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方民族史研究再添力作

发布时间:2021-08-0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而开展研究、编写的十卷本丛书。该丛书是一项集体成果,包含了12位作者、12位编辑、20余位工作组成员等近50位科研团队成员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整个编撰出版过程历经四年,期间召开过7次大型编撰会议和多次的小型审稿会,来推动图书的出版工作和内容质量的把关工作,作者团队与编辑团队精诚合作,终于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奉献出这套最新的研究成果。书中选取的十个民族为中国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们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已然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并深刻影响着当下。

作者和编辑团队

  北方民族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代序)

  张久和 刘国祥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经过策划、组织、研究和编辑工作,即将付梓。这是倡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和编辑者诸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晶。面对多年来北方民族史领域丰富的学术成果,选择十个民族、按照大体一致的体例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力求在学术上有所推进,这对每一位研究者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今天,我们怀着惴惴之心把十部书稿呈送于学界,以求在学术难点、值得深度研讨的问题等方面引发更为深入的思考,探求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学术研究途径,以期共同推进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国内,马长寿先生《乌桓与鲜卑》、林幹先生《匈奴通史》、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周伟洲先生《敕勒与柔然》、段连勤先生《丁零、高车与铁勒》、薛宗正先生《突厥史》等论著,基本都是以族别史体例研究北方民族史的力作,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探寻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启迪着学者们的思路。197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写出版的《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2003年林幹先生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在北方民族的通史性成果方面具有开创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向学界奉献了学术亮点独特的论著。法国汉学家德吉涅《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方鞑靼人通史》、英国学者巴克尔《鞑靼千年史》、法国史家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等著作,均涉及多个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各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历史的关注度不断强化,北方民族史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促进了相关研究向前发展。学术成果的积累,科研团队的形成,研究出版经费的保障,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编纂和出版北方民族史著作带来了机遇,提供了条件和保证。这部十卷本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就是我们的一个初步尝试,付梓之际,诚待学界赐正,并期待对学术发展、社会文化进步有所裨益。

  一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广义上是对历史上曾经活动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各个民族的总称;学界也有从狭义上专指以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为主要活动地域、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操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各民族的看法。国内学界一般将其简称为“北方民族”;国外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认识,称其为“马背民族”“骑马民族”等。从狭义上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既包括蒙古族兴起以前的诸北方游牧民族史,又包括古代蒙古史。由于蒙古族兴起后,经过多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已经由一个古代民族逐渐发展为现代民族,而且,早期蒙古史一般又与元史、北元—明代蒙古史、清代蒙古史及近现代蒙古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学界一般就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活动在蒙古高原及周邻地区的各个民族,并形成了以族别史为特征又大体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研究的北方民族史研究体系。这些古代民族主要涉及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敕勒—高车、铁勒、突厥、薛延陀、回鹘(回纥)、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室韦—达怛等各个游牧民族的历史。至今,学界针对这些民族的研究,已经涉及族源、政治、经济、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成果颇丰,学术争议点亦较多。而经过对各个民族历史的专题研究,努力寻求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整体发展的历史规律仍然是有待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中国历代汉文典籍中有关北方民族的历史记载是从事研究的基本史料。《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等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编年体史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典志体史书,《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会要体史书,《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地理总志以及《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以及其他体裁的古籍,均保留着与北方民族历史有关的史料。不过,由于各类史籍的成书年代不同,后出史书往往与先成史书有着抄录关系,内容也存在程度不同的沿袭继承;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后出史书又常常收录了为先成史书所不载的资料,增加了某些新的内容,加大了辨别取舍的难度。另外,各代史家对北方民族资料掌握的多寡不同,取舍角度有别,记述方式有异,所记内容与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出入,或存在误记错记等情况,也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详加考辨,方可在不断的研讨中逐步接近真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代中原史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时代、民族、地域、立场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的局限,也在相关文献中反映出对北方民族的歧视和偏见。基于上述,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占有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汉文文献史料,并且进行详细比对、辨析,探明史源关系,明确史料价值,摒弃各种偏见,坚持客观评判的标准,在研究北方民族历史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除了汉文史料以外,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西夏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文字的文献,多为北方民族记载的其自身的历史活动,有其不同的视角、内容、观点和方法,虽因文字的掌握与识读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对于全面深入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却具有独特珍贵价值。中国学界不乏倡导和践行利用多语种文字史料进行综合研究的专家学者。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内地王朝史一般都较为系统和丰富,相比之下,同一部古籍中有关北方民族史的史料则显得零散和匮乏。仅以记录北方各民族历史内容最多、最系统、相对可靠的正史即“廿四史”为例,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史料主要是列传中的各族专传和纪、传、志、表当中的散见史料,系统性与涵盖面均存在误漏,甚至难以成章,形成研究中的诸多难题。因此,除了稽考、辨析、使用文献史料作研究以外,利用考古资料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也是学界传统。百余年来,北方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有多少不等的发现,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相继发表,程度不同地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依据。匈奴遗存主要集中在外贝加尔、蒙古国和中国境内的北方草原地带,发表的考古资料与研究性成果较多。其中,蒙古国境内的诺彦乌拉、高勒毛都,中国境内的桃红巴拉、阿鲁柴登等匈奴墓葬,为研究匈奴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乌桓的考古学文化虽然没有确论,但学界对夏家店上层文化、井沟子墓地、平洋墓葬、西岔沟墓群的探讨,对探究乌桓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拓跋鲜卑早期遗存主要集中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嘎仙洞遗址,扎赉诺尔、完工、孟根楚鲁、拉布达林墓葬等资料,为研究早期拓跋鲜卑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柔然考古学文化虽尚未被正式识别出来,但高昌文书等出土文献与《茹茹造像碑题记》《魏开府仪同长广郡开国高公妻茹茹公主闾氏墓志》等碑刻墓志丰富了柔然史资料。重要的突厥卢尼文碑有《暾欲谷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与回鹘有关的碑铭有《磨延啜碑》《铁尔痕碑》《九姓回鹘可汗碑》等,在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碑刻资料则多与黠戛斯有关。突厥、回鹘、黠戛斯的碑铭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是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此外,中蒙联合考古队确定了蒙古国的四方形遗址为回鹘贵族墓地,从而填补了回鹘考古学文化领域的空白,为研究回鹘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考古资料。契丹的考古遗存早期以平民墓葬为主,辽朝建立后的耶律羽之家族墓、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吐尔基山辽墓、萧贵妃墓等资料,对契丹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作用。库莫奚考古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大王记结亲事碑》《奚国质子热瓌墓志》等十余通属于奚人的碑刻材料,内容或为史书所未载,或可与文献史料相印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室韦考古学文化的发现、识别和研究,对于探索蒙古族族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西乌珠尔、谢尔塔拉、岗嘎等墓葬资料的研究与运用,无疑使室韦历史文化的研究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可靠和丰富多彩,并为蒙古族发祥、兴起于呼伦贝尔提供了确凿证据。总之,与北方民族相关的考古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起到了与文献交互印证、补充文献记载之不足、纠正文献记载之错谬的作用。因此,充分结合运用考古资料研究北方民族史,将考古学与历史学密切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先秦时期,北方民族已见载于史册。荤粥、猃狁、诸戎狄与商、周及春秋时期北方诸侯国,东胡、匈奴、林胡、楼烦与战国时期北方的燕、赵、秦诸国均有和战关系,东胡、匈奴、丁零等北方诸民族之间亦关系密切。秦末汉初,匈奴势力强大,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北服丁零,控制蒙古高原及其周边,第一次建立了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游牧政权,与中原政权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东胡被击溃后,溃散的部众分别据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因山名族,称乌桓、鲜卑。两汉时期,乌桓先后三次南迁,逐步进入中原北部,与汉、鲜卑、匈奴等融合。东汉时期,匈奴衰弱,南匈奴南迁入塞,北匈奴连续遭逢东汉联军攻击,最后远走西域,留下了值得重视的历史文化。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余部并入鲜卑,鲜卑由此渐盛,继匈奴之后控制大漠南北,建立了地分东中西三部的部落军事大联盟。联盟瓦解后,鲜卑逐渐分化形成慕容、宇文、段、拓跋、秃发、乞伏诸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支鲜卑渐次南迁,逐鹿中原,加入到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浪潮之中。慕容、宇文、段、拓跋等部相互征伐,宇文战败,从中分化出契丹、库莫奚二部。同期,鲜卑后裔室韦见于文献著录,与契丹、库莫奚地分南北,活动于东胡及其后裔曾经往来驻牧的地区。吐谷浑自慕容鲜卑分离,迁徙甘青地区,后建立吐谷浑政权,史事绵延,直至唐代。慕容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拓跋建立代,秃发、乞伏建立南凉、西秦等区域性政权。匈奴后裔建立有汉、前赵、北凉、大夏等政权。南迁的丁零也建立了翟魏政权。丁零后裔亦以“敕勒”“高车”“铁勒”等名称为史书所记载,分布于漠南漠北。最终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形成了南北朝对峙格局。同期,东胡苗裔柔然兴起于大漠南北,建立柔然汗国。南北朝末期,随着柔然的衰败,突厥兴起并灭亡柔然,成为蒙古高原霸主,建立突厥汗国,强盛一时。唐初,突厥汗国被唐灭掉,大量突厥民众曾进入内地。后来突厥贵族重新建立游牧政权,再度控制蒙古高原。隋唐时期,铁勒分化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铁勒部落中的薛延陀、回鹘在反抗突厥统治的过程中逐步强大起来,薛延陀一度建立政权,称雄漠北,后被唐灭亡。回鹘灭掉东突厥后汗国,建立回鹘汗国,与唐朝关系密切,9世纪中期被黠戛斯击溃。隋唐时期,进入中原的鲜卑逐渐融合于汉族以及各族之中。契丹与奚在突厥、回鹘不断衰落的过程中日益强大起来。唐末,契丹最终兼并奚、室韦等周边各族,随后在五代政权的更迭中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地,建立了与北宋对峙的辽朝政权。与蒙古族源关系密切的室韦各部,在唐代又被诸突厥语族部落称为达怛,并为唐朝中原人接受。蒙古族的祖先部落“蒙兀室韦”首见《旧唐书》记载,“蒙兀”是“Mongghol”(蒙古)的最早汉字译写形式。蒙古族发祥于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南。唐朝中期以后,室韦—达怛诸部乘回鹘汗国衰亡之机,陆续西迁蒙古高原核心地带,或南迁至中原北部边塞。不难看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各个民族名号不断更换,政权轮番交替,与中原的往来绵延不绝、从未间断。辽金时期,与蒙古族有渊源关系的各部逐步壮大。至13世纪前后,在语言、地域、文化和经济生活上具有共同性的蒙古高原诸部具备了形成新的古代民族共同体的条件。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在继承众多北方民族长期分化和融合历史的基础上,以室韦—达怛部落为核心和主要成分,吸收契丹等蒙古语族和回鹘等突厥语族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YekeMonggholUlus)。至此,蒙古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和民族兴衰演替的历史始告结束,各有名号的部落、民族统一在了“蒙古”名下,古代蒙古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蒙古族成为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北方民族以畜牧、狩猎为生业,“游牧”是其经济形态,“行国”是其政治表征。游牧经济比较脆弱,更多地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迫切需要农副产品作为生产、生活的补充;农耕经济以定居为主,也十分需要游牧经济产品。游牧与农耕经济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导致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格局。和平时期,官方、民间贸易交换频繁,各取所需;对峙争锋阶段,双方的战争也往往是经济因素在起着诱因和主导作用。许多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权更看重经济利益,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出发制定策略,采取政治、军事行动;中原农耕民族及其政权包括入主中原的北族政权则常以中心、正统自居,更看重政治名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使繁衍生息于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北方民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向中原地区的南迁、南进运动,先后建立了统治区域大小不等的政权,与中原农耕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政权,打通了欧亚大陆草原世界,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更为广泛,其历史不但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也成为亚洲史、欧洲史的研究内容。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更是建立了囊括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政权,或统治中国古代北方,或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直接把游牧和农耕两种文化融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认同,在深刻地改变和创造中国历史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和重塑着自己。

  史实证明,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北方民族程度不同地参与到创造中国多元历史文化的进程之中,印证了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发展规律。

  二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历来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论著颇丰。但是,由于研究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价值观、研究方法等有别,加之资料匮乏,今天看来,有些成果多带有时代的烙印,存在争议而尚未解决甚至难以解决的问题较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也构建了某些不同的话语体系。近代以来,由于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渊,国家影响力大幅度降低,历史学研究的环境、条件、人才等均遭受到严重的桎梏与影响,在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的话语权逐步弱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世纪末以来,西方和日本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日趋深入,其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迭出,形成了多种话语体系并存的局面。在试图阐释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进程的时候,对国外学界的相关说法予以关注和述评,明确我们的初步认识和看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 西方汉学与“内亚史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传统汉学在西方逐渐转化为一门独立学科。法国学者沙畹(édouard émmannuel Chavannes)将汉文文献与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相结合,使汉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专门学科。伯希和(Paul Eugène Pelliot)结合文献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了历史语言学考证法,沿用了欧洲早期汉学家惯用的“高地亚洲”(la Haute Asie)概念,并将地中海、印度与中国中原地区之间七八百万平方千米的广阔 “弓形”地域统称为“中央亚细亚”(Central Asia),认为“中央亚细亚” 既是地中海世界、印度与中国中原地区之间的地理屏障,又是这三个文明中心之间的联系纽带,彼此之间联系与影响的程度虽因历史变迁有所差异,但从未间断。

  塞诺(Denis Sinor)在“高地亚洲”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大体相同于中央欧亚(Central Eurasian)的“内亚”(Inner Asia)理论,他将中央欧亚视为一个不同于周边文明板块的独立的文明区域,其中又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划分出若干的亚文化类型。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是这些类型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而不同的亚文化类型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向趋同性发展。中央欧亚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都是挑战欧亚各大文明的“蛮族”的活动舞台,“传统文明的承载者与来自内亚的蛮族之间的冲突对抗与交流互动,构成了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主线”。

  美国学者傅礼初(Joseph F. Fletcher)是内亚史观的代表人物之一。语言上的优势使他能够打破汉学、阿尔泰学与伊斯兰学之间的藩篱,站在“全史”(Integrative history)的角度来审视内亚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内亚游牧帝国演变转型的规律性问题。而对20世纪中后期现代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吸收,则进一步促使其从宏观上思考欧亚大陆各地区历史发展的趋同性与合流性问题。他认为,历史现象中存在“关联性”(interconnections)与“延续性”(continuties)现象,而要认识这两种现象,就必须先要对不同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平行性现象进行研究,考察其内在联系,归纳出欧亚大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

  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也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内亚史学者,在塞诺提出“内亚”理论之前,拉铁摩尔已在对中国北方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边疆理论”。拉氏关注的“内亚”仅限于当时中国境内的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四个地区,并没有后来塞诺所认为的那样广阔。他将中国的这四个边疆地区视作各自具有独立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的有机整体,建立了一套历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社会生态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用以探究每个边疆地区内部的机制特性,进而考察每个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特征。拉氏认为,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每一边疆地区的经济形态,进而在经济形态上产生出不同的社会与政治形态。

  “内亚史观”从北方民族和内陆边疆的视角来审视欧亚大陆历史的变迁与发展,对于习惯了从中原王朝视角看待内陆边疆与北方民族的中国传统史学来说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从方法上讲,有助于推动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但“内亚史观”片面强调内陆亚洲在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政治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独特性、差异性和连续性,罔顾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与中原地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长期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淡化双方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互相依存、彼此交融的历史事实,忽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与相互认同的历史事实,刻意构建“内陆亚洲”文化本位和独立的“内亚体系”“内亚传统”,一定程度上存在解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观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观的意图。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认识。在研究中,要把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与所谓“内亚”民族史的本质区别、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内在有机联系和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大原则。

  (二) 日本的“东洋史学”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增长,在“脱亚入欧”思潮影响下,开始向西方列强学习,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了服务其政治需求,以中国、朝鲜等东亚或东北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所谓“东洋史学”应需而兴,而且,与军事侵略目标相关联,提出了一系列论调,在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形成了殖民色彩浓郁的“东洋史学”话语体系。

  白鸟库吉等人以兰克学派的实证主义为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文献考证与实地调查有机结合,形成了“东洋史学东京文献学派”,其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方民族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然而,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服务的主要目的,却使其论著体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意图和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

  白鸟库吉等人着意构建了“满鲜史观”,提出了“间空地论”与“南北二元对抗论”。“满鲜史观”的本质即“满鲜一体论”。认为“满洲”与朝鲜半岛在历史上种族相同,文化习俗与宗教信仰相近,是一个不同于中国内地的独立的历史地理单位。“间空地”系指三方势力处于均衡态时的缓冲地带,一旦这种均衡态被打破,“间空地”便会被实力相对强大的一方所占据。在“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间空地”,而这些“间空地”实质上是“无主之地”,不属于中国和朝鲜任何一方。可以看出,所谓的“间空地论”实际上是在为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提供“历史依据”和“学理依据”。

  “南北二元对抗论”的核心含义,则是人为地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割裂开来。认为历史上的匈奴、夫余、肃慎、乌桓、鲜卑、室韦、柔然、突厥、契丹、蒙古都是与汉族敌对的“外族”或“外国”,整个东亚大陆的历史就是以长城为界的中原汉族与北方民族对抗的历史。这种论调将“汉地”等同于“中国”,刻意突出南北民族间的对抗史,而对各族关系发展中在时间、空间占主要地位的封贡、和亲、互市等和平交流史视若不见。

  日本的矢野仁一是“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主要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是日本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提供“理论依据”方面,矢野比白鸟等人更加积极,也走得更远。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先后发表了《支那无国境论》《满蒙藏非支那本来领土论》《支那非国家论》《历史上满洲的支那主权无根据论》《日本在满蒙的正当地位》等一系列文章,公开鼓吹“满蒙非中国论”“长城以北非中国论”“中国非国论”等谬论。在矢野搭建的体系中,中国领土的形成是近代以来列强与清政府交涉的结果,古代中国并没有明确的领土和边境概念,中央政府实际能够控制的领土大多局限在长城以内。矢野的这套理论不仅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提供了“合理”依据,还妄图解构中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瓦解抗日斗志,进而达到分裂中国,各个击破的目的,可谓阴毒至极。

  20世纪初期,日本史学界为了配合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殖民目的而形成的赤裸裸的话语表述,虽然已经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而寿终正寝,但是其论调的变种仍不绝于世,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三) 泛突厥主义

  19世纪后期,为反抗沙皇俄国的民族压迫并与“泛斯拉夫主义”运动相抗衡,“泛突厥主义”思潮在沙俄境内的突厥语族人群中兴起。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伊斯梅尔·迦斯普林斯基(Ismail Gasprinskiy)将近代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概念中的“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等同于“突厥民族”,人为创造出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民族,并试图将沙俄境内的突厥语族人群联合起来。泛突厥主义思潮兴起后,很快传入面临崩溃边缘的奥斯曼帝国。被称为“土耳其泛突厥主义之父”的兹亚·乔加勒普(Ziya Gokalp)设想将亚得里亚海至日本海这片广阔地域上的所有突厥语人群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大图兰”国家,这便是所谓的“大图兰主义”。1923年,兹亚·乔加勒普的《突厥主义原理》问世,提出了“三步走实现突厥民族政治联合”的主张。

  泛突厥主义形成后不久,便与泛伊斯兰主义一道通过俄国鞑靼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催生出了新疆分裂主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混乱的时局和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使得泛突厥主义和分裂主义思想在新疆地区大行其道,不但产生了《东突厥斯坦历史》这种新疆分裂主义的代表作,还先后出现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两个分裂政权。虽然最终都归于失败,但是却扩大了新疆分裂主义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泛突厥主义和新疆分裂主义一度得到有效遏制,几乎销声匿迹。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联系和交往的日益增多,泛突厥主义和新疆分裂主义再度沉渣泛起,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现象。在“理论”层面,《匈奴简史》《维吾尔人》《维吾尔古代文学史》等一系列宣扬“维吾尔斯坦一贯独立论”的著作陆续出版。在实践层面,“东伊运”“世维会”等恐怖组织先后组建,并在新疆等地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事件,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历史上的“突厥”,主要是指6—8世纪活跃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青突厥人,曾以蒙古高原为主要地域建立过东突厥汗国。但随着745年东突厥后汗国的灭亡,突厥人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突厥”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9世纪以后,出现于欧洲、阿拉伯文献中的“Turk”(汉译为“突厥”)实际上泛指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游牧人,并无民族学上的确切含义。泛突厥主义既无历史依据,又无现实基础,其人为制造的所谓“突厥民族”与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青突厥人没有任何民族学上的联系和继承关系,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人与突厥人也没有直接历史源流关系。泛突厥主义完全是19世纪末以来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突厥语族人群中的所谓精英分子,基于唯心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的痴心妄想,其“大图兰联邦”的诉求更与现代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格格不入,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性。泛突厥主义传入中国后,则演变为分裂主义分子用来谋求新疆独立的工具,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出日益极端化、恐怖主义化的特征。对于泛突厥主义及其各类衍生变种的巨大危害,我们务必要认识明确,高度警惕,并做好与其进行长期不懈斗争的准备。

  (四) 征服王朝论

  1949年,美籍德裔学者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在与中国学者冯家昇合著的《中国辽代社会史(907—1125)》[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7-1125)]总述中提出了“征服王朝论”。魏氏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按照社会文化形态划分为“典型中国朝代”和“征服与渗透王朝”。其中,“典型中国朝代”包括秦、两汉、魏、两晋、南朝、隋、唐、两宋、明。十六国诸政权、北朝、辽、金、元、清则被定性为“征服与渗透王朝”。而“征服与渗透王朝”又可根据其对汉文化的态度归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十六国诸王朝、北魏为代表的“渗透王朝”,这类王朝在华北地区通过以半和平的渗透而建立政权,它们对汉文化的态度倾向于吸收;第二类为辽、金、元、清四个“征服王朝”,这类王朝以征服部分或全部汉族居住地而建立政权,其对汉文化的态度倾向于抵制。在“征服王朝”内部,又因对汉文化抵制程度的强弱再细分为三个类别,其中辽、元为文化抵抗型,金为文化让步型,清则介于二者之间,为文化过渡型。在论述这些文化关系时,魏氏引入了人类学中的涵化(Acculturation)概念,认为“征服与渗透王朝”与汉地之间的文化接触会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中发生,且其接触的程度(Degree)和强度(Intensity)不相同,只要社会没有实现完全融合,文化差异就会一直存在。

  征服王朝论经由田村实造等人传入日本之后,在日本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成为日本北亚史学界的主要研究课题。根据研究领域和观点的不同,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概念。第一种以田村实造、护雅夫、吉田顺一等为代表,他们大体上赞同魏氏的理论,认为金、清与辽、元并列,都是征服王朝,但要将征服王朝放在北亚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讨论。北亚世界从游牧社会向农牧社会的体制变化,是游牧社会、国家发展为征服王朝的决定性因素。整个北亚游牧民族史以辽为界,可以划分为游牧国家和征服王朝两个时期,征服王朝是游牧社会、国家发展的一个归结。由于征服部族的北亚属性,征服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呈现出“二元制”的特性。第二种以村上正二为代表。他认为“具有强烈的游牧民的自觉意识(self-consciousness),在其意识之下征服、并统治农耕社会的游牧民王朝”,才能称之为“征服王朝”。而北匈奴、柔然等纯粹的游牧国家以及南匈奴、北魏等渗透王朝都不能发展为征服王朝,只有继承了突厥帝国和回鹘帝国基于同一语言文化意识的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游牧都城文化传统的辽、蒙古帝国、元等才能发展为征服王朝,金、清两个王朝则被排除于征服王朝之外。在征服王朝中,辽朝是二元社会,元朝是更多元的复合社会。第三种的代表人物为岛田正郎。岛田对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辽朝不建郊丘,不行郊祀,转而将“祭山仪”作为国家最重要仪式的做法,是故意对中国王朝政教传统的排斥,故而应当将辽朝置于中国王朝系列之外,视为胡族国家。

  魏特夫试图对中国古代史上的王朝类型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但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分类明显是基于中原汉族文化立场的,出发点就是狭隘的,有悖于历史和现实的证据事实。在具体划分过程中,片面地夸大了北方民族王朝“渗透”或“征服”的主导性,与其双向涵化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其结论必然是不科学和不能成立的。在日本,征服王朝论则发展出了新的倾向,日本学者更注重从北亚史的视角观察研究征服王朝,并将征服王朝的出现看作是北亚游牧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实际上人为地割断了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密切互动与联系,夸大了游牧社会和游牧经济在历史变迁中的独立性,是对中国社会多元性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性质的否定。

  (五) 蒙古地区一贯独立论

  “蒙古地区一贯独立论”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蒙古国兴起的一种有关北方民族的认识和定位的话语体系。该理论认为,蒙古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匈奴兴起时开始,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一贯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宣扬蒙古地区一贯独立论的主要著作有《关于匈奴的社会制度问题》《匈奴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族源》等。一些蒙古国学者为了证明“蒙古地区自古以来便是独立的”观点,错误地将匈奴作为蒙古族的族源,认为匈奴、鲜卑、柔然、蒙古等北方民族从种族到经济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独立地在蒙古高原先后发展起来的。基于此,他们认为,从匈奴单于国、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柔然汗国到大蒙古国等北方民族政权都是一贯独立的。

  众所周知,蒙古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历史时期在蒙古高原上活动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都属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1921年7月,外蒙古在苏俄的支持下事实独立;1946年1月,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蒙古国从法理上获得了独立地位。可见,蒙古的独立是20世纪才发生的事情。不能因为现在的蒙古国是一个独立国家,就认为蒙古地区是一贯独立的,数千年来活动于蒙古高原的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也是一贯独立的。我们采用谭其骧先生确定的以18世纪50年代至1840年期间的清朝版图为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出现在漠南漠北的蒙古族及历史上的北方各民族,都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能因为曾在今天蒙古国之内活动就不算历史上中国的民族。但我们也不反对蒙古国在写他的历史时把这些北方民族写成他的先民。

  (六)“新清史”与“大元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史学界兴起了反对“汉族中心论”、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为特征的“新清史”,其代表人物有路康乐(Edward Rhoads)、欧立德(Mark C. Elliott)、柯娇燕(Pamela K. Crossley)、罗友枝(Evelyn Rawski)等。欧立德曾对“新清史”的学术观点进行过总结,认为“新清史”最关键的学术主张有三条:一是清史研究必须重视清朝的“内亚维度”(Inner Asian Dimension),强调清朝统治的内亚性质;二是清史研究必须利用满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非汉文资料,尤其是满文资料;三是清史研究必须要有全球视角,立足于全球史语境。从学术研究方法上来讲,“新清史”提倡的充分利用非汉文资料和全球视角是有利于清史研究发展的。但“新清史”片面强调清朝与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区文化联系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掩盖满族文化与汉地文化间的密切程度远超前者的历史事实,从而构建清朝“内亚帝国”性质的做法,体现了西方学术界的意识形态偏见和西方的东方主义学术传统的话语霸权。与此同时,日本出现了力图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从“古代中国王朝历史”的叙事框架中分离出来,转而把它置于全球史、欧亚史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比肩“新清史”的“大元史”叙事模式。元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其政权和疆域以及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蒙古族、满族、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统治中国的合法性也受到了当时和后世中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可。因此,将元朝和清朝视为与中国王朝对立的“内亚帝国”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通过梳理大略可知,关于19世纪末叶以来北方民族史领域的各种西方话语体系,要么是基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立场和现代民族国家价值取向的认知偏差,要么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或者分裂分子割裂中国提供的理论依据。虽然主观动机不同,但二者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认识和观点。这些错误认识和观点,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形成了严峻挑战,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对部分研究北方民族史的学者的理论思维可能会带来一定偏差,对人民群众、高校学生学习和认识中国历史可能会形成一些误导,其危害性不可失防。因此,加强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全面系统性研究,构建客观科学的话语体系刻不容缓。

  三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研究的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范围和北方民族,按照1981年5月谭其骧先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作为基本原则来把握。即以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以18世纪50年代至1840年这段时期的清朝版图作为历史时期的中国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活动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这些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政权。

  这次撰写的十个民族的历史,以中国历史上活动在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匈奴、乌桓、拓跋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室韦为研究对象,以族别史体例为整体设计,每个民族自成一卷,史观、体例、内容安排等力求一致。各卷作者按照编写体例和要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依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诸民族的族名族源、历史变迁、政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民族关系、最后流向等尽可能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北方民族的历史作用、影响和贡献尽量作了客观的评价。各卷或多或少体现出以下特点:①既有相对一致的结构,又根据具体情况谋篇布局,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各自的学术思路与逻辑特点;各族的历史内容既属于全书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相对独立成书。②尽可能详细占有史料,注意充分辨析史料的史源关系,运用有价值史料进行研究。③各卷根据具体情况,充分结合运用考古资料,以达到用实物资料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突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④运用古代民族文字史料,如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资料等进行研究。⑤利用汉语音韵学、民族史语文学方法进行研究,辨析相关说法。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而开展研究、编写的一套书稿。选取的十个古代北方民族,既有内在的历史联系,又与古代蒙古族存在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通过系统论述匈奴等十个北方民族的历史变迁,可以启发与蒙古族族源有关问题的思考,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长期以来,中外学界针对蒙古族族源开展了广泛研究,形成有匈奴、东胡、鲜卑、敕勒—高车、柔然、突厥、蒙汉同源、吐蕃、室韦、突厥、吐蕃混合、东夷等十余种观点。中国学界主流看法认为,蒙古族祖源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这一学术观点有着更为充分的历史文献学依据和考古学证据。《旧唐书·室韦传》记载有望建河(即今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东经蒙兀室韦之北”。《史集》亦载,远古时期蒙古人居住在“额尔古涅·昆”一带。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蒙古族发祥地。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和研究成果显示,室韦和鲜卑译名根据相同,与早期拓跋鲜卑活动地域相同、语言相通、有代表性风俗习惯相近等特征,可证室韦的主要部分应与早期拓跋鲜卑同源。室韦即南北朝时期入据中原的拓跋鲜卑统治者给予鲜卑后裔的新的汉字译写形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墓地、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和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分别代表了7—8世纪、9—10世纪和8—10世纪的室韦遗存。相关考古遗存的发掘和研究,也为蒙古族主体来源于室韦,以及呼伦贝尔是蒙古民族发源地提供了有力佐证。在呼伦贝尔地区系统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为蒙古族族源研究提供系列考古实证资料,同时开展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出具有影响力的蒙古族族源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确立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作为蒙古族发祥地的重要历史地位,有助于澄清学术界关于蒙古族族源研究的各种说法,推进相关学术研究的进展。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绵延数千年,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不但包括汉族、北方民族建立的内地(中原)王朝史,也包括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史。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经济形态有别、风俗习惯有同有异的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彼此影响、吸收交融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建立起了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而建立在中原的北族王朝则无不以中原“正统”自居。北方民族史与内地王朝史有机的融合,不断地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古代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包括北方民族在内的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交融共进共同创造的。北方民族是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对中国古代疆域、中西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更为牢固,共同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是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系统全面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清晰梳理其来自哪里去向何方的历史变迁过程,深入探究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深刻阐释其与中国历史上汉族及其他民族建立的内地王朝政权的关系,充分认识其历史地位、作用与贡献,对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国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局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省略注释,原文见下方链接)

  总后记

  在十卷本《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即将出版之际,我们感觉有一些与全书有关的人和事应该记下来,权做一个交代和备忘。

  2011年春季,由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孟松林同志召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研究员、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院长白劲松研究员具体组织,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田广林教授、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张久和研究员等人参加,在海拉尔落实论证由时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同志倡议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方案,填报立项申报书,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报送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2年8月,“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批准号为12@ZH014),研究周期为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作为项目联合实施单位,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作为项目协作单位之一。王巍、孟松林二位先生担任项目首席专家,设北京和呼伦贝尔两个项目办公室,刘国祥、白劲松分别担任主任,组织全国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人员,以考古学为主,结合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开展综合研究,力争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根据工作计划,2013—2014年,刘国祥作为考古领队主持发掘了海拉尔区谢尔塔拉、陈巴尔虎旗岗嘎两处墓地,经过研究确认这两处墓地均为室韦人遗存。谢尔塔拉和岗嘎墓地的发现、识别和初步研究,为室韦史、北方民族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直观的珍贵资料,对研究蒙古族族源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重大委托项目的设立、室韦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发现与识别、共同的学术追求和多年来建立的深厚友谊,为我们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6月末,项目组在海拉尔召开学术研讨会,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组织编写一套北方民族史著作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需要编写出版一部系统性的、与蒙古族起源史具有密切关系的历史学研究成果。于是,决定主要依托内蒙古大学培养的北方民族史科研力量组成学术团队编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的子课题。达成共识后,经过准备,2017年8月16日即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组建编写组,确定张久和、刘国祥为主编,何天明、白劲松为副主编,胡玉春、何天明、梁云与白劲松、袁刚、包文胜、吴飞、王洁、冯科、王丽娟、张久和与刘国祥为各卷作者,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团队。讨论了编写大纲、撰写内容、人员分工、全书体例和编纂要求等事项,标志着该项研究工作的正式启动。考虑到北方民族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诸北方民族的重要历史地位、与学界蒙古族起源说有关的北方民族、团队成员的科研主攻方向和前期的学术成果积累等因素,确定了以匈奴、乌桓、拓跋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和室韦这十个北方民族为研究对象,按族别史体例,一族一卷,形成十卷本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此后,十卷作者分别进入了研究和撰写阶段。

  从研究工作启动,截至2021年1月,编写组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的名义又召开了六次以推进研究、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务实会议。2017年11月11—12日,第二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在海拉尔召开,各卷著者就第一部分试写稿内容及相关事宜做了说明,与会人员充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完善建议,并进一步讨论细化了各卷大纲。2018年7月31日—8月1日,第三次会议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以各卷撰写进展汇报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各卷完成的基本内容、学术创新、难点等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2019年2月16—17日,第四次会议在科学出版社召开,社领导高度重视,专门为每卷书稿选定一位编辑,个别卷甚至配备了两位编辑,开始与各卷作者对接。此次会议以撰写进展汇报为主要议题,作者、编辑和相关专家学者等与会人员围绕编写内容、编写进度、主旨思想、学术重点、学术规范、出版规范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在第四次会议上基本确定了各卷完成和上交初稿的时间段。为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决定组成由张久和、何天明、冯科、曹磊、王石雨、任翔为主要成员的统稿小组,远离喧嚣闹市,摆脱杂事干扰,进行封闭集中统稿。2019年3月25—30日,统稿小组在赤峰市红山区赤峰宾馆进行了第一次统稿,统阅胡玉春《匈奴卷》、王洁《黠戛斯卷》、王丽娟《库莫奚卷》三部书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承担了后勤保障工作。2019年4月8—13日,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进行了第二次统稿,得到右玉县文史学者王泽民先生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本次集中统阅何天明《乌桓卷》,梁云、白劲松《拓跋鲜卑卷》和张久和、刘国祥《室韦卷》三部书稿。2019年5月6—11日,在赤峰市敖汉旗进行了第三次统稿。统阅袁刚《柔然卷》、包文胜《突厥卷》、吴飞《回鹘卷》、冯科《契丹卷》四部书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田彦国馆长给予了热情支持。实际上,每一次统稿所用时间并不止于一周,每次回到呼和浩特后,统稿、校对人员各自又费时十余天才完成了相关工作。统稿小组诸位成员不辞辛苦,认真投入,指出和改正了书稿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整体修改完善建议,在充分保证学术质量的同时,有效推进了编纂工作。

  2019年7月13—14日,第五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主要就全书的统稿情况,各卷的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内容摘要翻译、配图、索引,出版阶段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案、下半年工作计划等进行讨论,做出了安排和要求,对此前整体工作做了总结。总体而言,五次会议就全书编写提纲、体例、结构、内容、编纂要求、进展等相关工作展开充分讨论,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为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作用,推动了编纂进度,提高了内容质量。在第五次研讨会成果基础上,各卷作者用时近两个月完成相关工作内容,十卷书稿于2019年9月一次性交付出版社,正式进入编辑出版程序。至2020年9月,各卷先后审完作者样。

  2020年9月7—12日,第六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在海拉尔召开,各卷作者、部分项目组专家、出版社编辑等参会,讨论确定了各卷作者样、索引、英文摘要、后记等最后上交期限以及后期编辑、出版方面的问题,对整体工作做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安排。

  2021年1月27日,第七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方式举办,本次会议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书稿的外审意见反馈沟通为主要议题,各卷作者与编辑人员围绕相关建议进行研讨,并就书稿进一步的修改与编校深入交流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送审意见既体现了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深入理解,又有对具体写作表述细节的精准见解,是进一步开展书稿修改编校的工作指南,落实好上级部门的送审意见是书籍能够高质量面世的重要前提。各卷作者表示,一定会认真领会送审意见,与责编紧密配合,做好书稿修改工作,用优质学术成果回馈社会。张久和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本套书全体撰写、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贯彻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一定要根据送审意见全面解决还存在的各种学术和技术问题,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可以再次进行讨论,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确保书籍质量。刘国祥研究员在会议总结时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以及2020年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讲话,为历史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各卷编写的过程中均注重吸收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促进了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融合发展,提升了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价值。

  自决定编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开始,从论证体例、结构,斟酌目录、编纂要求,到试写内容的讨论、完成初稿,再到统稿中的增删修改、核对史料、提出总体建议、修改完善书稿,直到选图配图、编制索引、校对书稿等,整个过程大家各尽其责,团结协作,体现了应有的专业素养和团队意识。应该说我们尽了很大努力去组织全书的编纂,各卷作者也克服困难、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从2017年8月启动,到2019年9月正式交稿,撰写时间毕竟太短,作者又各有学习、教学、科研甚至行政工作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加之成果积累程度不同,其中半数有博士论文作基础,有数年或十余年的积淀,编纂起来相对容易;有的纯粹白手起家,从收集分析史料、总结归纳前人成果做起,再进行研究,工作量和难度确实很大;有的作者年轻,刚刚踏入史学门槛,想法稚嫩,功力尚浅,难免存在许多缺陷。吸收青年学人加入团队,也是抱着锻炼、培养和带动他们成长的目的。因此,虽然全书整体体例、编写要求等大体一致,但在内容论述深度、提出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还各存差异,在学术上尚存在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一定会有许多不足和遗憾之处。考虑到“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重大委托项目的迫切需要,以及国内外尚无一次性推出以族别史为体例的多卷本北方民族史成果的现实,我们不揣浅陋,把十卷本《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作为一项团队研究北方民族史的阶段性学术成果呈现出来,供学界同仁批评指正,以达到抛砖引玉,锻炼队伍,增进交流,推动研究的目的。

  从启动编写到正式出版,费时四年。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离不开各位领导、学界同仁、出版社编辑和媒体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鞭策。“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首席专家王巍先生、孟松林先生宏观指导、鼎力支持,同意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列为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资助研究。孟松林院长每次会议均到场致辞,亲切关怀,热情鼓励,增强了编写组成员的信心。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同志,校长陈国庆教授,副校长张吉维教授、高光来教授、额尔很巴雅尔教授始终关心关注这项工作,多次询问研究、出版进展,学校并以“双一流”建设经费予以科研资助。中共呼伦贝尔市委书记于立新同志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诸多实际困难,有力保障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春林研究员亲临研讨会,给予指导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各位领导对该项目始终给予关心和支持,陈星灿所长多次听取项目工作汇报,积极推动本套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对该项目给予了学术指导和热情帮助。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闫向东先生、文物考古分社副社长孙莉女士,高度重视项目进程,并在2017年底将项目确立为出版社的重大项目,极大鼓舞了编写者的士气。同时还为每本图书配备了优秀编辑,积极协调出版事宜,为图书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卷责任编辑审读校阅,纠错证谬,确保了出版质量。新华通讯社记者李贺、中国新闻社记者孙自法、人民政协报记者付裕、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齐泽垚、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杨阳、中国文物报记者郭晓蓉等不辞辛劳,追踪项目进展,连续深度报道,提升了该项目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工作组精心组织,周到安排,辛勤付出,全力配合,使历次研讨会成功举办,统稿工作顺利进行,摘要英译、选图配图等取得良好效果,为整体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各卷的英文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学术秘书王珏女士翻译,美国华盛顿大学王海城副教授审定,特此致谢!总之,在编写该书过程中,支持帮助过我们的人还有很多,难免挂一漏万,要讲的话也一时言不尽意,在此,我们一并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忱!

  历史的机缘、共同的学术志趣使我们成为合作者。值得欣慰的是,在收获学术果实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情、亲情。这一过程中的耳闻目睹、酸甜苦辣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和感受,团结融洽、勇于担当、相互砥砺、理解包容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编写组

2021年6月

  附录:丛书简介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充分肯定匈奴历史贡献的基础上,探讨匈奴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匈奴的族源、历史变迁、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民族关系、文化习俗和历史作用等。本书内容简明易懂又不失学术性,是一本关于匈奴历史的简明学术史。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乌桓卷》从七个方面对东胡族和乌桓历史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内容涉及乌桓史文献史料、研究概况,乌桓族源,历史变迁,经济类型,社会组织与管理要素,与游牧诸族和中原政权的关系,习俗与原始崇拜和信仰。研究者针对乌桓源流、乌桓山以及学界有争议的一些历史问题展开讨论,并对乌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给予肯定。

  拓跋鲜卑为鲜卑一部,属东胡后裔。本书依据文献史料,结合考古学、民族学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前鲜卑拓跋部的历史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涉及拓跋鲜卑的名称与来源、历史演变、经济生活、文化习俗、与诸族及诸政权的关系、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是一部研究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学术专著。

  柔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见于汉文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5世纪初开始,柔然汗国雄踞漠北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建立了东胡系民族对蒙古高原的第一次长期有效的统治。柔然上承鲜卑、下启突厥,在北方民族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充分辨析文献史料和批判继承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柔然的名称、来源、历史变迁、政治军事制度、经济和文化习俗进行了相对全面系统的考察,是一部专门研究柔然历史的学术文献。

  本书主要论述了兴衰于6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位于中国北方的突厥民族历史文化,尤其对突厥的族名、族属来源、汗国内讧、西突厥汗国的形成、圣地“于都斤”、社会结构、官职、分封制、可汗继承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以及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做了重点考述,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本书是关于古代回鹘人在漠北活动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介绍了与漠北回鹘有关的史料概况、20 世纪国内外回鹘史的研究历程、回鹘族源、族名、历史源流、民族关系、政治军事、文化习俗诸方面内容,对于读者了解和研究回鹘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黠戛斯是唐代北方民族,居于剑河上游。840年,黠戛斯击溃回鹘汗国,打破了蒙古高原与中亚的格局,为古代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本书利用文献与考古资料,探究了黠戛斯的族名族源、历史变迁、政治军事制度、经济生活、与唐朝及北方诸族的关系及其文化习俗,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黠戛斯历史的学术著作。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早在4世纪中叶便见之于史,曾建立契丹-辽政权。本书主要是对契丹族名、族源以及早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生活、对外关系、文化习俗等进行研究论述,以求呈现至今研究比较薄弱的契丹早期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脉络。

  库莫奚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自北朝时期见载于文献至元代以后湮没于史,主要活动于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本书主要对库莫奚的基本资料、研究状况、族源、政治军事形态、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库莫奚与中原政权及周边民族的关系、文化习俗等方面做了具体研究,并在一些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库莫奚历史的学术专著。

  室韦是南北朝至辽金时期见于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属东胡系鲜卑后裔,与古代蒙古族有一脉相传的历史关系,在北方民族史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书利用文献史料和新的考古资料,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对室韦的族名、族源、部落变迁、地域分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其考古学文化做了系统论述,是一部全面研究室韦历史的学术著作。(本文部分资料来自于:“赛博古”公众号)

 附:北方民族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代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方民族史研究再添力作

发布时间:2021-08-04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而开展研究、编写的十卷本丛书。该丛书是一项集体成果,包含了12位作者、12位编辑、20余位工作组成员等近50位科研团队成员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整个编撰出版过程历经四年,期间召开过7次大型编撰会议和多次的小型审稿会,来推动图书的出版工作和内容质量的把关工作,作者团队与编辑团队精诚合作,终于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奉献出这套最新的研究成果。书中选取的十个民族为中国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们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已然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并深刻影响着当下。

作者和编辑团队

  北方民族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代序)

  张久和 刘国祥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经过策划、组织、研究和编辑工作,即将付梓。这是倡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和编辑者诸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晶。面对多年来北方民族史领域丰富的学术成果,选择十个民族、按照大体一致的体例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力求在学术上有所推进,这对每一位研究者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今天,我们怀着惴惴之心把十部书稿呈送于学界,以求在学术难点、值得深度研讨的问题等方面引发更为深入的思考,探求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学术研究途径,以期共同推进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国内,马长寿先生《乌桓与鲜卑》、林幹先生《匈奴通史》、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周伟洲先生《敕勒与柔然》、段连勤先生《丁零、高车与铁勒》、薛宗正先生《突厥史》等论著,基本都是以族别史体例研究北方民族史的力作,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探寻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启迪着学者们的思路。197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写出版的《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2003年林幹先生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在北方民族的通史性成果方面具有开创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向学界奉献了学术亮点独特的论著。法国汉学家德吉涅《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方鞑靼人通史》、英国学者巴克尔《鞑靼千年史》、法国史家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等著作,均涉及多个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各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历史的关注度不断强化,北方民族史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促进了相关研究向前发展。学术成果的积累,科研团队的形成,研究出版经费的保障,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编纂和出版北方民族史著作带来了机遇,提供了条件和保证。这部十卷本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就是我们的一个初步尝试,付梓之际,诚待学界赐正,并期待对学术发展、社会文化进步有所裨益。

  一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广义上是对历史上曾经活动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各个民族的总称;学界也有从狭义上专指以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为主要活动地域、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操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各民族的看法。国内学界一般将其简称为“北方民族”;国外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认识,称其为“马背民族”“骑马民族”等。从狭义上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既包括蒙古族兴起以前的诸北方游牧民族史,又包括古代蒙古史。由于蒙古族兴起后,经过多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已经由一个古代民族逐渐发展为现代民族,而且,早期蒙古史一般又与元史、北元—明代蒙古史、清代蒙古史及近现代蒙古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学界一般就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活动在蒙古高原及周邻地区的各个民族,并形成了以族别史为特征又大体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研究的北方民族史研究体系。这些古代民族主要涉及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敕勒—高车、铁勒、突厥、薛延陀、回鹘(回纥)、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室韦—达怛等各个游牧民族的历史。至今,学界针对这些民族的研究,已经涉及族源、政治、经济、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成果颇丰,学术争议点亦较多。而经过对各个民族历史的专题研究,努力寻求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整体发展的历史规律仍然是有待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中国历代汉文典籍中有关北方民族的历史记载是从事研究的基本史料。《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等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编年体史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典志体史书,《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会要体史书,《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地理总志以及《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以及其他体裁的古籍,均保留着与北方民族历史有关的史料。不过,由于各类史籍的成书年代不同,后出史书往往与先成史书有着抄录关系,内容也存在程度不同的沿袭继承;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后出史书又常常收录了为先成史书所不载的资料,增加了某些新的内容,加大了辨别取舍的难度。另外,各代史家对北方民族资料掌握的多寡不同,取舍角度有别,记述方式有异,所记内容与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出入,或存在误记错记等情况,也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详加考辨,方可在不断的研讨中逐步接近真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代中原史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时代、民族、地域、立场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的局限,也在相关文献中反映出对北方民族的歧视和偏见。基于上述,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占有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汉文文献史料,并且进行详细比对、辨析,探明史源关系,明确史料价值,摒弃各种偏见,坚持客观评判的标准,在研究北方民族历史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除了汉文史料以外,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西夏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文字的文献,多为北方民族记载的其自身的历史活动,有其不同的视角、内容、观点和方法,虽因文字的掌握与识读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对于全面深入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却具有独特珍贵价值。中国学界不乏倡导和践行利用多语种文字史料进行综合研究的专家学者。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内地王朝史一般都较为系统和丰富,相比之下,同一部古籍中有关北方民族史的史料则显得零散和匮乏。仅以记录北方各民族历史内容最多、最系统、相对可靠的正史即“廿四史”为例,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史料主要是列传中的各族专传和纪、传、志、表当中的散见史料,系统性与涵盖面均存在误漏,甚至难以成章,形成研究中的诸多难题。因此,除了稽考、辨析、使用文献史料作研究以外,利用考古资料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也是学界传统。百余年来,北方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有多少不等的发现,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相继发表,程度不同地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依据。匈奴遗存主要集中在外贝加尔、蒙古国和中国境内的北方草原地带,发表的考古资料与研究性成果较多。其中,蒙古国境内的诺彦乌拉、高勒毛都,中国境内的桃红巴拉、阿鲁柴登等匈奴墓葬,为研究匈奴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乌桓的考古学文化虽然没有确论,但学界对夏家店上层文化、井沟子墓地、平洋墓葬、西岔沟墓群的探讨,对探究乌桓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拓跋鲜卑早期遗存主要集中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嘎仙洞遗址,扎赉诺尔、完工、孟根楚鲁、拉布达林墓葬等资料,为研究早期拓跋鲜卑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柔然考古学文化虽尚未被正式识别出来,但高昌文书等出土文献与《茹茹造像碑题记》《魏开府仪同长广郡开国高公妻茹茹公主闾氏墓志》等碑刻墓志丰富了柔然史资料。重要的突厥卢尼文碑有《暾欲谷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与回鹘有关的碑铭有《磨延啜碑》《铁尔痕碑》《九姓回鹘可汗碑》等,在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碑刻资料则多与黠戛斯有关。突厥、回鹘、黠戛斯的碑铭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是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此外,中蒙联合考古队确定了蒙古国的四方形遗址为回鹘贵族墓地,从而填补了回鹘考古学文化领域的空白,为研究回鹘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考古资料。契丹的考古遗存早期以平民墓葬为主,辽朝建立后的耶律羽之家族墓、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吐尔基山辽墓、萧贵妃墓等资料,对契丹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作用。库莫奚考古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大王记结亲事碑》《奚国质子热瓌墓志》等十余通属于奚人的碑刻材料,内容或为史书所未载,或可与文献史料相印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室韦考古学文化的发现、识别和研究,对于探索蒙古族族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西乌珠尔、谢尔塔拉、岗嘎等墓葬资料的研究与运用,无疑使室韦历史文化的研究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可靠和丰富多彩,并为蒙古族发祥、兴起于呼伦贝尔提供了确凿证据。总之,与北方民族相关的考古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起到了与文献交互印证、补充文献记载之不足、纠正文献记载之错谬的作用。因此,充分结合运用考古资料研究北方民族史,将考古学与历史学密切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先秦时期,北方民族已见载于史册。荤粥、猃狁、诸戎狄与商、周及春秋时期北方诸侯国,东胡、匈奴、林胡、楼烦与战国时期北方的燕、赵、秦诸国均有和战关系,东胡、匈奴、丁零等北方诸民族之间亦关系密切。秦末汉初,匈奴势力强大,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北服丁零,控制蒙古高原及其周边,第一次建立了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游牧政权,与中原政权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东胡被击溃后,溃散的部众分别据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因山名族,称乌桓、鲜卑。两汉时期,乌桓先后三次南迁,逐步进入中原北部,与汉、鲜卑、匈奴等融合。东汉时期,匈奴衰弱,南匈奴南迁入塞,北匈奴连续遭逢东汉联军攻击,最后远走西域,留下了值得重视的历史文化。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余部并入鲜卑,鲜卑由此渐盛,继匈奴之后控制大漠南北,建立了地分东中西三部的部落军事大联盟。联盟瓦解后,鲜卑逐渐分化形成慕容、宇文、段、拓跋、秃发、乞伏诸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支鲜卑渐次南迁,逐鹿中原,加入到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浪潮之中。慕容、宇文、段、拓跋等部相互征伐,宇文战败,从中分化出契丹、库莫奚二部。同期,鲜卑后裔室韦见于文献著录,与契丹、库莫奚地分南北,活动于东胡及其后裔曾经往来驻牧的地区。吐谷浑自慕容鲜卑分离,迁徙甘青地区,后建立吐谷浑政权,史事绵延,直至唐代。慕容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拓跋建立代,秃发、乞伏建立南凉、西秦等区域性政权。匈奴后裔建立有汉、前赵、北凉、大夏等政权。南迁的丁零也建立了翟魏政权。丁零后裔亦以“敕勒”“高车”“铁勒”等名称为史书所记载,分布于漠南漠北。最终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形成了南北朝对峙格局。同期,东胡苗裔柔然兴起于大漠南北,建立柔然汗国。南北朝末期,随着柔然的衰败,突厥兴起并灭亡柔然,成为蒙古高原霸主,建立突厥汗国,强盛一时。唐初,突厥汗国被唐灭掉,大量突厥民众曾进入内地。后来突厥贵族重新建立游牧政权,再度控制蒙古高原。隋唐时期,铁勒分化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铁勒部落中的薛延陀、回鹘在反抗突厥统治的过程中逐步强大起来,薛延陀一度建立政权,称雄漠北,后被唐灭亡。回鹘灭掉东突厥后汗国,建立回鹘汗国,与唐朝关系密切,9世纪中期被黠戛斯击溃。隋唐时期,进入中原的鲜卑逐渐融合于汉族以及各族之中。契丹与奚在突厥、回鹘不断衰落的过程中日益强大起来。唐末,契丹最终兼并奚、室韦等周边各族,随后在五代政权的更迭中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地,建立了与北宋对峙的辽朝政权。与蒙古族源关系密切的室韦各部,在唐代又被诸突厥语族部落称为达怛,并为唐朝中原人接受。蒙古族的祖先部落“蒙兀室韦”首见《旧唐书》记载,“蒙兀”是“Mongghol”(蒙古)的最早汉字译写形式。蒙古族发祥于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南。唐朝中期以后,室韦—达怛诸部乘回鹘汗国衰亡之机,陆续西迁蒙古高原核心地带,或南迁至中原北部边塞。不难看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各个民族名号不断更换,政权轮番交替,与中原的往来绵延不绝、从未间断。辽金时期,与蒙古族有渊源关系的各部逐步壮大。至13世纪前后,在语言、地域、文化和经济生活上具有共同性的蒙古高原诸部具备了形成新的古代民族共同体的条件。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在继承众多北方民族长期分化和融合历史的基础上,以室韦—达怛部落为核心和主要成分,吸收契丹等蒙古语族和回鹘等突厥语族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YekeMonggholUlus)。至此,蒙古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和民族兴衰演替的历史始告结束,各有名号的部落、民族统一在了“蒙古”名下,古代蒙古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蒙古族成为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北方民族以畜牧、狩猎为生业,“游牧”是其经济形态,“行国”是其政治表征。游牧经济比较脆弱,更多地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迫切需要农副产品作为生产、生活的补充;农耕经济以定居为主,也十分需要游牧经济产品。游牧与农耕经济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导致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格局。和平时期,官方、民间贸易交换频繁,各取所需;对峙争锋阶段,双方的战争也往往是经济因素在起着诱因和主导作用。许多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权更看重经济利益,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出发制定策略,采取政治、军事行动;中原农耕民族及其政权包括入主中原的北族政权则常以中心、正统自居,更看重政治名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使繁衍生息于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北方民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向中原地区的南迁、南进运动,先后建立了统治区域大小不等的政权,与中原农耕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政权,打通了欧亚大陆草原世界,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更为广泛,其历史不但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也成为亚洲史、欧洲史的研究内容。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更是建立了囊括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政权,或统治中国古代北方,或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直接把游牧和农耕两种文化融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认同,在深刻地改变和创造中国历史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和重塑着自己。

  史实证明,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北方民族程度不同地参与到创造中国多元历史文化的进程之中,印证了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发展规律。

  二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历来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论著颇丰。但是,由于研究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价值观、研究方法等有别,加之资料匮乏,今天看来,有些成果多带有时代的烙印,存在争议而尚未解决甚至难以解决的问题较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也构建了某些不同的话语体系。近代以来,由于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渊,国家影响力大幅度降低,历史学研究的环境、条件、人才等均遭受到严重的桎梏与影响,在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的话语权逐步弱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世纪末以来,西方和日本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研究日趋深入,其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迭出,形成了多种话语体系并存的局面。在试图阐释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进程的时候,对国外学界的相关说法予以关注和述评,明确我们的初步认识和看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 西方汉学与“内亚史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传统汉学在西方逐渐转化为一门独立学科。法国学者沙畹(édouard émmannuel Chavannes)将汉文文献与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相结合,使汉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专门学科。伯希和(Paul Eugène Pelliot)结合文献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了历史语言学考证法,沿用了欧洲早期汉学家惯用的“高地亚洲”(la Haute Asie)概念,并将地中海、印度与中国中原地区之间七八百万平方千米的广阔 “弓形”地域统称为“中央亚细亚”(Central Asia),认为“中央亚细亚” 既是地中海世界、印度与中国中原地区之间的地理屏障,又是这三个文明中心之间的联系纽带,彼此之间联系与影响的程度虽因历史变迁有所差异,但从未间断。

  塞诺(Denis Sinor)在“高地亚洲”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大体相同于中央欧亚(Central Eurasian)的“内亚”(Inner Asia)理论,他将中央欧亚视为一个不同于周边文明板块的独立的文明区域,其中又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划分出若干的亚文化类型。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是这些类型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而不同的亚文化类型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向趋同性发展。中央欧亚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都是挑战欧亚各大文明的“蛮族”的活动舞台,“传统文明的承载者与来自内亚的蛮族之间的冲突对抗与交流互动,构成了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主线”。

  美国学者傅礼初(Joseph F. Fletcher)是内亚史观的代表人物之一。语言上的优势使他能够打破汉学、阿尔泰学与伊斯兰学之间的藩篱,站在“全史”(Integrative history)的角度来审视内亚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内亚游牧帝国演变转型的规律性问题。而对20世纪中后期现代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吸收,则进一步促使其从宏观上思考欧亚大陆各地区历史发展的趋同性与合流性问题。他认为,历史现象中存在“关联性”(interconnections)与“延续性”(continuties)现象,而要认识这两种现象,就必须先要对不同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平行性现象进行研究,考察其内在联系,归纳出欧亚大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

  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也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内亚史学者,在塞诺提出“内亚”理论之前,拉铁摩尔已在对中国北方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边疆理论”。拉氏关注的“内亚”仅限于当时中国境内的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四个地区,并没有后来塞诺所认为的那样广阔。他将中国的这四个边疆地区视作各自具有独立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的有机整体,建立了一套历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社会生态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用以探究每个边疆地区内部的机制特性,进而考察每个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特征。拉氏认为,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每一边疆地区的经济形态,进而在经济形态上产生出不同的社会与政治形态。

  “内亚史观”从北方民族和内陆边疆的视角来审视欧亚大陆历史的变迁与发展,对于习惯了从中原王朝视角看待内陆边疆与北方民族的中国传统史学来说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从方法上讲,有助于推动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但“内亚史观”片面强调内陆亚洲在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政治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独特性、差异性和连续性,罔顾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与中原地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长期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淡化双方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互相依存、彼此交融的历史事实,忽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与相互认同的历史事实,刻意构建“内陆亚洲”文化本位和独立的“内亚体系”“内亚传统”,一定程度上存在解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观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观的意图。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认识。在研究中,要把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与所谓“内亚”民族史的本质区别、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内在有机联系和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大原则。

  (二) 日本的“东洋史学”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增长,在“脱亚入欧”思潮影响下,开始向西方列强学习,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了服务其政治需求,以中国、朝鲜等东亚或东北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所谓“东洋史学”应需而兴,而且,与军事侵略目标相关联,提出了一系列论调,在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形成了殖民色彩浓郁的“东洋史学”话语体系。

  白鸟库吉等人以兰克学派的实证主义为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文献考证与实地调查有机结合,形成了“东洋史学东京文献学派”,其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方民族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然而,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服务的主要目的,却使其论著体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意图和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

  白鸟库吉等人着意构建了“满鲜史观”,提出了“间空地论”与“南北二元对抗论”。“满鲜史观”的本质即“满鲜一体论”。认为“满洲”与朝鲜半岛在历史上种族相同,文化习俗与宗教信仰相近,是一个不同于中国内地的独立的历史地理单位。“间空地”系指三方势力处于均衡态时的缓冲地带,一旦这种均衡态被打破,“间空地”便会被实力相对强大的一方所占据。在“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间空地”,而这些“间空地”实质上是“无主之地”,不属于中国和朝鲜任何一方。可以看出,所谓的“间空地论”实际上是在为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提供“历史依据”和“学理依据”。

  “南北二元对抗论”的核心含义,则是人为地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割裂开来。认为历史上的匈奴、夫余、肃慎、乌桓、鲜卑、室韦、柔然、突厥、契丹、蒙古都是与汉族敌对的“外族”或“外国”,整个东亚大陆的历史就是以长城为界的中原汉族与北方民族对抗的历史。这种论调将“汉地”等同于“中国”,刻意突出南北民族间的对抗史,而对各族关系发展中在时间、空间占主要地位的封贡、和亲、互市等和平交流史视若不见。

  日本的矢野仁一是“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主要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是日本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提供“理论依据”方面,矢野比白鸟等人更加积极,也走得更远。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先后发表了《支那无国境论》《满蒙藏非支那本来领土论》《支那非国家论》《历史上满洲的支那主权无根据论》《日本在满蒙的正当地位》等一系列文章,公开鼓吹“满蒙非中国论”“长城以北非中国论”“中国非国论”等谬论。在矢野搭建的体系中,中国领土的形成是近代以来列强与清政府交涉的结果,古代中国并没有明确的领土和边境概念,中央政府实际能够控制的领土大多局限在长城以内。矢野的这套理论不仅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提供了“合理”依据,还妄图解构中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瓦解抗日斗志,进而达到分裂中国,各个击破的目的,可谓阴毒至极。

  20世纪初期,日本史学界为了配合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殖民目的而形成的赤裸裸的话语表述,虽然已经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而寿终正寝,但是其论调的变种仍不绝于世,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三) 泛突厥主义

  19世纪后期,为反抗沙皇俄国的民族压迫并与“泛斯拉夫主义”运动相抗衡,“泛突厥主义”思潮在沙俄境内的突厥语族人群中兴起。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伊斯梅尔·迦斯普林斯基(Ismail Gasprinskiy)将近代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概念中的“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等同于“突厥民族”,人为创造出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民族,并试图将沙俄境内的突厥语族人群联合起来。泛突厥主义思潮兴起后,很快传入面临崩溃边缘的奥斯曼帝国。被称为“土耳其泛突厥主义之父”的兹亚·乔加勒普(Ziya Gokalp)设想将亚得里亚海至日本海这片广阔地域上的所有突厥语人群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大图兰”国家,这便是所谓的“大图兰主义”。1923年,兹亚·乔加勒普的《突厥主义原理》问世,提出了“三步走实现突厥民族政治联合”的主张。

  泛突厥主义形成后不久,便与泛伊斯兰主义一道通过俄国鞑靼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催生出了新疆分裂主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混乱的时局和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使得泛突厥主义和分裂主义思想在新疆地区大行其道,不但产生了《东突厥斯坦历史》这种新疆分裂主义的代表作,还先后出现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两个分裂政权。虽然最终都归于失败,但是却扩大了新疆分裂主义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泛突厥主义和新疆分裂主义一度得到有效遏制,几乎销声匿迹。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联系和交往的日益增多,泛突厥主义和新疆分裂主义再度沉渣泛起,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现象。在“理论”层面,《匈奴简史》《维吾尔人》《维吾尔古代文学史》等一系列宣扬“维吾尔斯坦一贯独立论”的著作陆续出版。在实践层面,“东伊运”“世维会”等恐怖组织先后组建,并在新疆等地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事件,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历史上的“突厥”,主要是指6—8世纪活跃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青突厥人,曾以蒙古高原为主要地域建立过东突厥汗国。但随着745年东突厥后汗国的灭亡,突厥人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突厥”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9世纪以后,出现于欧洲、阿拉伯文献中的“Turk”(汉译为“突厥”)实际上泛指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游牧人,并无民族学上的确切含义。泛突厥主义既无历史依据,又无现实基础,其人为制造的所谓“突厥民族”与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青突厥人没有任何民族学上的联系和继承关系,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人与突厥人也没有直接历史源流关系。泛突厥主义完全是19世纪末以来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突厥语族人群中的所谓精英分子,基于唯心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的痴心妄想,其“大图兰联邦”的诉求更与现代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格格不入,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性。泛突厥主义传入中国后,则演变为分裂主义分子用来谋求新疆独立的工具,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出日益极端化、恐怖主义化的特征。对于泛突厥主义及其各类衍生变种的巨大危害,我们务必要认识明确,高度警惕,并做好与其进行长期不懈斗争的准备。

  (四) 征服王朝论

  1949年,美籍德裔学者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在与中国学者冯家昇合著的《中国辽代社会史(907—1125)》[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7-1125)]总述中提出了“征服王朝论”。魏氏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按照社会文化形态划分为“典型中国朝代”和“征服与渗透王朝”。其中,“典型中国朝代”包括秦、两汉、魏、两晋、南朝、隋、唐、两宋、明。十六国诸政权、北朝、辽、金、元、清则被定性为“征服与渗透王朝”。而“征服与渗透王朝”又可根据其对汉文化的态度归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十六国诸王朝、北魏为代表的“渗透王朝”,这类王朝在华北地区通过以半和平的渗透而建立政权,它们对汉文化的态度倾向于吸收;第二类为辽、金、元、清四个“征服王朝”,这类王朝以征服部分或全部汉族居住地而建立政权,其对汉文化的态度倾向于抵制。在“征服王朝”内部,又因对汉文化抵制程度的强弱再细分为三个类别,其中辽、元为文化抵抗型,金为文化让步型,清则介于二者之间,为文化过渡型。在论述这些文化关系时,魏氏引入了人类学中的涵化(Acculturation)概念,认为“征服与渗透王朝”与汉地之间的文化接触会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中发生,且其接触的程度(Degree)和强度(Intensity)不相同,只要社会没有实现完全融合,文化差异就会一直存在。

  征服王朝论经由田村实造等人传入日本之后,在日本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成为日本北亚史学界的主要研究课题。根据研究领域和观点的不同,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概念。第一种以田村实造、护雅夫、吉田顺一等为代表,他们大体上赞同魏氏的理论,认为金、清与辽、元并列,都是征服王朝,但要将征服王朝放在北亚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讨论。北亚世界从游牧社会向农牧社会的体制变化,是游牧社会、国家发展为征服王朝的决定性因素。整个北亚游牧民族史以辽为界,可以划分为游牧国家和征服王朝两个时期,征服王朝是游牧社会、国家发展的一个归结。由于征服部族的北亚属性,征服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呈现出“二元制”的特性。第二种以村上正二为代表。他认为“具有强烈的游牧民的自觉意识(self-consciousness),在其意识之下征服、并统治农耕社会的游牧民王朝”,才能称之为“征服王朝”。而北匈奴、柔然等纯粹的游牧国家以及南匈奴、北魏等渗透王朝都不能发展为征服王朝,只有继承了突厥帝国和回鹘帝国基于同一语言文化意识的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游牧都城文化传统的辽、蒙古帝国、元等才能发展为征服王朝,金、清两个王朝则被排除于征服王朝之外。在征服王朝中,辽朝是二元社会,元朝是更多元的复合社会。第三种的代表人物为岛田正郎。岛田对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辽朝不建郊丘,不行郊祀,转而将“祭山仪”作为国家最重要仪式的做法,是故意对中国王朝政教传统的排斥,故而应当将辽朝置于中国王朝系列之外,视为胡族国家。

  魏特夫试图对中国古代史上的王朝类型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但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分类明显是基于中原汉族文化立场的,出发点就是狭隘的,有悖于历史和现实的证据事实。在具体划分过程中,片面地夸大了北方民族王朝“渗透”或“征服”的主导性,与其双向涵化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其结论必然是不科学和不能成立的。在日本,征服王朝论则发展出了新的倾向,日本学者更注重从北亚史的视角观察研究征服王朝,并将征服王朝的出现看作是北亚游牧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实际上人为地割断了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密切互动与联系,夸大了游牧社会和游牧经济在历史变迁中的独立性,是对中国社会多元性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性质的否定。

  (五) 蒙古地区一贯独立论

  “蒙古地区一贯独立论”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蒙古国兴起的一种有关北方民族的认识和定位的话语体系。该理论认为,蒙古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匈奴兴起时开始,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一贯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宣扬蒙古地区一贯独立论的主要著作有《关于匈奴的社会制度问题》《匈奴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族源》等。一些蒙古国学者为了证明“蒙古地区自古以来便是独立的”观点,错误地将匈奴作为蒙古族的族源,认为匈奴、鲜卑、柔然、蒙古等北方民族从种族到经济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独立地在蒙古高原先后发展起来的。基于此,他们认为,从匈奴单于国、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柔然汗国到大蒙古国等北方民族政权都是一贯独立的。

  众所周知,蒙古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历史时期在蒙古高原上活动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都属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1921年7月,外蒙古在苏俄的支持下事实独立;1946年1月,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蒙古国从法理上获得了独立地位。可见,蒙古的独立是20世纪才发生的事情。不能因为现在的蒙古国是一个独立国家,就认为蒙古地区是一贯独立的,数千年来活动于蒙古高原的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也是一贯独立的。我们采用谭其骧先生确定的以18世纪50年代至1840年期间的清朝版图为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出现在漠南漠北的蒙古族及历史上的北方各民族,都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能因为曾在今天蒙古国之内活动就不算历史上中国的民族。但我们也不反对蒙古国在写他的历史时把这些北方民族写成他的先民。

  (六)“新清史”与“大元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史学界兴起了反对“汉族中心论”、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为特征的“新清史”,其代表人物有路康乐(Edward Rhoads)、欧立德(Mark C. Elliott)、柯娇燕(Pamela K. Crossley)、罗友枝(Evelyn Rawski)等。欧立德曾对“新清史”的学术观点进行过总结,认为“新清史”最关键的学术主张有三条:一是清史研究必须重视清朝的“内亚维度”(Inner Asian Dimension),强调清朝统治的内亚性质;二是清史研究必须利用满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非汉文资料,尤其是满文资料;三是清史研究必须要有全球视角,立足于全球史语境。从学术研究方法上来讲,“新清史”提倡的充分利用非汉文资料和全球视角是有利于清史研究发展的。但“新清史”片面强调清朝与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区文化联系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掩盖满族文化与汉地文化间的密切程度远超前者的历史事实,从而构建清朝“内亚帝国”性质的做法,体现了西方学术界的意识形态偏见和西方的东方主义学术传统的话语霸权。与此同时,日本出现了力图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从“古代中国王朝历史”的叙事框架中分离出来,转而把它置于全球史、欧亚史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比肩“新清史”的“大元史”叙事模式。元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其政权和疆域以及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蒙古族、满族、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统治中国的合法性也受到了当时和后世中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可。因此,将元朝和清朝视为与中国王朝对立的“内亚帝国”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通过梳理大略可知,关于19世纪末叶以来北方民族史领域的各种西方话语体系,要么是基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立场和现代民族国家价值取向的认知偏差,要么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或者分裂分子割裂中国提供的理论依据。虽然主观动机不同,但二者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认识和观点。这些错误认识和观点,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形成了严峻挑战,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对部分研究北方民族史的学者的理论思维可能会带来一定偏差,对人民群众、高校学生学习和认识中国历史可能会形成一些误导,其危害性不可失防。因此,加强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全面系统性研究,构建客观科学的话语体系刻不容缓。

  三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研究的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范围和北方民族,按照1981年5月谭其骧先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作为基本原则来把握。即以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以18世纪50年代至1840年这段时期的清朝版图作为历史时期的中国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活动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这些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政权。

  这次撰写的十个民族的历史,以中国历史上活动在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匈奴、乌桓、拓跋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室韦为研究对象,以族别史体例为整体设计,每个民族自成一卷,史观、体例、内容安排等力求一致。各卷作者按照编写体例和要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依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诸民族的族名族源、历史变迁、政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民族关系、最后流向等尽可能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北方民族的历史作用、影响和贡献尽量作了客观的评价。各卷或多或少体现出以下特点:①既有相对一致的结构,又根据具体情况谋篇布局,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各自的学术思路与逻辑特点;各族的历史内容既属于全书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相对独立成书。②尽可能详细占有史料,注意充分辨析史料的史源关系,运用有价值史料进行研究。③各卷根据具体情况,充分结合运用考古资料,以达到用实物资料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突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④运用古代民族文字史料,如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资料等进行研究。⑤利用汉语音韵学、民族史语文学方法进行研究,辨析相关说法。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而开展研究、编写的一套书稿。选取的十个古代北方民族,既有内在的历史联系,又与古代蒙古族存在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通过系统论述匈奴等十个北方民族的历史变迁,可以启发与蒙古族族源有关问题的思考,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长期以来,中外学界针对蒙古族族源开展了广泛研究,形成有匈奴、东胡、鲜卑、敕勒—高车、柔然、突厥、蒙汉同源、吐蕃、室韦、突厥、吐蕃混合、东夷等十余种观点。中国学界主流看法认为,蒙古族祖源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这一学术观点有着更为充分的历史文献学依据和考古学证据。《旧唐书·室韦传》记载有望建河(即今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东经蒙兀室韦之北”。《史集》亦载,远古时期蒙古人居住在“额尔古涅·昆”一带。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蒙古族发祥地。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和研究成果显示,室韦和鲜卑译名根据相同,与早期拓跋鲜卑活动地域相同、语言相通、有代表性风俗习惯相近等特征,可证室韦的主要部分应与早期拓跋鲜卑同源。室韦即南北朝时期入据中原的拓跋鲜卑统治者给予鲜卑后裔的新的汉字译写形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墓地、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和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分别代表了7—8世纪、9—10世纪和8—10世纪的室韦遗存。相关考古遗存的发掘和研究,也为蒙古族主体来源于室韦,以及呼伦贝尔是蒙古民族发源地提供了有力佐证。在呼伦贝尔地区系统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为蒙古族族源研究提供系列考古实证资料,同时开展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出具有影响力的蒙古族族源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确立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作为蒙古族发祥地的重要历史地位,有助于澄清学术界关于蒙古族族源研究的各种说法,推进相关学术研究的进展。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绵延数千年,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不但包括汉族、北方民族建立的内地(中原)王朝史,也包括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史。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经济形态有别、风俗习惯有同有异的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彼此影响、吸收交融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建立起了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而建立在中原的北族王朝则无不以中原“正统”自居。北方民族史与内地王朝史有机的融合,不断地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古代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包括北方民族在内的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交融共进共同创造的。北方民族是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对中国古代疆域、中西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更为牢固,共同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是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系统全面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清晰梳理其来自哪里去向何方的历史变迁过程,深入探究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深刻阐释其与中国历史上汉族及其他民族建立的内地王朝政权的关系,充分认识其历史地位、作用与贡献,对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国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局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省略注释,原文见下方链接)

  总后记

  在十卷本《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即将出版之际,我们感觉有一些与全书有关的人和事应该记下来,权做一个交代和备忘。

  2011年春季,由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孟松林同志召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研究员、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院长白劲松研究员具体组织,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田广林教授、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张久和研究员等人参加,在海拉尔落实论证由时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同志倡议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方案,填报立项申报书,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报送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2年8月,“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批准号为12@ZH014),研究周期为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作为项目联合实施单位,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作为项目协作单位之一。王巍、孟松林二位先生担任项目首席专家,设北京和呼伦贝尔两个项目办公室,刘国祥、白劲松分别担任主任,组织全国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人员,以考古学为主,结合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开展综合研究,力争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根据工作计划,2013—2014年,刘国祥作为考古领队主持发掘了海拉尔区谢尔塔拉、陈巴尔虎旗岗嘎两处墓地,经过研究确认这两处墓地均为室韦人遗存。谢尔塔拉和岗嘎墓地的发现、识别和初步研究,为室韦史、北方民族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直观的珍贵资料,对研究蒙古族族源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重大委托项目的设立、室韦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发现与识别、共同的学术追求和多年来建立的深厚友谊,为我们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6月末,项目组在海拉尔召开学术研讨会,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组织编写一套北方民族史著作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需要编写出版一部系统性的、与蒙古族起源史具有密切关系的历史学研究成果。于是,决定主要依托内蒙古大学培养的北方民族史科研力量组成学术团队编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的子课题。达成共识后,经过准备,2017年8月16日即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组建编写组,确定张久和、刘国祥为主编,何天明、白劲松为副主编,胡玉春、何天明、梁云与白劲松、袁刚、包文胜、吴飞、王洁、冯科、王丽娟、张久和与刘国祥为各卷作者,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团队。讨论了编写大纲、撰写内容、人员分工、全书体例和编纂要求等事项,标志着该项研究工作的正式启动。考虑到北方民族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诸北方民族的重要历史地位、与学界蒙古族起源说有关的北方民族、团队成员的科研主攻方向和前期的学术成果积累等因素,确定了以匈奴、乌桓、拓跋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戛斯、契丹、库莫奚和室韦这十个北方民族为研究对象,按族别史体例,一族一卷,形成十卷本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此后,十卷作者分别进入了研究和撰写阶段。

  从研究工作启动,截至2021年1月,编写组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的名义又召开了六次以推进研究、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务实会议。2017年11月11—12日,第二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在海拉尔召开,各卷著者就第一部分试写稿内容及相关事宜做了说明,与会人员充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完善建议,并进一步讨论细化了各卷大纲。2018年7月31日—8月1日,第三次会议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以各卷撰写进展汇报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各卷完成的基本内容、学术创新、难点等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2019年2月16—17日,第四次会议在科学出版社召开,社领导高度重视,专门为每卷书稿选定一位编辑,个别卷甚至配备了两位编辑,开始与各卷作者对接。此次会议以撰写进展汇报为主要议题,作者、编辑和相关专家学者等与会人员围绕编写内容、编写进度、主旨思想、学术重点、学术规范、出版规范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在第四次会议上基本确定了各卷完成和上交初稿的时间段。为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决定组成由张久和、何天明、冯科、曹磊、王石雨、任翔为主要成员的统稿小组,远离喧嚣闹市,摆脱杂事干扰,进行封闭集中统稿。2019年3月25—30日,统稿小组在赤峰市红山区赤峰宾馆进行了第一次统稿,统阅胡玉春《匈奴卷》、王洁《黠戛斯卷》、王丽娟《库莫奚卷》三部书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承担了后勤保障工作。2019年4月8—13日,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进行了第二次统稿,得到右玉县文史学者王泽民先生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本次集中统阅何天明《乌桓卷》,梁云、白劲松《拓跋鲜卑卷》和张久和、刘国祥《室韦卷》三部书稿。2019年5月6—11日,在赤峰市敖汉旗进行了第三次统稿。统阅袁刚《柔然卷》、包文胜《突厥卷》、吴飞《回鹘卷》、冯科《契丹卷》四部书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田彦国馆长给予了热情支持。实际上,每一次统稿所用时间并不止于一周,每次回到呼和浩特后,统稿、校对人员各自又费时十余天才完成了相关工作。统稿小组诸位成员不辞辛苦,认真投入,指出和改正了书稿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整体修改完善建议,在充分保证学术质量的同时,有效推进了编纂工作。

  2019年7月13—14日,第五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主要就全书的统稿情况,各卷的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内容摘要翻译、配图、索引,出版阶段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案、下半年工作计划等进行讨论,做出了安排和要求,对此前整体工作做了总结。总体而言,五次会议就全书编写提纲、体例、结构、内容、编纂要求、进展等相关工作展开充分讨论,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为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作用,推动了编纂进度,提高了内容质量。在第五次研讨会成果基础上,各卷作者用时近两个月完成相关工作内容,十卷书稿于2019年9月一次性交付出版社,正式进入编辑出版程序。至2020年9月,各卷先后审完作者样。

  2020年9月7—12日,第六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在海拉尔召开,各卷作者、部分项目组专家、出版社编辑等参会,讨论确定了各卷作者样、索引、英文摘要、后记等最后上交期限以及后期编辑、出版方面的问题,对整体工作做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安排。

  2021年1月27日,第七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方式举办,本次会议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书稿的外审意见反馈沟通为主要议题,各卷作者与编辑人员围绕相关建议进行研讨,并就书稿进一步的修改与编校深入交流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送审意见既体现了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深入理解,又有对具体写作表述细节的精准见解,是进一步开展书稿修改编校的工作指南,落实好上级部门的送审意见是书籍能够高质量面世的重要前提。各卷作者表示,一定会认真领会送审意见,与责编紧密配合,做好书稿修改工作,用优质学术成果回馈社会。张久和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本套书全体撰写、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贯彻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一定要根据送审意见全面解决还存在的各种学术和技术问题,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可以再次进行讨论,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确保书籍质量。刘国祥研究员在会议总结时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以及2020年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讲话,为历史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各卷编写的过程中均注重吸收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促进了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融合发展,提升了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价值。

  自决定编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开始,从论证体例、结构,斟酌目录、编纂要求,到试写内容的讨论、完成初稿,再到统稿中的增删修改、核对史料、提出总体建议、修改完善书稿,直到选图配图、编制索引、校对书稿等,整个过程大家各尽其责,团结协作,体现了应有的专业素养和团队意识。应该说我们尽了很大努力去组织全书的编纂,各卷作者也克服困难、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从2017年8月启动,到2019年9月正式交稿,撰写时间毕竟太短,作者又各有学习、教学、科研甚至行政工作任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加之成果积累程度不同,其中半数有博士论文作基础,有数年或十余年的积淀,编纂起来相对容易;有的纯粹白手起家,从收集分析史料、总结归纳前人成果做起,再进行研究,工作量和难度确实很大;有的作者年轻,刚刚踏入史学门槛,想法稚嫩,功力尚浅,难免存在许多缺陷。吸收青年学人加入团队,也是抱着锻炼、培养和带动他们成长的目的。因此,虽然全书整体体例、编写要求等大体一致,但在内容论述深度、提出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还各存差异,在学术上尚存在很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一定会有许多不足和遗憾之处。考虑到“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重大委托项目的迫切需要,以及国内外尚无一次性推出以族别史为体例的多卷本北方民族史成果的现实,我们不揣浅陋,把十卷本《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作为一项团队研究北方民族史的阶段性学术成果呈现出来,供学界同仁批评指正,以达到抛砖引玉,锻炼队伍,增进交流,推动研究的目的。

  从启动编写到正式出版,费时四年。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离不开各位领导、学界同仁、出版社编辑和媒体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鞭策。“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首席专家王巍先生、孟松林先生宏观指导、鼎力支持,同意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列为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资助研究。孟松林院长每次会议均到场致辞,亲切关怀,热情鼓励,增强了编写组成员的信心。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同志,校长陈国庆教授,副校长张吉维教授、高光来教授、额尔很巴雅尔教授始终关心关注这项工作,多次询问研究、出版进展,学校并以“双一流”建设经费予以科研资助。中共呼伦贝尔市委书记于立新同志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诸多实际困难,有力保障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春林研究员亲临研讨会,给予指导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各位领导对该项目始终给予关心和支持,陈星灿所长多次听取项目工作汇报,积极推动本套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对该项目给予了学术指导和热情帮助。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闫向东先生、文物考古分社副社长孙莉女士,高度重视项目进程,并在2017年底将项目确立为出版社的重大项目,极大鼓舞了编写者的士气。同时还为每本图书配备了优秀编辑,积极协调出版事宜,为图书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卷责任编辑审读校阅,纠错证谬,确保了出版质量。新华通讯社记者李贺、中国新闻社记者孙自法、人民政协报记者付裕、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齐泽垚、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杨阳、中国文物报记者郭晓蓉等不辞辛劳,追踪项目进展,连续深度报道,提升了该项目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工作组精心组织,周到安排,辛勤付出,全力配合,使历次研讨会成功举办,统稿工作顺利进行,摘要英译、选图配图等取得良好效果,为整体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各卷的英文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学术秘书王珏女士翻译,美国华盛顿大学王海城副教授审定,特此致谢!总之,在编写该书过程中,支持帮助过我们的人还有很多,难免挂一漏万,要讲的话也一时言不尽意,在此,我们一并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忱!

  历史的机缘、共同的学术志趣使我们成为合作者。值得欣慰的是,在收获学术果实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情、亲情。这一过程中的耳闻目睹、酸甜苦辣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和感受,团结融洽、勇于担当、相互砥砺、理解包容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编写组

2021年6月

  附录:丛书简介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充分肯定匈奴历史贡献的基础上,探讨匈奴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匈奴的族源、历史变迁、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民族关系、文化习俗和历史作用等。本书内容简明易懂又不失学术性,是一本关于匈奴历史的简明学术史。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乌桓卷》从七个方面对东胡族和乌桓历史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内容涉及乌桓史文献史料、研究概况,乌桓族源,历史变迁,经济类型,社会组织与管理要素,与游牧诸族和中原政权的关系,习俗与原始崇拜和信仰。研究者针对乌桓源流、乌桓山以及学界有争议的一些历史问题展开讨论,并对乌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给予肯定。

  拓跋鲜卑为鲜卑一部,属东胡后裔。本书依据文献史料,结合考古学、民族学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前鲜卑拓跋部的历史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涉及拓跋鲜卑的名称与来源、历史演变、经济生活、文化习俗、与诸族及诸政权的关系、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是一部研究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学术专著。

  柔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见于汉文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5世纪初开始,柔然汗国雄踞漠北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建立了东胡系民族对蒙古高原的第一次长期有效的统治。柔然上承鲜卑、下启突厥,在北方民族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充分辨析文献史料和批判继承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柔然的名称、来源、历史变迁、政治军事制度、经济和文化习俗进行了相对全面系统的考察,是一部专门研究柔然历史的学术文献。

  本书主要论述了兴衰于6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位于中国北方的突厥民族历史文化,尤其对突厥的族名、族属来源、汗国内讧、西突厥汗国的形成、圣地“于都斤”、社会结构、官职、分封制、可汗继承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以及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做了重点考述,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本书是关于古代回鹘人在漠北活动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介绍了与漠北回鹘有关的史料概况、20 世纪国内外回鹘史的研究历程、回鹘族源、族名、历史源流、民族关系、政治军事、文化习俗诸方面内容,对于读者了解和研究回鹘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黠戛斯是唐代北方民族,居于剑河上游。840年,黠戛斯击溃回鹘汗国,打破了蒙古高原与中亚的格局,为古代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本书利用文献与考古资料,探究了黠戛斯的族名族源、历史变迁、政治军事制度、经济生活、与唐朝及北方诸族的关系及其文化习俗,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黠戛斯历史的学术著作。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早在4世纪中叶便见之于史,曾建立契丹-辽政权。本书主要是对契丹族名、族源以及早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生活、对外关系、文化习俗等进行研究论述,以求呈现至今研究比较薄弱的契丹早期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脉络。

  库莫奚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自北朝时期见载于文献至元代以后湮没于史,主要活动于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本书主要对库莫奚的基本资料、研究状况、族源、政治军事形态、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库莫奚与中原政权及周边民族的关系、文化习俗等方面做了具体研究,并在一些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库莫奚历史的学术专著。

  室韦是南北朝至辽金时期见于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属东胡系鲜卑后裔,与古代蒙古族有一脉相传的历史关系,在北方民族史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书利用文献史料和新的考古资料,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对室韦的族名、族源、部落变迁、地域分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其考古学文化做了系统论述,是一部全面研究室韦历史的学术著作。(本文部分资料来自于:“赛博古”公众号)

 附:北方民族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代序)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