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讲座预告】“中国石窟寺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七至九讲)

发布时间:2022-04-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和“9·28”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家文物局《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推动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蓬勃发展,现举办“中国石窟寺考古”系列学术讲座,聚焦中国石窟寺考古的理念、方法与研究范式。本次系列学术讲座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承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协办。

  本次系列学术讲座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共十二讲,采取线上形式进行,由新华网全程直播,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顾 问:陈星灿 朱岩石 杭 侃 史家珍

  策 划:刘国祥 丛德新

  联系人:栗媛秋 夏立栋 刘清尘

  电话:010-87420950

  2022年4月26日

  第七讲

  讲座题目:高昌石窟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流传

  主讲人:夏立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丛德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19:00-20:00

  腾讯会议:407632172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夏立栋,1988年生于陕西西安,考古学博士。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硕士、博士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师从李裕群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长期从事新疆、河西地区佛教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多次发掘新疆吐峪沟石窟、北庭故城佛寺遗址,对高昌石窟寺与地面寺院、焉耆锡克沁遗址、龟兹石窟寺及河西北朝石窟群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先后荣获李济考古学田野组奖学金、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在《考古》、《考古学报》、《敦煌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考古发掘报告与研究论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昌石窟寺内容总录”,进行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和张掖金塔寺石窟考古报告的整理编写工作。

  内容提要:

  高昌是连通西域与中原内地的枢纽门户和佛教自西向东传播线道上的关键节点,其地佛教与葱岭以西、新疆和新疆以东的中原内地佛教密切关联,是西域与东亚佛教集中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带,高昌石窟在中国石窟寺研究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研究初步梳理了高昌石窟的类型组合、分期年代与系统构成,尝试构建高昌石窟的时空框架与发展演变谱系。高昌石窟可分为高昌郡至高昌国、唐西州和西州回鹘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并可具体划分出五期,第一期为四五世纪的高昌郡至高昌国时期,第二、三期为六世纪至七世纪前半叶的麹氏高昌国时期,第四期为唐西州时期,第五期为十世纪后半至十四世纪后半的西州回鹘时期。其中,高昌郡至高昌国时代,高昌佛教石窟寺以河西“凉州模式”为基础,吸收龟兹、于阗的洞窟形制与造像形式,呈现出交汇融合、地域特征鲜明的“高昌样式”。唐西州时期,此地作为中央王朝的直属边州,受到中原内地主流造像内容的影响,更替了此地旧有的佛教窟院营造传统。西州回鹘时期,高昌地区佛教影响源流多元,石窟寺呈现出多脉络的发展谱系,既有承继唐西州汉系造像传统的趋向,随之又形成回鹘系和藏系的窟院样式。

  讲座题目:美轮美奂的回鹘佛教艺术画廊——柏孜克里克石窟

  主讲人:陈爱峰 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

  主持人:丛德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20:00-21:00

  腾讯会议:407632172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陈爱峰,男,1980年生,河南省叶县人。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敦煌研究院人文部特聘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曾受邀到蒙古国国立大学、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研究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石窟艺术、隋唐史、吐鲁番文书。近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三项,出版著作三部,并在《中国史研究》《宗教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提要: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火焰山的木头沟内,始建于5至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唐西州时,该石窟发展成为伊州(今哈密市)、西州(今吐鲁番市)、庭州(今吉木萨尔县)地区著名的石窟寺,称“宁戎寺”或“宁戎窟寺”。9世纪中叶,回鹘人沿用唐朝时期的“宁戎寺”称号,新修和重建了洞窟,并绘制了大量精美的壁画。

  柏孜克里克现存洞窟83个,按建筑形制分有中心柱窟、中心殿堂窟、穹窿顶窟、纵券顶窟、横券顶窟5类;按功能分主要有礼拜窟、禅窟、僧房窟和瘗窟(埋藏高僧骨灰与舍利的洞窟)4类。该石窟的塑像损毁殆尽,现保存有壁画的洞窟40余个,壁画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时代多为宋元时期。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天王等尊像画,此外尚有说法图、经变画、供养人像、山水花鸟画和装饰图案等。柏孜克里克石窟回鹘时期的壁画,总体上来说继承了唐西州时期的传统,同时也融入了五代宋元时期中原与河西新的佛教题材与内容。其绘画风格,是以中原画风为主导,与毗邻的敦煌石窟壁画相近,兼及龟兹与中亚艺术元素,融会贯通之后,形成了辨识度极高的回鹘风格。

  此外,这里还保存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教洞窟,内涵丰富的摩尼教壁画显得弥足珍贵;一些佛教壁画还融合了祆教的内容,姿态优美的娜娜女神摇身一变成为佛教的守护神。1980-1981年,吐鲁番的考古工作者对石窟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佛塑像、丝织品与纸制品绘画、木构件等。尤其是出土的800余件文书,包括汉文、回鹘文、粟特文、西夏文和婆罗谜文,内容极其丰富,既有佛教、摩尼教、道教的宗教文书,也有儒家典籍、史籍和官私文书等。这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壁画以及多语种的文书,对于研究吐鲁番乃至整个新疆历史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和变化都很有价值,而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讲

  讲座题目:邺城周边石窟与北朝晚期佛学思想传承

  主讲人:何利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持人:朱岩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下午15:00-17:00

  腾讯会议:760828070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何利群,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副队长,副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汉唐都城考古、宗教考古及东亚艺术史。长期负责邺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邺南城赵彭城东魏北齐佛教寺院、南水北调北朝墓群、南营十六国窑址、曹村北朝窑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邺南城宫城区遗址等发掘工作。主要成果有《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考古学研究》、《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邺城遗址出土北魏谭副造像图像考释》、《东亚地区早期佛教寺院布局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Buddhist State Monaster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East Asia”等。

  内容提要:

  邺城是著名的“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也是十六国北朝以来,北方地区继长安、平城、洛阳之后的佛教中心和佛学思想汇聚地。东魏北齐时期的邺城佛教上承北魏传统,下启隋唐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占据着特殊的承启地位。本讲座以邺城及其周边地区佛教石窟、造像、刻经为主,探讨东魏北齐时期的佛教石窟发展脉络,分析蕴含于石窟艺术之中的历史背景、佛学思想和文化传承,揭示北朝晚期佛教石窟在中国石窟乃至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九讲

  讲座题目:再识四川石窟的价值

  主讲人:雷玉华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民族博物馆馆长、教授

  主持人:陈悦新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

  讲座时间: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下午15:00-17:00

  腾讯会议:491779486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雷玉华教授,四川大学考古系博士,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民族博物馆馆长,曾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参加或主持过广汉三星堆、邛崃龙兴寺、成都城墙等重要遗址发掘。主要从事佛教考古田野调查与研究,长期围绕川渝地区佛教石窟寺、摩崖造像和石刻佛经开展考古工作。出版过《巴中石窟内容总录》《巴中石窟研究》《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川北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等专著。

  内容提要: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四川省石窟寺及石刻类文物点共计2838处,2021年完成的石窟项调查,去掉了一些像已无存的点,还有2134处,数量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石窟(含摩崖造像)大省。对四川石窟的价值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主要有两点:一是将中国大规模连续开窟造像的时间向后延续了五百年;二是有中国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系统的密教造像。

  石窟从印度产生,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西部地区,从新疆向东进入中原,再从中原进入四川及中国南方其他区域,沿途经过的广大地区地理与民族各不相同,石窟在传播过程中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断调整、变化,传到四川地区,早已非印度石窟,亦与中国北方石窟不同。因此,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四川石窟的价值远不止于以上两点。我们还可以从石窟传播、发展链条上四川石窟所处位置、四川晚期石窟及摩崖造像性质的再认识、四川与周围地区佛教摩崖造像的关系等多方面、全方位思考四川石窟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讲座预告】“中国石窟寺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七至九讲)

发布时间:2022-04-2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和“9·28”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家文物局《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推动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蓬勃发展,现举办“中国石窟寺考古”系列学术讲座,聚焦中国石窟寺考古的理念、方法与研究范式。本次系列学术讲座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承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协办。

  本次系列学术讲座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共十二讲,采取线上形式进行,由新华网全程直播,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顾 问:陈星灿 朱岩石 杭 侃 史家珍

  策 划:刘国祥 丛德新

  联系人:栗媛秋 夏立栋 刘清尘

  电话:010-87420950

  2022年4月26日

  第七讲

  讲座题目:高昌石窟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流传

  主讲人:夏立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丛德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19:00-20:00

  腾讯会议:407632172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夏立栋,1988年生于陕西西安,考古学博士。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硕士、博士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师从李裕群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长期从事新疆、河西地区佛教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多次发掘新疆吐峪沟石窟、北庭故城佛寺遗址,对高昌石窟寺与地面寺院、焉耆锡克沁遗址、龟兹石窟寺及河西北朝石窟群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先后荣获李济考古学田野组奖学金、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在《考古》、《考古学报》、《敦煌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考古发掘报告与研究论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昌石窟寺内容总录”,进行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和张掖金塔寺石窟考古报告的整理编写工作。

  内容提要:

  高昌是连通西域与中原内地的枢纽门户和佛教自西向东传播线道上的关键节点,其地佛教与葱岭以西、新疆和新疆以东的中原内地佛教密切关联,是西域与东亚佛教集中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带,高昌石窟在中国石窟寺研究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研究初步梳理了高昌石窟的类型组合、分期年代与系统构成,尝试构建高昌石窟的时空框架与发展演变谱系。高昌石窟可分为高昌郡至高昌国、唐西州和西州回鹘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并可具体划分出五期,第一期为四五世纪的高昌郡至高昌国时期,第二、三期为六世纪至七世纪前半叶的麹氏高昌国时期,第四期为唐西州时期,第五期为十世纪后半至十四世纪后半的西州回鹘时期。其中,高昌郡至高昌国时代,高昌佛教石窟寺以河西“凉州模式”为基础,吸收龟兹、于阗的洞窟形制与造像形式,呈现出交汇融合、地域特征鲜明的“高昌样式”。唐西州时期,此地作为中央王朝的直属边州,受到中原内地主流造像内容的影响,更替了此地旧有的佛教窟院营造传统。西州回鹘时期,高昌地区佛教影响源流多元,石窟寺呈现出多脉络的发展谱系,既有承继唐西州汉系造像传统的趋向,随之又形成回鹘系和藏系的窟院样式。

  讲座题目:美轮美奂的回鹘佛教艺术画廊——柏孜克里克石窟

  主讲人:陈爱峰 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

  主持人:丛德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20:00-21:00

  腾讯会议:407632172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陈爱峰,男,1980年生,河南省叶县人。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敦煌研究院人文部特聘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曾受邀到蒙古国国立大学、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研究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石窟艺术、隋唐史、吐鲁番文书。近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三项,出版著作三部,并在《中国史研究》《宗教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提要: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火焰山的木头沟内,始建于5至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唐西州时,该石窟发展成为伊州(今哈密市)、西州(今吐鲁番市)、庭州(今吉木萨尔县)地区著名的石窟寺,称“宁戎寺”或“宁戎窟寺”。9世纪中叶,回鹘人沿用唐朝时期的“宁戎寺”称号,新修和重建了洞窟,并绘制了大量精美的壁画。

  柏孜克里克现存洞窟83个,按建筑形制分有中心柱窟、中心殿堂窟、穹窿顶窟、纵券顶窟、横券顶窟5类;按功能分主要有礼拜窟、禅窟、僧房窟和瘗窟(埋藏高僧骨灰与舍利的洞窟)4类。该石窟的塑像损毁殆尽,现保存有壁画的洞窟40余个,壁画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时代多为宋元时期。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天王等尊像画,此外尚有说法图、经变画、供养人像、山水花鸟画和装饰图案等。柏孜克里克石窟回鹘时期的壁画,总体上来说继承了唐西州时期的传统,同时也融入了五代宋元时期中原与河西新的佛教题材与内容。其绘画风格,是以中原画风为主导,与毗邻的敦煌石窟壁画相近,兼及龟兹与中亚艺术元素,融会贯通之后,形成了辨识度极高的回鹘风格。

  此外,这里还保存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教洞窟,内涵丰富的摩尼教壁画显得弥足珍贵;一些佛教壁画还融合了祆教的内容,姿态优美的娜娜女神摇身一变成为佛教的守护神。1980-1981年,吐鲁番的考古工作者对石窟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佛塑像、丝织品与纸制品绘画、木构件等。尤其是出土的800余件文书,包括汉文、回鹘文、粟特文、西夏文和婆罗谜文,内容极其丰富,既有佛教、摩尼教、道教的宗教文书,也有儒家典籍、史籍和官私文书等。这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壁画以及多语种的文书,对于研究吐鲁番乃至整个新疆历史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和变化都很有价值,而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讲

  讲座题目:邺城周边石窟与北朝晚期佛学思想传承

  主讲人:何利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持人:朱岩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下午15:00-17:00

  腾讯会议:760828070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何利群,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副队长,副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汉唐都城考古、宗教考古及东亚艺术史。长期负责邺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邺南城赵彭城东魏北齐佛教寺院、南水北调北朝墓群、南营十六国窑址、曹村北朝窑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邺南城宫城区遗址等发掘工作。主要成果有《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考古学研究》、《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邺城遗址出土北魏谭副造像图像考释》、《东亚地区早期佛教寺院布局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Buddhist State Monaster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East Asia”等。

  内容提要:

  邺城是著名的“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也是十六国北朝以来,北方地区继长安、平城、洛阳之后的佛教中心和佛学思想汇聚地。东魏北齐时期的邺城佛教上承北魏传统,下启隋唐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占据着特殊的承启地位。本讲座以邺城及其周边地区佛教石窟、造像、刻经为主,探讨东魏北齐时期的佛教石窟发展脉络,分析蕴含于石窟艺术之中的历史背景、佛学思想和文化传承,揭示北朝晚期佛教石窟在中国石窟乃至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九讲

  讲座题目:再识四川石窟的价值

  主讲人:雷玉华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民族博物馆馆长、教授

  主持人:陈悦新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

  讲座时间: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下午15:00-17:00

  腾讯会议:491779486

  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石窟寺考古研究室、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网

  协办: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雷玉华教授,四川大学考古系博士,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民族博物馆馆长,曾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参加或主持过广汉三星堆、邛崃龙兴寺、成都城墙等重要遗址发掘。主要从事佛教考古田野调查与研究,长期围绕川渝地区佛教石窟寺、摩崖造像和石刻佛经开展考古工作。出版过《巴中石窟内容总录》《巴中石窟研究》《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川北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等专著。

  内容提要: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四川省石窟寺及石刻类文物点共计2838处,2021年完成的石窟项调查,去掉了一些像已无存的点,还有2134处,数量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石窟(含摩崖造像)大省。对四川石窟的价值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主要有两点:一是将中国大规模连续开窟造像的时间向后延续了五百年;二是有中国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系统的密教造像。

  石窟从印度产生,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西部地区,从新疆向东进入中原,再从中原进入四川及中国南方其他区域,沿途经过的广大地区地理与民族各不相同,石窟在传播过程中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断调整、变化,传到四川地区,早已非印度石窟,亦与中国北方石窟不同。因此,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四川石窟的价值远不止于以上两点。我们还可以从石窟传播、发展链条上四川石窟所处位置、四川晚期石窟及摩崖造像性质的再认识、四川与周围地区佛教摩崖造像的关系等多方面、全方位思考四川石窟的价值。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