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回眸考古百年,常志国史丹心

发布时间:2021-09-26文章出处:“考古河山”公众号作者:考古河山编辑部

  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吕大临曾叹道:

  “尧舜禹皋陶之言皆曰稽古,孔子自道亦曰好古,敏以求之,所谓古者虽先王之陈迹,稽之好之者必求其所以迹也,制度法象之所寓,圣人之精义存焉,有古今之同,然百代所不得变者,岂刍狗轮扁之谓哉……汉承秦火之余,上视三代,如更昼夜梦觉之变,虽遗编断简,仅存二三,然世态迁移,人亡书残,不复想见!”1

  面对案头十卷已成的《考古图》,他最终写道:

  “予于士大夫之家所阅多矣,每得传摹图写,寖盈卷轴,尚病窽綮,未能深考,暇日论次成书,非敢以器为玩也。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矣。以意逆志或探其制作之原,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天下后世之君子,有意于古者,亦将有考焉。”2

  这是“考古”二字出现在古代典籍中的最初踪迹。“考古”之学,吕氏认为其非奇异玩好,而是“圣人之学”。吕氏一生无意仕途,一心向学。然而,这一年已是吕氏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贤人各有数,不独岁龙蛇。”

图 / 南宋 刘松年 博古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八百余年后,宋代先贤早已逝去。1921年北洋政府矿政顾问安特生(瑞典人)在渑池县仰韶村进行科学考古,代表中国现代考古的发端。1923年安特生的研究成果《中国远古之文化》提出“彩陶文化西来说”,在那个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安特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述论,既激发了彼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新兴学科的探索热情,又唤起了他们对民族命运的隐隐阵痛。

  对此,李济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说起来中国的学者应该感觉万分的惭愧,这些与中国古史有如此重要关系的材料,大半是外国人努力搜寻出来的。……科学的工作本不应该分国界的,对于这个原则我们绝对的同意,不过中国的学者,却不能引这话来遮盖自己的懒惰,把当前的机会轻轻的放过,却望外国的朋友老远跑到中国来替我们作工。……这些情形,至少我们希望,不会继续很久。”3

图|安特生 (来源:kknews.cc)

  1926年,李济先生在除夕之际远赴晋南进行考察,这次考察,他险些付出生命代价,归途中染疾伤寒,回京后便卧榻不起。或许是坚持理想的如愿以偿,同年10月,李济先生与袁复礼先生正式组织起夏县西阴村的发掘工作。西阴村的发掘,再次扩大了已发现的仰韶文化范围,也是中国人主持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李济先生在掌握西阴村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坚定了对“西来说”的谨慎怀疑:“考校现在我们所有的材料,还没有得到十分可靠的证据,使我们断定在中国所找的带彩陶器确发源于西方。”

  在李济先生看来,中国考古学家的研究过程应当有三个阶段:“一、如何把这些材料本身联起来;二、如何把它们与传统的中国史实联起来;三、如何把它们与整个的人类史联起来。”4也许是在隐隐中描绘了考古学人赤诚的学科理想,这“三个阶段”在后续的九十年中一直缓慢但持续地指引着现实工作。

图|《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中的教员合影。

前排从左到右:李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

再加之陈寅恪被称为“五大导师”

  1949年后,以夏鼐、苏秉琦等考古学家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延续第一代学人奠定的学术道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田野,投身考古工作,用考古资料构建起了一个基于历史序列的时空框架。

  1961年《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构建了中国不同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坐标网,但各文化间的深入联系,还有待研究。19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等重大命题,苏秉琦先生提出“满天星斗说”,严文明先生提出“重瓣花朵”理论,考古学界开始对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化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时至今日,中华文明起源仍是考古学界继续探索的核心课题,杭州良渚、巩义双槐树,以及“爆火”的广汉三星堆……一座又一座宏大遗址的重见天日,其背后是中国考古学人深耕田野、青灯黄卷的孜孜以求。百年来,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的上下求索渐入佳境,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同步的,各区系类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碰撞和融合,兼采其长,以至大成。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诞生一百周年。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考古走过百年历程,最大的成就是揭开了中国早期历史的面纱,拉开了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的大幕。中国考古学何以成就辉煌?百年间大师辈出,贤哲云集——或许更重要的是中国考古学人的一片丹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评价道“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考古发现取得丰硕成果。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考古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202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选定了就一直爱》,对考古学家田建文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赢得广泛赞誉。“选定了就一直爱”这一句话简单却又隐含着坚持与深沉,无愧是中国考古学人的真实写照。

图|光明日报(海报设计:杨震)

  顾颉刚先生在研究古史时曾持有这样一个信念,“学术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但在九一八事变后,他又逐渐意识到“国势凌夷,局天蹐地之日,所学必求致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历史文化领域的斗争会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新时代的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苏秉琦先生曾经提出“为历史而考古”“以考古学修国史”的号召,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是考古学人“求真致用”的时代使命与学术担当。理想往往因一腔热爱得以坚定一生,“一片丹心”永远是最好的精神良药,在青灯黄卷下,在广袤田野中,支撑考古学人无止境的探索求真。

  元祐七年二月,正值壮年的吕大临在题写《考古图记》后便溘然长逝。后来秦少游曾有挽辞四首,其一曰:“数日音容隔,人琴遂已虚。门生应有谥,国史可无书。旧室悬蛛网,遗编走蠹鱼。定无封禅草,平日笑相如。”

  现在看来,或许无论何时,先贤的求学精神与热爱从未在时间沧海里遗失,考古河山也将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夜,坚守初心,念河山长远,讲考古故事!考古百年回眸,国史丹心常志!(文:黄乐天 常思源 张江弛)

  参考文献:

  1.吕大临:《考古图记》,金文文献集成第一册,第5页

  2.吕大临:《考古图记》,金文文献集成第一册,第5页

  3.岱峻:《李济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4.常怀颖:《由碎而通:中国考古的路线图》,《读书》2021年7期

(图文转自:“考古河山”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回眸考古百年,常志国史丹心

发布时间:2021-09-26

  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吕大临曾叹道:

  “尧舜禹皋陶之言皆曰稽古,孔子自道亦曰好古,敏以求之,所谓古者虽先王之陈迹,稽之好之者必求其所以迹也,制度法象之所寓,圣人之精义存焉,有古今之同,然百代所不得变者,岂刍狗轮扁之谓哉……汉承秦火之余,上视三代,如更昼夜梦觉之变,虽遗编断简,仅存二三,然世态迁移,人亡书残,不复想见!”1

  面对案头十卷已成的《考古图》,他最终写道:

  “予于士大夫之家所阅多矣,每得传摹图写,寖盈卷轴,尚病窽綮,未能深考,暇日论次成书,非敢以器为玩也。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矣。以意逆志或探其制作之原,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天下后世之君子,有意于古者,亦将有考焉。”2

  这是“考古”二字出现在古代典籍中的最初踪迹。“考古”之学,吕氏认为其非奇异玩好,而是“圣人之学”。吕氏一生无意仕途,一心向学。然而,这一年已是吕氏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贤人各有数,不独岁龙蛇。”

图 / 南宋 刘松年 博古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八百余年后,宋代先贤早已逝去。1921年北洋政府矿政顾问安特生(瑞典人)在渑池县仰韶村进行科学考古,代表中国现代考古的发端。1923年安特生的研究成果《中国远古之文化》提出“彩陶文化西来说”,在那个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安特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述论,既激发了彼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新兴学科的探索热情,又唤起了他们对民族命运的隐隐阵痛。

  对此,李济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说起来中国的学者应该感觉万分的惭愧,这些与中国古史有如此重要关系的材料,大半是外国人努力搜寻出来的。……科学的工作本不应该分国界的,对于这个原则我们绝对的同意,不过中国的学者,却不能引这话来遮盖自己的懒惰,把当前的机会轻轻的放过,却望外国的朋友老远跑到中国来替我们作工。……这些情形,至少我们希望,不会继续很久。”3

图|安特生 (来源:kknews.cc)

  1926年,李济先生在除夕之际远赴晋南进行考察,这次考察,他险些付出生命代价,归途中染疾伤寒,回京后便卧榻不起。或许是坚持理想的如愿以偿,同年10月,李济先生与袁复礼先生正式组织起夏县西阴村的发掘工作。西阴村的发掘,再次扩大了已发现的仰韶文化范围,也是中国人主持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李济先生在掌握西阴村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坚定了对“西来说”的谨慎怀疑:“考校现在我们所有的材料,还没有得到十分可靠的证据,使我们断定在中国所找的带彩陶器确发源于西方。”

  在李济先生看来,中国考古学家的研究过程应当有三个阶段:“一、如何把这些材料本身联起来;二、如何把它们与传统的中国史实联起来;三、如何把它们与整个的人类史联起来。”4也许是在隐隐中描绘了考古学人赤诚的学科理想,这“三个阶段”在后续的九十年中一直缓慢但持续地指引着现实工作。

图|《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中的教员合影。

前排从左到右:李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

再加之陈寅恪被称为“五大导师”

  1949年后,以夏鼐、苏秉琦等考古学家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延续第一代学人奠定的学术道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田野,投身考古工作,用考古资料构建起了一个基于历史序列的时空框架。

  1961年《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构建了中国不同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坐标网,但各文化间的深入联系,还有待研究。19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等重大命题,苏秉琦先生提出“满天星斗说”,严文明先生提出“重瓣花朵”理论,考古学界开始对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化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时至今日,中华文明起源仍是考古学界继续探索的核心课题,杭州良渚、巩义双槐树,以及“爆火”的广汉三星堆……一座又一座宏大遗址的重见天日,其背后是中国考古学人深耕田野、青灯黄卷的孜孜以求。百年来,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的上下求索渐入佳境,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同步的,各区系类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碰撞和融合,兼采其长,以至大成。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诞生一百周年。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考古走过百年历程,最大的成就是揭开了中国早期历史的面纱,拉开了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的大幕。中国考古学何以成就辉煌?百年间大师辈出,贤哲云集——或许更重要的是中国考古学人的一片丹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评价道“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考古发现取得丰硕成果。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考古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202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选定了就一直爱》,对考古学家田建文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赢得广泛赞誉。“选定了就一直爱”这一句话简单却又隐含着坚持与深沉,无愧是中国考古学人的真实写照。

图|光明日报(海报设计:杨震)

  顾颉刚先生在研究古史时曾持有这样一个信念,“学术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但在九一八事变后,他又逐渐意识到“国势凌夷,局天蹐地之日,所学必求致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历史文化领域的斗争会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新时代的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苏秉琦先生曾经提出“为历史而考古”“以考古学修国史”的号召,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是考古学人“求真致用”的时代使命与学术担当。理想往往因一腔热爱得以坚定一生,“一片丹心”永远是最好的精神良药,在青灯黄卷下,在广袤田野中,支撑考古学人无止境的探索求真。

  元祐七年二月,正值壮年的吕大临在题写《考古图记》后便溘然长逝。后来秦少游曾有挽辞四首,其一曰:“数日音容隔,人琴遂已虚。门生应有谥,国史可无书。旧室悬蛛网,遗编走蠹鱼。定无封禅草,平日笑相如。”

  现在看来,或许无论何时,先贤的求学精神与热爱从未在时间沧海里遗失,考古河山也将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夜,坚守初心,念河山长远,讲考古故事!考古百年回眸,国史丹心常志!(文:黄乐天 常思源 张江弛)

  参考文献:

  1.吕大临:《考古图记》,金文文献集成第一册,第5页

  2.吕大临:《考古图记》,金文文献集成第一册,第5页

  3.岱峻:《李济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4.常怀颖:《由碎而通:中国考古的路线图》,《读书》2021年7期

(图文转自:“考古河山”公众号)

作者:考古河山编辑部

文章出处:“考古河山”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