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粘接石影壁:如何做好断裂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

发布时间:2022-04-20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作者:郭建

  天然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和艺术品雕刻材料,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当中。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大量精美的石质文物精品,很多类别的大型石质文物以及古建筑中的石构件处于露天置放,因环境及人为因素,对石质文物造成不同破坏程度,严重影响石质文物的完整性,导致很多石质文物不能独立展览,因此,对石质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尤为紧迫和重要。

  此次保护的对象为石影壁,从影壁的材质上来看,有石雕、砖雕及琉璃等。影壁亦称作照壁、影墙、照墙,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即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以区别内外,同时也增加威严和肃静的气氛,有装饰的意义。影壁往往把大门前围城一个广场或庭院,给人们有个回旋的余地。因此,影壁也成为人们进大门之前的停歇和活动场所,也是停放车轿上下回转之地。影壁作为中国建筑中重要单元,于房屋、院落建筑相辅相成,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有很高的建筑和审美价值。

  山西在明清期间,随着晋商的兴起,直接推动了影壁等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雄厚的财力可以让砖雕、石雕匠师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多的民间匠人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从而创造出大量的精美影壁。影壁的建造级别也体现了宅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志向追求。古人重视风水,《水龙经》中有“直来直去损人丁”之说,所以气流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对主人不吉,而影壁可以阻挡气流,使冲煞气流放缓,协调住宅内外之气。影壁还可遮蔽视线,保持气畅,让财气在宅内充分循环,与“曲则有情”的风水原理相吻合。

  影壁的存在,渐变为古建的一部分,也显示出中国传统的富贵思想。特别是影壁上的绘画、雕刻、文字等不仅体现了等级制度的形制意象,还有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人生观,也是驱邪避凶的体现。透过不同的形制题材,我们都不难发现影壁中蕴含的审美意境,同时因为影壁的形式题材不同,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联想,使影壁更富有审美意境。

  本文涉及的石影壁为三级文物,来源为运城市博物馆,宽51,厚8,长164厘米,为清代所造,表面采用浮雕,局部有线刻。雕刻精美,形象生动,最下面一层为水波纹,雕刻成河流,延绵弯曲,河中有渔民头戴斗笠,正在划船前行;河上面一层为山,山峰突显,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半山中有一条绵延曲折的路,路上有正在前进的行人,跳着木框,昂首前进,他对面有一老者作揖,正视前方,貌似正在等待他的归来。路上方雕刻有数座大山,山中有几座寺庙及门楼,寺庙周围环绕不同种类的树木,粗细有别,整个雕刻栩栩动人。山上有几朵卷曲的云,部分云朵环绕在山中,恰似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根据石影壁画面内容,推测此石影壁出自深宅大院,画面内容丰富,雕刻精致,对于研究晋南清代大院影壁文化有深刻意义。影壁现状为纵向断为两截,断截面微残。为使影壁完整陈列展览,并使其结构稳定,决定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修复。

  石材的粘接与修补技术也是石质文物,如古石建筑的石构件、古石雕和石刻等修复或修缮的主要技术,文物的修复要求“最小干预”“材料应用的可逆性”,并且不容许污染和破坏石质文物,因此对粘接和修补材料的寿命、外观、物理或化学性能,以及材料失效后的影响有更高要求。

  考虑到石影壁体量较大,需要一定的粘接强度。拟通过环氧AB胶结合锚杆进行粘接。

  在粘接前,准备15%B72(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液,在断截面均匀涂刷一遍,目的是对断截面一方面起到加固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隔离层的作用,避免断截面被环氧胶二次破坏。待隔离层完全干燥后,准备用环氧胶粘接。首先需从力学上要对文物加强稳定结构,防止粘接后的残块再次断裂,在石影壁断截面上用电钻打两两对应的锚孔,用不锈螺纹钢做锚杆;选用24小时凝固的环氧AB胶来粘接;粘接时一定要用乙醇液体把锚孔及断截面的粉灰沫及污染物清洗干净。

  根据断截面接触部分取双组份环氧AB胶适量,用刀具在不锈钢容器中搅拌均匀,在两两相对应的断截面上各均匀涂抹一层,一定注意锚孔与锚杆之间填充严实环氧AB胶。利用绷带和丁字架把石影壁固定好,再把胶面对接后用力挤压,使多余的胶挤出缝隙,保证缝隙越小越好,挤出的胶液用酒精棉清除干净。对断截面的粘接缝隙用BYN602B胶进行封固,防止胶体凝固过程中流失。

  干燥凝固后进行勾缝处理:选用水硬石灰、石粉、细沙按1:1:1和去离子水调配好,用刀铲取适量勾缝灰浆泥对粘接缝进行填充找平。最后对补平位置进行做旧,用漆皮汁与矿石色调配与原文物表面颜色接近的色浆;用画笔蘸取适量色浆进行做旧处理,使补配处颜色与周围一致。

  通过对石影壁在保护断裂方面,本人积攒几点意见如下:

  A 在断截面涂刷AB胶时,要薄而匀,在距断截面的边缘3毫米左右不涂刷胶,一是为里面挤压出的粘接剂预留空间,二是以防造成粘接剂二次污染接缝表面。

  B 若需要提高整体强度,则在断截面做锚杆,在打锚孔时,选择较为平整的点用冲击钻打,当然这个对应点尽量保持在接触面的中心附近,用冲击钻时保持钻头和接触面垂直状态,这样打出来的两个对应锚孔能够保持直线。避免进行二次扩充锚孔,从而能起到最佳锚固作用。

  C 断截面在粘接完成后,需最快将其捆绑或挤压牢固在一起,直到粘接剂完全凝固,将附属捆绑物解除。这样就能使粘接面严丝合缝,不会存在错位问题。

修复前

修复后

  对粘接好的石影壁,用超声波波速检测,对比新鲜岩石的波速,用波速比来判断石材粘接材料物理强度,以确保石影壁的结构稳定性。

  为确保保护修复效果的延续时限,本次保护修复完成后须对石影壁定期观察,并优化其保存环境,以尽最大可能实现文物的延年益寿。(作者单位:山西博物院)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粘接石影壁:如何做好断裂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

发布时间:2022-04-20

  天然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和艺术品雕刻材料,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当中。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大量精美的石质文物精品,很多类别的大型石质文物以及古建筑中的石构件处于露天置放,因环境及人为因素,对石质文物造成不同破坏程度,严重影响石质文物的完整性,导致很多石质文物不能独立展览,因此,对石质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尤为紧迫和重要。

  此次保护的对象为石影壁,从影壁的材质上来看,有石雕、砖雕及琉璃等。影壁亦称作照壁、影墙、照墙,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即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以区别内外,同时也增加威严和肃静的气氛,有装饰的意义。影壁往往把大门前围城一个广场或庭院,给人们有个回旋的余地。因此,影壁也成为人们进大门之前的停歇和活动场所,也是停放车轿上下回转之地。影壁作为中国建筑中重要单元,于房屋、院落建筑相辅相成,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有很高的建筑和审美价值。

  山西在明清期间,随着晋商的兴起,直接推动了影壁等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雄厚的财力可以让砖雕、石雕匠师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多的民间匠人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从而创造出大量的精美影壁。影壁的建造级别也体现了宅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志向追求。古人重视风水,《水龙经》中有“直来直去损人丁”之说,所以气流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对主人不吉,而影壁可以阻挡气流,使冲煞气流放缓,协调住宅内外之气。影壁还可遮蔽视线,保持气畅,让财气在宅内充分循环,与“曲则有情”的风水原理相吻合。

  影壁的存在,渐变为古建的一部分,也显示出中国传统的富贵思想。特别是影壁上的绘画、雕刻、文字等不仅体现了等级制度的形制意象,还有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人生观,也是驱邪避凶的体现。透过不同的形制题材,我们都不难发现影壁中蕴含的审美意境,同时因为影壁的形式题材不同,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联想,使影壁更富有审美意境。

  本文涉及的石影壁为三级文物,来源为运城市博物馆,宽51,厚8,长164厘米,为清代所造,表面采用浮雕,局部有线刻。雕刻精美,形象生动,最下面一层为水波纹,雕刻成河流,延绵弯曲,河中有渔民头戴斗笠,正在划船前行;河上面一层为山,山峰突显,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半山中有一条绵延曲折的路,路上有正在前进的行人,跳着木框,昂首前进,他对面有一老者作揖,正视前方,貌似正在等待他的归来。路上方雕刻有数座大山,山中有几座寺庙及门楼,寺庙周围环绕不同种类的树木,粗细有别,整个雕刻栩栩动人。山上有几朵卷曲的云,部分云朵环绕在山中,恰似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根据石影壁画面内容,推测此石影壁出自深宅大院,画面内容丰富,雕刻精致,对于研究晋南清代大院影壁文化有深刻意义。影壁现状为纵向断为两截,断截面微残。为使影壁完整陈列展览,并使其结构稳定,决定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修复。

  石材的粘接与修补技术也是石质文物,如古石建筑的石构件、古石雕和石刻等修复或修缮的主要技术,文物的修复要求“最小干预”“材料应用的可逆性”,并且不容许污染和破坏石质文物,因此对粘接和修补材料的寿命、外观、物理或化学性能,以及材料失效后的影响有更高要求。

  考虑到石影壁体量较大,需要一定的粘接强度。拟通过环氧AB胶结合锚杆进行粘接。

  在粘接前,准备15%B72(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液,在断截面均匀涂刷一遍,目的是对断截面一方面起到加固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隔离层的作用,避免断截面被环氧胶二次破坏。待隔离层完全干燥后,准备用环氧胶粘接。首先需从力学上要对文物加强稳定结构,防止粘接后的残块再次断裂,在石影壁断截面上用电钻打两两对应的锚孔,用不锈螺纹钢做锚杆;选用24小时凝固的环氧AB胶来粘接;粘接时一定要用乙醇液体把锚孔及断截面的粉灰沫及污染物清洗干净。

  根据断截面接触部分取双组份环氧AB胶适量,用刀具在不锈钢容器中搅拌均匀,在两两相对应的断截面上各均匀涂抹一层,一定注意锚孔与锚杆之间填充严实环氧AB胶。利用绷带和丁字架把石影壁固定好,再把胶面对接后用力挤压,使多余的胶挤出缝隙,保证缝隙越小越好,挤出的胶液用酒精棉清除干净。对断截面的粘接缝隙用BYN602B胶进行封固,防止胶体凝固过程中流失。

  干燥凝固后进行勾缝处理:选用水硬石灰、石粉、细沙按1:1:1和去离子水调配好,用刀铲取适量勾缝灰浆泥对粘接缝进行填充找平。最后对补平位置进行做旧,用漆皮汁与矿石色调配与原文物表面颜色接近的色浆;用画笔蘸取适量色浆进行做旧处理,使补配处颜色与周围一致。

  通过对石影壁在保护断裂方面,本人积攒几点意见如下:

  A 在断截面涂刷AB胶时,要薄而匀,在距断截面的边缘3毫米左右不涂刷胶,一是为里面挤压出的粘接剂预留空间,二是以防造成粘接剂二次污染接缝表面。

  B 若需要提高整体强度,则在断截面做锚杆,在打锚孔时,选择较为平整的点用冲击钻打,当然这个对应点尽量保持在接触面的中心附近,用冲击钻时保持钻头和接触面垂直状态,这样打出来的两个对应锚孔能够保持直线。避免进行二次扩充锚孔,从而能起到最佳锚固作用。

  C 断截面在粘接完成后,需最快将其捆绑或挤压牢固在一起,直到粘接剂完全凝固,将附属捆绑物解除。这样就能使粘接面严丝合缝,不会存在错位问题。

修复前

修复后

  对粘接好的石影壁,用超声波波速检测,对比新鲜岩石的波速,用波速比来判断石材粘接材料物理强度,以确保石影壁的结构稳定性。

  为确保保护修复效果的延续时限,本次保护修复完成后须对石影壁定期观察,并优化其保存环境,以尽最大可能实现文物的延年益寿。(作者单位:山西博物院)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作者:郭建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