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何努

发布时间:2013-11-1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最新更新于2013.3.1)

 

 

民族:汉族

学历:研究生毕业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考古研究所 

 


    何努,笔名何驽。男。1963年9月出生。籍贯北京。职称研究员。


    教育简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专业:商周考古。导师:邹衡,李伯谦。


    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博士研究生学习,提前一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方向商周考古。导师:李伯谦。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至1999年8月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任考古部主任。


    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获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人类学系任客座教授。


    2001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2年担任考古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队长——陶寺城址发掘领队。


    行政职务:现任考古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夏商周研究室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夏商周考古,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考古研究,考古学理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


    主持项目:


    2002至今,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专项”。


    2008~2011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点课题“2002~2007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聚落考古资料研究”。


    2010至2012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2010BAK67B06)”课题。


    2011年至今,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课题。


    获得奖励:

  
    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1997年获“荆州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1年获“2000年度中流文教基金奖助金”。


    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学术论文


    1.《也谈“民族志考古学”的定义与方法》,《中国文物报》1989年9月18日,第三版。


    2.《略谈原始宗教中的转生媒介》,《中国文物报》1989年12月17日,第三版。


    3.《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4.《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6期。


    5.《关于瓮棺葬俗的原始逻辑思维发微》,《史前研究》1990-1991年合刊。


    6.《梅槐桥类型卜甲、卜骨的分析》,《考古与文物》1991年5期。


    7.《考古学文化定义的哲学与逻辑思考》,《东南文化》1991年1期。


    8.《略论商时期“板楯蛮”考古学文化》,《四川文物》1992年2期。


    9.《考古遗物共存空间关系概念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6期。


    10.《上古吸饮与温酒习俗》,《江汉考古》1994年3期。


    11.《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1994年9期。


    12.《荆南寺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中心居址的地理环境分析》,《荆楚文史》1996年1期。


    14.《缴线轴与缯矢》,《考古与文物》1996年1期。


    15.《鸟衔鱼图案的转生巫术含义探讨》,《江汉考古》1997年3期,页75-82。


    16.《江陵拍马山红土地台基的时代与功能》,《考古与文物》1997年6期,页38-47。


    17.《巴文化の起源を探る》,(日本)《中日文化研究》12集(1998年),页147-159。


    18.《“兒”族为鹿族考》,《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1998年,页68-74。


    19.《’98荆江特大洪灾的考古学启示》,《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6日,第三版。


    20.《洪灾之夏话共工》,《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23日,第三版。


    21.《迈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华夏考古》1999年1期,页95-107。


    22.《湖北荆南寺遗址陶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与文化因素综合分析》,《考古》1999年10期,页83-95。与陈铁梅、George Rapp、荆志淳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23.《可持续发展定乾坤——石家河酋邦衰落与中原崛起的根本原因之对比分析》,《中原文物》1999年4期,页35-40。


    24.《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思考点滴》,《古代文明通讯》总第三期,1999年12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17~20。与Gary W. Pahl 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25.《廊道理论对三峡史前聚落认识的启发》,《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日,第三版。


    26.《本底与斑块的考古学研究》,《中国文物报》2000年6月21日,第三版。


    27.《景观同考古学文化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19日,第三版。


    28.《从异质性文化斑块角度看早期夏文化问题》,《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三版。


    29.《文化与文化类型之辨证》,《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20日,第三版。


    30.《试论考古学文化因素类别层级系统与“主导因素”类别》,《古代文明通讯》总第六期,2000年9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21~26。


    31.《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页51-52。


    32.《陶寺城址南墙夯土层中人骨说明的问题》,《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8日,第7版。


    33.《文献考古方法论刍议》,《华夏考古》2002年1期,页106~111。


    34.《史前古城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19日,第7版。


    35.《史前古城与中心聚落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9日,第7版。


    36.《世界四大文明起源模式的比较偶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4期,页58~60。


    37.《史前古城与城市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第7版。


    38.《史前古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1日,第7版。


    39.《精神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1日第3版。


    40.《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第7版。


    41.《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江汉考古》2004年1期,页52~58。


    42.《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创刊号,2004年3月,页59~63。


    43.《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3日,第7版。


    44.《陶寺中期小城内大型建筑IIFJT1发掘心路历程杂谈》,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3期,2004年12月。


    45.《商王朝恐怖主义策略起源与兴衰背景——同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恐怖主义策略比较分析》,《江汉考古》2005年1期,页55~59。与Gary W. Pahl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46.《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页54~86。


    47.《从陶寺观象台IIFJT1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22~33。


    48.《中国文明起源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若干问题》,《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页202~210。


    49.《陶寺城址宫殿区发现的陶板功能试析——陶寺文化的陶瓦》,《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265~276。


    50.《试论肖家屋脊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98~145。


    51.《夏王朝“五服”内政外交运作制度模式发微》,《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493~497。


    52.《国内外关于古代人类认知领域考古理论建设概况》,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页12~17。


    53.《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II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4期,页3~25。


    54.《发掘4100年前的历法》,《中国国家天文》2007年4期,页140~145。


    55.《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古代文明》(六),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83~115。


    56.《中国文明起源考古探索的新思考》,《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7.《中国新石器时代から商周时期までの北方漆器——日本八户市是川遗跡の比较を论じゐ》,《是川遗跡ジセペソロ—ド[漆の道]报告书2004—2006》,东奥日报社,2007年。页52~68。


    58.《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近年来出土玉石器》,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8期,2008年9月。页13~28。


    59.《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3期,261~276页。


    60.《意识形态考古理论与实践初探》,《东南文化》2009年1期,7~10页。


    61.《都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从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都城考古分析看中国早期城市化进程》,《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3~58页。


    62.《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决定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于黄河中游地区》,《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441~445页。


    63.《陶寺出土铜齿轮形器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19日,第七版。


    64.《原始艺术考古理论与方法刍议》,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44期,2010年3月。10~14页。


    65.《“中”与“中国”由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第14版。


    66.《符号系统考古的理论试探》,《考古学集刊》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237~259页。


    67.《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141~155页。


    68.《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3期。278~287页。


    69.《陶寺文化原始宗教信仰蠡测及其特点试析——陶寺出土的艺术品与原始宗教》,《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295~327页。


    70.《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5~119页。


    7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铜器群及其相关问题初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1期,2011年12月。23~38页。


    72.《江苏仪征东汉墓出土铜圭表再分析》,《南京博物院集刊》12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146~149页。


    73.《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4期,2012年9月。18~34页。


    治学之路与心得


    我自幼喜爱历史、文学、地理,高中二年级参加高考前,立志学习考古专业。有幸考入北京大学,学了7年的考古。出于对考古的狂热与挚爱,硕士毕业到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工作,对我学术的成长极为重要。期间去了美国学习考古学理论10个月,思维大开。工作11年后,回北大回炉。两年博士毕业到考古所工作,一直做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


    我是一位在中国考古界内颇具争议的考古学家,主要因为我的创新。但是我的恩师李伯谦先生和考古所的领导始终给我以理解与支持。我主要创新点如下。


    初建了江汉平原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


    提出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防洪功能说。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长江中游文明起源进程的兴衰。


    大致摸清陶寺城址内部功能区划,使陶寺遗址都邑性质与国家社会性质初步显现。


    提出都邑聚落9项考古指标。


    发现迄今考古发掘的世界最早的陶寺观象台。


    提出陶寺朱书“文尧”解释,为“尧都平阳”的考古证明提供重要证据。


    分析得出25厘米为1陶寺尺长度基元。


    破解陶寺圭尺功能,确定最初“中国”为“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概念。


    提出了“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


    关于创新,我的心得有四点,一是结合使人广博,二是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或想象使人创新,三是宽容与包容有助于学术进步,四是勇于自我否定有助于个人进步。


    结合是新石器与夏商周考古相结合,地方工作与中央工作经历相结合,南方与北方考古研究积淀相结合,田野实践与考古学理论相结合,中西考古学理论相结合,考古学与多学科相结合,考古与文献相结合。


    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是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原动力与敲门砖。我信奉“没有想象比想错了更可怕” 的信条,因为想象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没有想象绝无可能有科学探索的进步。我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发表”座右铭。我认为“材料牵着鼻子走”与“理论指导实践”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已,不存在谁对谁错,采取哪种适宜的方法只取决于研究什么问题。


    我秉承对我观点的反对、批评、围观包容态度,积极汲取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看待学术争鸣,理解对我的误解。这一切总能化作推动我前进的积极动力。我不与人论战,仅以表达我的观点为目的。我相信时间能够证明观点的对错,学界自有学术公论。


    勇于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否定自己错误的观点,抛开所谓的“面子问题”,实事求是,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代表作全文浏览请点击:

《陶寺文化谱系研究调研报告》

《试论肖家屋脊文化及其相关问题》

《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决定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与黄河中游地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人员信息库

何努

发布时间:2013-11-10

(最新更新于2013.3.1)

 

 

民族:汉族

学历:研究生毕业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考古研究所 

 


    何努,笔名何驽。男。1963年9月出生。籍贯北京。职称研究员。


    教育简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专业:商周考古。导师:邹衡,李伯谦。


    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博士研究生学习,提前一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方向商周考古。导师:李伯谦。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至1999年8月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任考古部主任。


    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获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人类学系任客座教授。


    2001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2年担任考古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队长——陶寺城址发掘领队。


    行政职务:现任考古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夏商周研究室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夏商周考古,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考古研究,考古学理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


    主持项目:


    2002至今,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专项”。


    2008~2011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点课题“2002~2007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聚落考古资料研究”。


    2010至2012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2010BAK67B06)”课题。


    2011年至今,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课题。


    获得奖励:

  
    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1997年获“荆州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1年获“2000年度中流文教基金奖助金”。


    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学术论文


    1.《也谈“民族志考古学”的定义与方法》,《中国文物报》1989年9月18日,第三版。


    2.《略谈原始宗教中的转生媒介》,《中国文物报》1989年12月17日,第三版。


    3.《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4.《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6期。


    5.《关于瓮棺葬俗的原始逻辑思维发微》,《史前研究》1990-1991年合刊。


    6.《梅槐桥类型卜甲、卜骨的分析》,《考古与文物》1991年5期。


    7.《考古学文化定义的哲学与逻辑思考》,《东南文化》1991年1期。


    8.《略论商时期“板楯蛮”考古学文化》,《四川文物》1992年2期。


    9.《考古遗物共存空间关系概念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6期。


    10.《上古吸饮与温酒习俗》,《江汉考古》1994年3期。


    11.《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1994年9期。


    12.《荆南寺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中心居址的地理环境分析》,《荆楚文史》1996年1期。


    14.《缴线轴与缯矢》,《考古与文物》1996年1期。


    15.《鸟衔鱼图案的转生巫术含义探讨》,《江汉考古》1997年3期,页75-82。


    16.《江陵拍马山红土地台基的时代与功能》,《考古与文物》1997年6期,页38-47。


    17.《巴文化の起源を探る》,(日本)《中日文化研究》12集(1998年),页147-159。


    18.《“兒”族为鹿族考》,《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1998年,页68-74。


    19.《’98荆江特大洪灾的考古学启示》,《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6日,第三版。


    20.《洪灾之夏话共工》,《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23日,第三版。


    21.《迈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华夏考古》1999年1期,页95-107。


    22.《湖北荆南寺遗址陶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与文化因素综合分析》,《考古》1999年10期,页83-95。与陈铁梅、George Rapp、荆志淳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23.《可持续发展定乾坤——石家河酋邦衰落与中原崛起的根本原因之对比分析》,《中原文物》1999年4期,页35-40。


    24.《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思考点滴》,《古代文明通讯》总第三期,1999年12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17~20。与Gary W. Pahl 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25.《廊道理论对三峡史前聚落认识的启发》,《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日,第三版。


    26.《本底与斑块的考古学研究》,《中国文物报》2000年6月21日,第三版。


    27.《景观同考古学文化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19日,第三版。


    28.《从异质性文化斑块角度看早期夏文化问题》,《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三版。


    29.《文化与文化类型之辨证》,《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20日,第三版。


    30.《试论考古学文化因素类别层级系统与“主导因素”类别》,《古代文明通讯》总第六期,2000年9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21~26。


    31.《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页51-52。


    32.《陶寺城址南墙夯土层中人骨说明的问题》,《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8日,第7版。


    33.《文献考古方法论刍议》,《华夏考古》2002年1期,页106~111。


    34.《史前古城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19日,第7版。


    35.《史前古城与中心聚落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9日,第7版。


    36.《世界四大文明起源模式的比较偶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4期,页58~60。


    37.《史前古城与城市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第7版。


    38.《史前古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1日,第7版。


    39.《精神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1日第3版。


    40.《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第7版。


    41.《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江汉考古》2004年1期,页52~58。


    42.《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创刊号,2004年3月,页59~63。


    43.《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3日,第7版。


    44.《陶寺中期小城内大型建筑IIFJT1发掘心路历程杂谈》,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3期,2004年12月。


    45.《商王朝恐怖主义策略起源与兴衰背景——同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恐怖主义策略比较分析》,《江汉考古》2005年1期,页55~59。与Gary W. Pahl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46.《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页54~86。


    47.《从陶寺观象台IIFJT1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22~33。


    48.《中国文明起源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若干问题》,《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页202~210。


    49.《陶寺城址宫殿区发现的陶板功能试析——陶寺文化的陶瓦》,《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265~276。


    50.《试论肖家屋脊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98~145。


    51.《夏王朝“五服”内政外交运作制度模式发微》,《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493~497。


    52.《国内外关于古代人类认知领域考古理论建设概况》,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页12~17。


    53.《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II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4期,页3~25。


    54.《发掘4100年前的历法》,《中国国家天文》2007年4期,页140~145。


    55.《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古代文明》(六),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83~115。


    56.《中国文明起源考古探索的新思考》,《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7.《中国新石器时代から商周时期までの北方漆器——日本八户市是川遗跡の比较を论じゐ》,《是川遗跡ジセペソロ—ド[漆の道]报告书2004—2006》,东奥日报社,2007年。页52~68。


    58.《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近年来出土玉石器》,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8期,2008年9月。页13~28。


    59.《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3期,261~276页。


    60.《意识形态考古理论与实践初探》,《东南文化》2009年1期,7~10页。


    61.《都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从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都城考古分析看中国早期城市化进程》,《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3~58页。


    62.《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决定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于黄河中游地区》,《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441~445页。


    63.《陶寺出土铜齿轮形器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19日,第七版。


    64.《原始艺术考古理论与方法刍议》,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44期,2010年3月。10~14页。


    65.《“中”与“中国”由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第14版。


    66.《符号系统考古的理论试探》,《考古学集刊》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237~259页。


    67.《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141~155页。


    68.《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3期。278~287页。


    69.《陶寺文化原始宗教信仰蠡测及其特点试析——陶寺出土的艺术品与原始宗教》,《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295~327页。


    70.《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5~119页。


    7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铜器群及其相关问题初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1期,2011年12月。23~38页。


    72.《江苏仪征东汉墓出土铜圭表再分析》,《南京博物院集刊》12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146~149页。


    73.《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4期,2012年9月。18~34页。


    治学之路与心得


    我自幼喜爱历史、文学、地理,高中二年级参加高考前,立志学习考古专业。有幸考入北京大学,学了7年的考古。出于对考古的狂热与挚爱,硕士毕业到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工作,对我学术的成长极为重要。期间去了美国学习考古学理论10个月,思维大开。工作11年后,回北大回炉。两年博士毕业到考古所工作,一直做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


    我是一位在中国考古界内颇具争议的考古学家,主要因为我的创新。但是我的恩师李伯谦先生和考古所的领导始终给我以理解与支持。我主要创新点如下。


    初建了江汉平原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


    提出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防洪功能说。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长江中游文明起源进程的兴衰。


    大致摸清陶寺城址内部功能区划,使陶寺遗址都邑性质与国家社会性质初步显现。


    提出都邑聚落9项考古指标。


    发现迄今考古发掘的世界最早的陶寺观象台。


    提出陶寺朱书“文尧”解释,为“尧都平阳”的考古证明提供重要证据。


    分析得出25厘米为1陶寺尺长度基元。


    破解陶寺圭尺功能,确定最初“中国”为“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概念。


    提出了“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


    关于创新,我的心得有四点,一是结合使人广博,二是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或想象使人创新,三是宽容与包容有助于学术进步,四是勇于自我否定有助于个人进步。


    结合是新石器与夏商周考古相结合,地方工作与中央工作经历相结合,南方与北方考古研究积淀相结合,田野实践与考古学理论相结合,中西考古学理论相结合,考古学与多学科相结合,考古与文献相结合。


    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是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原动力与敲门砖。我信奉“没有想象比想错了更可怕” 的信条,因为想象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没有想象绝无可能有科学探索的进步。我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发表”座右铭。我认为“材料牵着鼻子走”与“理论指导实践”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已,不存在谁对谁错,采取哪种适宜的方法只取决于研究什么问题。


    我秉承对我观点的反对、批评、围观包容态度,积极汲取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看待学术争鸣,理解对我的误解。这一切总能化作推动我前进的积极动力。我不与人论战,仅以表达我的观点为目的。我相信时间能够证明观点的对错,学界自有学术公论。


    勇于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否定自己错误的观点,抛开所谓的“面子问题”,实事求是,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代表作全文浏览请点击:

《陶寺文化谱系研究调研报告》

《试论肖家屋脊文化及其相关问题》

《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决定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与黄河中游地区》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