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踏着张骞足迹 开展新时代考古——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

发布时间:2020-09-25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张清俐

  丝绸之路曾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诸多文献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交往的历史,但历史细节记载或语焉不详,或前后矛盾,不乏争议之处。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北大学启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沿着张骞的足迹,从甘肃、新疆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从东天山到西天山,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理论成果。围绕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

  以寻找月氏文化为切入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西北大学提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王建新:自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之后,欧美和日本学界持续关注丝绸之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限于境内。即使到了20世纪末,中国考古学界也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在中国之外的考古学研究领域,中国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发言权。这样的状况显然需要改变。

  从文明研究角度来说,研究中国文明也需要了解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我们邻近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征和形成、发展过程,所以境外考古势在必行,而在东西方文明中间地带的中亚地区开展考古工作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从学术传统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大学曾出现过以黄文弼、王子云为代表的一批我国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先驱者。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科发展定位和方向,有计划地重启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具体又是如何展开的呢?

  王建新:当启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工作后,我们选择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作为开展研究的切入点。月氏曾是活跃在我国境内的一支强大的古代游牧人群,西汉初年被匈奴打败后,西迁中亚。约公元前138年,为联合月氏对抗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这是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但长期以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中亚,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都没有被确认。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在世纪之交选择古代月氏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为切入点,从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东天山开始,持续开展了多年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在实践中提出了游牧聚落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颠覆了对游牧生活的传统偏见,大大丰富了古代游牧文化的内涵和考古研究的内容。在东天山地区调查发现了古代游牧聚落遗址600余处,并在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大型游牧聚落遗址群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初步确认了境内古代月氏文化以东天山地区为中心的分布范围及其文化特征。从2009年开始,研究延伸到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部的西天山地区。

  天山地区分布不同族群的游牧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多年来,研究团队在西天山地区的考古工作有哪些收获?

  王建新:中亚地区地处古代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交通和交往的中间地带。天山山脉东起中国新疆东部,西至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土库曼斯坦东部,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天山廊道路网,包括天山山脉南北两麓的道路,东与长安至天山的路网相接,西与中亚各国相通直达西亚,南连南亚,北通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主线的关键路段。因此,在中亚地区和天山山脉沿线开展的考古工作,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

  10多年来,研究人员在中亚西天山地区与所在国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的联合考古工作,坚持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考古工作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和多学科多单位合作的工作方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20公里的撒扎干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小型墓葬5座、大型墓葬1座。发掘表明,撒扎干遗址与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和中部的锡尔河、泽拉夫尚河流域过去发现的一批古代游牧人的墓葬应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从年代、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看,它们可能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康居有关。这说明了撒马尔罕盆地南缘、西天山北麓是古代康居的势力范围,古代月氏人的遗存应到更南的区域去寻找。

  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南2公里处的拉巴特1号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掘了小型墓葬94座。拉巴特遗址发现的墓葬形式、埋葬习俗和随葬品组合,均与在北巴克特里亚地区(阿姆河以北的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发现的多处古代游牧人的墓地相似。这些发现表明,公元前2世纪末期至公元1世纪前期,在北巴克特里亚地区的苏尔汉河河谷平原、瓦赫什盆地周边的山前和丘陵地带,分布着一种特征明显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这类遗存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均与文献记载的月氏人相一致,应该是古代月氏人留下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随着拉巴特墓地的发掘和西天山地区古代月氏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确认,古代月氏人与贵霜人的关系成为必须探讨的新的关键课题。2017年冬季、2018年和2019年春季及冬季,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苏尔汉河东岸开展了持续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在苏尔汉河州乌尊市新发现的谢尔哈拉卡特遗址、德尔康遗址、柴纳尔遗址都发现了古代农业人群的墓地,为从墓葬探讨古代贵霜文化的特征和贵霜人的体质、遗传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进一步完善系统论证

  《中国社会科学报》:接下来,围绕天山地区的考古研究工作将做哪些推进?

  王建新:近期的研究目标是收集和完善系统科学的证据,证明西天山地区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至公元1世纪初的游牧人群,与东天山地区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的游牧人群,同属月氏人;证明西天山地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游牧人群和农业人群分别是月氏人和贵霜人。最终确认建立贵霜王朝的是贵霜人而不是月氏人,改写国际学界主流观点。因此,本项研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难度。从目前的工作进展看,我们有望在这一重大国际学术课题上取得突破。

  2019年,西北大学又发起组织开展了费尔干纳盆地四国(中、乌、塔、吉)联合考古工作,计划逐步开展费尔干纳盆地区域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若干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重新评估该区域已有的考古成果,重新认识该区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关系,重点厘清大宛时期各都邑的位置和该时期农业人群与游牧人群的关系,为研究该时期大宛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提供考古学资料。此外,西北大学还计划在中亚地区开展佛教和古代粟特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工作。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踏着张骞足迹 开展新时代考古——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

发布时间:2020-09-25

  丝绸之路曾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诸多文献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交往的历史,但历史细节记载或语焉不详,或前后矛盾,不乏争议之处。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北大学启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沿着张骞的足迹,从甘肃、新疆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从东天山到西天山,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理论成果。围绕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

  以寻找月氏文化为切入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西北大学提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王建新:自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之后,欧美和日本学界持续关注丝绸之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限于境内。即使到了20世纪末,中国考古学界也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在中国之外的考古学研究领域,中国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发言权。这样的状况显然需要改变。

  从文明研究角度来说,研究中国文明也需要了解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我们邻近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征和形成、发展过程,所以境外考古势在必行,而在东西方文明中间地带的中亚地区开展考古工作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从学术传统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大学曾出现过以黄文弼、王子云为代表的一批我国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先驱者。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科发展定位和方向,有计划地重启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具体又是如何展开的呢?

  王建新:当启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工作后,我们选择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作为开展研究的切入点。月氏曾是活跃在我国境内的一支强大的古代游牧人群,西汉初年被匈奴打败后,西迁中亚。约公元前138年,为联合月氏对抗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这是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但长期以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中亚,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都没有被确认。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在世纪之交选择古代月氏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为切入点,从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东天山开始,持续开展了多年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在实践中提出了游牧聚落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颠覆了对游牧生活的传统偏见,大大丰富了古代游牧文化的内涵和考古研究的内容。在东天山地区调查发现了古代游牧聚落遗址600余处,并在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大型游牧聚落遗址群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初步确认了境内古代月氏文化以东天山地区为中心的分布范围及其文化特征。从2009年开始,研究延伸到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部的西天山地区。

  天山地区分布不同族群的游牧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多年来,研究团队在西天山地区的考古工作有哪些收获?

  王建新:中亚地区地处古代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交通和交往的中间地带。天山山脉东起中国新疆东部,西至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土库曼斯坦东部,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天山廊道路网,包括天山山脉南北两麓的道路,东与长安至天山的路网相接,西与中亚各国相通直达西亚,南连南亚,北通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主线的关键路段。因此,在中亚地区和天山山脉沿线开展的考古工作,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

  10多年来,研究人员在中亚西天山地区与所在国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的联合考古工作,坚持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考古工作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和多学科多单位合作的工作方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20公里的撒扎干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小型墓葬5座、大型墓葬1座。发掘表明,撒扎干遗址与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和中部的锡尔河、泽拉夫尚河流域过去发现的一批古代游牧人的墓葬应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从年代、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看,它们可能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康居有关。这说明了撒马尔罕盆地南缘、西天山北麓是古代康居的势力范围,古代月氏人的遗存应到更南的区域去寻找。

  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南2公里处的拉巴特1号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掘了小型墓葬94座。拉巴特遗址发现的墓葬形式、埋葬习俗和随葬品组合,均与在北巴克特里亚地区(阿姆河以北的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发现的多处古代游牧人的墓地相似。这些发现表明,公元前2世纪末期至公元1世纪前期,在北巴克特里亚地区的苏尔汉河河谷平原、瓦赫什盆地周边的山前和丘陵地带,分布着一种特征明显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这类遗存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均与文献记载的月氏人相一致,应该是古代月氏人留下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随着拉巴特墓地的发掘和西天山地区古代月氏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确认,古代月氏人与贵霜人的关系成为必须探讨的新的关键课题。2017年冬季、2018年和2019年春季及冬季,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苏尔汉河东岸开展了持续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在苏尔汉河州乌尊市新发现的谢尔哈拉卡特遗址、德尔康遗址、柴纳尔遗址都发现了古代农业人群的墓地,为从墓葬探讨古代贵霜文化的特征和贵霜人的体质、遗传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进一步完善系统论证

  《中国社会科学报》:接下来,围绕天山地区的考古研究工作将做哪些推进?

  王建新:近期的研究目标是收集和完善系统科学的证据,证明西天山地区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至公元1世纪初的游牧人群,与东天山地区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的游牧人群,同属月氏人;证明西天山地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游牧人群和农业人群分别是月氏人和贵霜人。最终确认建立贵霜王朝的是贵霜人而不是月氏人,改写国际学界主流观点。因此,本项研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难度。从目前的工作进展看,我们有望在这一重大国际学术课题上取得突破。

  2019年,西北大学又发起组织开展了费尔干纳盆地四国(中、乌、塔、吉)联合考古工作,计划逐步开展费尔干纳盆地区域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若干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重新评估该区域已有的考古成果,重新认识该区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关系,重点厘清大宛时期各都邑的位置和该时期农业人群与游牧人群的关系,为研究该时期大宛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提供考古学资料。此外,西北大学还计划在中亚地区开展佛教和古代粟特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工作。

责编:韩翰

作者:张清俐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