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断裂残缺石质文物的保护路径——以明代佛坐像修复为例

发布时间:2023-07-12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作者:郭建

  石质文物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并以天然石材为原材料加工制造的遗物。主要包括可移动石质文物和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可移动石质文物有石碑、石像生、佛造像等。它们的材质都为无机矿物质,多数都处于露天环境,长期遭受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其中断裂缺失破坏尤为严重,也特别影响石质文物的价值,进而降低石质文物的展示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一件残缺的明代佛坐像的保护修复,在坚持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对该造像进行合理修复,恢复其本体的完整和结构的稳定,再现其应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石质文物粘接加固的基本要求

  粘接加固断裂石质文物的目的是设法使断裂部分重新接合到一起,以恢复其本体的完整性、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文物的外在美观性。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遵循文物粘接加固基本的原则:第一,粘接材料具有一定的黏性,粘接强度应小于、等于石材本体强度;第二,粘接材料可再处理,同时又不会损伤石质文物粘接面;第三,粘接后需满足一定的美观要求,尽量与石质文物外观协调,做到远看一致,近看有别。

  2.石质文物补配的基本要求

  补配石质文物的目的是恢复文物的原真性或稳定其结构为主,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须遵循文物补配的基本原则。第一,保持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根据考古学证据进行石质文物的修补。在进行修补时必须对其艺术风格进行研究,与类似的石质文物对比,确保修复后能体现该文物的原有风貌,禁止凭主观想象去臆造或创作。第二,最小干预原则:只在最有必要的部位进行修复,只要不影响石质文物的结构稳定性,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形貌和结构,不得刻意修复石质文物的残。;第三,可辨识性:修复部分与原部分应该可以“识别”,但也要进行协色处理,不能因为“可识别”的需要而破坏整体的观赏性和完整性,应该做到“远看一致,近看有别”。第四,可再处理性:进行补配的修复处理,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可再处理性,即补配修复部位可以去除,而不影响和损坏石质文物的原始材料,不影响以后的再次补配修复处理。第五,材质的协调与兼容性:补配物修复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重复操作的、与石质文物原来制作材料相兼容的材料。石质文物原制作材料与被选材料在物理、化学等性质上必须是相接近的,不能改变和破坏石质文物的原制作材料,不能对其造成新的破坏。

  3.石质文物的前期调查

  (1)石质文物的现状调查

  为做好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首先应对石质文物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调查的内容包括石质文物的材质性能、保存环境及文物的基本信息等。石质文物的材质性能包括石材的岩性特征、矿物成分、力学性质、抗压强度、孔隙率、吸水率、可溶盐等;保存环境指石质文物所处环境的气候特征、环境污染物、地质特征、水文特征等。了解石质文物的现状对石质文物的粘接加固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笔者保护的明代佛坐像为三级文物,材质为砂岩,来源为山西博物院,具体尺寸为:宽60、厚50、高95厘米,重约400斤,佛坐像头部缺失,身材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纹饰明显,转折自如。胸前佩戴佛珠,手执法器,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有典型的明代造像特征。

  (2)石质文物的断裂缺失原因调查

  石质文物的断裂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构造层理面的断裂,这在沉积岩文物上比较多见,是自身材质和加工原因导致。如本文论述的明代佛坐像,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山西侯马,当时一并出土三尊佛造像,从出土地点和文物发掘数量来看,应该为人为埋藏,究其原因可能是“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

  4.石质文物粘接加固技术路线

  明确了粘接加固、补配基本要求,再做好前期调查之后,就应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修复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期间粘接加固、补配为保护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在实际动手操作之前,必须事先确定好一个完整、明确而又严格的粘接加固、补配技术路线,以便使粘接加固操作过程有科学的依据和规范,从而进一步保证粘接加固、补配效果的良好实现。

  5.石质文物粘接加固的实际操作技术

  粘接加固是断裂石质文物在清洗步骤完成后的一项工作,它是整个石质文物修复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石质文物粘接加固的实际操作步骤有:

  (1)各断裂部分的预先拼对

  在清洗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文物的各断裂部位进行粘接前的预先拼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各断裂部分的位置,使断裂面吻合,从而在后面进行粘接时保证粘接位置的精确性,使粘接面充分接触。

  (2)粘接锚固

  断裂部分结合需要进行粘接,为加强粘接强度,需同时结合锚杆进行粘接,中间的粘接材料需要一定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从结构力学角度来看,佛坐像底座粘接补配修复完成后,粘接剂受到的力主要来自于压力和拉伸两方面,通过实验模拟进行压力和拉伸测试。本次使用的环氧胶均为文物保护修复中常用的粘接剂,分别为AAA胶,CH31胶(3小时凝固)和CH21胶(24小时凝固)。通过实验对比发现,CH31胶(24小时凝固)在抗压和拉伸性能上均与石材本身的抗压和拉伸性能较为接近。并且CH31胶(24小时凝固)有一定韧性(不需要改制),耐老化性和耐酸碱性。

  打锚孔是针对各断裂部分较大的石质文物进行的一项工作,打锚孔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文物的稳定性,提高石材本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并能有效防止文物的变形和粘接部位的松动。对于本件石雕造像,我们在粘接面上打了两个锚孔(图1)。

图1 打锚孔

  (3)佛造像断截面的处理

  对佛造像本身的处理包括断截面的清洗和加固两个方面:

  1)清洗:清除断截面上的沉积层等附着物,避免形成“弱边界层”,以至于影响粘接的有效性。

  2)加固:有些石质文物的表面风化比较严重,强度较差,此时应该对表面进行加固处理,在表面涂布一层加固材料,以增强内聚力。通常是在粘接面上涂刷一层10%-15%的Palaloid B-72。既作为隔离层对以后的可再处理提供保证,也能对粘接面起到一定的加固效果。

  (4)涂胶

  用刮刀等工具蘸取胶粘剂在断裂面上进行刷涂,使胶粘剂均匀分布于粘接面,不能有气泡产生,涂布范围要比粘接面小一些,要在边缘留出一小段距离,用刮刀均匀的将胶粘剂涂抹在断截面上,胶层厚度要合理,最好控制在0.5mm之间,对于本件石雕造像,我们在粘接面上涂布了一层CH31胶(24小时凝固)的胶粘剂。

  (5)吻合

  吻合是将断裂的两部分结合起来。环氧胶在粘接过程中有一定的滑动性,为保证粘接部位的严密性,必须用丁字架或绷带将其固定好。待胶自然凝固后,再将其解除。

  (6)后期处理

  在粘接剂固化完成后,要对粘接缝隙部位进行处理,若有多余胶溢出,需先把余胶清理干净,再进行勾缝填补处理。本件石雕造像勾缝填补处理采用的是1:2:1的水硬性石灰:石粉:砂子。

  6.石质文物补配的实际操作技术

  通过与一起出土的另外两尊佛像进行对比(图2),此次修复的佛坐像进行粘接后,胸前缺失较多,且上半身的中心前倾。为保证佛坐像的整体稳定结构,拟对缺失部分进行补配,依据文物补配原则,结合佛坐像的现实情况,要以修补材料与文物的兼容性,以及修补材料的可逆性为主,做出的效果要远看一致,近看有别。

图2 三尊佛坐像对比

  结合本尊造像的特性,选择了水硬性石灰、石粉、沙子等作为补全材料,这些材料具备兼容性和可再处理性。为此,我们选择4种不同配比的试验块进行实验对比:

  (1)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1:2:1;

  (2)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2:3:3;

  (3)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1:2:1;

  (4)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1:1.5:1.5。

  试验结果表明第二组强度更加接近佛造像本体,满足要求。

  最终选用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按2:3:3比例与去离子水混合成灰浆进行勾缝。先用毛笔蘸水均匀浸湿待填充的表面,用调配好的砂浆进行填补,表面填补材料先从缺失边缘向内部填补,填补后,用海绵压实,用大小合适的磨刀压平,使表面光滑,同时要略低于周围平面,以示区别本体(图3)。佛坐像衣纹线条依据上半身和另外两尊佛坐像特点进行补配,补配地方的颜色与其周边协调随色,基本做到了“远看一致,近看有别”。

图3 补配中

  为确保佛坐像保护修复效果的延续时限,本次保护修复完成后须对佛坐像定期观察跟踪,做好日常信息记录,并优化其保存环境,以尽最大可能实现文物的延年益寿。首先加强对文物的日常除尘工作,避免文物孔隙堵塞,畅通文物的呼吸通道;对粘接好的文物用指示牌标注,在摆放时,避免粘接部位受应力支撑;建议佛坐像存放地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相对湿度50%左右,温度日差2-5度范围以内,相对湿度日波动值小于5%,照度标准应≤300勒克斯。

图4 修复前后对比

  本次修复通过对佛坐像粘接加固、补配等保护工作,进一步稳定了佛坐像的底座,保持了佛坐像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满足文物补配原则的前提下,也体现出了佛坐像的外在美观,达到了文物展示需求,使其艺术价值得以体现。(作者单位:山西博物院)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随笔

断裂残缺石质文物的保护路径——以明代佛坐像修复为例

发布时间:2023-07-12

  石质文物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并以天然石材为原材料加工制造的遗物。主要包括可移动石质文物和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可移动石质文物有石碑、石像生、佛造像等。它们的材质都为无机矿物质,多数都处于露天环境,长期遭受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其中断裂缺失破坏尤为严重,也特别影响石质文物的价值,进而降低石质文物的展示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一件残缺的明代佛坐像的保护修复,在坚持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对该造像进行合理修复,恢复其本体的完整和结构的稳定,再现其应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石质文物粘接加固的基本要求

  粘接加固断裂石质文物的目的是设法使断裂部分重新接合到一起,以恢复其本体的完整性、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文物的外在美观性。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遵循文物粘接加固基本的原则:第一,粘接材料具有一定的黏性,粘接强度应小于、等于石材本体强度;第二,粘接材料可再处理,同时又不会损伤石质文物粘接面;第三,粘接后需满足一定的美观要求,尽量与石质文物外观协调,做到远看一致,近看有别。

  2.石质文物补配的基本要求

  补配石质文物的目的是恢复文物的原真性或稳定其结构为主,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须遵循文物补配的基本原则。第一,保持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根据考古学证据进行石质文物的修补。在进行修补时必须对其艺术风格进行研究,与类似的石质文物对比,确保修复后能体现该文物的原有风貌,禁止凭主观想象去臆造或创作。第二,最小干预原则:只在最有必要的部位进行修复,只要不影响石质文物的结构稳定性,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形貌和结构,不得刻意修复石质文物的残。;第三,可辨识性:修复部分与原部分应该可以“识别”,但也要进行协色处理,不能因为“可识别”的需要而破坏整体的观赏性和完整性,应该做到“远看一致,近看有别”。第四,可再处理性:进行补配的修复处理,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可再处理性,即补配修复部位可以去除,而不影响和损坏石质文物的原始材料,不影响以后的再次补配修复处理。第五,材质的协调与兼容性:补配物修复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重复操作的、与石质文物原来制作材料相兼容的材料。石质文物原制作材料与被选材料在物理、化学等性质上必须是相接近的,不能改变和破坏石质文物的原制作材料,不能对其造成新的破坏。

  3.石质文物的前期调查

  (1)石质文物的现状调查

  为做好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首先应对石质文物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调查的内容包括石质文物的材质性能、保存环境及文物的基本信息等。石质文物的材质性能包括石材的岩性特征、矿物成分、力学性质、抗压强度、孔隙率、吸水率、可溶盐等;保存环境指石质文物所处环境的气候特征、环境污染物、地质特征、水文特征等。了解石质文物的现状对石质文物的粘接加固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笔者保护的明代佛坐像为三级文物,材质为砂岩,来源为山西博物院,具体尺寸为:宽60、厚50、高95厘米,重约400斤,佛坐像头部缺失,身材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纹饰明显,转折自如。胸前佩戴佛珠,手执法器,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有典型的明代造像特征。

  (2)石质文物的断裂缺失原因调查

  石质文物的断裂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构造层理面的断裂,这在沉积岩文物上比较多见,是自身材质和加工原因导致。如本文论述的明代佛坐像,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山西侯马,当时一并出土三尊佛造像,从出土地点和文物发掘数量来看,应该为人为埋藏,究其原因可能是“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

  4.石质文物粘接加固技术路线

  明确了粘接加固、补配基本要求,再做好前期调查之后,就应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修复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期间粘接加固、补配为保护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在实际动手操作之前,必须事先确定好一个完整、明确而又严格的粘接加固、补配技术路线,以便使粘接加固操作过程有科学的依据和规范,从而进一步保证粘接加固、补配效果的良好实现。

  5.石质文物粘接加固的实际操作技术

  粘接加固是断裂石质文物在清洗步骤完成后的一项工作,它是整个石质文物修复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石质文物粘接加固的实际操作步骤有:

  (1)各断裂部分的预先拼对

  在清洗工作结束后,需要对文物的各断裂部位进行粘接前的预先拼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各断裂部分的位置,使断裂面吻合,从而在后面进行粘接时保证粘接位置的精确性,使粘接面充分接触。

  (2)粘接锚固

  断裂部分结合需要进行粘接,为加强粘接强度,需同时结合锚杆进行粘接,中间的粘接材料需要一定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从结构力学角度来看,佛坐像底座粘接补配修复完成后,粘接剂受到的力主要来自于压力和拉伸两方面,通过实验模拟进行压力和拉伸测试。本次使用的环氧胶均为文物保护修复中常用的粘接剂,分别为AAA胶,CH31胶(3小时凝固)和CH21胶(24小时凝固)。通过实验对比发现,CH31胶(24小时凝固)在抗压和拉伸性能上均与石材本身的抗压和拉伸性能较为接近。并且CH31胶(24小时凝固)有一定韧性(不需要改制),耐老化性和耐酸碱性。

  打锚孔是针对各断裂部分较大的石质文物进行的一项工作,打锚孔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文物的稳定性,提高石材本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并能有效防止文物的变形和粘接部位的松动。对于本件石雕造像,我们在粘接面上打了两个锚孔(图1)。

图1 打锚孔

  (3)佛造像断截面的处理

  对佛造像本身的处理包括断截面的清洗和加固两个方面:

  1)清洗:清除断截面上的沉积层等附着物,避免形成“弱边界层”,以至于影响粘接的有效性。

  2)加固:有些石质文物的表面风化比较严重,强度较差,此时应该对表面进行加固处理,在表面涂布一层加固材料,以增强内聚力。通常是在粘接面上涂刷一层10%-15%的Palaloid B-72。既作为隔离层对以后的可再处理提供保证,也能对粘接面起到一定的加固效果。

  (4)涂胶

  用刮刀等工具蘸取胶粘剂在断裂面上进行刷涂,使胶粘剂均匀分布于粘接面,不能有气泡产生,涂布范围要比粘接面小一些,要在边缘留出一小段距离,用刮刀均匀的将胶粘剂涂抹在断截面上,胶层厚度要合理,最好控制在0.5mm之间,对于本件石雕造像,我们在粘接面上涂布了一层CH31胶(24小时凝固)的胶粘剂。

  (5)吻合

  吻合是将断裂的两部分结合起来。环氧胶在粘接过程中有一定的滑动性,为保证粘接部位的严密性,必须用丁字架或绷带将其固定好。待胶自然凝固后,再将其解除。

  (6)后期处理

  在粘接剂固化完成后,要对粘接缝隙部位进行处理,若有多余胶溢出,需先把余胶清理干净,再进行勾缝填补处理。本件石雕造像勾缝填补处理采用的是1:2:1的水硬性石灰:石粉:砂子。

  6.石质文物补配的实际操作技术

  通过与一起出土的另外两尊佛像进行对比(图2),此次修复的佛坐像进行粘接后,胸前缺失较多,且上半身的中心前倾。为保证佛坐像的整体稳定结构,拟对缺失部分进行补配,依据文物补配原则,结合佛坐像的现实情况,要以修补材料与文物的兼容性,以及修补材料的可逆性为主,做出的效果要远看一致,近看有别。

图2 三尊佛坐像对比

  结合本尊造像的特性,选择了水硬性石灰、石粉、沙子等作为补全材料,这些材料具备兼容性和可再处理性。为此,我们选择4种不同配比的试验块进行实验对比:

  (1)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1:2:1;

  (2)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2:3:3;

  (3)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1:2:1;

  (4)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比例1:1.5:1.5。

  试验结果表明第二组强度更加接近佛造像本体,满足要求。

  最终选用水硬石灰、砂岩石粉、沙子按2:3:3比例与去离子水混合成灰浆进行勾缝。先用毛笔蘸水均匀浸湿待填充的表面,用调配好的砂浆进行填补,表面填补材料先从缺失边缘向内部填补,填补后,用海绵压实,用大小合适的磨刀压平,使表面光滑,同时要略低于周围平面,以示区别本体(图3)。佛坐像衣纹线条依据上半身和另外两尊佛坐像特点进行补配,补配地方的颜色与其周边协调随色,基本做到了“远看一致,近看有别”。

图3 补配中

  为确保佛坐像保护修复效果的延续时限,本次保护修复完成后须对佛坐像定期观察跟踪,做好日常信息记录,并优化其保存环境,以尽最大可能实现文物的延年益寿。首先加强对文物的日常除尘工作,避免文物孔隙堵塞,畅通文物的呼吸通道;对粘接好的文物用指示牌标注,在摆放时,避免粘接部位受应力支撑;建议佛坐像存放地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相对湿度50%左右,温度日差2-5度范围以内,相对湿度日波动值小于5%,照度标准应≤300勒克斯。

图4 修复前后对比

  本次修复通过对佛坐像粘接加固、补配等保护工作,进一步稳定了佛坐像的底座,保持了佛坐像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满足文物补配原则的前提下,也体现出了佛坐像的外在美观,达到了文物展示需求,使其艺术价值得以体现。(作者单位:山西博物院)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作者:郭建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