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

发布时间:2019-01-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一)

  对考古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的思考和探索——以基于水资源的考古学研究为例

  主讲人:宋江宁 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

  从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执着,田野发掘的固守地层学,多学科合作的蹒跚起步到对考古学纯洁性丧失的担忧等现象出发,导引出对考古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的思考。

  通过分析整理了各种定义与定位的论述后,指出其缺陷在于都没有回答考古学为什么还不是考古学? 进而提出其它学科的研究程序是以问题为导向,而考古学是以对象-问题为导向的,既然考古学遗存反映的对象涵盖三大学部,其研究自然就是覆盖三大学部的。沿此逻辑就可发现考古学存在两个层次的性质。一是学科层次,以对象-问题为导向,研究覆盖三大学部,性质为综合科学或综合学科。二是学者层次,所有考古学家的共同点是田野考古,差别在于个人知识储备和兴趣的差别,可表述为至少双重身份,即田野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冶金学家、 动物学家、建筑学家),甚至三重、四重身份等更多。性质为综合学者(社科、人文 、自然)。 考古学家中这样的典范有柴尔德、宿白、袁靖等。

  最后以水资源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地质学等学科,进行了关中平原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兼论周原与丰镐的差异和城市兴衰的一个物证—周原遗址水遗存的研究两个个案研究的介绍。

  报告者简介:

  宋江宁,副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沣西队。研究领域为西北地区商周考古学研究。

  学术方向有三:

  先周时期考古学研究。2001年至2011年间,参与调查、发掘和整理了七星河流域、美阳河流域、老堡子遗址、周原遗址的考古资料。发表论文七篇,并最终在先周时期研究中开拓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西周时期考古学研究。2012年初步完成先周时期研究后,将西周时期的研究作为新的学术重心。角度有二:一是西周都城的对比研究,完成《关中盆地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考察—兼论周原与沣镐遗址内涵差别巨大的原因》,从聚落考古方面为丰镐与周原的内涵差别进行了解释。目前正在从周原与雍城的对比研究中探索周原遗址西周后衰落的原因。二是对周原遗址的个案研究。已发表《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一文,目前正在进行水资源的研究工作。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有二:一是对聚落考古方法的钻研,具体认识已应用在《区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商代关中的考古学研究》一书和《关中盆地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考察—兼论周原与沣镐遗址内涵差别巨大的原因》、《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两篇文章中。二是水资源遗存的田野发掘和研究。从水资源堆积的成因、内涵、时代、性质逐渐上升到遗迹和遗址的兴废,管理机构职能的丧失,最终从考古资料来讨论反映出的王朝衰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二)

  秦汉都城的轴线与天地秩序

  主讲人:刘瑞 研究员

  内容提要:

  通过近年来考古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工作,提出在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过程中,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规划设计了一条南北向的超长轴线,而法天象地更是秦始皇咸阳城选址、布局的核心思想。

  西汉早期,汉长安城为东西向设置,天地祭祀亦为东西设置。但到西汉中晚期,在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后,儒生不断对之前的天地祭祀提出反对并主导修改,到王莽时期最终完成了长安城由东西向至南北向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王莽充分借用了现有的南山北水的自然形胜,长安城重现南北向轴线。

  报告人简介:

  刘瑞,1973年生于山西,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1992级)、历史文献专业硕士(1999级)、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2007级)。1999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研究员,考古所华南二队、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汉唐研究室副主任。

  先后参加甘肃武威白塔寺、河北邯郸临漳曹魏邺城、河南洛阳汉魏故城阊阖门、广东广州南越王宫等遗址考古。2011年开始在西安参与或主持秦阿房宫、秦汉栎阳城、秦汉上林苑、汉唐昆明池、秦汉唐渭桥、秦郑国渠汉唐白渠等遗址考古。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汉长安城骨签考古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秦封泥分期与职官地理重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秦汉三辅地区建筑复原与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

  已撰写发表汉唐考古与历史研究论文、考古报告等130余篇,出版《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合著)、《南海百咏、南海杂咏、南海百咏续编》、《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等著作,主编《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秦汉上林苑2004-2012年考古报告》(上下册),参与编辑《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九十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三)

  从考古看汉唐王朝的内亚视角:以北庭故城为例

  主讲人: 郭物 研究员

  内容提要:  

  一般而言,内亚大致包括东北、蒙古、新疆和西藏,这是一个西方学术界提出并喜欢使用的一个概念,内亚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牧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新清史”研究的影响,满清对内亚的经营和统治被特别地突显出来,而且造成了只是满族统治的清王朝才有此能力的印象,进而割裂了明和清、清和现代中国的认同和继承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根基是400毫米等降雨线以南的农耕区,由于农耕区面积、人口的巨大,导致强大起来的中原王朝有需求也有足够的能力获得各种战略缓冲区以及多样化的资源供给区。牧业为主的内亚地区也同样广大,这些地区的人群不但需要农耕区的资源,也有入主中原的愿望,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人群,其结果是中国完整的历史包括了粟黍麦稻农耕区及其以外的北方草原、西域、青藏高原以及周边海洋的多种经济区的多元多维互动。这个过程至少应当从仰韶时期农业扩散开始,龙山至夏商周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北方地区畜牧化、游牧化之后加剧。先秦时期农耕区唱主角,十六国北朝、辽、金时期是重要的转折期,从农耕区的视角看,汉、唐时代为两个高峰,从牧区的角度看,元和清是两个高峰。互动规模从小到大,卷入的人群从近至远,至清代中期达到顶峰,并且也告一个段落,1840年以后中国则进入和世界直接互动的阶段。

  这次演讲主要以汉、唐对西域北疆草原地区的经营统治为例,根据奇台县疏勒城遗址以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的考古发现,说明内亚视角并不是清王朝所独有的,而是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生存的刚需,必须以某种有效的方式落实。从先秦开始,中原王朝就一直在努力实践。这是东亚大陆自然地理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汉唐时期的成就和经验首先是来自更早期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政治愿景和借鉴。

  报告者简介:

  郭物,男,1971年2月生于云南昆明。1995年以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研究员,主要研究新疆考古、欧亚草原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新疆队副队长。

  参加过山西晋侯墓地、新疆拜城县多岗墓地、新疆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等的发掘,主持新疆青河县三道海子墓葬及鹿石和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的考古工作。2008年8月-2009年8月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6年5月,为德国慕尼黑大学亚洲研究所汉学系访问学者。

  代表作品:《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和《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等四部书。《第二群青铜(铁)鍑在欧亚大陆的传播》、《白虎参宿与欧亚草原》、《翻唇神兽:东方的“格里芬”》和《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等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四)

  从生物考古学角度探讨西藏阿里地区古代人群和社会

  报告人:张雅军 研究员

  内容摘要:

  故如甲木和曲踏墓地是近几年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年代约为公元3-4世纪。墓葬中出土了丝绸、黄金面具、陶器、铜器、铁器和木器以及随葬了带有祭祀性质的羊、马、牛等动物。随葬品的种类和形态反映出阿里地区已经与周边地区有广泛的文化交流现象,比如丝绸、黄金面具、欧亚草原风格的带柄铜镜、铜铃项饰等与新疆关系非常密切;铜盆、铜镜、木柄匕首等与尼泊尔地区所出器物形态一致;蚀花玛瑙珠、玻璃珠、蚌饰等与新疆、南亚次大陆及印度洋地带密切相关。这种文化上的交流常常会伴随人群之间的迁徙、交流和融合,那么除了文化上的证据,生物考古学的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篇报告针对这两个墓地从人骨形态学研究、古DNA分析、动物骨骼的研究和食性分析等方面以及结合考古材料全面讨论了阿里地区前吐蕃时期人群的来源、阶层和宗教信仰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业模式等一系列的考古学问题。

  作者简介:

  张雅军,研究员,199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事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专业领域涉及人骨形态学研究、古病理研究及人骨非测量特征(小变异)的研究,此外也参与古DNA的研究及人骨的食性分析等。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会议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

发布时间:2019-01-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一)

  对考古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的思考和探索——以基于水资源的考古学研究为例

  主讲人:宋江宁 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

  从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执着,田野发掘的固守地层学,多学科合作的蹒跚起步到对考古学纯洁性丧失的担忧等现象出发,导引出对考古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的思考。

  通过分析整理了各种定义与定位的论述后,指出其缺陷在于都没有回答考古学为什么还不是考古学? 进而提出其它学科的研究程序是以问题为导向,而考古学是以对象-问题为导向的,既然考古学遗存反映的对象涵盖三大学部,其研究自然就是覆盖三大学部的。沿此逻辑就可发现考古学存在两个层次的性质。一是学科层次,以对象-问题为导向,研究覆盖三大学部,性质为综合科学或综合学科。二是学者层次,所有考古学家的共同点是田野考古,差别在于个人知识储备和兴趣的差别,可表述为至少双重身份,即田野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冶金学家、 动物学家、建筑学家),甚至三重、四重身份等更多。性质为综合学者(社科、人文 、自然)。 考古学家中这样的典范有柴尔德、宿白、袁靖等。

  最后以水资源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地质学等学科,进行了关中平原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兼论周原与丰镐的差异和城市兴衰的一个物证—周原遗址水遗存的研究两个个案研究的介绍。

  报告者简介:

  宋江宁,副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沣西队。研究领域为西北地区商周考古学研究。

  学术方向有三:

  先周时期考古学研究。2001年至2011年间,参与调查、发掘和整理了七星河流域、美阳河流域、老堡子遗址、周原遗址的考古资料。发表论文七篇,并最终在先周时期研究中开拓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西周时期考古学研究。2012年初步完成先周时期研究后,将西周时期的研究作为新的学术重心。角度有二:一是西周都城的对比研究,完成《关中盆地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考察—兼论周原与沣镐遗址内涵差别巨大的原因》,从聚落考古方面为丰镐与周原的内涵差别进行了解释。目前正在从周原与雍城的对比研究中探索周原遗址西周后衰落的原因。二是对周原遗址的个案研究。已发表《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一文,目前正在进行水资源的研究工作。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有二:一是对聚落考古方法的钻研,具体认识已应用在《区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商代关中的考古学研究》一书和《关中盆地史前到秦汉时期的中心区转移现象考察—兼论周原与沣镐遗址内涵差别巨大的原因》、《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两篇文章中。二是水资源遗存的田野发掘和研究。从水资源堆积的成因、内涵、时代、性质逐渐上升到遗迹和遗址的兴废,管理机构职能的丧失,最终从考古资料来讨论反映出的王朝衰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二)

  秦汉都城的轴线与天地秩序

  主讲人:刘瑞 研究员

  内容提要:

  通过近年来考古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工作,提出在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过程中,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规划设计了一条南北向的超长轴线,而法天象地更是秦始皇咸阳城选址、布局的核心思想。

  西汉早期,汉长安城为东西向设置,天地祭祀亦为东西设置。但到西汉中晚期,在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后,儒生不断对之前的天地祭祀提出反对并主导修改,到王莽时期最终完成了长安城由东西向至南北向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王莽充分借用了现有的南山北水的自然形胜,长安城重现南北向轴线。

  报告人简介:

  刘瑞,1973年生于山西,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1992级)、历史文献专业硕士(1999级)、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2007级)。1999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研究员,考古所华南二队、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汉唐研究室副主任。

  先后参加甘肃武威白塔寺、河北邯郸临漳曹魏邺城、河南洛阳汉魏故城阊阖门、广东广州南越王宫等遗址考古。2011年开始在西安参与或主持秦阿房宫、秦汉栎阳城、秦汉上林苑、汉唐昆明池、秦汉唐渭桥、秦郑国渠汉唐白渠等遗址考古。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汉长安城骨签考古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秦封泥分期与职官地理重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秦汉三辅地区建筑复原与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

  已撰写发表汉唐考古与历史研究论文、考古报告等130余篇,出版《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合著)、《南海百咏、南海杂咏、南海百咏续编》、《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等著作,主编《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秦汉上林苑2004-2012年考古报告》(上下册),参与编辑《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九十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三)

  从考古看汉唐王朝的内亚视角:以北庭故城为例

  主讲人: 郭物 研究员

  内容提要:  

  一般而言,内亚大致包括东北、蒙古、新疆和西藏,这是一个西方学术界提出并喜欢使用的一个概念,内亚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牧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新清史”研究的影响,满清对内亚的经营和统治被特别地突显出来,而且造成了只是满族统治的清王朝才有此能力的印象,进而割裂了明和清、清和现代中国的认同和继承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根基是400毫米等降雨线以南的农耕区,由于农耕区面积、人口的巨大,导致强大起来的中原王朝有需求也有足够的能力获得各种战略缓冲区以及多样化的资源供给区。牧业为主的内亚地区也同样广大,这些地区的人群不但需要农耕区的资源,也有入主中原的愿望,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人群,其结果是中国完整的历史包括了粟黍麦稻农耕区及其以外的北方草原、西域、青藏高原以及周边海洋的多种经济区的多元多维互动。这个过程至少应当从仰韶时期农业扩散开始,龙山至夏商周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北方地区畜牧化、游牧化之后加剧。先秦时期农耕区唱主角,十六国北朝、辽、金时期是重要的转折期,从农耕区的视角看,汉、唐时代为两个高峰,从牧区的角度看,元和清是两个高峰。互动规模从小到大,卷入的人群从近至远,至清代中期达到顶峰,并且也告一个段落,1840年以后中国则进入和世界直接互动的阶段。

  这次演讲主要以汉、唐对西域北疆草原地区的经营统治为例,根据奇台县疏勒城遗址以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的考古发现,说明内亚视角并不是清王朝所独有的,而是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生存的刚需,必须以某种有效的方式落实。从先秦开始,中原王朝就一直在努力实践。这是东亚大陆自然地理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汉唐时期的成就和经验首先是来自更早期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政治愿景和借鉴。

  报告者简介:

  郭物,男,1971年2月生于云南昆明。1995年以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研究员,主要研究新疆考古、欧亚草原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新疆队副队长。

  参加过山西晋侯墓地、新疆拜城县多岗墓地、新疆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等的发掘,主持新疆青河县三道海子墓葬及鹿石和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的考古工作。2008年8月-2009年8月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6年5月,为德国慕尼黑大学亚洲研究所汉学系访问学者。

  代表作品:《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和《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等四部书。《第二群青铜(铁)鍑在欧亚大陆的传播》、《白虎参宿与欧亚草原》、《翻唇神兽:东方的“格里芬”》和《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等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四)

  从生物考古学角度探讨西藏阿里地区古代人群和社会

  报告人:张雅军 研究员

  内容摘要:

  故如甲木和曲踏墓地是近几年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年代约为公元3-4世纪。墓葬中出土了丝绸、黄金面具、陶器、铜器、铁器和木器以及随葬了带有祭祀性质的羊、马、牛等动物。随葬品的种类和形态反映出阿里地区已经与周边地区有广泛的文化交流现象,比如丝绸、黄金面具、欧亚草原风格的带柄铜镜、铜铃项饰等与新疆关系非常密切;铜盆、铜镜、木柄匕首等与尼泊尔地区所出器物形态一致;蚀花玛瑙珠、玻璃珠、蚌饰等与新疆、南亚次大陆及印度洋地带密切相关。这种文化上的交流常常会伴随人群之间的迁徙、交流和融合,那么除了文化上的证据,生物考古学的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篇报告针对这两个墓地从人骨形态学研究、古DNA分析、动物骨骼的研究和食性分析等方面以及结合考古材料全面讨论了阿里地区前吐蕃时期人群的来源、阶层和宗教信仰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业模式等一系列的考古学问题。

  作者简介:

  张雅军,研究员,199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事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专业领域涉及人骨形态学研究、古病理研究及人骨非测量特征(小变异)的研究,此外也参与古DNA的研究及人骨的食性分析等。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