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

发布时间:2019-01-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一)

  双墩刻划符号的考古背景——制陶技术角度的观察

  主讲人:张东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双墩文化以其系统、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而闻名,是探索中国文字起源不可回避的重要资料。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符号形态及含义的探讨,而忽视了符号载体——陶器,这一重要的考古背景。本研究立足于双墩陶器生命史的研究,揭示了刻划符号出现的背景和特殊意义。

  人类会有意识地对器物属性(例如颜色、质感或体量等)进行选择或塑造,使其在构建社会结构和认知思想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被称为物质性(或物质参与)。双墩文化制陶技术相当成熟,除了极少量的细泥陶,三种主要的羼合料被用于陶器制作。刻划符号大都见于夹炭陶碗(或豆)的底部,刻划主要产生于制陶过程的凉(阴)坯阶段。夹炭陶具有轻质便携的特点,刻划内容本身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知识表达,其所承载的知识系统(包含制陶技术)都可能来自于陶器制作者。陶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刻划了标示,刻划符号也发挥了知识传播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双墩文化遗址发现类似的刻划符号,这种知识的传播还存在一定的范围,双墩刻划符号背后的知识结构塑造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是探讨史前认知领域考古的典型案例。  

  报告人简介:

  张东,助理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现就职于史前研究室。主要负责安徽工作队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后参与了日照尧王城、蚌埠双墩和禹会村等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关注于淮河流域史前社会的聚落考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二)

  论岐山贺家73M1铜器群与游凤七器

  主讲人:李宏飞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1973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西M1铜器群和1959年陕西武功县游凤乡浮沱村出土铜器群(游凤七器)是关中地区出土的两组重要商代铜器群。游凤七器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四期之际。在关中地区,早于游凤七器的商代铜器群面貌基本接近中原地区商代铜器群面貌;游凤七器的器物风格和组合方式与殷墟文源绿岛M5非常接近,但游凤七器之盆形簋已出现不同于中原地区商文化铜簋的高圆凸乳钉特征,组合方式中缺乏觚、爵,却强调铜簋的存在;在稍晚的贺家73M1铜器群中,鼎簋组合、列卣组合均是受到了殷墟文化的影响,但铜鼎腹部的乳钉为高圆凸特征,铜簋腹部的乳钉为高尖刺特征,均属关中地区特色。至殷周之际,关中地区流行的乳钉纹鼎、簋组合属于贺家73M1鼎、簋风格和组合方式的延续。根据文献的记载,周人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壮大始于商王武乙时期,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和游凤七器是关中商代青铜礼器群地方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组铜器群,在殷墟文化铜器群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关中地方特征,应属“周因于殷礼”在铜器群面貌上的反映。

  报告人简介:

  李宏飞,历史学博士,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及青铜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三)

  区段、组合与类型——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窟院分期研究

  主讲人:夏立栋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中国石窟寺考古分期在构建洞窟相对年代序列时,重视对塔庙窟、佛殿窟等具备壁画、塑像的单体洞窟进行类型排比,重视造像题铭和可靠的历史资料与文献,但对于僧房窟等缺乏绘塑像设的非礼拜性洞窟及其他遗迹关注不够,相对缺乏从石窟寺院整体宏观把控、进行洞窟分期的方法论探讨。而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窟院所体现出的遗址特点恰恰为深入探讨和拓展石窟寺相对年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空间。

  吐峪沟石窟寺是高昌石窟寺群中开凿时代最早、年代跨度涵盖整个高昌佛教史、营建规模最大、洞窟类型最为齐全的具有年代标尺性意义的佛教石窟寺遗址群。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位于吐峪沟西侧崖壁中部,是吐峪沟石窟核心性窟院之一,遗址位置独立,斩山崖面等遗迹丰富,多为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洞窟之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先后经历过统一规划、营建和不同时段的重修、改建工程。

  针对遗址特点,本报告尝试从石窟寺院营建过程的维度,以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为中心,集中关注斩山切壁、洞窟规划施工等遗迹现象和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探讨斩山崖面区段、洞窟组合、洞窟营造控制尺度等方法在石窟寺分期中的运用,探寻石窟寺院准确有效的分期方法。

  报告者简介:

  夏立栋,1988年生,陕西西安人,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师从李裕群教授,2017年博士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主要关注西域南、北道与河西地区早期佛教遗址,长期参与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的考古发掘与报告整理工作,先后对河西早期石窟群、高昌石窟寺与地面佛寺群、焉耆锡克沁遗址及龟兹石窟寺群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古调查,参与发掘高昌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发表《试论高昌地面佛寺的类型与分期》等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昌石窟寺内容总录”,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石窟寺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四)

  古DNA视角下的中国家养黄牛的起源

  主讲人:赵欣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利用古DNA技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多个考古遗址出土的家养黄牛(Bos taurus)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用以追踪中国古代家养黄牛的起源与扩散。在专门从事古DNA研究的实验室内按照严格的防污染措施,成功地从古代牛的骨骼或牙齿中提取出DNA,并尝试性地扩增了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在所获得的DNA序列中,有一些个体属于原始牛(谱系C,Bos primigenius haplogroup C)或圣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等。本研究暗示了当古DNA研究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时,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我们认识古代家养动物的起源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重建古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报告人简介:

  2000年至200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并辅修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第二学科生物技术专业。2010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期间申请到HERRY LUCE基金到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考古学系古DNA实验室做博士后一年。2013年博士后出站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要从事古DNA方面的研究工作。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会议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

发布时间:2019-01-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一)

  双墩刻划符号的考古背景——制陶技术角度的观察

  主讲人:张东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双墩文化以其系统、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而闻名,是探索中国文字起源不可回避的重要资料。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符号形态及含义的探讨,而忽视了符号载体——陶器,这一重要的考古背景。本研究立足于双墩陶器生命史的研究,揭示了刻划符号出现的背景和特殊意义。

  人类会有意识地对器物属性(例如颜色、质感或体量等)进行选择或塑造,使其在构建社会结构和认知思想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被称为物质性(或物质参与)。双墩文化制陶技术相当成熟,除了极少量的细泥陶,三种主要的羼合料被用于陶器制作。刻划符号大都见于夹炭陶碗(或豆)的底部,刻划主要产生于制陶过程的凉(阴)坯阶段。夹炭陶具有轻质便携的特点,刻划内容本身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知识表达,其所承载的知识系统(包含制陶技术)都可能来自于陶器制作者。陶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刻划了标示,刻划符号也发挥了知识传播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双墩文化遗址发现类似的刻划符号,这种知识的传播还存在一定的范围,双墩刻划符号背后的知识结构塑造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是探讨史前认知领域考古的典型案例。  

  报告人简介:

  张东,助理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现就职于史前研究室。主要负责安徽工作队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后参与了日照尧王城、蚌埠双墩和禹会村等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关注于淮河流域史前社会的聚落考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二)

  论岐山贺家73M1铜器群与游凤七器

  主讲人:李宏飞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1973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西M1铜器群和1959年陕西武功县游凤乡浮沱村出土铜器群(游凤七器)是关中地区出土的两组重要商代铜器群。游凤七器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四期之际。在关中地区,早于游凤七器的商代铜器群面貌基本接近中原地区商代铜器群面貌;游凤七器的器物风格和组合方式与殷墟文源绿岛M5非常接近,但游凤七器之盆形簋已出现不同于中原地区商文化铜簋的高圆凸乳钉特征,组合方式中缺乏觚、爵,却强调铜簋的存在;在稍晚的贺家73M1铜器群中,鼎簋组合、列卣组合均是受到了殷墟文化的影响,但铜鼎腹部的乳钉为高圆凸特征,铜簋腹部的乳钉为高尖刺特征,均属关中地区特色。至殷周之际,关中地区流行的乳钉纹鼎、簋组合属于贺家73M1鼎、簋风格和组合方式的延续。根据文献的记载,周人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壮大始于商王武乙时期,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和游凤七器是关中商代青铜礼器群地方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组铜器群,在殷墟文化铜器群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关中地方特征,应属“周因于殷礼”在铜器群面貌上的反映。

  报告人简介:

  李宏飞,历史学博士,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及青铜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三)

  区段、组合与类型——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窟院分期研究

  主讲人:夏立栋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中国石窟寺考古分期在构建洞窟相对年代序列时,重视对塔庙窟、佛殿窟等具备壁画、塑像的单体洞窟进行类型排比,重视造像题铭和可靠的历史资料与文献,但对于僧房窟等缺乏绘塑像设的非礼拜性洞窟及其他遗迹关注不够,相对缺乏从石窟寺院整体宏观把控、进行洞窟分期的方法论探讨。而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窟院所体现出的遗址特点恰恰为深入探讨和拓展石窟寺相对年代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空间。

  吐峪沟石窟寺是高昌石窟寺群中开凿时代最早、年代跨度涵盖整个高昌佛教史、营建规模最大、洞窟类型最为齐全的具有年代标尺性意义的佛教石窟寺遗址群。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位于吐峪沟西侧崖壁中部,是吐峪沟石窟核心性窟院之一,遗址位置独立,斩山崖面等遗迹丰富,多为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洞窟之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先后经历过统一规划、营建和不同时段的重修、改建工程。

  针对遗址特点,本报告尝试从石窟寺院营建过程的维度,以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为中心,集中关注斩山切壁、洞窟规划施工等遗迹现象和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探讨斩山崖面区段、洞窟组合、洞窟营造控制尺度等方法在石窟寺分期中的运用,探寻石窟寺院准确有效的分期方法。

  报告者简介:

  夏立栋,1988年生,陕西西安人,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师从李裕群教授,2017年博士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主要关注西域南、北道与河西地区早期佛教遗址,长期参与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的考古发掘与报告整理工作,先后对河西早期石窟群、高昌石窟寺与地面佛寺群、焉耆锡克沁遗址及龟兹石窟寺群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古调查,参与发掘高昌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发表《试论高昌地面佛寺的类型与分期》等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昌石窟寺内容总录”,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石窟寺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四)

  古DNA视角下的中国家养黄牛的起源

  主讲人:赵欣 助理研究员

  内容提要:

  利用古DNA技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多个考古遗址出土的家养黄牛(Bos taurus)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用以追踪中国古代家养黄牛的起源与扩散。在专门从事古DNA研究的实验室内按照严格的防污染措施,成功地从古代牛的骨骼或牙齿中提取出DNA,并尝试性地扩增了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在所获得的DNA序列中,有一些个体属于原始牛(谱系C,Bos primigenius haplogroup C)或圣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等。本研究暗示了当古DNA研究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时,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我们认识古代家养动物的起源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重建古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报告人简介:

  2000年至200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并辅修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第二学科生物技术专业。2010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期间申请到HERRY LUCE基金到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考古学系古DNA实验室做博士后一年。2013年博士后出站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要从事古DNA方面的研究工作。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