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已连续出版20年!「考古新视野」11种,两代学人的接续

发布时间:2021-02-05文章出处:“扔書”公众号作者:

  迈进2021年,文物出版社的“考古新视野”丛书也走进了出版第20年。回望过去,从2002年《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的出版,到后来渐成规模,渐有影响,都凝聚着前一辈学人和编辑的不懈努力。

  2016年文物出版社启动了“考古新视野丛书·青年学人出版扶助计划”,鼓励青年学人出版优秀的学术成果。通过公正、专业、严谨的评审,每年都有新的著作加入这套丛书。这是两代学人的接续,也是两代编辑的接力。

  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系列

  1.袁泉《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研究》

  蒙元时期,多族属、广疆域的统一王朝带来了文化新相。墓葬文化体现出继承与变革交错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宋金形成的葬制传统在很多领域得以继承和沿用;另一方面,随着政治冲击、阶层重组和族属互动,涌现出许多新的墓葬文化特征。这造就了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文化面貌的区域多样性与发展不平衡性。

  本书立足于长时段、大区域的综合考察,通过对考古学材料的系统梳理,尝试建立起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的有序时空框架。在分区研究中,综合考虑地域文化、人群特点、地理形胜和政治冲击等多种因素,将中原北方地区划分为四大文化区,分别为:长城以北和燕云地区、中原地区、山东地区和洛水-渭水流域地区。在分期研究中,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墓葬演变步调与发展序列的差异性。在墓葬资料丰富、变化频繁有序的区域,建立完整、细致的演变序列;对存在年代缺环且变化不明显的地区,则结合宋金墓葬的面貌,从长时段把握当地宋元墓葬文化面貌演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面貌的横向区际交流,关注蒙元与宋金墓葬的纵向期段沿革,分析不同族属和文化群体在墓葬制度上的互动;继而深入观察蒙元葬制传统与丧祭文化的变革。

  作者简介

  袁泉,1980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99~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先后获考古学学士与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宋元明考古。近期关注课题主要涉及:宋元手工业互动和区域产销格局,宋元丧葬制度与仪制,唐以降的文化复古与礼器传统以及7~14世纪宗教图像的迁播与文化互动。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汉地”的变迁:长城以北和燕云地区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以赤峰和上都为中心的蒙汉墓葬

  第二节 以大同、冀北为中心的仿木构砖室墓

  第三节 元大都周边的官勋墓葬

  第四节 河北地区的平民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区域与小传统:中原地区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晋中地区:旧传统的继承与规范

  第二节 冀南豫北:渐趋淡化的“门与窗”

  第三节 晋东南地区:双核模式的并行

  第四节 晋南地区:家族丛葬的“乐安之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守故与立新:以山东为中心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以济南为中心的单室仿木构砖石室墓

  第二节 胶东地区的石塔墓

  第三节 “椁式”墓的类型与文化来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稽古与达变:洛水-渭水流域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地域特征与期段变化

  第二节 仿古明器中的政治与文化

  第三节 洛渭地区蒙元墓的所属人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物象与空间:墓室空间的场景营造与功能探讨

  第一节 物与像:壁面装饰与随葬品共同营造的墓室空间

  第二节 葬与祭:收柩与祭奉并存的空间功用

  第三节 生与死:墓室营造中的阴阳互动

  本章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表

  2.肖波 《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岩画研究》

  人面像岩画是指岩画中以人面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类型,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其中,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是人面像岩画分布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作画方式多样。同时,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人面形象,创作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持续至铁器时代,而又以青铜时代奥库涅夫文化人面像数量多,与岩画的相似度高。这些发现为本地区人面像岩画的断代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叶尼塞河流域的人面像岩画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地域性的特点,但多变的形式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变的内在结构,反映在作画地点的选择、作画方式的使用、岩画的构图以及细部特征的刻画等方面。将镜头进一步拉长,我们发现,人面像岩画早出现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期阶段,到晚期阶段,部分类型开始向外扩散到叶尼塞河地区,并在此形成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

  本书试图通过对上述地区人面像岩画资料的全面梳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其起源、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并对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进而在考古学文化动态演变的基础上重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部分片段。

  作者简介

  肖波,1982年生,湖北枣阳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岩画。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主题的界定与解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选题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叶尼塞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及历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小结

  第二章 人面像岩画遗址情况简介

  第一节 上叶尼塞河地区

  第二节 中叶尼塞河地区

  第三节 下安加拉河地区

  小结

  第三章 人面像岩画的分类

  第一节 岩绘画分类情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 岩刻画分类情况及其特点

  小结

  第四章 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第一节 西伯利亚地区岩画年代研究历史回顾

  第二节 叶尼塞河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小结

  第五章 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萨满教及萨满教岩画研究理论

  第二节 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

  小结

  第六章 与周边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关系

  第一节 叶尼塞河地区与周边地区古代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人面像岩画见证了亚洲北部地区的文化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3.王书林《北宋西京城市考古研究》

  本书从考古学材料出发,使用古今叠压型城址的研究方法复原城市格局,进而分析北宋洛阳城城市空间和城市定位,讨论城市社会和城市文化,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城市研究的一种尝试。

  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点,例如城市转型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人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唐宋变革在洛阳城的具体体现等等,使作者愈发认识到城市研究的复杂性,以及单一学科在材料和方法上的局限性。如何从残砖片瓦中找寻历史的轨迹,从琐碎的细节中发现空间的逻辑,又如何透过有形的古代城市格局和肌理,看见城市中穿梭的人群和他们的精神状态,触摸无形的历史温度。这正是城市研究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执着探索的方向。

  作者简介

  王书林,1984年生。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8年获博士学位。自2009年始就职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方向为建筑考古、城市考古、文化遗产保护。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北宋西京外郭城复原

  一 城墙

  二 城门

  三 街道

  四 列坊

  五 城门、街道、列坊所反映的城市面貌

  第三章 北宋西京宫城皇城复原

  一 宫城、皇城、东城的位置和范围

  二 宫城内重要建筑

  三 皇城、东城内重要建筑

  四 宫城、皇城内考古发掘出土数据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北宋西京其他重要城市要素复原

  一 城市水系

  二 住宅与园林

  三 墓葬

  四 城市管理

  五 公共空间

  第五章 北宋西京的城市定位

  一 北宋西京的分期问题

  二 北宋西京的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

  三 城市定位及与开封城的关系

  第六章 余论

  一 隋唐、五代洛阳城与北宋洛阳城的关系

  二 北宋以后的洛阳城

  三 历史城市格局的研究和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

  4.王晓敏、梅惠杰《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本书系统介绍了于家沟遗址(15.95~8.4cal ka BP)出土动物骨骼的状况及埋藏学与动物考古学的分析过程,涵盖了解剖与分类鉴定、猎物生态特征、骨骼表面痕迹、骨骼单元出现频率、骨骼破碎状况及猎物死亡年龄与季节判定等研究手段的使用方法。

  作者简介

  王晓敏,湖北武汉人。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同年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习,在该所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过程、古人类获取及消费动物资源的方式等。

  梅惠杰,河北省蠡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于河北师范大学从事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1995~1998年发掘河北省泥河湾盆地于家沟、马鞍山、姜家梁等一系列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获“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研究背景、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冰消期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波动

  第二节 冰消期古人类遗址的增长

  第三节 冰消期人群制作工具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食物管理的前奏:广谱革命还是资源强化利用?

  第五节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研究材料、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遗址概况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动物化石材料

  第三节 动物化石信息采集的数据库设计与运用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视角与本书的研究设计

  第三章 于家沟遗址动物群的生态信息

  第一节 遗址动物群的组成

  第二节 不同动物所反映的生态学信息

  第三节 捕猎者与猎物的生态学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骨骼的搬运、改造与埋藏

  第一节 骨骼保存状况

  第二节 骨骼表面痕迹

  第三节 骨骼单元分布频率

  第五章 动物的死亡年龄与季节

  第一节 动物的死亡年龄研究

  第二节 动物的死亡季节信息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碎骨”所反映的古人类获取资源的行为

  第一节 骨油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如何识别骨油的消费与利用

  第三节 于家沟遗址的“碎骨”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冰消期的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第一节 于家沟人开发动物资源的策略

  第二节 资源强化利用还是广谱革命

  第三节 冰消期的资源强化利用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邓菲《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

  与死亡有关的视觉图像正是本书的主要研究资料。本书将仿木构砖室墓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划分研究的时段也以该类墓葬的时代情况作为依据。首先根据墓葬形制、墓内装饰图案和图像组合,分别按照时序描述了豫西北及豫中、豫东北及晋东南、晋南、冀中及鲁北等四个地区宋金砖雕壁画墓的区域性特征,并分析了墓葬建造方式和技术,说明了墓葬内部空间构成与图像布局的关系,并与民间寺庙建筑与图像配置进行比较,为阐释墓葬空间与图像的礼仪功能和宗教意涵,拓展了思路。本书将墓葬图像的阐释置于历史纵向发展和社会横向宗教信仰之中。一方面,指出孝子故事、妇人启门、墓主画像等图像是对汉魏墓葬同类图像的回归和复古,是宋代复古风气在墓葬文化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将孝子图像、升仙图像等与当时三教合流的孝亲观相勾连,从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多个角度阐释此类图像流行的原因。这种既有历史纵深又重视社会文化场域的研究,有益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作者简介

  邓菲,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士学位。同年起就读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师从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于201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担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时期的墓葬美术与物质文化。近期研究课题包括:宋金元时期的墓葬艺术、丧葬美术中的复古、孝子图像与文本、宋元时期的儿童图像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宋金时期装饰墓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论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墓葬艺术的时代特征与区域传统

  第一节 中原北方地区宋金装饰墓特征

  第二节 图像程序的布局与设置

  第三节 宋金装饰墓的营建工艺

  小结

  第二章 墓葬装饰与社会空间

  第一节 宋金墓葬中的建筑空间

  第二节 丧葬内容的社会化

  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设定

  小结

  第三章 家居场景与礼俗空间

  第一节 墓主画像释读

  第二节 备食、戏曲题材的功能

  第三节 地下的礼仪空间

  小结

  第四章 孝子故事与“历史”空间

  第一节 宋金墓葬中的孝子图像

  第二节 孝子图的多重寓意

  第三节 儒释道三教的孝亲观

  第四节 墓葬艺术的“历史化”

  第五章 启门题材与信仰空间

  第一节 宋金墓葬中的启门图

  第二节 启门场景的缘起与发展

  第三节 宋金时期启门图的意涵

  第四节 死后世界的多重愿望

  结语 墓葬:礼俗与信仰的视觉空间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6.吴端涛《蒙元时期山西地区全真教艺术研究》

  本书主要从宫观、壁画和祖师形象三个层面对全真教艺术展开分析。在搜集整理蒙元时期198所宫观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修建时段与殿堂设置三个方面展开对山西全真宫观的历史考察。继而归纳了起废与新建两种宫观修建模式,并认为全真教将立观度人纳入修道阶梯所产生的助推力量、全真教义的“有为”观和复归道教传统的思路确立合力促成了全真宫观的鼎盛发展。

  永乐宫重阳殿壁画的研究则聚焦重阳画传的叙事结构及宗教性传达两个方面。笔者分别从时间、视角、结构和空间四个方面定义了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并注意到壁画中图像与榜题之间的不对应问题,而图文之间的相互修正体现出了“涵化”的特征。笔者还借用罗兰·巴尔特的“刺点”概念对重阳壁画中地狱场景的图文结构及文本来源进行分析,借用米歇尔的元图像理论对重阳祖师在度化过程中使用的绘画母题进行了研究。

  在宫观的宏观研究以及壁画的“超细读”基础上,笔者以孙不二形象为例,探讨教派祖师视觉形象的历史塑造问题。首先从图像志层面辨识了重阳殿壁画中的孙不二形象,并注意到其在壁画中出现与消失的现象。继而从性别角度分析其女性身份对其视觉形象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此外,全真女冠来源的复杂所引发的社会舆论的负面评价亦影响到了祖师形象的文字描述与图像表现。

  作者简介

  吴端涛,男,1986年生,山东惠民人。2008年、2011年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分获学士、硕士学位,论文获湖北省第十届优秀硕士论文。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工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绘画史、道教美术史。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蒙元山西全真教宫观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政教背景及区域分布

  一 政教背景

  二 区域分布

  三 洞天福地理念下的宫观地形选择

  第二节 全真宫观的建设时段

  一 建设时段

  二 全真教领导人在山西的布道设教

  第三节 全真宫观的殿堂设置及修建理念

  一 继承与创新:全真宫观的殿堂设置

  二 宫观修建的两种方式及立观度人的逻辑关系

  三 宗教理念转变对传道布教的影响

  小 结

  第二章 全真教艺术形象的图文结构及宗教传达

  ——以芮城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为例

  第一节 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及图文结构

  一 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研究

  二 重阳殿壁画中榜题与绘画的关系

  第二节 重阳殿壁画的宗教性传达

  一 “刺点”:重阳殿壁画中的地狱场景

  二《叹骷髅》:王重阳在传道中使用图像的母题及其意义

  小 结

  第三章 祖师形象的历史塑造——以孙不二为例

  第一节 重阳殿壁画中孙不二的出现与消失

  一 重阳画传中的14组孙不二形象

  二 重阳画传中孙不二形象的消失

  三 全真道士的文化立场对孙不二进入“七真”体系之影响

  第二节 孙不二的登真之路与其形象演变

  一 离家弃子:因性别所引发的度化困难

  二 毁容西度:从“未之纯信”到“决然入道”的态度转变

  三 七年环堵:孙不二的女丹功与男装像

  第三节 从女冠群体看孙不二形象的历史产生

  一 女冠入道的基本模式及入道原因

  二 入道与守节的折中:小议寡妇入道的相关问题

  三 妓女入道:对女冠身份的再认识

  小 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7. 潘攀《汉代神兽图像研究》

  本书以“汉代神兽图像”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了目前所见的相关考古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以考古学方法为主、美术史方法为辅的系统研究。

  首先对八十余种汉代典型神兽母题进行了分类与形态研究,发现汉代神兽图像形态与意义的产生方式主要为: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新创与剔除三种,其基础均为汉人特有的精神信仰与审美需求;总体来看,汉代神兽图像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主体形态写实,但细节或图像背景被丰富、改造出更多神异化特征,如翼、角、云气,或符瑞化明显的多足、多角、多头、连体、半人半兽等;且诸神兽图像母题并非同步出现与演进,在两汉间出现过四次关键时间点,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政治变动、主流思想信仰的演变等密切关联。

  其次对由神兽母题组成的汉代典型图像场景进行分类解读,归纳出天文、神仙信仰、辟邪、谶纬祥瑞四大神兽图像系统。

  最终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纵向视角出发,梳理了神兽图像从原始社会至汉代的发展脉络,以此发现汉代各类神兽母题及图像系统的时代特征;同时,以汉代社会信仰为背景,横向总结出汉代四大神兽图像系统之关系、及它们与汉代社会信仰间的互动关联。

  作者简介

  潘攀,1986年7月出生于江苏徐州。2008年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获学术学位:2012、2016年分别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赵化成教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于美术史。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对象释义与研究范围界定

  二 考古发现与研究史略

  (一)汉代神兽图像的考古发现

  (二)汉代神兽图像的研究回顾

  三 研究动机与目的

  四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神兽图像母题的分类与形态研究

  一 引言

  二 神兽母题的分类及形态演变

  (一)龙

  (二)凤

  (三)神鸟

  (四)虎

  (五)豹

  (六)狮子

  (七)有角神兽

  (八)多头神兽

  (九)半人半兽神兽

  (十)九尾孤

  (十一)飞生(飞鼠)

  (十二)龟、蛇与玄武

  (十三)月中神兽

  (十四)其他以现实动物为原型的神兽

  三 小结

  第三章 神兽图像的组合与场景

  一 引言

  二 典型神兽组合与图像场景分析

  (一)天文类神兽组合及场景表现

  (二)神仙信仰类神兽组合及场景表现

  (三)辟邪类神兽组合及场景表现

  (四)谶纬祥瑞类神兽合及场景表现:瑞应图

  (五)复合内涵的神兽组合场景:以鸟鱼图为例

  三 小结

  第四章 神兽图像与汉代社会信仰

  一 引言

  二 先汉神兽图像概说

  (一)早期的动物崇拜

  (二)青铜时代的幻想动物

  三 汉代神兽图像的时代特色

  (一)传统图像的延续与改造

  (二)新创图像

  (三)消失的图像

  四 汉代神兽图像诸系统关系

  (一)天文类与神仙信仰类神兽图像系统的转换与替代

  (二)辟邪类对神仙信仰类神兽图像系统的铺助支持

  (三)天文、神仙信仰对谶纬祥瑞类神兽图像系统的影响

  五 神兽图像反映出的精英信仰与民间信仰倾向

  六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 汉代神兽图像的来源及演进模式

  二 汉代神兽图像母题及组合场景新识

  (一)对以往观点的疑问与新的认识

  (二)神兽图像母题在汉代发展演化的关键时间特征

  (三)汉代四大神兽图像系统

  三 神兽图像系统与汉代社会信仰

  参考文献

  8.于薇《圣物制造与中古中国佛教舍利供养》

  本书是对公元5到9世纪中国佛教舍利供养活动及其遗物的专题研究。这一时期是佛教舍利信仰白中国初现并发展至顶峰的重要阶段,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物质遗存、视觉文化及宗教景观。借助于神圣的盛放容器,及沟通宗教与政治空间的舍利展示与迎 送仪式,“佛陀舍利”最终于8世纪初在中国成为至高权力的象征。

  以中古时期舍利供养对舍利神圣性的构建及想象为中心,本项研究综合考古学、美术史、宗教史、政治史等研究方法,从以下三个层面回应以往讨论。首先,在空间上,始终参照印度及中亚地区舍利供养所代表的异域传统,具体考察每个时代对其不同的回应方式,以此深入思考舍利供养的“中国化”过程;其次,在时间上,关注舍利供养活动从南北朝出现至唐代发展至顶峰这一完整过程,侧重分析各个时期舍利供养活动的联系及改变;最后,在观念层面,以舍利的“瘗藏”与“示现”为主题,尤为强调它与墓葬传统中身体观念的不同之处,即对舍利的展示、分配,迎送的隆重仪式,以及仪式背后的政治文化历史语境。

  全书旨在对佛教舍利供养“中国化”的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力图呈现其在中古政治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原貌,揭示宗教圣物制造过程中物质与视觉媒介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实现更为广阔的视野下艺术、宗教与历史的多维度综合研究。

  作者简介

  于薇,1985年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与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2016年入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目前从事中古佛教艺术,汉唐物质文化与艺术史,亚洲艺术、宗教与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二)学术史及主要问题

  (三)选题意义及方法

  (四)篇章结构

  一 从印度到中国的舍利供养与舍利容器

  (一)公元前2到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舍利容器

  (二)公元1到5世纪犍陀罗地区舍利容器

  (三)唐之前中国舍利容器中的“舶来品”风格:以弦纹带

  盖圆盒为例

  小结

  二 圆函或方函:南北朝时期的舍利容器与瘗埋规制

  (一)北魏北周舍利容器的形制与瘗埋规制

  (二)北齐舍利容器的形制与舍利瘗埋

  (三)舍利之争:南北朝时期阿育王塔的“被发现”

  小结

  三 圣物制造:隋文帝仁寿年间舍利颁送活动

  (一)盝顶方函与“样”

  (二)隋代佛教舍利的转移与集中

  (三)仁寿年间舍利的来源与分配

  小结

  四 建构权威:隋唐时期舍利容器的铭文与装饰图像

  (一)舍利塔铭的分布及形制特征

  (二)唐代舍利石函装饰与涅檠故事情节——以蓝田出土舍

  利石函为中心

  (三)唐代分舍利图像研究

  小结

  五 唐代两部佛教舍利的展示与迎送活动

  (一)唐长安城的圣物展示活动

  (二)“陈其供”:九鼎、真身舍利与明堂

  小结

  结论 何为舍利?

  (一)跨文化视野中的佛教舍利及舍利容器

  (二)亚洲史背景下舍利崇拜的“中国化”

  (三)文本、图像与仪式中的舍利

  (四)中古政治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舍利

  参考文献

  附表1纪年北朝、隋、唐舍利容器

  附表2无纪年隋、唐舍利容器

  附表3佛典所记载“分舍利”情节

  9.朱雪菲《仰韶时代彩陶的考古学研究》

  史前彩陶是中国近代考古学起步时期的核心议题,是蔚为大观的史前考古遗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史前彩陶遗存在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区均有广泛分布,涉及多种考古学文化。

  本书以“仰韶时代”限定研究范畴,主要是基于这一时空范围内的彩陶遗存分布相对集中、资料发表充分、所属考古学文化间关系密切,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

  以往的彩陶研究,多以艺术的视角专注于彩陶图案,通过形式分析与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彩陶的美学研究价值,在探索图案演变规律和阐释图案意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彩陶的考古学研究价值,却未能充分体现。尤其是缺乏了考古层位学的运用,以往研究所得彩陶图案的演变序列,没有可靠的相对年代顺序的支持。鉴于此,本文采用层位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考古学方法研究彩陶遗存,重在体现其考古学研究价值。大体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很大限度地综合彩陶图案种类,建立彩陶的层级分类体系和图案描述系统;第二,以层位关系为基础,探索彩陶的发展演变序列;第三,通过不同层级彩陶图案的形式比较,反映与考古学文化谱系相关的各类问题。

  作者简介

  朱雪菲,江苏无锡籍。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从许永杰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2015年博士毕业。2016年5月正式入职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2017年7月入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仰韶时代”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彩陶的考古学研究回顾

  第四节 方法论

  第二章 仰韶时代早期的彩陶遗存

  第一节 半坡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二节 庙底沟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三节 后冈一期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三章 仰韶时代晚期的彩陶遗存

  第一节 秦王寨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二节 大司空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三节 庙子沟·海生不浪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四节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五节 宗日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六节 其他彩陶遗存

  第四章 总论——彩陶视角下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参考文献

  后记

  10.刘韬《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研究》

  本书对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以图像学、风格学与样式论等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主要分布于本地延续开凿的龟兹风石窟群中,洞窟内塑像不存,部分壁画流失海外。由于建窟民族与佛教教义的影响,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一方面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本地原有的龟兹特性,另一方面较龟兹风壁画在题材、内容、布局与风格上呈现显著的变化,更多为汉地佛教对龟兹回传的产物。

  作者简介

  刘韬,博士,副教授。1981年生于天津,1999~2006年就读于南开大学文学院美术学专业,分别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与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专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宗教美术研究。

  目录

  绪 论

  上 编 划分与复原

  第一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划分

  第一节 龟兹唐风洞窟划分

  第二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划分

  第三节 洞窟中局部绘制现象

  小 结

  第二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复原

  第一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3窟壁画复原

  第二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5~17窟壁画复原

  第三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2窟壁画复原

  第四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45窟壁画复原

  第五节 森木塞姆第40窟壁画复原

  第六节 森木塞姆第44窟壁画复原

  第七节 森木塞姆第46窟壁画复原

  第八节 夏哈吐尔佛寺与龟兹未知洞窟唐风与回鹘风壁画

  小 结

  下 编 重构与探索

  第三章 库木吐喇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内容考释与塑像重构

  第一节 第14窟壁画内容考释

  第二节 第15~17窟壁画内容考释与塑像重构

  第三节 第12窟壁画内容考释与塑像重构

  第四节 第45窟壁画内容辨识

  小 结

  第四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画塑组合与题材布局

  第一节 中心柱窟画塑组合与题材布局

  第二节 方形窟画塑组合与题材布局

  第三节 龟兹风、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塑绘布局关系

  第五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

  第一节 龟兹石窟壁画风格研究状况与问题

  第二节 龟兹唐风洞窟壁画风格

  第三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特点

  第四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划分

  第五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形成背景

  小 结

  第六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年代探索——以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2、15~17窟为中心

  第一节 龟兹唐风洞窟壁画年代探索

  第二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年代探索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表

  后 记

  11.彭明浩《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北魏云冈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浑,这样的大型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研究表明,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州山南麓,原为两级阶地地貌,阶地后缘分布有自然断崖,石窟工程利用了山体上部的自然断崖,并向下斩山局部改造了山形。进入到洞窟开凿阶段,第一期工程主要为大像窟,依就大像头、身、腿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施工,对大像以外的壁面控制力度较弱,允许民间势力进入开龛造像。而第二期工程逐渐采用了室窟设计,强调洞窟室内空间,壁面平直,多无凸出石壁的大像,逐渐流行统一施工,加强了壁面控制力度,分栏开龛造像,营造出规整完善的洞窟空间。可以说,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从一期到二期有一个大的转变,规划设计、施工模式、工程组织都在逐渐进步。

  本书从营造工程的视角,考察云冈石窟各类工事活动的关系,注重空间层次及打破、避让等遗迹现象,可视为考古层位学在石窟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与考古类型学结合,或有助于更为全面完整地考察石窟。

  作者简介

  彭明浩,1986年生。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杭侃教授,2015年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古代建筑、佛教考古。

  目录

  一 引言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依据的材料

  二 宏观:云冈石窟选址

  1 历史背景

  2 选址情况

  3 选址特点与功能分区

  4 扩展与比较

  5 小结

  三 中观:云冈石窟外部崖面

  1 问题与研究方法

  2 石窟外部崖面现状及开凿过程分析

  3 石窟所在流域地貌

  4 云冈周边小窟群崖面

  5 小结

  四 微观:云冈石窟内部空间

  1 问题与研究方法

  2 研究方法示例

  3 个案选排说明

  4 云冈一期洞窟

  5 云冈二期洞窟

  6 分期存疑洞窟

  7 参考案例:云冈三期未完成小窟

  五 云冈石窟营造工程综论

  1 云冈石窟工程施工

  2 云冈石窟工程设计

  3 从营造工程视角看云冈石窟分期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考古:模拟开龛过程

  附录2 云冈石窟窟檐建筑

(图文转自:“扔書”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已连续出版20年!「考古新视野」11种,两代学人的接续

发布时间:2021-02-05

  迈进2021年,文物出版社的“考古新视野”丛书也走进了出版第20年。回望过去,从2002年《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的出版,到后来渐成规模,渐有影响,都凝聚着前一辈学人和编辑的不懈努力。

  2016年文物出版社启动了“考古新视野丛书·青年学人出版扶助计划”,鼓励青年学人出版优秀的学术成果。通过公正、专业、严谨的评审,每年都有新的著作加入这套丛书。这是两代学人的接续,也是两代编辑的接力。

  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系列

  1.袁泉《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研究》

  蒙元时期,多族属、广疆域的统一王朝带来了文化新相。墓葬文化体现出继承与变革交错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宋金形成的葬制传统在很多领域得以继承和沿用;另一方面,随着政治冲击、阶层重组和族属互动,涌现出许多新的墓葬文化特征。这造就了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文化面貌的区域多样性与发展不平衡性。

  本书立足于长时段、大区域的综合考察,通过对考古学材料的系统梳理,尝试建立起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的有序时空框架。在分区研究中,综合考虑地域文化、人群特点、地理形胜和政治冲击等多种因素,将中原北方地区划分为四大文化区,分别为:长城以北和燕云地区、中原地区、山东地区和洛水-渭水流域地区。在分期研究中,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墓葬演变步调与发展序列的差异性。在墓葬资料丰富、变化频繁有序的区域,建立完整、细致的演变序列;对存在年代缺环且变化不明显的地区,则结合宋金墓葬的面貌,从长时段把握当地宋元墓葬文化面貌演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面貌的横向区际交流,关注蒙元与宋金墓葬的纵向期段沿革,分析不同族属和文化群体在墓葬制度上的互动;继而深入观察蒙元葬制传统与丧祭文化的变革。

  作者简介

  袁泉,1980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99~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先后获考古学学士与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宋元明考古。近期关注课题主要涉及:宋元手工业互动和区域产销格局,宋元丧葬制度与仪制,唐以降的文化复古与礼器传统以及7~14世纪宗教图像的迁播与文化互动。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汉地”的变迁:长城以北和燕云地区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以赤峰和上都为中心的蒙汉墓葬

  第二节 以大同、冀北为中心的仿木构砖室墓

  第三节 元大都周边的官勋墓葬

  第四节 河北地区的平民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区域与小传统:中原地区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晋中地区:旧传统的继承与规范

  第二节 冀南豫北:渐趋淡化的“门与窗”

  第三节 晋东南地区:双核模式的并行

  第四节 晋南地区:家族丛葬的“乐安之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守故与立新:以山东为中心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以济南为中心的单室仿木构砖石室墓

  第二节 胶东地区的石塔墓

  第三节 “椁式”墓的类型与文化来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稽古与达变:洛水-渭水流域的蒙元墓葬

  第一节 地域特征与期段变化

  第二节 仿古明器中的政治与文化

  第三节 洛渭地区蒙元墓的所属人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物象与空间:墓室空间的场景营造与功能探讨

  第一节 物与像:壁面装饰与随葬品共同营造的墓室空间

  第二节 葬与祭:收柩与祭奉并存的空间功用

  第三节 生与死:墓室营造中的阴阳互动

  本章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表

  2.肖波 《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岩画研究》

  人面像岩画是指岩画中以人面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类型,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其中,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是人面像岩画分布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作画方式多样。同时,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人面形象,创作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持续至铁器时代,而又以青铜时代奥库涅夫文化人面像数量多,与岩画的相似度高。这些发现为本地区人面像岩画的断代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叶尼塞河流域的人面像岩画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地域性的特点,但多变的形式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变的内在结构,反映在作画地点的选择、作画方式的使用、岩画的构图以及细部特征的刻画等方面。将镜头进一步拉长,我们发现,人面像岩画早出现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期阶段,到晚期阶段,部分类型开始向外扩散到叶尼塞河地区,并在此形成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

  本书试图通过对上述地区人面像岩画资料的全面梳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其起源、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并对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进而在考古学文化动态演变的基础上重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部分片段。

  作者简介

  肖波,1982年生,湖北枣阳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考古、岩画。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主题的界定与解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选题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叶尼塞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及历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小结

  第二章 人面像岩画遗址情况简介

  第一节 上叶尼塞河地区

  第二节 中叶尼塞河地区

  第三节 下安加拉河地区

  小结

  第三章 人面像岩画的分类

  第一节 岩绘画分类情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 岩刻画分类情况及其特点

  小结

  第四章 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第一节 西伯利亚地区岩画年代研究历史回顾

  第二节 叶尼塞河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小结

  第五章 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萨满教及萨满教岩画研究理论

  第二节 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

  小结

  第六章 与周边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关系

  第一节 叶尼塞河地区与周边地区古代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人面像岩画见证了亚洲北部地区的文化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3.王书林《北宋西京城市考古研究》

  本书从考古学材料出发,使用古今叠压型城址的研究方法复原城市格局,进而分析北宋洛阳城城市空间和城市定位,讨论城市社会和城市文化,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城市研究的一种尝试。

  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点,例如城市转型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人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唐宋变革在洛阳城的具体体现等等,使作者愈发认识到城市研究的复杂性,以及单一学科在材料和方法上的局限性。如何从残砖片瓦中找寻历史的轨迹,从琐碎的细节中发现空间的逻辑,又如何透过有形的古代城市格局和肌理,看见城市中穿梭的人群和他们的精神状态,触摸无形的历史温度。这正是城市研究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执着探索的方向。

  作者简介

  王书林,1984年生。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8年获博士学位。自2009年始就职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方向为建筑考古、城市考古、文化遗产保护。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北宋西京外郭城复原

  一 城墙

  二 城门

  三 街道

  四 列坊

  五 城门、街道、列坊所反映的城市面貌

  第三章 北宋西京宫城皇城复原

  一 宫城、皇城、东城的位置和范围

  二 宫城内重要建筑

  三 皇城、东城内重要建筑

  四 宫城、皇城内考古发掘出土数据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北宋西京其他重要城市要素复原

  一 城市水系

  二 住宅与园林

  三 墓葬

  四 城市管理

  五 公共空间

  第五章 北宋西京的城市定位

  一 北宋西京的分期问题

  二 北宋西京的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

  三 城市定位及与开封城的关系

  第六章 余论

  一 隋唐、五代洛阳城与北宋洛阳城的关系

  二 北宋以后的洛阳城

  三 历史城市格局的研究和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

  4.王晓敏、梅惠杰《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本书系统介绍了于家沟遗址(15.95~8.4cal ka BP)出土动物骨骼的状况及埋藏学与动物考古学的分析过程,涵盖了解剖与分类鉴定、猎物生态特征、骨骼表面痕迹、骨骼单元出现频率、骨骼破碎状况及猎物死亡年龄与季节判定等研究手段的使用方法。

  作者简介

  王晓敏,湖北武汉人。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同年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习,在该所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过程、古人类获取及消费动物资源的方式等。

  梅惠杰,河北省蠡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于河北师范大学从事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1995~1998年发掘河北省泥河湾盆地于家沟、马鞍山、姜家梁等一系列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获“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研究背景、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冰消期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波动

  第二节 冰消期古人类遗址的增长

  第三节 冰消期人群制作工具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食物管理的前奏:广谱革命还是资源强化利用?

  第五节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研究材料、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遗址概况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动物化石材料

  第三节 动物化石信息采集的数据库设计与运用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视角与本书的研究设计

  第三章 于家沟遗址动物群的生态信息

  第一节 遗址动物群的组成

  第二节 不同动物所反映的生态学信息

  第三节 捕猎者与猎物的生态学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骨骼的搬运、改造与埋藏

  第一节 骨骼保存状况

  第二节 骨骼表面痕迹

  第三节 骨骼单元分布频率

  第五章 动物的死亡年龄与季节

  第一节 动物的死亡年龄研究

  第二节 动物的死亡季节信息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碎骨”所反映的古人类获取资源的行为

  第一节 骨油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如何识别骨油的消费与利用

  第三节 于家沟遗址的“碎骨”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冰消期的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第一节 于家沟人开发动物资源的策略

  第二节 资源强化利用还是广谱革命

  第三节 冰消期的资源强化利用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邓菲《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

  与死亡有关的视觉图像正是本书的主要研究资料。本书将仿木构砖室墓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划分研究的时段也以该类墓葬的时代情况作为依据。首先根据墓葬形制、墓内装饰图案和图像组合,分别按照时序描述了豫西北及豫中、豫东北及晋东南、晋南、冀中及鲁北等四个地区宋金砖雕壁画墓的区域性特征,并分析了墓葬建造方式和技术,说明了墓葬内部空间构成与图像布局的关系,并与民间寺庙建筑与图像配置进行比较,为阐释墓葬空间与图像的礼仪功能和宗教意涵,拓展了思路。本书将墓葬图像的阐释置于历史纵向发展和社会横向宗教信仰之中。一方面,指出孝子故事、妇人启门、墓主画像等图像是对汉魏墓葬同类图像的回归和复古,是宋代复古风气在墓葬文化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将孝子图像、升仙图像等与当时三教合流的孝亲观相勾连,从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多个角度阐释此类图像流行的原因。这种既有历史纵深又重视社会文化场域的研究,有益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作者简介

  邓菲,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士学位。同年起就读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师从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于201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担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时期的墓葬美术与物质文化。近期研究课题包括:宋金元时期的墓葬艺术、丧葬美术中的复古、孝子图像与文本、宋元时期的儿童图像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宋金时期装饰墓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论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墓葬艺术的时代特征与区域传统

  第一节 中原北方地区宋金装饰墓特征

  第二节 图像程序的布局与设置

  第三节 宋金装饰墓的营建工艺

  小结

  第二章 墓葬装饰与社会空间

  第一节 宋金墓葬中的建筑空间

  第二节 丧葬内容的社会化

  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设定

  小结

  第三章 家居场景与礼俗空间

  第一节 墓主画像释读

  第二节 备食、戏曲题材的功能

  第三节 地下的礼仪空间

  小结

  第四章 孝子故事与“历史”空间

  第一节 宋金墓葬中的孝子图像

  第二节 孝子图的多重寓意

  第三节 儒释道三教的孝亲观

  第四节 墓葬艺术的“历史化”

  第五章 启门题材与信仰空间

  第一节 宋金墓葬中的启门图

  第二节 启门场景的缘起与发展

  第三节 宋金时期启门图的意涵

  第四节 死后世界的多重愿望

  结语 墓葬:礼俗与信仰的视觉空间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6.吴端涛《蒙元时期山西地区全真教艺术研究》

  本书主要从宫观、壁画和祖师形象三个层面对全真教艺术展开分析。在搜集整理蒙元时期198所宫观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修建时段与殿堂设置三个方面展开对山西全真宫观的历史考察。继而归纳了起废与新建两种宫观修建模式,并认为全真教将立观度人纳入修道阶梯所产生的助推力量、全真教义的“有为”观和复归道教传统的思路确立合力促成了全真宫观的鼎盛发展。

  永乐宫重阳殿壁画的研究则聚焦重阳画传的叙事结构及宗教性传达两个方面。笔者分别从时间、视角、结构和空间四个方面定义了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并注意到壁画中图像与榜题之间的不对应问题,而图文之间的相互修正体现出了“涵化”的特征。笔者还借用罗兰·巴尔特的“刺点”概念对重阳壁画中地狱场景的图文结构及文本来源进行分析,借用米歇尔的元图像理论对重阳祖师在度化过程中使用的绘画母题进行了研究。

  在宫观的宏观研究以及壁画的“超细读”基础上,笔者以孙不二形象为例,探讨教派祖师视觉形象的历史塑造问题。首先从图像志层面辨识了重阳殿壁画中的孙不二形象,并注意到其在壁画中出现与消失的现象。继而从性别角度分析其女性身份对其视觉形象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此外,全真女冠来源的复杂所引发的社会舆论的负面评价亦影响到了祖师形象的文字描述与图像表现。

  作者简介

  吴端涛,男,1986年生,山东惠民人。2008年、2011年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分获学士、硕士学位,论文获湖北省第十届优秀硕士论文。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工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绘画史、道教美术史。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蒙元山西全真教宫观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政教背景及区域分布

  一 政教背景

  二 区域分布

  三 洞天福地理念下的宫观地形选择

  第二节 全真宫观的建设时段

  一 建设时段

  二 全真教领导人在山西的布道设教

  第三节 全真宫观的殿堂设置及修建理念

  一 继承与创新:全真宫观的殿堂设置

  二 宫观修建的两种方式及立观度人的逻辑关系

  三 宗教理念转变对传道布教的影响

  小 结

  第二章 全真教艺术形象的图文结构及宗教传达

  ——以芮城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为例

  第一节 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及图文结构

  一 重阳殿壁画的叙事性研究

  二 重阳殿壁画中榜题与绘画的关系

  第二节 重阳殿壁画的宗教性传达

  一 “刺点”:重阳殿壁画中的地狱场景

  二《叹骷髅》:王重阳在传道中使用图像的母题及其意义

  小 结

  第三章 祖师形象的历史塑造——以孙不二为例

  第一节 重阳殿壁画中孙不二的出现与消失

  一 重阳画传中的14组孙不二形象

  二 重阳画传中孙不二形象的消失

  三 全真道士的文化立场对孙不二进入“七真”体系之影响

  第二节 孙不二的登真之路与其形象演变

  一 离家弃子:因性别所引发的度化困难

  二 毁容西度:从“未之纯信”到“决然入道”的态度转变

  三 七年环堵:孙不二的女丹功与男装像

  第三节 从女冠群体看孙不二形象的历史产生

  一 女冠入道的基本模式及入道原因

  二 入道与守节的折中:小议寡妇入道的相关问题

  三 妓女入道:对女冠身份的再认识

  小 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7. 潘攀《汉代神兽图像研究》

  本书以“汉代神兽图像”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了目前所见的相关考古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以考古学方法为主、美术史方法为辅的系统研究。

  首先对八十余种汉代典型神兽母题进行了分类与形态研究,发现汉代神兽图像形态与意义的产生方式主要为: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新创与剔除三种,其基础均为汉人特有的精神信仰与审美需求;总体来看,汉代神兽图像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主体形态写实,但细节或图像背景被丰富、改造出更多神异化特征,如翼、角、云气,或符瑞化明显的多足、多角、多头、连体、半人半兽等;且诸神兽图像母题并非同步出现与演进,在两汉间出现过四次关键时间点,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政治变动、主流思想信仰的演变等密切关联。

  其次对由神兽母题组成的汉代典型图像场景进行分类解读,归纳出天文、神仙信仰、辟邪、谶纬祥瑞四大神兽图像系统。

  最终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纵向视角出发,梳理了神兽图像从原始社会至汉代的发展脉络,以此发现汉代各类神兽母题及图像系统的时代特征;同时,以汉代社会信仰为背景,横向总结出汉代四大神兽图像系统之关系、及它们与汉代社会信仰间的互动关联。

  作者简介

  潘攀,1986年7月出生于江苏徐州。2008年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获学术学位:2012、2016年分别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赵化成教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于美术史。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对象释义与研究范围界定

  二 考古发现与研究史略

  (一)汉代神兽图像的考古发现

  (二)汉代神兽图像的研究回顾

  三 研究动机与目的

  四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神兽图像母题的分类与形态研究

  一 引言

  二 神兽母题的分类及形态演变

  (一)龙

  (二)凤

  (三)神鸟

  (四)虎

  (五)豹

  (六)狮子

  (七)有角神兽

  (八)多头神兽

  (九)半人半兽神兽

  (十)九尾孤

  (十一)飞生(飞鼠)

  (十二)龟、蛇与玄武

  (十三)月中神兽

  (十四)其他以现实动物为原型的神兽

  三 小结

  第三章 神兽图像的组合与场景

  一 引言

  二 典型神兽组合与图像场景分析

  (一)天文类神兽组合及场景表现

  (二)神仙信仰类神兽组合及场景表现

  (三)辟邪类神兽组合及场景表现

  (四)谶纬祥瑞类神兽合及场景表现:瑞应图

  (五)复合内涵的神兽组合场景:以鸟鱼图为例

  三 小结

  第四章 神兽图像与汉代社会信仰

  一 引言

  二 先汉神兽图像概说

  (一)早期的动物崇拜

  (二)青铜时代的幻想动物

  三 汉代神兽图像的时代特色

  (一)传统图像的延续与改造

  (二)新创图像

  (三)消失的图像

  四 汉代神兽图像诸系统关系

  (一)天文类与神仙信仰类神兽图像系统的转换与替代

  (二)辟邪类对神仙信仰类神兽图像系统的铺助支持

  (三)天文、神仙信仰对谶纬祥瑞类神兽图像系统的影响

  五 神兽图像反映出的精英信仰与民间信仰倾向

  六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 汉代神兽图像的来源及演进模式

  二 汉代神兽图像母题及组合场景新识

  (一)对以往观点的疑问与新的认识

  (二)神兽图像母题在汉代发展演化的关键时间特征

  (三)汉代四大神兽图像系统

  三 神兽图像系统与汉代社会信仰

  参考文献

  8.于薇《圣物制造与中古中国佛教舍利供养》

  本书是对公元5到9世纪中国佛教舍利供养活动及其遗物的专题研究。这一时期是佛教舍利信仰白中国初现并发展至顶峰的重要阶段,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物质遗存、视觉文化及宗教景观。借助于神圣的盛放容器,及沟通宗教与政治空间的舍利展示与迎 送仪式,“佛陀舍利”最终于8世纪初在中国成为至高权力的象征。

  以中古时期舍利供养对舍利神圣性的构建及想象为中心,本项研究综合考古学、美术史、宗教史、政治史等研究方法,从以下三个层面回应以往讨论。首先,在空间上,始终参照印度及中亚地区舍利供养所代表的异域传统,具体考察每个时代对其不同的回应方式,以此深入思考舍利供养的“中国化”过程;其次,在时间上,关注舍利供养活动从南北朝出现至唐代发展至顶峰这一完整过程,侧重分析各个时期舍利供养活动的联系及改变;最后,在观念层面,以舍利的“瘗藏”与“示现”为主题,尤为强调它与墓葬传统中身体观念的不同之处,即对舍利的展示、分配,迎送的隆重仪式,以及仪式背后的政治文化历史语境。

  全书旨在对佛教舍利供养“中国化”的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力图呈现其在中古政治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原貌,揭示宗教圣物制造过程中物质与视觉媒介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实现更为广阔的视野下艺术、宗教与历史的多维度综合研究。

  作者简介

  于薇,1985年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与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2016年入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目前从事中古佛教艺术,汉唐物质文化与艺术史,亚洲艺术、宗教与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二)学术史及主要问题

  (三)选题意义及方法

  (四)篇章结构

  一 从印度到中国的舍利供养与舍利容器

  (一)公元前2到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舍利容器

  (二)公元1到5世纪犍陀罗地区舍利容器

  (三)唐之前中国舍利容器中的“舶来品”风格:以弦纹带

  盖圆盒为例

  小结

  二 圆函或方函:南北朝时期的舍利容器与瘗埋规制

  (一)北魏北周舍利容器的形制与瘗埋规制

  (二)北齐舍利容器的形制与舍利瘗埋

  (三)舍利之争:南北朝时期阿育王塔的“被发现”

  小结

  三 圣物制造:隋文帝仁寿年间舍利颁送活动

  (一)盝顶方函与“样”

  (二)隋代佛教舍利的转移与集中

  (三)仁寿年间舍利的来源与分配

  小结

  四 建构权威:隋唐时期舍利容器的铭文与装饰图像

  (一)舍利塔铭的分布及形制特征

  (二)唐代舍利石函装饰与涅檠故事情节——以蓝田出土舍

  利石函为中心

  (三)唐代分舍利图像研究

  小结

  五 唐代两部佛教舍利的展示与迎送活动

  (一)唐长安城的圣物展示活动

  (二)“陈其供”:九鼎、真身舍利与明堂

  小结

  结论 何为舍利?

  (一)跨文化视野中的佛教舍利及舍利容器

  (二)亚洲史背景下舍利崇拜的“中国化”

  (三)文本、图像与仪式中的舍利

  (四)中古政治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舍利

  参考文献

  附表1纪年北朝、隋、唐舍利容器

  附表2无纪年隋、唐舍利容器

  附表3佛典所记载“分舍利”情节

  9.朱雪菲《仰韶时代彩陶的考古学研究》

  史前彩陶是中国近代考古学起步时期的核心议题,是蔚为大观的史前考古遗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史前彩陶遗存在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区均有广泛分布,涉及多种考古学文化。

  本书以“仰韶时代”限定研究范畴,主要是基于这一时空范围内的彩陶遗存分布相对集中、资料发表充分、所属考古学文化间关系密切,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

  以往的彩陶研究,多以艺术的视角专注于彩陶图案,通过形式分析与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彩陶的美学研究价值,在探索图案演变规律和阐释图案意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彩陶的考古学研究价值,却未能充分体现。尤其是缺乏了考古层位学的运用,以往研究所得彩陶图案的演变序列,没有可靠的相对年代顺序的支持。鉴于此,本文采用层位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考古学方法研究彩陶遗存,重在体现其考古学研究价值。大体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很大限度地综合彩陶图案种类,建立彩陶的层级分类体系和图案描述系统;第二,以层位关系为基础,探索彩陶的发展演变序列;第三,通过不同层级彩陶图案的形式比较,反映与考古学文化谱系相关的各类问题。

  作者简介

  朱雪菲,江苏无锡籍。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从许永杰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2015年博士毕业。2016年5月正式入职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2017年7月入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仰韶时代”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彩陶的考古学研究回顾

  第四节 方法论

  第二章 仰韶时代早期的彩陶遗存

  第一节 半坡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二节 庙底沟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三节 后冈一期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三章 仰韶时代晚期的彩陶遗存

  第一节 秦王寨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二节 大司空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三节 庙子沟·海生不浪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四节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五节 宗日文化的彩陶遗存

  第六节 其他彩陶遗存

  第四章 总论——彩陶视角下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参考文献

  后记

  10.刘韬《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研究》

  本书对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以图像学、风格学与样式论等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主要分布于本地延续开凿的龟兹风石窟群中,洞窟内塑像不存,部分壁画流失海外。由于建窟民族与佛教教义的影响,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壁画一方面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本地原有的龟兹特性,另一方面较龟兹风壁画在题材、内容、布局与风格上呈现显著的变化,更多为汉地佛教对龟兹回传的产物。

  作者简介

  刘韬,博士,副教授。1981年生于天津,1999~2006年就读于南开大学文学院美术学专业,分别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与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专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宗教美术研究。

  目录

  绪 论

  上 编 划分与复原

  第一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划分

  第一节 龟兹唐风洞窟划分

  第二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划分

  第三节 洞窟中局部绘制现象

  小 结

  第二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复原

  第一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3窟壁画复原

  第二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5~17窟壁画复原

  第三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2窟壁画复原

  第四节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45窟壁画复原

  第五节 森木塞姆第40窟壁画复原

  第六节 森木塞姆第44窟壁画复原

  第七节 森木塞姆第46窟壁画复原

  第八节 夏哈吐尔佛寺与龟兹未知洞窟唐风与回鹘风壁画

  小 结

  下 编 重构与探索

  第三章 库木吐喇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内容考释与塑像重构

  第一节 第14窟壁画内容考释

  第二节 第15~17窟壁画内容考释与塑像重构

  第三节 第12窟壁画内容考释与塑像重构

  第四节 第45窟壁画内容辨识

  小 结

  第四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画塑组合与题材布局

  第一节 中心柱窟画塑组合与题材布局

  第二节 方形窟画塑组合与题材布局

  第三节 龟兹风、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塑绘布局关系

  第五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

  第一节 龟兹石窟壁画风格研究状况与问题

  第二节 龟兹唐风洞窟壁画风格

  第三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特点

  第四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划分

  第五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风格形成背景

  小 结

  第六章 龟兹地区唐风与回鹘风洞窟壁画年代探索——以库木吐喇窟群区第12、15~17窟为中心

  第一节 龟兹唐风洞窟壁画年代探索

  第二节 龟兹回鹘风洞窟壁画年代探索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表

  后 记

  11.彭明浩《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北魏云冈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浑,这样的大型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研究表明,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州山南麓,原为两级阶地地貌,阶地后缘分布有自然断崖,石窟工程利用了山体上部的自然断崖,并向下斩山局部改造了山形。进入到洞窟开凿阶段,第一期工程主要为大像窟,依就大像头、身、腿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施工,对大像以外的壁面控制力度较弱,允许民间势力进入开龛造像。而第二期工程逐渐采用了室窟设计,强调洞窟室内空间,壁面平直,多无凸出石壁的大像,逐渐流行统一施工,加强了壁面控制力度,分栏开龛造像,营造出规整完善的洞窟空间。可以说,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从一期到二期有一个大的转变,规划设计、施工模式、工程组织都在逐渐进步。

  本书从营造工程的视角,考察云冈石窟各类工事活动的关系,注重空间层次及打破、避让等遗迹现象,可视为考古层位学在石窟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与考古类型学结合,或有助于更为全面完整地考察石窟。

  作者简介

  彭明浩,1986年生。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杭侃教授,2015年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古代建筑、佛教考古。

  目录

  一 引言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依据的材料

  二 宏观:云冈石窟选址

  1 历史背景

  2 选址情况

  3 选址特点与功能分区

  4 扩展与比较

  5 小结

  三 中观:云冈石窟外部崖面

  1 问题与研究方法

  2 石窟外部崖面现状及开凿过程分析

  3 石窟所在流域地貌

  4 云冈周边小窟群崖面

  5 小结

  四 微观:云冈石窟内部空间

  1 问题与研究方法

  2 研究方法示例

  3 个案选排说明

  4 云冈一期洞窟

  5 云冈二期洞窟

  6 分期存疑洞窟

  7 参考案例:云冈三期未完成小窟

  五 云冈石窟营造工程综论

  1 云冈石窟工程施工

  2 云冈石窟工程设计

  3 从营造工程视角看云冈石窟分期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考古:模拟开龛过程

  附录2 云冈石窟窟檐建筑

(图文转自:“扔書”公众号)

作者:

文章出处:“扔書”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