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简介

发布时间:2022-01-0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主讲人:刘建国 研究员

  主持人:施劲松 副所长

  内容提要:

  使用无人机拍摄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 30 个史前考古遗址的低空影像,制作各遗址的数字三维模型,导出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用于分析遗址的布局特征和淹没区模拟。分析显示聚落遗址的选址、布局、形制等特征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结合多项田野考古与空间信息方面的资料,探讨江汉平原的史前人类如何认识、适应、改造自然环境,合理控制和利用水利资源,推进史前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报告人简介:

  刘建国,工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考古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多视角三维重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等重大专项研究,运用多种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古代人地关系特征,探索我国史前治水文明。发表《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等专著 3部、论文等 80 余篇。

  从洹北商城到安阳殷墟——试论商代中晚期青铜手工业的转变

  主讲人:刘 煜 研究员

  主持人:施劲松 副所长

  内容提要:

  通过对洹北商城铸铜遗址和安阳已发现的多个铸铜遗址的考察,特别是冶铸遗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中商和晚商之间存在技术上的传承,但更存在明显的技术转变。洹北商城铸铜遗物的分析检测,显现出中商时期的铸型材料和制作方式非常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嵌范”的大规模使用,其在晚商时期虽仍存在,却已不占主导地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有非常明显的转变,复杂化分范方式、盲芯的使用以及分铸技术的应用变化等。而晚商时期多个铸铜遗址的发现,不仅显现出铸铜作坊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多样性,而且显示出家族手工业在整个晚商社会的重要地位。

  报告人简介:

  刘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后进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10-2011 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作访问学者。发表专著《殷墟出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研究》,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百篇。长期以来致力于金属技术史的研究,尤其是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研究。

  文保的 C 考古视野

  主讲人:王刃余 副研究员

  主持人:徐良高 研究员

  内容提要:

  《文保的 C 考古视野》主要从田野出土语境(context)的构建、保护对象认识范畴与变量的设立、考古中文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案例分析以及相关学术生态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文保工作与考古工作的相互关联及相关发展需求。

  报告人简介:

  王刃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文化遗产基础理论、考古遗产管理等领域。现阶段研究对象主要为“遗产化”过程理论分析、考古遗址公园基础理论建设。

  先秦历法的天文观与陶寺城址

  主讲人:曹慧奇 副研究员

  主持人:徐良高 研究员

  内容提要:

  《周髀算经》反映出先秦时人们通过日常的大地测量,逐步掌握了“勾股定理”,并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勾股比例关系 context)来换算和测量周边的事物。并且在日常“立杆侧影”的观察和积累中逐步总结出“寸影千里”的测量法则——即古人的“量天尺”。

  “盖天”宇宙观下的“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其影长是由地球的纬度决定的,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其纬度大致是北纬 35.33°附近。而满足这一条件的古代大型遗址非陶寺城址莫属。

  陶寺城址采用北偏东 45°的布局方式,能保持几百年之久不变,其一定有一种统一的科学测量方法在其中。联系《周髀算经》及《考工记》中“识日影以正东西,中折与立杆为正南北”的测量方法,可以完全模拟复原出陶寺城址的菱形状布局。

  陶寺城址菱形状的布局现象所反映出的天文历法制度,与《尚书·尧典》 所记载的古代历法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和相似性。并且这种天文历法正好符合中原古代旱作农业中“蜀黍”的种植时令,陶寺城址反映的历法正是当时首领“观象授时”的生动写照。

  中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从历法角度看,从目前已知的陶寺遗址开始,至汉代时期完全形成二十四节气,其天文宇宙观与人文思想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状况所决定的,世界其它文明是无法复制的。因此从历法的宇宙观和其思维发展的统一进程看,中华文明是一以贯之的本土文明!

  报告人简介:

  曹慧奇,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本科),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入所 20 余年来一直在偃师商城队从事田野一线的发掘和整理等工作,期间还参加了国内外其它一些遗址的发掘。例如:重庆巫山双堰塘遗址、河南安阳孝民屯遗址等遗址的发掘工作。

  研究领域主要为夏商时期考古,近年在传统夏商考古的基础上,加入先秦天文历法角度来思考夏商文化的联系与差异。学术成果已发表论文、报告、简报等二十余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研论坛简介

发布时间:2022-01-06

  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主讲人:刘建国 研究员

  主持人:施劲松 副所长

  内容提要:

  使用无人机拍摄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 30 个史前考古遗址的低空影像,制作各遗址的数字三维模型,导出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用于分析遗址的布局特征和淹没区模拟。分析显示聚落遗址的选址、布局、形制等特征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结合多项田野考古与空间信息方面的资料,探讨江汉平原的史前人类如何认识、适应、改造自然环境,合理控制和利用水利资源,推进史前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报告人简介:

  刘建国,工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考古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多视角三维重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等重大专项研究,运用多种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古代人地关系特征,探索我国史前治水文明。发表《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等专著 3部、论文等 80 余篇。

  从洹北商城到安阳殷墟——试论商代中晚期青铜手工业的转变

  主讲人:刘 煜 研究员

  主持人:施劲松 副所长

  内容提要:

  通过对洹北商城铸铜遗址和安阳已发现的多个铸铜遗址的考察,特别是冶铸遗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中商和晚商之间存在技术上的传承,但更存在明显的技术转变。洹北商城铸铜遗物的分析检测,显现出中商时期的铸型材料和制作方式非常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嵌范”的大规模使用,其在晚商时期虽仍存在,却已不占主导地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有非常明显的转变,复杂化分范方式、盲芯的使用以及分铸技术的应用变化等。而晚商时期多个铸铜遗址的发现,不仅显现出铸铜作坊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多样性,而且显示出家族手工业在整个晚商社会的重要地位。

  报告人简介:

  刘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后进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10-2011 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作访问学者。发表专著《殷墟出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研究》,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百篇。长期以来致力于金属技术史的研究,尤其是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研究。

  文保的 C 考古视野

  主讲人:王刃余 副研究员

  主持人:徐良高 研究员

  内容提要:

  《文保的 C 考古视野》主要从田野出土语境(context)的构建、保护对象认识范畴与变量的设立、考古中文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案例分析以及相关学术生态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文保工作与考古工作的相互关联及相关发展需求。

  报告人简介:

  王刃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文化遗产基础理论、考古遗产管理等领域。现阶段研究对象主要为“遗产化”过程理论分析、考古遗址公园基础理论建设。

  先秦历法的天文观与陶寺城址

  主讲人:曹慧奇 副研究员

  主持人:徐良高 研究员

  内容提要:

  《周髀算经》反映出先秦时人们通过日常的大地测量,逐步掌握了“勾股定理”,并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勾股比例关系 context)来换算和测量周边的事物。并且在日常“立杆侧影”的观察和积累中逐步总结出“寸影千里”的测量法则——即古人的“量天尺”。

  “盖天”宇宙观下的“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其影长是由地球的纬度决定的,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其纬度大致是北纬 35.33°附近。而满足这一条件的古代大型遗址非陶寺城址莫属。

  陶寺城址采用北偏东 45°的布局方式,能保持几百年之久不变,其一定有一种统一的科学测量方法在其中。联系《周髀算经》及《考工记》中“识日影以正东西,中折与立杆为正南北”的测量方法,可以完全模拟复原出陶寺城址的菱形状布局。

  陶寺城址菱形状的布局现象所反映出的天文历法制度,与《尚书·尧典》 所记载的古代历法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和相似性。并且这种天文历法正好符合中原古代旱作农业中“蜀黍”的种植时令,陶寺城址反映的历法正是当时首领“观象授时”的生动写照。

  中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从历法角度看,从目前已知的陶寺遗址开始,至汉代时期完全形成二十四节气,其天文宇宙观与人文思想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状况所决定的,世界其它文明是无法复制的。因此从历法的宇宙观和其思维发展的统一进程看,中华文明是一以贯之的本土文明!

  报告人简介:

  曹慧奇,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本科),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入所 20 余年来一直在偃师商城队从事田野一线的发掘和整理等工作,期间还参加了国内外其它一些遗址的发掘。例如:重庆巫山双堰塘遗址、河南安阳孝民屯遗址等遗址的发掘工作。

  研究领域主要为夏商时期考古,近年在传统夏商考古的基础上,加入先秦天文历法角度来思考夏商文化的联系与差异。学术成果已发表论文、报告、简报等二十余篇。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