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下)

发布时间:2021-10-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四讲

  讲座题目: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主讲人:刘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9:00-1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三高级中学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刘建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工作,200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从事考古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古代人地关系、史前治水文明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有《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等成果。

  内容提要: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治水是定居农业聚落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农业种植离不开水源,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长江、黄河、西辽河等流域基本上都属于季风区,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中很多流域的洪涝灾害频发,雨季之后往往干旱相随,治水方面的需求显得非常迫切,但治水模式却各有千秋。史前治水文明是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落安全与农业丰收的前提和保障。运用无人机拍摄、三维重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获取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信息,探讨聚落遗址与周边环境之间的人地关系模式,揭示史前治水文明的特征。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五讲

  讲座题目:大汶口文化的图像文字

  主讲人:栾丰实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20-10:5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渑池县韶州中学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栾丰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考古、考古学理论和田野考古。主持了泗水尹家城、邹平丁公、日照两城镇等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工作。围绕着中国考古学研究重心转移的要求,努力探索新的田野工作方法,积极借鉴国外考古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了田野考古工作水平。主导和组织编写了《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考古学概论》,推动了考古学科的发展。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13年被评为“宝钢”优秀教师。2018年,获“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称号。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内容提要:

  文字是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和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距今6000-4500年,黄河下游地区分布着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大汶口文化,在这一文化的晚期阶段,即距今5000年前后,部分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一批图像文字。这些图像文字均刻写于一种特定的陶器——大口尊的外表面,一件大口尊至多只刻有一个图像文字。这是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年代较早且涵义比较明确的图像文字资料。大汶口文化图像文字的出现,对于探索和研究中国汉字的起源、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均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六讲

  讲座题目:元上都——拥抱着文明的废墟

  主讲人:魏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所长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20-10:5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外国语高中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魏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居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台湾逢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多年从事阴山以南考古学文化的发掘研究,命名了“庙子沟文化”等四个考古学文化类型。主持阴山南北战国秦汉长城和岩画调查、居延汉代烽燧发掘、河套地区汉魏遗存和元上都的考古发掘等,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元上都遗址201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迄今共主持8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出版《庙子沟与大坝沟》《元上都》等学术专著10部,主编文物考古文集等10余部,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150余篇。

  内容提要: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正蓝旗上都河镇东北20公里处,地处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其地北依龙岗,南临滦河,史籍赞其称“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公元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选择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继蒙古汗位,这里遂成为临时都城。元上都作为元王朝的夏都,是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在总体布局上,反映出多元开放,草原气息浓厚的个性,既具备了中原城市的传统模式,又明显地体现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元上都三重城垣和城内主要建筑的构筑是在不同阶段相继完成的,其面积广大的四关是上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上都周围发现的墓葬表明,元代的蒙古人和汉人是分开埋葬的。羊群庙祭祀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是元代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元上都是北方游牧的蒙古族掌握政权后,建立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国都城。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七讲

  讲座题目:从小屯到二里头——夏商都邑的探索历程

  主讲人: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20-10:5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1999~2019年,主持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面向公众的著作有《最早的中国》 《何以中国》 《大都无城》 《东亚青铜潮》 《发现与推理》等。

  内容提要:

  肇始于1928年的殷墟发掘,开启了考古学对夏商都邑的探索之旅。由已知推未知,郑州商城、二里头等重要遗址的发现,使夏商都邑的面貌不断清晰起来。从田野考古技术的提升到聚落形态考古理念与方法的把握践行,再到相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化,近百年夏商都邑的探索历程,是中国考古学长足发展与转型的一个缩影。回望学术史,有如一波三折的探案,而个中道理,则使人明智。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八讲

  讲座题目: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

  主讲人:冉万里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30-11: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高阳山酒店会议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冉万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致力于丝绸之路与佛教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 《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等8部学术著作。其中《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 《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分别获得省级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南亚次大陆、中亚、西亚和近东地区古代社会的道路网络。自公元前2世纪起,沿着这条道路,东西方之间持续不断地进行交流,对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最初运送原始材料、食物和奢侈物品。中国拥有的物品或原料如丝绸、瓷器、漆器等,向中亚、次大陆、西亚和地中海等地输出,与此同时来自对方的贵重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运送到中国。汉唐时期与丝绸之路相关考古发现证明,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交往、包容、互鉴,带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等的交流与融合,为汉唐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证明了文明是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则是古代文明交往的集中体现,它带动了不同区域之间生产技术、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在交流、互鉴、融合中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九讲

  讲座题目:黄金为尚——先秦时期的黄金制品:材料与工艺

  主讲人:杨军昌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1: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三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杨军昌,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三秦学者”。从事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研究30余年,相关研究获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二等奖和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内容提要:

  考古资料表明,黄金在我国先商时期(公元前1800-1600年)就已出现。古代先民对黄金材料部分物理、化学性能的认知,对自然资源的探寻、开发与利用,对制作工艺的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与合理应用,创造出了许多世界闻名的文物珍品,体现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力。黄金珍贵稀少,色泽亮丽,易于加工,在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宗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考古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28处商代遗址、32处西周遗址、84处春秋遗址、164处战国遗址出土有黄金制品。本讲座基于考古出土文物,在对出土黄金制品梳理、检测分析与归类研究基础上,探讨先秦时期黄金制品的材料与工艺技术问题。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讲

  讲座题目:年芳几何?浅谈考古测年

  主讲人:吴小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1: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实验高中五楼大会议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吴小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科技考古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百余篇。

  内容提要:

  年代问题是考古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和手段。比如按照地层上下叠压的关系和对文物依照类型排队的方式,确定时间的早晚关系,这是相对年代;还可以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年代,比如用放射性衰变的方法等,这里有碳十四年代方法、热释光和光释光年代方法等,这样产生的年代被称为绝对年代。合理地使用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种年代相辅相成,可以为古代事件、文物等提供可靠的年代依据。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一讲

  讲座题目:“五谷丰登”福佑中华——植物考古视野下的华夏文明起源

  主讲人:贾鑫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 执行院长、副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1: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育才中学玉成楼(东楼)五楼多功能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贾鑫,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历史地理。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50余篇。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重要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和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在新石器时代逐渐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麦类作物于四五千年前进入中国,逐渐替代北方的粟黍农业,与南方的稻作农业一同构建“南稻北麦”的农业格局,赓续至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了“满天星斗”的文化格局。但是,只有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先民在不断的“选择”过程中,构建了“五谷丰登”的多品种农业格局。面对四千两百年前的气候突变,中原地区多品种的农业制度抵御住了气候的恶化,促使中原地区“一枝独秀”,诞生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二讲

  讲座题目:文明的碎片与乡土的中国——谈考古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育

  主讲人:郑君雷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副院长、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下午14:30-16: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二中学多功能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郑君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边疆考古、民族考古和文化遗产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发表学术专著、论文等数十篇(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等。

  内容提要: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已经极大地丰富乃至更新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和世界历史的认识,考古学进入中学历史课堂的必要性也益发形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考古工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更好地体现这些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师层面,有必要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加对于考古学理论方法和话语体系的了解;在课堂教学层面,有必要补充中学历史教材以外的考古学知识点;在学生层面,有必要通过参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于乡土的热爱,从而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初衷。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三讲

  讲座题目: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

  主讲人:方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

  湖北省博物馆 馆长 研究馆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下午14:30-16: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中学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方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持和参与了石家河遗址、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京山苏家垄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依托考古新成果,著有《曾国历史与文化——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构建了“名不见经传”的曾国历史。组织推出的《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内容提要:

  长江中游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以距今5~2万年左右的江陵鸡公山遗址为代表,开始了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的生活;以距今1万年左右的江西仙人洞吊桶环、湖南玉蟾岩、湖北长阳桅杆坪遗址为代表,开启了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之后,历经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至进入青铜文明。其中,与黄河文明有两次交流的高峰,一次是仰韶时期:大溪文化早期,仰韶文化前期半坡类型遗存则已深入鄂西北地区;大溪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遗存尤其是彩陶遗存则广见于以大寺、雕龙碑、螺蛳山等遗址为代表的汉水以东地区,更深入到以关庙山、中堡岛遗址为代表江汉平原腹地和峡江地区,在“庙底沟”时代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汉水以东地区土著文化逐步催生,兴起油子岭文化。第二次是肖家屋脊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尤其是王湾三期文化南下,与历史记载禹伐三苗事件耦合,长江中游投入中原文化的怀抱,加入中华文明进程。

  之后的青铜时代,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以荆州沙市汪家屋场、盘龙城王家嘴为代表,二里头文化对长江中游持续影响;商代,中央王朝对南方经营力度加大,以盘龙城、郭元咀为代表;周代,周王朝通过分封曾、唐、邓等诸侯国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促进了南方文明的发展。春秋中期以后,随着楚文化崛起,长江流域文明融合加快,至秦统一,完全融入中华文明大家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讲座(下)

发布时间:2021-10-15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四讲

  讲座题目: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主讲人:刘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9:00-10: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三高级中学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刘建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工作,200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从事考古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古代人地关系、史前治水文明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有《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等成果。

  内容提要: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治水是定居农业聚落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农业种植离不开水源,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长江、黄河、西辽河等流域基本上都属于季风区,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中很多流域的洪涝灾害频发,雨季之后往往干旱相随,治水方面的需求显得非常迫切,但治水模式却各有千秋。史前治水文明是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落安全与农业丰收的前提和保障。运用无人机拍摄、三维重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获取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信息,探讨聚落遗址与周边环境之间的人地关系模式,揭示史前治水文明的特征。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五讲

  讲座题目:大汶口文化的图像文字

  主讲人:栾丰实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20-10:5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渑池县韶州中学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栾丰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考古、考古学理论和田野考古。主持了泗水尹家城、邹平丁公、日照两城镇等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工作。围绕着中国考古学研究重心转移的要求,努力探索新的田野工作方法,积极借鉴国外考古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了田野考古工作水平。主导和组织编写了《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考古学概论》,推动了考古学科的发展。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13年被评为“宝钢”优秀教师。2018年,获“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称号。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内容提要:

  文字是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和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距今6000-4500年,黄河下游地区分布着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大汶口文化,在这一文化的晚期阶段,即距今5000年前后,部分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一批图像文字。这些图像文字均刻写于一种特定的陶器——大口尊的外表面,一件大口尊至多只刻有一个图像文字。这是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年代较早且涵义比较明确的图像文字资料。大汶口文化图像文字的出现,对于探索和研究中国汉字的起源、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均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六讲

  讲座题目:元上都——拥抱着文明的废墟

  主讲人:魏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所长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20-10:5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外国语高中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魏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居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台湾逢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多年从事阴山以南考古学文化的发掘研究,命名了“庙子沟文化”等四个考古学文化类型。主持阴山南北战国秦汉长城和岩画调查、居延汉代烽燧发掘、河套地区汉魏遗存和元上都的考古发掘等,均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元上都遗址201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迄今共主持8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出版《庙子沟与大坝沟》《元上都》等学术专著10部,主编文物考古文集等10余部,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150余篇。

  内容提要: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正蓝旗上都河镇东北20公里处,地处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其地北依龙岗,南临滦河,史籍赞其称“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公元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选择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继蒙古汗位,这里遂成为临时都城。元上都作为元王朝的夏都,是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在总体布局上,反映出多元开放,草原气息浓厚的个性,既具备了中原城市的传统模式,又明显地体现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元上都三重城垣和城内主要建筑的构筑是在不同阶段相继完成的,其面积广大的四关是上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上都周围发现的墓葬表明,元代的蒙古人和汉人是分开埋葬的。羊群庙祭祀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是元代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元上都是北方游牧的蒙古族掌握政权后,建立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国都城。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七讲

  讲座题目:从小屯到二里头——夏商都邑的探索历程

  主讲人: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20-10:5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1999~2019年,主持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面向公众的著作有《最早的中国》 《何以中国》 《大都无城》 《东亚青铜潮》 《发现与推理》等。

  内容提要:

  肇始于1928年的殷墟发掘,开启了考古学对夏商都邑的探索之旅。由已知推未知,郑州商城、二里头等重要遗址的发现,使夏商都邑的面貌不断清晰起来。从田野考古技术的提升到聚落形态考古理念与方法的把握践行,再到相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化,近百年夏商都邑的探索历程,是中国考古学长足发展与转型的一个缩影。回望学术史,有如一波三折的探案,而个中道理,则使人明智。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八讲

  讲座题目: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

  主讲人:冉万里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09:30-11: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高阳山酒店会议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冉万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致力于丝绸之路与佛教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 《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等8部学术著作。其中《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 《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分别获得省级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南亚次大陆、中亚、西亚和近东地区古代社会的道路网络。自公元前2世纪起,沿着这条道路,东西方之间持续不断地进行交流,对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最初运送原始材料、食物和奢侈物品。中国拥有的物品或原料如丝绸、瓷器、漆器等,向中亚、次大陆、西亚和地中海等地输出,与此同时来自对方的贵重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运送到中国。汉唐时期与丝绸之路相关考古发现证明,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交往、包容、互鉴,带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等的交流与融合,为汉唐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证明了文明是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则是古代文明交往的集中体现,它带动了不同区域之间生产技术、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在交流、互鉴、融合中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公共考古讲座——第十九讲

  讲座题目:黄金为尚——先秦时期的黄金制品:材料与工艺

  主讲人:杨军昌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1: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三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杨军昌,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三秦学者”。从事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研究30余年,相关研究获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二等奖和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内容提要:

  考古资料表明,黄金在我国先商时期(公元前1800-1600年)就已出现。古代先民对黄金材料部分物理、化学性能的认知,对自然资源的探寻、开发与利用,对制作工艺的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与合理应用,创造出了许多世界闻名的文物珍品,体现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力。黄金珍贵稀少,色泽亮丽,易于加工,在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宗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考古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28处商代遗址、32处西周遗址、84处春秋遗址、164处战国遗址出土有黄金制品。本讲座基于考古出土文物,在对出土黄金制品梳理、检测分析与归类研究基础上,探讨先秦时期黄金制品的材料与工艺技术问题。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讲

  讲座题目:年芳几何?浅谈考古测年

  主讲人:吴小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1: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实验高中五楼大会议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吴小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科技考古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百余篇。

  内容提要:

  年代问题是考古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和手段。比如按照地层上下叠压的关系和对文物依照类型排队的方式,确定时间的早晚关系,这是相对年代;还可以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年代,比如用放射性衰变的方法等,这里有碳十四年代方法、热释光和光释光年代方法等,这样产生的年代被称为绝对年代。合理地使用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种年代相辅相成,可以为古代事件、文物等提供可靠的年代依据。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一讲

  讲座题目:“五谷丰登”福佑中华——植物考古视野下的华夏文明起源

  主讲人:贾鑫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 执行院长、副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1:3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育才中学玉成楼(东楼)五楼多功能室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贾鑫,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历史地理。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50余篇。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重要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和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在新石器时代逐渐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起源于西亚地区的麦类作物于四五千年前进入中国,逐渐替代北方的粟黍农业,与南方的稻作农业一同构建“南稻北麦”的农业格局,赓续至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了“满天星斗”的文化格局。但是,只有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先民在不断的“选择”过程中,构建了“五谷丰登”的多品种农业格局。面对四千两百年前的气候突变,中原地区多品种的农业制度抵御住了气候的恶化,促使中原地区“一枝独秀”,诞生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二讲

  讲座题目:文明的碎片与乡土的中国——谈考古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育

  主讲人:郑君雷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副院长、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下午14:30-16: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第二中学多功能厅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郑君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边疆考古、民族考古和文化遗产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发表学术专著、论文等数十篇(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等。

  内容提要: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已经极大地丰富乃至更新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和世界历史的认识,考古学进入中学历史课堂的必要性也益发形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考古工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更好地体现这些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师层面,有必要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加对于考古学理论方法和话语体系的了解;在课堂教学层面,有必要补充中学历史教材以外的考古学知识点;在学生层面,有必要通过参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于乡土的热爱,从而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初衷。

  公共考古讲座——第二十三讲

  讲座题目: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

  主讲人:方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

  湖北省博物馆 馆长 研究馆员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19日(周二)下午14:30-16:00

  讲座地点: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中学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讲人简介:

  方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持和参与了石家河遗址、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京山苏家垄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依托考古新成果,著有《曾国历史与文化——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构建了“名不见经传”的曾国历史。组织推出的《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内容提要:

  长江中游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以距今5~2万年左右的江陵鸡公山遗址为代表,开始了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的生活;以距今1万年左右的江西仙人洞吊桶环、湖南玉蟾岩、湖北长阳桅杆坪遗址为代表,开启了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之后,历经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至进入青铜文明。其中,与黄河文明有两次交流的高峰,一次是仰韶时期:大溪文化早期,仰韶文化前期半坡类型遗存则已深入鄂西北地区;大溪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遗存尤其是彩陶遗存则广见于以大寺、雕龙碑、螺蛳山等遗址为代表的汉水以东地区,更深入到以关庙山、中堡岛遗址为代表江汉平原腹地和峡江地区,在“庙底沟”时代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汉水以东地区土著文化逐步催生,兴起油子岭文化。第二次是肖家屋脊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尤其是王湾三期文化南下,与历史记载禹伐三苗事件耦合,长江中游投入中原文化的怀抱,加入中华文明进程。

  之后的青铜时代,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以荆州沙市汪家屋场、盘龙城王家嘴为代表,二里头文化对长江中游持续影响;商代,中央王朝对南方经营力度加大,以盘龙城、郭元咀为代表;周代,周王朝通过分封曾、唐、邓等诸侯国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促进了南方文明的发展。春秋中期以后,随着楚文化崛起,长江流域文明融合加快,至秦统一,完全融入中华文明大家庭。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