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学科基础建设又增添重要成果
《中国考古学大事典》(两卷),编著:朱乃诚,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7月
在人文诸学科中,工具书是评判一门学科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中国历史学在1992年产生了由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大百科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200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由郑天挺、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汇编本,显示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状态。而中国考古学在1985年产生了由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考古学》,于2014年产生了由王巍总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大辞典》,则显示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也达到相当成熟的状态。最近,上海辞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朱乃诚编著的两卷本《中国考古学大事典》,为中国考古学学科的基础建设又增添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考古学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相对于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历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中国考古学一经诞生就产生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而新中国的诞生催发了中国考古学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国家对中国考古学的扶持力度加大,中国考古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如2021年全国配合基本建设开展的考古发掘达到1388项,2022年达到1433项,其中配合课题研究进行的主动发掘每年达200多项。在人类起源、食物生产起源、文明起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社会制度的建设、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古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一系列重要收获甚至是突破。中国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发展至30多个。考古发掘资质单位从2020年的70多家单位增加至90多家,三年内全国考古机构人员编制增长40%以上。《中国考古学大事典》的出版正好契合了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需求。
《中国考古学大事典》上下两卷270万字,全书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绪、正文、附录、索引。
《绪》回顾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纲挈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史及成果的掌握和认识。通过《绪》能够快速了解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状况和主要业绩。
《正文》收入1899年发现商代甲骨文至2021年12月约120年内中国考古学从萌芽到进入全新发展期的各种重要的学术事件,有5529条,是全书的主体。包括历年重要的考古发现及公布这些发现的考古报告专刊,重要的综合性考古研究成果,重要学术活动与学术会议,考古学科奖项和研究成果获奖情况,逝世的著名考古学家,考古学术期刊和丛刊创刊情况,以及国家领导人有关考古学的重要讲话等。这些都是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大事件,内容丰富翔实,而且是可以查寻核实的中国考古学过去发生的各种事件的主体内容,严谨、可靠。《正文》基本上记录了中国考古学百年内发生的各种学术事件,尤其是重要考古发现以及影响学科发展的各种学术活动和成果。《正文》按年编排,体量极大,记录体现了中国考古学历时发展的过程。
《附录》有八种。将《中国考古学研究机构及有关高校开展的国外考古》作为附录一,是首次全面记录1997年以来至2021年中国考古学走出国门开展国外考古的状况及成绩。走出国门开展国外考古,既是体现中国考古学进入成熟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和成果,也是体现国家发展强盛的重要标志。附录二至附录五是国家出台的文物保护法,以及考古工作管理办法和条例,是为中国考古学健康、顺利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也便于考古工作依法有章可循。附录六和附录七分别为《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名录》《考古学会名录》,公布中国考古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在中国只有获得国家审核批准的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才有资格和条件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正文中记录的绝大部分事件和成果都是这些单位和学术团体的业绩。公布具有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名录也便于有志于从事考古工作的人员了解情况。附录八《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录》,突出显示了对填补中国历史空白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成果。
索引部分有九种。《考古报告专刊目录索引》和《考古文博类期刊与丛刊名索引》是首次全面公布中国考古学1300多部田野考古报告专刊、50多种考古文博类期刊和40多种考古文博类丛刊的信息,通过这两种索引,可以查询到它们在正文中被记录的内容。其中千余部考古报告专刊按照省、直辖市、自治区分类编排,便于查找。《遗址地名分类索引》《墓地、墓葬名分类索引》《窑址名分类索引》《石窟寺与寺庙地宫名索引》《重要文物名分类索引》,正文中记录的有关古代遗址、墓地和墓葬、窑址、石窟寺与寺庙地宫、以及重要文物的发现内容近万种信息,几乎都可以通过索引检索查询。其中《遗址地名分类索引》和《墓地、墓葬名分类索引》的分类很细,索引项5000多个,既按照时代分类还按照省份或地区分类,犹如目录,便于初学者查询了解掌握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学术团体、学术活动与会议及考古成果奖项名索引》便于了解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学术活动状况。《人名索引》涉及千余人,有考古学名家,也有普通考古工作人员,可以查询众多考古工作者的学术信息和业绩。通过九种索引提供的线索,全书记录的5500多条、上万种考古学信息,基本上都能够检索查询到,对于使用这部考古学工具书提供了十分便利的途径。这是《中国考古学大事典》作为工具书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国考古学大事典》是一部以编年体的形式全面记录中国考古学百年学术事件的中国考古学工具书,将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发掘、发现、研究等奋斗史、发展史予以详细揭示。纪事首尾完整,内容十分丰富,客观而翔实,且查询方便。堪称一册在手、全景都有。该书还具有可贵的前瞻性,既为管窥百年考古史提供一个独特视角,也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国考古学提供了众多切入点。全书版面设计美观而大气,文字编排舒朗清晰,学术气息浓厚,装帧精良,便于阅读、使用。
如此翔实细致、记述周全、查询方便的270万字巨著,由朱乃诚研究员一人完成,不能不令人敬佩。朱乃诚是我的朋友,我曾问起这部巨著花费了多少年心血,他告诉我从准备工作开始到完稿出版,历经10年。从中我看到了中国考古人的坚守,看到了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者的身影。中国考古学大厦是由莘莘学子们一砖一瓦建构的,梳理和叙述这座大厦建设过程的大事典的人也是大厦建设的参与者,这也是这部《中国考古学大事典》值得称道的地方。
作者: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