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简介

发布时间:2022-01-0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公元前两千纪河西走廊的社会与经济:区域视角下的关键案例分析

  主讲人:温成浩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李新伟 研究员

  内容提要:

  河西走廊是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通过对公元前两千纪河西走廊的一系列关键节点性遗址的个案分析,重构早期青铜时代本地社会与经济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经济维度揭示河西走廊内部各文化社群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从内源性角度出发理解河西走廊文化重要性的形成机制及其在亚欧大陆青铜时代文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报告人简介:

  温成浩,2009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考古学硕士学位。2018 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考古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西北地区史前考古、欧亚大陆青铜时代考古。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赴罗马尼亚考古发掘项目 2019 年度发掘工作。目前主要参与陕西西安太平遗址的发掘工作。

  殷墟遗址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研究

  主讲人:李宏飞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李新伟 研究员

  内容提要:

  殷墟遗址是商文化研究中材料最为丰富的遗址,为探索商代物质文化遗存面貌、重建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自上世纪 60年代以来,以殷墟遗址发掘所获遗存为基础,建立了以殷墟遗址为典型遗址的殷墟文化分期,为深入探究殷墟文化、重建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年代标尺。90 多年以来,殷墟遗址的持续考古发掘,积累了大批考古材料,近年来《安阳殷墟徐家桥郭家庄商代墓葬》、《安阳孝民屯(四)》、《殷墟出土陶器》等考古报告及图录的出版,更加丰富了殷墟遗址的考古材料,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和学术支撑。随着考古材料的积累和研究认识的深入,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殷墟遗址的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和安阳地区的西周遗存进行检视,对商周王朝更替导致的文化异同、殷商遗裔文化遗存的面貌等重要学术问题展开了有益探讨。本项目立足于商代考古丰富资料的背景支持,对殷墟遗址科学发掘 90 余年来已出版或发表的考古报告、简报、图录等进行系统整理,对其中的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归纳总结殷墟文化第四期居址遗存(地层、房址、坑类、水井、路沟等)、墓葬遗存、陶器群、铜器群等基本特征,对殷墟遗址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的演进变迁脉络进行把握,取得进一步深入认识,并在探讨物质文化材料的基础上尝试对其背后反映的客观历史规律展开探讨。本项目的展开,为准确把握和深入认识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的面貌提供全面系统的研究基础,有望对进一步探讨商周王朝更替导致的文化异同、殷商遗裔文化遗存的面貌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学术支撑,进而为今后对于殷墟遗址和殷墟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提供重要的启动基础。

  报告人简介:

  李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和青铜器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小双桥遗址的商与夷》,在《考古》《文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石窟空间与仪式秩序: 考古重建吐峪沟东区第 30-32 窟禅观过程的方案

  主讲人:夏立栋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丛德新 研究员

  内容提要:

  石窟空间结构和窟室内的造像题材布局依据特定的逻辑规划营造而成,并通过不同的形式指示引导着洞窟使用者的仪式行为,此种隐性的规范秩序与窟内行为过程存在着互为表里的密切关联。本文尝试以吐峪沟东区第 30-32 窟为个案,以洞窟空间与功能的视角,系统分析石窟空间结构和图像构成,解读洞窟组合中各座洞窟所承担的不同功能,提出复建洞窟规划设计的内在逻辑和禅观仪式过程的一种方案。

  报告人简介:

  夏立栋,1988 年生于陕西西安。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师从李裕群研究员。2017 年至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长期进行新疆、甘肃地区佛教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先后多次参与发掘新疆吐峪沟石窟、北庭都护府遗址,对高昌石窟寺与地面寺院遗址群、焉耆锡克沁遗址、龟兹石窟寺及甘肃河西北朝石窟群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博士学位论文《高昌石窟寺分期研究》获 201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在《考古》、《考古学报》、《敦煌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考古发掘简报和研究论文数篇。

  如何修砌一座画像砖墓? 以邓县学庄墓为例

  主讲人:莫阳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丛德新 研究员

  内容提要:

  邓县学庄画像砖墓,墓葬中所用的画像砖制作精美,砖上的图像均为模印,凸起的线条洗练又不失细节,且多数在烧制完成后还施彩绘。从图像的内容来看,涉及题材丰富,包括瑞兽、神仙、孝子故事和人物出行等。该墓一经发掘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屡被引以论证南北朝绘画的风格。此后在南阳盆地的南缘,即邓县西南方向的襄阳及周边地区,陆续发现一批结构相近的画像砖墓,包括襄阳贾家冲 M1、谷城县肖家营墓地 M40、谷城县龙湾画像砖墓、襄阳麒麟清水沟南朝画像砖墓、襄阳柿庄画像砖墓等,学界多将它们归于南朝文化影响之下。这些墓葬均为凸字形单室墓,由甬道和长方形墓室组成,券顶,墓室后部砌棺床。甬道和墓室砌砖柱,部分墓葬仅甬道设砖柱。在砌筑方式上均采用三卧一甃的排砖样式,素面砖和画像砖并用,使用比例各墓有所不同。画像砖的制作方式均为模印,但通常一砖一画,有别于建康周边的大型模印拼镶砖壁画。

  本研究将视线转向砌墓技术,意图通过观察零散残碎的墓葬材料,复原此类画像砖墓的营建逻辑。以往的研究大多从两方面出发,其一意在客观、多角度的呈现墓葬信息,并通过排比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类型学特征完善其年代信息;其二则追索墓葬中的图像、特殊出土物等线索,寻求对这个时代礼俗、信仰或社会文化的解释。前者强调墓葬的客观实体,后者更重视墓葬反映的精神意涵。本研究则试图通过分析画像砖墓的修砌方式,在二者之间构建起一个中间层次——从营建的结果出发,理解营建者的设计理念。具体而言,本研究意图进一步拆解画像砖墓的概念,剥离出三个基本单位:画像、砖和墓,它们分别对应图像、媒材和空间。从三者关系出发,观察墓葬营建过程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将会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视角。

  报告人简介:

  莫阳,1987 年生于北京。2005—2015 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研究方向为美术考古。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简介

发布时间:2022-01-06

  公元前两千纪河西走廊的社会与经济:区域视角下的关键案例分析

  主讲人:温成浩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李新伟 研究员

  内容提要:

  河西走廊是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通过对公元前两千纪河西走廊的一系列关键节点性遗址的个案分析,重构早期青铜时代本地社会与经济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经济维度揭示河西走廊内部各文化社群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从内源性角度出发理解河西走廊文化重要性的形成机制及其在亚欧大陆青铜时代文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报告人简介:

  温成浩,2009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考古学硕士学位。2018 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考古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西北地区史前考古、欧亚大陆青铜时代考古。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赴罗马尼亚考古发掘项目 2019 年度发掘工作。目前主要参与陕西西安太平遗址的发掘工作。

  殷墟遗址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研究

  主讲人:李宏飞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李新伟 研究员

  内容提要:

  殷墟遗址是商文化研究中材料最为丰富的遗址,为探索商代物质文化遗存面貌、重建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自上世纪 60年代以来,以殷墟遗址发掘所获遗存为基础,建立了以殷墟遗址为典型遗址的殷墟文化分期,为深入探究殷墟文化、重建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年代标尺。90 多年以来,殷墟遗址的持续考古发掘,积累了大批考古材料,近年来《安阳殷墟徐家桥郭家庄商代墓葬》、《安阳孝民屯(四)》、《殷墟出土陶器》等考古报告及图录的出版,更加丰富了殷墟遗址的考古材料,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和学术支撑。随着考古材料的积累和研究认识的深入,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殷墟遗址的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和安阳地区的西周遗存进行检视,对商周王朝更替导致的文化异同、殷商遗裔文化遗存的面貌等重要学术问题展开了有益探讨。本项目立足于商代考古丰富资料的背景支持,对殷墟遗址科学发掘 90 余年来已出版或发表的考古报告、简报、图录等进行系统整理,对其中的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归纳总结殷墟文化第四期居址遗存(地层、房址、坑类、水井、路沟等)、墓葬遗存、陶器群、铜器群等基本特征,对殷墟遗址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的演进变迁脉络进行把握,取得进一步深入认识,并在探讨物质文化材料的基础上尝试对其背后反映的客观历史规律展开探讨。本项目的展开,为准确把握和深入认识殷墟文化第四期遗存的面貌提供全面系统的研究基础,有望对进一步探讨商周王朝更替导致的文化异同、殷商遗裔文化遗存的面貌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学术支撑,进而为今后对于殷墟遗址和殷墟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提供重要的启动基础。

  报告人简介:

  李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和青铜器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小双桥遗址的商与夷》,在《考古》《文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石窟空间与仪式秩序: 考古重建吐峪沟东区第 30-32 窟禅观过程的方案

  主讲人:夏立栋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丛德新 研究员

  内容提要:

  石窟空间结构和窟室内的造像题材布局依据特定的逻辑规划营造而成,并通过不同的形式指示引导着洞窟使用者的仪式行为,此种隐性的规范秩序与窟内行为过程存在着互为表里的密切关联。本文尝试以吐峪沟东区第 30-32 窟为个案,以洞窟空间与功能的视角,系统分析石窟空间结构和图像构成,解读洞窟组合中各座洞窟所承担的不同功能,提出复建洞窟规划设计的内在逻辑和禅观仪式过程的一种方案。

  报告人简介:

  夏立栋,1988 年生于陕西西安。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师从李裕群研究员。2017 年至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长期进行新疆、甘肃地区佛教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先后多次参与发掘新疆吐峪沟石窟、北庭都护府遗址,对高昌石窟寺与地面寺院遗址群、焉耆锡克沁遗址、龟兹石窟寺及甘肃河西北朝石窟群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博士学位论文《高昌石窟寺分期研究》获 201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在《考古》、《考古学报》、《敦煌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考古发掘简报和研究论文数篇。

  如何修砌一座画像砖墓? 以邓县学庄墓为例

  主讲人:莫阳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丛德新 研究员

  内容提要:

  邓县学庄画像砖墓,墓葬中所用的画像砖制作精美,砖上的图像均为模印,凸起的线条洗练又不失细节,且多数在烧制完成后还施彩绘。从图像的内容来看,涉及题材丰富,包括瑞兽、神仙、孝子故事和人物出行等。该墓一经发掘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屡被引以论证南北朝绘画的风格。此后在南阳盆地的南缘,即邓县西南方向的襄阳及周边地区,陆续发现一批结构相近的画像砖墓,包括襄阳贾家冲 M1、谷城县肖家营墓地 M40、谷城县龙湾画像砖墓、襄阳麒麟清水沟南朝画像砖墓、襄阳柿庄画像砖墓等,学界多将它们归于南朝文化影响之下。这些墓葬均为凸字形单室墓,由甬道和长方形墓室组成,券顶,墓室后部砌棺床。甬道和墓室砌砖柱,部分墓葬仅甬道设砖柱。在砌筑方式上均采用三卧一甃的排砖样式,素面砖和画像砖并用,使用比例各墓有所不同。画像砖的制作方式均为模印,但通常一砖一画,有别于建康周边的大型模印拼镶砖壁画。

  本研究将视线转向砌墓技术,意图通过观察零散残碎的墓葬材料,复原此类画像砖墓的营建逻辑。以往的研究大多从两方面出发,其一意在客观、多角度的呈现墓葬信息,并通过排比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类型学特征完善其年代信息;其二则追索墓葬中的图像、特殊出土物等线索,寻求对这个时代礼俗、信仰或社会文化的解释。前者强调墓葬的客观实体,后者更重视墓葬反映的精神意涵。本研究则试图通过分析画像砖墓的修砌方式,在二者之间构建起一个中间层次——从营建的结果出发,理解营建者的设计理念。具体而言,本研究意图进一步拆解画像砖墓的概念,剥离出三个基本单位:画像、砖和墓,它们分别对应图像、媒材和空间。从三者关系出发,观察墓葬营建过程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将会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视角。

  报告人简介:

  莫阳,1987 年生于北京。2005—2015 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研究方向为美术考古。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