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重建中国上古史的很好例证

发布时间:2021-09-29文章出处: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作者:段祯 王嘉

  “今年恰好是中国考古学百年,金沙作为中国考古学百年百项重要发现之一,其发现及研究成就是中国考古学重建古蜀历史、重建中国上古史的很好例证。”9月28日,在“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之“纪念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召开学术会议与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同步进行、紧密互动,这在百年中国考古学史上并不多见。

  研究金沙,结合三星堆的角度才能更深入

  朱乃诚表示,参加这次会议有很大收获,总结起来有6点:一是金沙的发现拓展了对古蜀的认知。会上有多位学者对金沙考古资料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金沙遗址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二是学者们对三星堆新发现六个坑做了具体介绍与阐述。三是分析探索了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文化现象,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四是探索了三星堆与金沙遗存所体现的精神世界。五是依托良渚文化、罗家坝遗址的发现,探索解读金沙和三星堆的相同和同类文化现象。六是全面阐发湖南史前白陶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特征、特色、传播等重要问题,公布并解读了大量白陶遗存。

  “会议围绕古蜀文明、金沙与三星堆的重大发现展开的探索,进入了多角度、多领域研究,提出的新认识都是真知灼见,开拓了探索古蜀文明的新研究路径与思路。会上的研究成果和新的认知,再加上三星堆新的六个坑的全面清理和文物的全面提取,标志着三星堆和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明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朱乃诚说,现在可以明确,研究三星堆遗址、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明的一些问题,需要从金沙遗址、金沙文明、金沙文化角度进行探索,才能够得到圆满的解答;研究金沙遗址、金沙文明、金沙文化,自然也需要结合三星堆的角度,才能更加深入。

  8个祭祀坑的出现,或是三星堆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曲高歌

  下午,结束了“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之“纪念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一行来到了广汉三星堆,先后参观了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大棚、三星堆博物馆修复馆以及三星堆考古研究所。

  “1986年两个坑的发现,当时就非常令人震撼,但很多内容还看不明白。这一次新的发现出来之后,那更是让人震撼。”走出考古“方舱”,朱乃诚用“非常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说,此次新发现的6个坑,出土器物的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此前的不足。“我们需要通过对8个坑出土器物的整体分析,才能看出三星堆文明在最后阶段所发展的高度,以及这8个坑掩埋一大批珍贵物品的真实原因。”朱乃诚认为,8个坑的掩埋行为,或许不是三星堆文明没落的一曲悲歌,而是三星堆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一曲高歌。“对于三星堆人来讲,他们最好的东西是那些最精致的玉器,而这些最精致的玉器不超过10件,那是整个成都平原地区夏商周这一阶段最好的玉器。这些玉器都在金沙祭祀区出土,它们可能不是在金沙制作的,也不是在三星堆制作的,而是以前王室的传世之宝。三星堆人并没有把最好的玉器埋在三星堆,而是把它们带到了金沙。这说明金沙祭祀区的档次很高、十分重要。”朱乃诚特别提到,“祭祀”的范围很宽泛,可能是王室为了某一目的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也可能是为了“转移文明”将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掩埋。金沙祭祀区与三星堆祭祀坑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目的而形成的两种情形不同的古蜀王室文化遗存。

  在三星堆新一轮发掘中,考古人员在3号坑发现一枚神树纹玉琮。如今,这枚玉琮亮相三星堆博物馆修复馆,观众可一睹其真容。在朱乃诚看来,早在1986年,考古人员就在1号坑和2号坑发现了神树,但在玉石上把神树刻上去却是第一次发现。

  “玉器和神树本来是两种含义的东西,尤其是玉琮,它的器型是外来的,不是成都本地的,但是上面刻的神树本身又是三星堆特色。”朱乃诚说,这枚神树纹玉琮的出土,再次印证了三星堆人的思想观念中对于神树的意识很强烈,“不仅是做成青铜神树,而且把这种神树刻在了玉器上,以表达他们的这种思想观念。这是三星堆人通过神树寄托某种思想情感的又一种表达方式。以前发现了青铜神树,现在又发现了玉琮上施刻神树图案。这两方面的发现表明神树观念在三星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中,既常见又神圣。这再次表明神树是探索三星堆人精神世界的极为重要的对象,需要深入的探索。”

(图文转自: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重建中国上古史的很好例证

发布时间:2021-09-29

  “今年恰好是中国考古学百年,金沙作为中国考古学百年百项重要发现之一,其发现及研究成就是中国考古学重建古蜀历史、重建中国上古史的很好例证。”9月28日,在“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之“纪念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召开学术会议与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同步进行、紧密互动,这在百年中国考古学史上并不多见。

  研究金沙,结合三星堆的角度才能更深入

  朱乃诚表示,参加这次会议有很大收获,总结起来有6点:一是金沙的发现拓展了对古蜀的认知。会上有多位学者对金沙考古资料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金沙遗址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二是学者们对三星堆新发现六个坑做了具体介绍与阐述。三是分析探索了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文化现象,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四是探索了三星堆与金沙遗存所体现的精神世界。五是依托良渚文化、罗家坝遗址的发现,探索解读金沙和三星堆的相同和同类文化现象。六是全面阐发湖南史前白陶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特征、特色、传播等重要问题,公布并解读了大量白陶遗存。

  “会议围绕古蜀文明、金沙与三星堆的重大发现展开的探索,进入了多角度、多领域研究,提出的新认识都是真知灼见,开拓了探索古蜀文明的新研究路径与思路。会上的研究成果和新的认知,再加上三星堆新的六个坑的全面清理和文物的全面提取,标志着三星堆和金沙所代表的古蜀文明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朱乃诚说,现在可以明确,研究三星堆遗址、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明的一些问题,需要从金沙遗址、金沙文明、金沙文化角度进行探索,才能够得到圆满的解答;研究金沙遗址、金沙文明、金沙文化,自然也需要结合三星堆的角度,才能更加深入。

  8个祭祀坑的出现,或是三星堆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曲高歌

  下午,结束了“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之“纪念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一行来到了广汉三星堆,先后参观了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大棚、三星堆博物馆修复馆以及三星堆考古研究所。

  “1986年两个坑的发现,当时就非常令人震撼,但很多内容还看不明白。这一次新的发现出来之后,那更是让人震撼。”走出考古“方舱”,朱乃诚用“非常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说,此次新发现的6个坑,出土器物的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此前的不足。“我们需要通过对8个坑出土器物的整体分析,才能看出三星堆文明在最后阶段所发展的高度,以及这8个坑掩埋一大批珍贵物品的真实原因。”朱乃诚认为,8个坑的掩埋行为,或许不是三星堆文明没落的一曲悲歌,而是三星堆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一曲高歌。“对于三星堆人来讲,他们最好的东西是那些最精致的玉器,而这些最精致的玉器不超过10件,那是整个成都平原地区夏商周这一阶段最好的玉器。这些玉器都在金沙祭祀区出土,它们可能不是在金沙制作的,也不是在三星堆制作的,而是以前王室的传世之宝。三星堆人并没有把最好的玉器埋在三星堆,而是把它们带到了金沙。这说明金沙祭祀区的档次很高、十分重要。”朱乃诚特别提到,“祭祀”的范围很宽泛,可能是王室为了某一目的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也可能是为了“转移文明”将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掩埋。金沙祭祀区与三星堆祭祀坑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目的而形成的两种情形不同的古蜀王室文化遗存。

  在三星堆新一轮发掘中,考古人员在3号坑发现一枚神树纹玉琮。如今,这枚玉琮亮相三星堆博物馆修复馆,观众可一睹其真容。在朱乃诚看来,早在1986年,考古人员就在1号坑和2号坑发现了神树,但在玉石上把神树刻上去却是第一次发现。

  “玉器和神树本来是两种含义的东西,尤其是玉琮,它的器型是外来的,不是成都本地的,但是上面刻的神树本身又是三星堆特色。”朱乃诚说,这枚神树纹玉琮的出土,再次印证了三星堆人的思想观念中对于神树的意识很强烈,“不仅是做成青铜神树,而且把这种神树刻在了玉器上,以表达他们的这种思想观念。这是三星堆人通过神树寄托某种思想情感的又一种表达方式。以前发现了青铜神树,现在又发现了玉琮上施刻神树图案。这两方面的发现表明神树观念在三星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中,既常见又神圣。这再次表明神树是探索三星堆人精神世界的极为重要的对象,需要深入的探索。”

(图文转自: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作者:段祯 王嘉

文章出处: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