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用30年时光,他跋涉到1万年前

发布时间:2020-08-20文章出处:“器晤”公众号作者:王仁湘

  为蒋乐平《万年行旅:一个考古人的独白》序

  每一个行当,从业者都会有一种主流情怀,这也是行业情结,是从业者摆脱不了的情结。现代社会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行当,从业者自然也有一种主流情怀,这情怀营造了一个激情满满的学科世界,但是这样的激情,外人是不易觉察的,他们反倒更多感受到的是冷漠古板与神秘莫测。这个行当叫做“考古”,从业者就是考古学家。

  考古是个小行当,从业者并不多,但近些年却越来越受关注,许多本来像隐士一样藏着的学者开始进入公共视野。每一个考古学家,经历各各不同,成就高低不同,但是他们留下了那些成就,却往往隐没了个人的经历。考古学家其实有个通病,他们一般不喜欢书写自己,也不善于表达自我,或者不屑于袒露自己。谈论科学发现可以津津乐道,描述自我内心却可以不置一词。

  这是一个习惯于自我隐藏的学者群体,特别的低调,特别的闭蛰,你别轻易梦想叫他们敞开心扉。他们可以将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的细节展示得清晰无比,但之于自我的情感世界却掩藏得厚厚实实。

  身为考古学家,这个学者群体处世很有难度。但这种情形也正在有所改变,他们中有的人开始书写自己,不仅是书写学术——那是过往的历史,也书写自我——这是与历史发生纠结的现世人生与内心思索。

  我们读到的考古出版物,部头最大的那些是考古发掘报告,在这样的报告里你要找到作者是谁并不容易,更何况一般的读者他们是读不到这些报告的,报告印数极少,虽少常常也是被束之高阁,极少有人去翻阅。

  在考古报告中你很少能发现作品的主角,考古学家迷失了自我。除了对考古发现的教科书式的理解与论证,对于考古学家,不夸张地说,你是读不到他一丝感慨的,你也读不到一半句情话,你甚至连个感叹号也找不到。

  当然有了考古普及读物的阐释,虽然多了些报告中没有的感慨与情话,但你读不出作者们更动情的深层次思考,尤其在当时那一刻,他一瞬即逝的心理活动,并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层叠的废墟,世代更迭,他会有莫名的伤感,这种伤感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森严的陵墓,面对某一代帝王,他对他会有话要说,有疑问求解,这些话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人骨化石,他也许会想到我身后是怎样的,会去向哪里,千年万年又会是何人何时来研究我,这也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出土的那些斑驳的刀枪剑戟,耳边一定响起过金戈铁马的战场厮杀,他也许会用某种数学模式计算出某一场,或某一世的战争夺去了多少生命,兴许还会为这些逝者代言:是谁挑起了战争,又是谁要逞什么英雄?这一些呼号与哀鸣,自然也都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破碎的坛坛罐罐,摩挲那些秦砖汉瓦,推想轰然倒塌的宫殿里,是否还有不甘的灵魂在游荡?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肃穆的上古祭坛,历数着那些五光十色的祭品,默念着先人通神的路径,人神之间往来是又怎样在沟通?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那些色彩缤纷的壁画,观看情景再现中那一张张个性张扬的面孔,会不会琢磨一回他之思他之想?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一颗颗碳化谷粒,一截截动物骨骸,体味先人餐桌上食物的味道也许就变幻在自己的舌尖上,还要说道食饮姿势与礼俗的变化……

  这一些,这一切,也好像都没有来得及记录下来。

  面对这一切,面对这千年万年的历史,我们怎么会无言以对,又怎么会无动于衷?我们时时都在思考,我们有许多的话要说。考古学家,其实你有话要说,你要说出来。

  已经有考古学家开始尝试书写自我,一个考古学家书写自己的书,相信很多人没有读到过,我也是一样,这次是第一次,就算是孤陋寡闻吧。我觉得蒋乐平先生的这本书,很有些与众不同,很值得细细一读。

  自己写自己,如何写呢,当然不是王婆卖瓜。将自己穿越进入历史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首先当然要的是科学精神,说的是真情实感,是个人与群体的激情。

  我们就来读读蒋乐平,这一个正当年的考古学家,看看他是怎么写自己的。他由自己入行写起,写成长与成熟,写思考与成就。还写了对考古学的理解,还将考古概念与考古学家及他们的成就,自然融入到个人经历的事件之中。

  蒋乐平也是一位很有建树的考古学家,他辗转浙东浙中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田野考古工作,脚踏实地,收获满满。他有很好的文学与哲学素养,他的思考独辟蹊径,他的文字引人入胜。这一本书稿我仔细读了,字里行间让我感动,相信同行也会感动,期望蒋乐平的文字也能感动更多行外的读者,这本书值得行内行外读一读。

蒋乐平与严文明先生

  正当年正中天的蒋乐平,他这一本书写的是他前半辈子的田野考古求索。也就是用30年多一点的时光,他跋涉到了10000年前的年代,遭遇到远古先民,观赏到远古风景,为当今老少传递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信息。他说:

  大学毕业整三年后,我正式开始了走向远古的跋涉:从7000年河姆渡出发,走过8000年的跨湖桥,抵达了10000年的上山。这是时间的逆行,这是思想的方向,这是考古人才能享受的旅程。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他接着还这样写到:考古学家在现世的尘土中跋涉,穿行的却是通向远古之路……。我有同感,我也做的是史前考古研究,有时会感觉到你是与先民们在对话。所以在蒋乐平写出下面的话里,也感觉是包纳了我的体会:

  在触摸到陶釜、石锛的那一刻,我真切听到了既浑浊又清晰的历史回声,仿佛木架子里面,有古河姆渡人说着我听不清楚的语言。我至今认为,这是一个考古从业者的专享幻觉。

  那么我们再接着读到蒋乐平下面这些文字时,你会感觉到一个考古学家的可敬与可爱:

  主观性永远主宰着人类的认知,必须享受这个过程。我们在对遗存进行阐释时,会不自觉萌生一种塑造世界的冲动。

  探方中隐藏着一个消失的世界。在发掘和阐释的过程中,隐藏着开天辟地、指点江山的快感。

  我深感古人第一次呈示于我,袒露于我,透彻而真实。这种真实是对我主动趋近的呼应,层面上清晰的线条,是我与古人作揖相望的界河,犹如显灵的画符。

  考古人书写历史的自豪感是自在的和由衷的。有句话通俗易懂:一部人类历史,百分之九十九是由考古学写就。具体算法可举中国为例,4000年夏王朝可算作文献记载的最早信史,与百万年前的元谋猿人相比,还不是百分之一不到?对于无限追求精神生活的人类而言,时间无疑是生存空间的重要一极。推开历史的窗口向远古凝视,恰如登上礁石眺望无垠大海,那是思想放飞所需要的空间。从追求自由的角度,考古也是一首歌。

  蒋乐平的文字里偶尔有景色描写,那是神思的幻境,那是贯通的古今,例如下面这一段:

  早晨,太阳从东边的狮子山探出头来,考古队员跟着起床,洗漱完毕,集体到砖瓦厂的职工食堂用过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傍晚,站在租住宿舍的阳台上,可直接眺望到远处城山上的越王台。高耸的烟囱向天空吐出淡淡的烟霭,与越王台上的晚霞轻轻碰接,意识深处或可听到古战场千军万马的嘶鸣,但旋即又眩晕于山林背后迸出的万道金光。一天劳累下来的考古队员们,也有机会享受失神的片刻,时间凝结成宁静的瞬间,而历史似乎伸手可及。

  这是一种极美妙的感觉,他只属于思想者,或者说他只属于善于思想的考古学家。当然考古学者可不是空想而已,他们有感而动,有感而发。他们动脑,也动手,蒋乐平就是一位勤于动脑又动手的考古思想者。让我们读一大段蒋乐平的话,这些话感动了我,也一定会感动大家:

  谷糠如何生成?我亲自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适量的粳稻稻谷,放在上山遗址出土的石磨盘上,然后用石磨棒进行挤压搓磨,5分钟后,随意抓出一把进行数数统计,结果发现,未达到去壳效果的44粒,脱壳后的完整米粒492粒,碎为半粒的米粒120粒,更碎小的约100粒。谷壳的粉碎程度、保留形态与夹炭陶中观察到的完全一致。

  10000年前,有一个使用石磨盘、石磨棒技术更好的人,以同样的姿势蹲在石磨盘前。面对这白花花的稻米和黄灿灿的谷壳,他在想什么?我猜测,他感受到的是超过我10000倍的激动。

  他,还有他的同伴,庄重地把稻壳拢起来,将它拌入即将烧制的陶土中。

  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种纯工艺的偶然。旧大陆东南部没有夹炭陶的传统,在更早的年代里,发明了陶器的华南洞穴人,烧制的是夹砂陶。夹炭陶并没有技术传统可以追踪。

  但这需要传统吗?这是断裂中的新生。这是新时代的开启仪式。或许,古上山人已经意识到,只有将这个上苍的伟大馈赠熔铸在火的结晶中,才能表达他们感激和祈祷!

上山遗址博物馆

  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实验,在考古上称为实验考古。蒋乐平在自己的实验考古中,得到了意外收获,他感觉进入到史前人精神世界的深处。

  考古学家穿越时空,逆行进入历史层面,有时会生发出一种代入感,会想像自己成为了历史中的一员。蒋乐平在这一点上体验更深刻,他的思想更投入,他说:

  考古行为的奇特之处,就是将古人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但当这个古人是一位改变历史的巨人,那你是否也有可能化身为巨人?

  起码,这些年我能够不辞辛劳、充满激情地跋涉于钱塘江的山山水水间,确是因为内心被一种源自巨人的崇高感所驱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履大人之迹而孕”的记载,我想,能够在人身上播下种子的,还有那苍茫无际的历史感吧!

  关于河姆渡的联想,蒋乐平由陶片与朽木想到了星辰宇宙:

  河姆渡像一个图腾,曾经封禁我们对时间的联想。

  推开河姆渡,恍如打开一扇天窗,我们看到了更遥远的宇宙。这种穿透、穿越的力量,正是考古之于我的神奇魅力。因此与同行们试图还原古人行为细节的目标不同,我更愿意将考古对象视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

  只要黑暗的天空中多发现一颗闪烁的星辰,我们的工作就获得了升华的意义。人类愈孤独、愈渺小,就愈想挣脱,愈想将自我放飞得更高、更远,而考古学的任务,无非是尽量拓展思想的空间。

  考古人的襟怀,眼光,是不是特别的不一样?科学如果没有奔放的激情,它就会失去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一点与艺术相通。何况考古学家面对的还有大量古代艺术品,你没有激情,你又如何理解先人的激情?

  希望我们的老少考古学者,同蒋乐平一样,记下你们勤于思考的大脑的轨迹,写下你那些稍纵即逝的激情,让考古学更加充满活力吧!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用30年时光,他跋涉到1万年前

发布时间:2020-08-20

  为蒋乐平《万年行旅:一个考古人的独白》序

  每一个行当,从业者都会有一种主流情怀,这也是行业情结,是从业者摆脱不了的情结。现代社会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行当,从业者自然也有一种主流情怀,这情怀营造了一个激情满满的学科世界,但是这样的激情,外人是不易觉察的,他们反倒更多感受到的是冷漠古板与神秘莫测。这个行当叫做“考古”,从业者就是考古学家。

  考古是个小行当,从业者并不多,但近些年却越来越受关注,许多本来像隐士一样藏着的学者开始进入公共视野。每一个考古学家,经历各各不同,成就高低不同,但是他们留下了那些成就,却往往隐没了个人的经历。考古学家其实有个通病,他们一般不喜欢书写自己,也不善于表达自我,或者不屑于袒露自己。谈论科学发现可以津津乐道,描述自我内心却可以不置一词。

  这是一个习惯于自我隐藏的学者群体,特别的低调,特别的闭蛰,你别轻易梦想叫他们敞开心扉。他们可以将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的细节展示得清晰无比,但之于自我的情感世界却掩藏得厚厚实实。

  身为考古学家,这个学者群体处世很有难度。但这种情形也正在有所改变,他们中有的人开始书写自己,不仅是书写学术——那是过往的历史,也书写自我——这是与历史发生纠结的现世人生与内心思索。

  我们读到的考古出版物,部头最大的那些是考古发掘报告,在这样的报告里你要找到作者是谁并不容易,更何况一般的读者他们是读不到这些报告的,报告印数极少,虽少常常也是被束之高阁,极少有人去翻阅。

  在考古报告中你很少能发现作品的主角,考古学家迷失了自我。除了对考古发现的教科书式的理解与论证,对于考古学家,不夸张地说,你是读不到他一丝感慨的,你也读不到一半句情话,你甚至连个感叹号也找不到。

  当然有了考古普及读物的阐释,虽然多了些报告中没有的感慨与情话,但你读不出作者们更动情的深层次思考,尤其在当时那一刻,他一瞬即逝的心理活动,并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层叠的废墟,世代更迭,他会有莫名的伤感,这种伤感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森严的陵墓,面对某一代帝王,他对他会有话要说,有疑问求解,这些话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人骨化石,他也许会想到我身后是怎样的,会去向哪里,千年万年又会是何人何时来研究我,这也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出土的那些斑驳的刀枪剑戟,耳边一定响起过金戈铁马的战场厮杀,他也许会用某种数学模式计算出某一场,或某一世的战争夺去了多少生命,兴许还会为这些逝者代言:是谁挑起了战争,又是谁要逞什么英雄?这一些呼号与哀鸣,自然也都没有记录下来。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破碎的坛坛罐罐,摩挲那些秦砖汉瓦,推想轰然倒塌的宫殿里,是否还有不甘的灵魂在游荡?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肃穆的上古祭坛,历数着那些五光十色的祭品,默念着先人通神的路径,人神之间往来是又怎样在沟通?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那些色彩缤纷的壁画,观看情景再现中那一张张个性张扬的面孔,会不会琢磨一回他之思他之想?

  我们的考古学家面对一颗颗碳化谷粒,一截截动物骨骸,体味先人餐桌上食物的味道也许就变幻在自己的舌尖上,还要说道食饮姿势与礼俗的变化……

  这一些,这一切,也好像都没有来得及记录下来。

  面对这一切,面对这千年万年的历史,我们怎么会无言以对,又怎么会无动于衷?我们时时都在思考,我们有许多的话要说。考古学家,其实你有话要说,你要说出来。

  已经有考古学家开始尝试书写自我,一个考古学家书写自己的书,相信很多人没有读到过,我也是一样,这次是第一次,就算是孤陋寡闻吧。我觉得蒋乐平先生的这本书,很有些与众不同,很值得细细一读。

  自己写自己,如何写呢,当然不是王婆卖瓜。将自己穿越进入历史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首先当然要的是科学精神,说的是真情实感,是个人与群体的激情。

  我们就来读读蒋乐平,这一个正当年的考古学家,看看他是怎么写自己的。他由自己入行写起,写成长与成熟,写思考与成就。还写了对考古学的理解,还将考古概念与考古学家及他们的成就,自然融入到个人经历的事件之中。

  蒋乐平也是一位很有建树的考古学家,他辗转浙东浙中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田野考古工作,脚踏实地,收获满满。他有很好的文学与哲学素养,他的思考独辟蹊径,他的文字引人入胜。这一本书稿我仔细读了,字里行间让我感动,相信同行也会感动,期望蒋乐平的文字也能感动更多行外的读者,这本书值得行内行外读一读。

蒋乐平与严文明先生

  正当年正中天的蒋乐平,他这一本书写的是他前半辈子的田野考古求索。也就是用30年多一点的时光,他跋涉到了10000年前的年代,遭遇到远古先民,观赏到远古风景,为当今老少传递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信息。他说:

  大学毕业整三年后,我正式开始了走向远古的跋涉:从7000年河姆渡出发,走过8000年的跨湖桥,抵达了10000年的上山。这是时间的逆行,这是思想的方向,这是考古人才能享受的旅程。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他接着还这样写到:考古学家在现世的尘土中跋涉,穿行的却是通向远古之路……。我有同感,我也做的是史前考古研究,有时会感觉到你是与先民们在对话。所以在蒋乐平写出下面的话里,也感觉是包纳了我的体会:

  在触摸到陶釜、石锛的那一刻,我真切听到了既浑浊又清晰的历史回声,仿佛木架子里面,有古河姆渡人说着我听不清楚的语言。我至今认为,这是一个考古从业者的专享幻觉。

  那么我们再接着读到蒋乐平下面这些文字时,你会感觉到一个考古学家的可敬与可爱:

  主观性永远主宰着人类的认知,必须享受这个过程。我们在对遗存进行阐释时,会不自觉萌生一种塑造世界的冲动。

  探方中隐藏着一个消失的世界。在发掘和阐释的过程中,隐藏着开天辟地、指点江山的快感。

  我深感古人第一次呈示于我,袒露于我,透彻而真实。这种真实是对我主动趋近的呼应,层面上清晰的线条,是我与古人作揖相望的界河,犹如显灵的画符。

  考古人书写历史的自豪感是自在的和由衷的。有句话通俗易懂:一部人类历史,百分之九十九是由考古学写就。具体算法可举中国为例,4000年夏王朝可算作文献记载的最早信史,与百万年前的元谋猿人相比,还不是百分之一不到?对于无限追求精神生活的人类而言,时间无疑是生存空间的重要一极。推开历史的窗口向远古凝视,恰如登上礁石眺望无垠大海,那是思想放飞所需要的空间。从追求自由的角度,考古也是一首歌。

  蒋乐平的文字里偶尔有景色描写,那是神思的幻境,那是贯通的古今,例如下面这一段:

  早晨,太阳从东边的狮子山探出头来,考古队员跟着起床,洗漱完毕,集体到砖瓦厂的职工食堂用过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傍晚,站在租住宿舍的阳台上,可直接眺望到远处城山上的越王台。高耸的烟囱向天空吐出淡淡的烟霭,与越王台上的晚霞轻轻碰接,意识深处或可听到古战场千军万马的嘶鸣,但旋即又眩晕于山林背后迸出的万道金光。一天劳累下来的考古队员们,也有机会享受失神的片刻,时间凝结成宁静的瞬间,而历史似乎伸手可及。

  这是一种极美妙的感觉,他只属于思想者,或者说他只属于善于思想的考古学家。当然考古学者可不是空想而已,他们有感而动,有感而发。他们动脑,也动手,蒋乐平就是一位勤于动脑又动手的考古思想者。让我们读一大段蒋乐平的话,这些话感动了我,也一定会感动大家:

  谷糠如何生成?我亲自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适量的粳稻稻谷,放在上山遗址出土的石磨盘上,然后用石磨棒进行挤压搓磨,5分钟后,随意抓出一把进行数数统计,结果发现,未达到去壳效果的44粒,脱壳后的完整米粒492粒,碎为半粒的米粒120粒,更碎小的约100粒。谷壳的粉碎程度、保留形态与夹炭陶中观察到的完全一致。

  10000年前,有一个使用石磨盘、石磨棒技术更好的人,以同样的姿势蹲在石磨盘前。面对这白花花的稻米和黄灿灿的谷壳,他在想什么?我猜测,他感受到的是超过我10000倍的激动。

  他,还有他的同伴,庄重地把稻壳拢起来,将它拌入即将烧制的陶土中。

  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种纯工艺的偶然。旧大陆东南部没有夹炭陶的传统,在更早的年代里,发明了陶器的华南洞穴人,烧制的是夹砂陶。夹炭陶并没有技术传统可以追踪。

  但这需要传统吗?这是断裂中的新生。这是新时代的开启仪式。或许,古上山人已经意识到,只有将这个上苍的伟大馈赠熔铸在火的结晶中,才能表达他们感激和祈祷!

上山遗址博物馆

  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实验,在考古上称为实验考古。蒋乐平在自己的实验考古中,得到了意外收获,他感觉进入到史前人精神世界的深处。

  考古学家穿越时空,逆行进入历史层面,有时会生发出一种代入感,会想像自己成为了历史中的一员。蒋乐平在这一点上体验更深刻,他的思想更投入,他说:

  考古行为的奇特之处,就是将古人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但当这个古人是一位改变历史的巨人,那你是否也有可能化身为巨人?

  起码,这些年我能够不辞辛劳、充满激情地跋涉于钱塘江的山山水水间,确是因为内心被一种源自巨人的崇高感所驱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履大人之迹而孕”的记载,我想,能够在人身上播下种子的,还有那苍茫无际的历史感吧!

  关于河姆渡的联想,蒋乐平由陶片与朽木想到了星辰宇宙:

  河姆渡像一个图腾,曾经封禁我们对时间的联想。

  推开河姆渡,恍如打开一扇天窗,我们看到了更遥远的宇宙。这种穿透、穿越的力量,正是考古之于我的神奇魅力。因此与同行们试图还原古人行为细节的目标不同,我更愿意将考古对象视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

  只要黑暗的天空中多发现一颗闪烁的星辰,我们的工作就获得了升华的意义。人类愈孤独、愈渺小,就愈想挣脱,愈想将自我放飞得更高、更远,而考古学的任务,无非是尽量拓展思想的空间。

  考古人的襟怀,眼光,是不是特别的不一样?科学如果没有奔放的激情,它就会失去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一点与艺术相通。何况考古学家面对的还有大量古代艺术品,你没有激情,你又如何理解先人的激情?

  希望我们的老少考古学者,同蒋乐平一样,记下你们勤于思考的大脑的轨迹,写下你那些稍纵即逝的激情,让考古学更加充满活力吧!

责编:韩翰

作者:王仁湘

文章出处:“器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