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主题报告一: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回眸

  报告人: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王巍,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双博士(中国、日本)。史前及夏商周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历史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委员,考古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考古专家组组长,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负责人、执行专家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2~2022)首席专家。

  迄今发表、主编论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主持河南偃师商城宫殿区、安阳殷墟孝民屯铸铜作坊和居民区的大规模发掘和陕西周原西周宗庙的发掘,三次获得国家田野考古奖。曾任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对明铁佩古城发掘中方总领队、中国与中美洲洪都拉斯合作对玛雅文明核心遗址——科潘遗址发掘中方总领队、中国与埃及合作对埃及新王国首都底比斯孟图神庙发掘的中方总领队。

  内容提要:

  回顾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探讨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与取得的成果,以期了解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主题报告二:河南百年考古发现与研究

  报告人: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院长、研究馆员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刘海旺 ,历史学博士。现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华夏考古》主编,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执行会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

  研究领域主要为汉唐宋考古和古代冶金考古,致力于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考古研究。曾先后主持河南省鲁山县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庙背后和木屑溪古代炼锌遗址、延津县金元沙门城址、内黄县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浚县隋代黎阳仓遗址、大运河商丘南关唐宋运河码头遗址、开封北宋东京城外城顺天门遗址、州桥及汴河遗址等2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其中,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浚县隋代黎阳仓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版、发表论著等3部,发表中、英文考古发掘报告、简报、论文等50余篇。

  内容提要:

  自1921年仰韶村遗址开始科学发掘和仰韶文化被命名的一百年来,河南百年考古取得了累累硕果,一系列的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及中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发现了栾川孙家洞、许昌灵井、鲁山仙人洞等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建立起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较为完备的文化谱系。在探索夏商文化的过程中,二里头文化被确认为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应是夏代中晚期都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洹北商城和殷墟是商代从早到晚的都邑遗址。两周时期成周城、东周王城、列国都城与贵族墓葬等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代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汉魏洛阳城、帝王陵墓、画像砖石壁画墓、农耕聚落、冶铁作坊等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开创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隋唐洛阳城、大运河、国家仓窖等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与交流的繁荣景象。北宋东京城、西京洛阳城、宋金元瓷窑等显示了宋金元明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主题报告三:古基因组绘制中国人群遗传演化图谱

  报告人:付巧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付巧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现任《人类学学报》《遗传》《科学通报》《中国科学》《Human Genomics》《PLOS Biology》等期刊编委,以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资深编辑。

  长期从事演化遗传与群体遗传学研究,在围绕古基因组探索人类群体的起源与演化问题上取得许多重大科研发现,共同开发古核DNA捕获技术,推动世界古DNA规模性研究及人类学等相关领域发展;破译世界、东亚最古老现代人基因组,揭秘中国四万年来人群迁徙与遗传历史,从青藏高原“土”中获得东亚首例灭绝古人类DNA、在我国广西首次发现此前未知的万年前亚洲古老人群等,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他引次数超过7000。曾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项”、首届科学探索奖、被《Nature》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相关成果亦入选《Nature》十大科学事件、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被国内外权威媒体评价为填补或修正人类演化进程的细节知识做出重要科学贡献。

  内容提要:

  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人类古基因组数据的涌现,带来大时空框架下研究人类迁徙与演化历史的可能。古基因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获取史前人群基因组打开局面。随着中国人群大规模古DNA研究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得以在更大时空框架下去讲述欧亚大陆东部人群的演化。团队从青藏高原“土”中获得丹尼索瓦洞之外首个丹尼索瓦人DNA,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针对中国南北方自旧石器时代至历史时代(距今约4万至500年)的古代人类个体展开古基因组的捕获测序和分析研究,有多项重要发现。此次报告将着重阐述古基因组所揭示的东亚史前人群迁徙扩散与遗传演化历史的复杂性,从东亚旧石器时代的已灭绝古人类、早期现代人“田园洞人”基因组、到新石器时代以来东亚南北方人群基因组的研究。阐明东亚史前不同人群的遗传特点、与其他欧亚人群的遗传联系及所反映相关人群可能的扩散路径,揭示新石器时代以来东亚南北方人群的遗传差异与迁徙融合过程,以及明确南岛语族的起源,总体上反映人群迁徙与基因流动在东亚现今人群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报告四: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报告人: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新石器商周考古学、中国上古史、环境考古与人地关系、中西文化交流和文明比较等领域。带队参与发掘的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被评为2018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现主持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考古发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出版专著《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等17部,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

  内容提要:

  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游及附近地区,是中国发现最早、范围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学文化,自发现伊始就被视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前身裴李岗文化等当中已经出现较为先进的宇宙观、宗教观、伦理观、历史观,以及天文、数学、符号、音乐知识等,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6000年以后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早先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社会开始普遍复杂化,仰韶文化率先迈入前早期国家状态,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已经正式进入文明社会,成为早期中华文明的核心。仰韶文化后期的社会有着稳定内敛、生死有度、重贵轻富、井然有礼、朴实执中等特质,可称之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模式”。

  主题报告五: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与新时代中国考古学

  报告人: 冉宏林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 所长、副研究馆员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冉宏林,男,副研究馆员,200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3年起入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任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和研究。参与或主持三星堆遗址真武宫城墙、马屁股城墙、青关山土台、三星堆祭祀区等地点以及广汉市瓦店遗址、德阳市华强沟崖墓群等考古发掘,担任三星堆新祭祀坑考古发掘的现场负责人。在《考古》《考古学报》和《四川文物》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四川广汉新药铺商代遗址发掘报告》《试论“巴蜀青铜器”的族属》《再论三星堆祭祀坑的分期》和《三星堆城址废弃年代再考》等20余篇论文。

  内容提要:

  自2020年10月9日启动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新发现6个“祭祀坑”及坑内珍贵的金器、青铜器、玉石器和象牙等文物,让三星堆遗址“再醒惊天下”。本次考古发掘意义重大,新发现的遗存进一步充实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促进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祭祀行为和祭祀体系的研究,弥补以往在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同时进一步阐释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认识。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坑中出土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出土的重要遗物,如K3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和圆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丝织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将进一步夯实这一认识。本次考古发掘运用了“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单位合作”的新理念,是践行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首次尝试,必将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15

  主题报告一: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回眸

  报告人: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王巍,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双博士(中国、日本)。史前及夏商周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历史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委员,考古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考古专家组组长,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负责人、执行专家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2~2022)首席专家。

  迄今发表、主编论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主持河南偃师商城宫殿区、安阳殷墟孝民屯铸铜作坊和居民区的大规模发掘和陕西周原西周宗庙的发掘,三次获得国家田野考古奖。曾任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对明铁佩古城发掘中方总领队、中国与中美洲洪都拉斯合作对玛雅文明核心遗址——科潘遗址发掘中方总领队、中国与埃及合作对埃及新王国首都底比斯孟图神庙发掘的中方总领队。

  内容提要:

  回顾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探讨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与取得的成果,以期了解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主题报告二:河南百年考古发现与研究

  报告人: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院长、研究馆员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刘海旺 ,历史学博士。现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华夏考古》主编,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执行会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

  研究领域主要为汉唐宋考古和古代冶金考古,致力于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考古研究。曾先后主持河南省鲁山县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庙背后和木屑溪古代炼锌遗址、延津县金元沙门城址、内黄县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浚县隋代黎阳仓遗址、大运河商丘南关唐宋运河码头遗址、开封北宋东京城外城顺天门遗址、州桥及汴河遗址等2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其中,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浚县隋代黎阳仓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版、发表论著等3部,发表中、英文考古发掘报告、简报、论文等50余篇。

  内容提要:

  自1921年仰韶村遗址开始科学发掘和仰韶文化被命名的一百年来,河南百年考古取得了累累硕果,一系列的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及中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发现了栾川孙家洞、许昌灵井、鲁山仙人洞等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建立起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较为完备的文化谱系。在探索夏商文化的过程中,二里头文化被确认为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应是夏代中晚期都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洹北商城和殷墟是商代从早到晚的都邑遗址。两周时期成周城、东周王城、列国都城与贵族墓葬等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代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汉魏洛阳城、帝王陵墓、画像砖石壁画墓、农耕聚落、冶铁作坊等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开创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隋唐洛阳城、大运河、国家仓窖等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与交流的繁荣景象。北宋东京城、西京洛阳城、宋金元瓷窑等显示了宋金元明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主题报告三:古基因组绘制中国人群遗传演化图谱

  报告人:付巧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付巧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现任《人类学学报》《遗传》《科学通报》《中国科学》《Human Genomics》《PLOS Biology》等期刊编委,以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资深编辑。

  长期从事演化遗传与群体遗传学研究,在围绕古基因组探索人类群体的起源与演化问题上取得许多重大科研发现,共同开发古核DNA捕获技术,推动世界古DNA规模性研究及人类学等相关领域发展;破译世界、东亚最古老现代人基因组,揭秘中国四万年来人群迁徙与遗传历史,从青藏高原“土”中获得东亚首例灭绝古人类DNA、在我国广西首次发现此前未知的万年前亚洲古老人群等,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他引次数超过7000。曾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项”、首届科学探索奖、被《Nature》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相关成果亦入选《Nature》十大科学事件、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被国内外权威媒体评价为填补或修正人类演化进程的细节知识做出重要科学贡献。

  内容提要:

  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人类古基因组数据的涌现,带来大时空框架下研究人类迁徙与演化历史的可能。古基因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获取史前人群基因组打开局面。随着中国人群大规模古DNA研究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得以在更大时空框架下去讲述欧亚大陆东部人群的演化。团队从青藏高原“土”中获得丹尼索瓦洞之外首个丹尼索瓦人DNA,证实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侧。针对中国南北方自旧石器时代至历史时代(距今约4万至500年)的古代人类个体展开古基因组的捕获测序和分析研究,有多项重要发现。此次报告将着重阐述古基因组所揭示的东亚史前人群迁徙扩散与遗传演化历史的复杂性,从东亚旧石器时代的已灭绝古人类、早期现代人“田园洞人”基因组、到新石器时代以来东亚南北方人群基因组的研究。阐明东亚史前不同人群的遗传特点、与其他欧亚人群的遗传联系及所反映相关人群可能的扩散路径,揭示新石器时代以来东亚南北方人群的遗传差异与迁徙融合过程,以及明确南岛语族的起源,总体上反映人群迁徙与基因流动在东亚现今人群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报告四: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报告人: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新石器商周考古学、中国上古史、环境考古与人地关系、中西文化交流和文明比较等领域。带队参与发掘的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被评为2018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现主持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考古发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出版专著《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等17部,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

  内容提要:

  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游及附近地区,是中国发现最早、范围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学文化,自发现伊始就被视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前身裴李岗文化等当中已经出现较为先进的宇宙观、宗教观、伦理观、历史观,以及天文、数学、符号、音乐知识等,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6000年以后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早先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社会开始普遍复杂化,仰韶文化率先迈入前早期国家状态,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已经正式进入文明社会,成为早期中华文明的核心。仰韶文化后期的社会有着稳定内敛、生死有度、重贵轻富、井然有礼、朴实执中等特质,可称之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模式”。

  主题报告五: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与新时代中国考古学

  报告人: 冉宏林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 所长、副研究馆员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告人简介:

  冉宏林,男,副研究馆员,200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3年起入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任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和研究。参与或主持三星堆遗址真武宫城墙、马屁股城墙、青关山土台、三星堆祭祀区等地点以及广汉市瓦店遗址、德阳市华强沟崖墓群等考古发掘,担任三星堆新祭祀坑考古发掘的现场负责人。在《考古》《考古学报》和《四川文物》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四川广汉新药铺商代遗址发掘报告》《试论“巴蜀青铜器”的族属》《再论三星堆祭祀坑的分期》和《三星堆城址废弃年代再考》等20余篇论文。

  内容提要:

  自2020年10月9日启动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新发现6个“祭祀坑”及坑内珍贵的金器、青铜器、玉石器和象牙等文物,让三星堆遗址“再醒惊天下”。本次考古发掘意义重大,新发现的遗存进一步充实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促进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祭祀行为和祭祀体系的研究,弥补以往在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同时进一步阐释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认识。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坑中出土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出土的重要遗物,如K3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和圆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丝织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将进一步夯实这一认识。本次考古发掘运用了“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单位合作”的新理念,是践行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首次尝试,必将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