中,骨骼形态学、分子考古学和碳十四年代学等多学科相结合,才能够为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提供更精确、更有效的信息。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