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讲座预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1讲)

发布时间:2019-06-2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讲座题目: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

主讲人: 卡米尔•拉赫莫夫 博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胡思里丁•拉赫曼诺夫 博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贾苏尔别克•艾赫麦多夫 博士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遗址保护部)

主持人:朱岩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翻 译:艾力江•艾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讲座时间: 2019年7月2日(星期二)14:00—17:00

讲座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

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青铜时代墓葬中的焚烧仪式

主讲人:卡米尔•拉赫莫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博士

主讲人简介:

  1973年出生于撒马尔罕,2001年获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入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6年起,参加乌-意联合Kafirkala遗址发掘工作,2016年起,联合主持乌-法联合考古队在苏尔汉达利亚地区的考古工作。

内容提要:

  北巴克特里亚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因之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在公元前2千纪,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农业绿洲,而塔吉克斯坦部分地区则主要是游牧部落在生活。在绿洲的北部,发现了属于可追溯到青铜时代最晚期的Dehkan部落的遗存。在两个绿洲中,发现了青铜时代和他们的宗教观点和葬礼仪式有关的遗存,包含许多与古代人的精神生活有关的文物,并且还有火化的实例。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之二:明特帕 - 中亚古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

主讲人:胡思里丁•拉赫曼诺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博士

主讲人简介:

  1986年出生于吉扎克,2018年在吉扎克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参加乌-美联合考古队在布哈拉州巴什铁佩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2016年、2017年,参加中-乌联合考古队在安集延州明铁佩遗址的发掘工作。

内容提要:

  泽拉夫尚河绿洲的明特帕(Mingtepa)遗址,位于撒马尔罕Jomboy区的东北部。对这个遗址的发掘工作包括精确测绘地形,确定年代和环绕其周边的小土台的功能等。遗址占地20公顷,由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土台高约20米,宫城位于遗址东侧的入口处附近,外有内城和外城环绕。内城的北部残存了长约200米高大的城墙。明特帕遗址周围有大约20个小型城堡,在古代时期作为定居点和堡垒,并为明特帕遗址提供外围防御。考古出土的遗物大致属于5-8世纪和9-12世纪两个阶段。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之三:费尔干纳盆地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

主讲人:贾苏尔别克•艾赫麦多夫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遗址保护部 博士

主讲人简介:

  1984年出生于纳曼干州,2007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与设计研究所获学士学位,2015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与设计研究所获博物馆学博士学位,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国家历史博物馆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遗址复原研究等工作。

内容提要: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和文化遗产,作为乌兹别克斯坦珍贵的国家财富,在国家独立之后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有将近10000处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超过6000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其中包括2164处古建筑,3186处遗址和763处纪念物。2001年8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按照国际通用的文化遗产保护准则启动了“遗产保护和利用工程”,力图以法律的形式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管理。作为中亚历史文化最为丰富的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也遗留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城镇,古代墓葬,城址,古建筑以及城堡和防御设施等。

欢迎所内外考古同仁及师生参加,请参加讲座的所外同志提前来电报名,进行预约。

  联系人:李宏飞、王海燕

  邮 箱:kg-cx@cass.org.cn

  联系电话:010—651355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

2019年6月26日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讲座预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1讲)

发布时间:2019-06-29

讲座题目: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

主讲人: 卡米尔•拉赫莫夫 博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胡思里丁•拉赫曼诺夫 博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贾苏尔别克•艾赫麦多夫 博士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遗址保护部)

主持人:朱岩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翻 译:艾力江•艾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讲座时间: 2019年7月2日(星期二)14:00—17:00

讲座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

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青铜时代墓葬中的焚烧仪式

主讲人:卡米尔•拉赫莫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博士

主讲人简介:

  1973年出生于撒马尔罕,2001年获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入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6年起,参加乌-意联合Kafirkala遗址发掘工作,2016年起,联合主持乌-法联合考古队在苏尔汉达利亚地区的考古工作。

内容提要:

  北巴克特里亚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因之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在公元前2千纪,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农业绿洲,而塔吉克斯坦部分地区则主要是游牧部落在生活。在绿洲的北部,发现了属于可追溯到青铜时代最晚期的Dehkan部落的遗存。在两个绿洲中,发现了青铜时代和他们的宗教观点和葬礼仪式有关的遗存,包含许多与古代人的精神生活有关的文物,并且还有火化的实例。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之二:明特帕 - 中亚古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

主讲人:胡思里丁•拉赫曼诺夫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博士

主讲人简介:

  1986年出生于吉扎克,2018年在吉扎克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参加乌-美联合考古队在布哈拉州巴什铁佩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2016年、2017年,参加中-乌联合考古队在安集延州明铁佩遗址的发掘工作。

内容提要:

  泽拉夫尚河绿洲的明特帕(Mingtepa)遗址,位于撒马尔罕Jomboy区的东北部。对这个遗址的发掘工作包括精确测绘地形,确定年代和环绕其周边的小土台的功能等。遗址占地20公顷,由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土台高约20米,宫城位于遗址东侧的入口处附近,外有内城和外城环绕。内城的北部残存了长约200米高大的城墙。明特帕遗址周围有大约20个小型城堡,在古代时期作为定居点和堡垒,并为明特帕遗址提供外围防御。考古出土的遗物大致属于5-8世纪和9-12世纪两个阶段。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发现与研究之三:费尔干纳盆地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

主讲人:贾苏尔别克•艾赫麦多夫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遗址保护部 博士

主讲人简介:

  1984年出生于纳曼干州,2007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与设计研究所获学士学位,2015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与设计研究所获博物馆学博士学位,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国家历史博物馆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遗址复原研究等工作。

内容提要: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和文化遗产,作为乌兹别克斯坦珍贵的国家财富,在国家独立之后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有将近10000处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超过6000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其中包括2164处古建筑,3186处遗址和763处纪念物。2001年8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按照国际通用的文化遗产保护准则启动了“遗产保护和利用工程”,力图以法律的形式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管理。作为中亚历史文化最为丰富的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也遗留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城镇,古代墓葬,城址,古建筑以及城堡和防御设施等。

欢迎所内外考古同仁及师生参加,请参加讲座的所外同志提前来电报名,进行预约。

  联系人:李宏飞、王海燕

  邮 箱:kg-cx@cass.org.cn

  联系电话:010—651355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

2019年6月26日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