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与北大考古︱李水城:考古大有“苦中作乐”的意境

发布时间:2022-09-14文章出处:澎湃新闻网作者:李水城

  10多年前,我在《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的序言中曾谈到自己是怎么走上考古这条道路的,此不赘述。我们这代人的专业选择大多都有点盲目性,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与这代人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

  1978年秋在北大,吕遵谔教授给我们两个年级讲授旧石器考古这门课。记得第一堂课吕先生就打趣说:“考古考古,连蒙带唬,刨坟挖土,一辈子辛苦。”当时听了都哈哈大笑,但真正体味过来已是后事。中文的“古”字,头上若长草,即“苦”字。李零先生戏言:“苦字缓读,用反切法读,就是考古。”可见考古起根就“苦”。以至于每届学生的田野实习都会成为是否选择考古为职业的分水岭。想到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Glyn Daniel)讲过这样的话:“如果考古学不能给人们带来快乐,那它就一钱不值。”可见,考古大有“苦中作乐”的意境!

  北京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让我学到很多,也明白了考古是什么。毕业后我去四川省博物馆工作了三年,觉得要想深入钻研这门学问还欠点火候,遂报考研究生返回北大。至此,事定,心定。

  研究生期间,我去大西北的河西走廊调查了三个多月。翌年又在酒泉祁连山脚下一座小山村挖掘了一处青铜时代的遗址。上述经历让我对考古的“苦”有了更深的体验,可谓“曾经沧海难为水”。

  我是69届初中毕业生。这届学生不比老三届。说白了,教育程度也就高小水平,底子很差。好在我喜欢读书,且抓到什么读什么,这个习惯对我日后的研究兴趣影响很大。加之我在北大开的课较杂,对文化人类学、原始艺术、盐业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农业考古等领域都有兴趣,也做过些研究,其中很多领域都超出自己的专业范畴,为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只能抽出大量时间、硬着头皮恶补其他专业的书籍文献。这对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大有裨益,本集文字内容也多少反映出这一点。

  收入本集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有发表。根据内容不同,我将它们归类为七个独立的单元。

  第一单元为“学科史及理论方法的思考”,收录文章三篇,代表了我对考古学史、科技考古的认识以及对酋邦理论与早期国家形成的一些思考。

  第二单元为“西北地区考古”,收录文章三篇。大西北是我独立考古作业的起点,也是20世纪80—90年代初期我关注的重点区域。这几篇集中反映了我对甘青地区和新疆东部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部分认识。

  第三单元为“西南地区考古”,收录文章四篇。成都是我本科毕业后的第一站,那时成都平原的史前考古还处在空白状态。1993年我参与了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论证;90年代末涉足成都平原和长江三峡的盐业考古。进入新世纪的头10年,大半时间在成都平原开展区域考古调查,探索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这部分文字可以说是对我在巴蜀地区工作的一个小结。

  第四单元为“专门考古”,收录文章四篇。内容分别涉及彩陶艺术、中国早期的冶铜业、麦类作物的东传及环境考古这四个不同的专业研究领域。

  第五单元为“盐业考古”,收录文章四篇。盐业考古在中国起步很晚。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峡的考古经历让我对此有所关注,但苦于老虎吃天,无处下嘴。1999年开始与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合作,领略到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巨大的研究潜力。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填补了盐业考古在中国的长期空白,建立了一个新的考古分支学科,并以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缩短了与国外在这个领域的巨大差距。

  第六单元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收录文章四篇。自20世纪80年代介入西北地区考古开始,这个课题就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这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物质的视角讨论了早期东西文化的交互及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一些影响。

  第七单元为“西伯利亚考古”,收录的三篇文章都是我的读书笔记。主要是介绍西伯利亚的考古资料和研究背景,以及这一广阔区域与中国西北和北方长城沿线的文化联系。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是我写这几篇的初衷。

  当初这部文集是作为自选集选编的。感觉就个人言,是对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个总结。就群体而言,77、78这两届学生已是奔七望八的年龄,开始走向人生暮年。今年恰好是这两届学生毕业40周年,母校北京大学还准备在5月校庆期间举办纪念活动。更巧的是,今年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成立100周年,也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建立70周年,这些都是值得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愿此文集的出版能为上述纪念活动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鲁迅先生曾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李大钊先生则认为:“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这两段话可谓对北大传统的高度概括,也是精神魅力所在。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北大对我的培养,也感念所有教过我的恩师,感谢我的父母、家人以及与我合作共事的国内外师友们,能与他们一路相伴同行到今天,幸甚!

  写到这,当年北大合唱团的同学转来美国著名乡村歌手阿兰·杰克逊(Alan Jackson)演唱的《年纪越大》(The Older I Get)这首歌:

  年纪越大,想的越多。

  每分钟都值得你去认真生活,因为时间转瞬即殁。

  年纪越大,看的越透。

  钱财乃身外之物,你爱的人才是永恒,这会让你变得富有。

  即使有人找到了不老之泉,我也一滴不会品尝。

  有趣的是,我感觉自己刚刚步入最佳年华。

  ……

  年纪越大,越应感恩,为我曾经拥有以及我现在的生活。

  多好的歌啊,是为序!

  本文系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多维视野的考古求索》序。

(图文转自:澎湃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我与北大考古︱李水城:考古大有“苦中作乐”的意境

发布时间:2022-09-14

  10多年前,我在《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的序言中曾谈到自己是怎么走上考古这条道路的,此不赘述。我们这代人的专业选择大多都有点盲目性,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与这代人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

  1978年秋在北大,吕遵谔教授给我们两个年级讲授旧石器考古这门课。记得第一堂课吕先生就打趣说:“考古考古,连蒙带唬,刨坟挖土,一辈子辛苦。”当时听了都哈哈大笑,但真正体味过来已是后事。中文的“古”字,头上若长草,即“苦”字。李零先生戏言:“苦字缓读,用反切法读,就是考古。”可见考古起根就“苦”。以至于每届学生的田野实习都会成为是否选择考古为职业的分水岭。想到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Glyn Daniel)讲过这样的话:“如果考古学不能给人们带来快乐,那它就一钱不值。”可见,考古大有“苦中作乐”的意境!

  北京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让我学到很多,也明白了考古是什么。毕业后我去四川省博物馆工作了三年,觉得要想深入钻研这门学问还欠点火候,遂报考研究生返回北大。至此,事定,心定。

  研究生期间,我去大西北的河西走廊调查了三个多月。翌年又在酒泉祁连山脚下一座小山村挖掘了一处青铜时代的遗址。上述经历让我对考古的“苦”有了更深的体验,可谓“曾经沧海难为水”。

  我是69届初中毕业生。这届学生不比老三届。说白了,教育程度也就高小水平,底子很差。好在我喜欢读书,且抓到什么读什么,这个习惯对我日后的研究兴趣影响很大。加之我在北大开的课较杂,对文化人类学、原始艺术、盐业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农业考古等领域都有兴趣,也做过些研究,其中很多领域都超出自己的专业范畴,为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只能抽出大量时间、硬着头皮恶补其他专业的书籍文献。这对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大有裨益,本集文字内容也多少反映出这一点。

  收入本集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有发表。根据内容不同,我将它们归类为七个独立的单元。

  第一单元为“学科史及理论方法的思考”,收录文章三篇,代表了我对考古学史、科技考古的认识以及对酋邦理论与早期国家形成的一些思考。

  第二单元为“西北地区考古”,收录文章三篇。大西北是我独立考古作业的起点,也是20世纪80—90年代初期我关注的重点区域。这几篇集中反映了我对甘青地区和新疆东部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部分认识。

  第三单元为“西南地区考古”,收录文章四篇。成都是我本科毕业后的第一站,那时成都平原的史前考古还处在空白状态。1993年我参与了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论证;90年代末涉足成都平原和长江三峡的盐业考古。进入新世纪的头10年,大半时间在成都平原开展区域考古调查,探索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这部分文字可以说是对我在巴蜀地区工作的一个小结。

  第四单元为“专门考古”,收录文章四篇。内容分别涉及彩陶艺术、中国早期的冶铜业、麦类作物的东传及环境考古这四个不同的专业研究领域。

  第五单元为“盐业考古”,收录文章四篇。盐业考古在中国起步很晚。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峡的考古经历让我对此有所关注,但苦于老虎吃天,无处下嘴。1999年开始与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合作,领略到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巨大的研究潜力。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填补了盐业考古在中国的长期空白,建立了一个新的考古分支学科,并以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缩短了与国外在这个领域的巨大差距。

  第六单元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收录文章四篇。自20世纪80年代介入西北地区考古开始,这个课题就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这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物质的视角讨论了早期东西文化的交互及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一些影响。

  第七单元为“西伯利亚考古”,收录的三篇文章都是我的读书笔记。主要是介绍西伯利亚的考古资料和研究背景,以及这一广阔区域与中国西北和北方长城沿线的文化联系。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是我写这几篇的初衷。

  当初这部文集是作为自选集选编的。感觉就个人言,是对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个总结。就群体而言,77、78这两届学生已是奔七望八的年龄,开始走向人生暮年。今年恰好是这两届学生毕业40周年,母校北京大学还准备在5月校庆期间举办纪念活动。更巧的是,今年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成立100周年,也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建立70周年,这些都是值得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愿此文集的出版能为上述纪念活动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鲁迅先生曾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李大钊先生则认为:“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这两段话可谓对北大传统的高度概括,也是精神魅力所在。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北大对我的培养,也感念所有教过我的恩师,感谢我的父母、家人以及与我合作共事的国内外师友们,能与他们一路相伴同行到今天,幸甚!

  写到这,当年北大合唱团的同学转来美国著名乡村歌手阿兰·杰克逊(Alan Jackson)演唱的《年纪越大》(The Older I Get)这首歌:

  年纪越大,想的越多。

  每分钟都值得你去认真生活,因为时间转瞬即殁。

  年纪越大,看的越透。

  钱财乃身外之物,你爱的人才是永恒,这会让你变得富有。

  即使有人找到了不老之泉,我也一滴不会品尝。

  有趣的是,我感觉自己刚刚步入最佳年华。

  ……

  年纪越大,越应感恩,为我曾经拥有以及我现在的生活。

  多好的歌啊,是为序!

  本文系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多维视野的考古求索》序。

(图文转自:澎湃新闻网)

作者:李水城

文章出处: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