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讲座预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日程安排

发布时间:2024-01-2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联系人:刘清尘 崔秀琳

  电 话:010-87420950

2024年1月20日

第一场

题目:公元前二千纪东南亚大陆的衬花陶器

主讲人:黄 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付永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

  公元前三千纪后半叶至公元前二千纪是东南亚大陆史前社会、文化、生业、人群转变最关键的时期。公元前三千纪后半叶东南亚大陆沿海和内陆开始分别出现了该地区最早的稻作和粟作农业。与之相应的是,东南亚大陆的史前文化面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区域的文化面貌既独具特色又彼此联系。约公元前2500年以降,东南亚大陆普遍涌现出多种前所未见的陶器种类,如空三足器、高柄豆、圈足簋、器座和支脚等,这些陶器制作精良,器表多施以精心设计的纹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衬花方法彰显纹样的工艺,这类陶器也被称为“衬花陶器”。本研究在系统梳理东南亚大陆出土衬花陶器的基础上,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反映的社会背景,进而探讨环南中国海地区视野下的史前文化交流与互动。

主讲人简介:

  黄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先后主持或参与海南陵水桥山、陵水内角、万宁踏头等多个遗址的考古发掘、整理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南东南沿海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考古”。主要从事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岛屿考古等领域研究,发表《考古学视野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的新进展》等论文。

第二场

题目:河北阳原板井子旧石器遗址的埋藏学研究

主讲人:王晓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主持人:付永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

  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各类复杂营力的影响。埋藏学分析是区分这些营力来自人类作用还是自然作用的最重要手段,它的研究对象是遗址中出土的动物化石。通过评估动物化石受到的自然与人工改造,可以获知影响遗址的自然作用类别与强度,以及古人类获取与处理动物资源的方式。本项研究将埋藏学分析手段运用到泥河湾盆地的板井子遗址(距今约9万年左右),讨论了生存在该阶段的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狩猎能力、方式及其处理猎物的行为特征。该研究成果将为解决“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的区域性适应生存方式”等科学问题提供新的证据。

主讲人简介:

  王晓敏,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考古学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习古生物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赴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系统学习埋藏学研究方法。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英文SCI检索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参与多个科技部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第三场

题目:中晚唐时期藩镇格局背景下北方地区制瓷手工业发展概说

主讲人:李 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主持人:杨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内容提要: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的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冲击。战乱结束之后的唐代中晚期,在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藩镇林立的空间结构与政治格局。北方地区的制瓷手工业即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发展并走向繁荣。本报告通过对中晚唐时期北方地区瓷业生产面貌和以白瓷为代表的北方瓷器产品消费情况的分析,勾勒出中晚唐时期北方制瓷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对处于割据型藩镇辖下、创烧并迅速发展于这一时期的定窑的个案分析,试图对藩镇格局下北方地区的窑业发展动因进行探索,认为中央与藩镇对财赋的争夺、藩镇管控对区域的开发、各区域间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等多重因素塑造出中晚唐北方瓷业的繁荣局面,并最终影响到五代、北宋的制瓷业格局。

主讲人简介:

  李鑫,2020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任副研究员。主持或参加了隋唐洛阳城,澳门显荣里、圣保禄学院,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河北临漳邺城等遗址的田野发掘或资料整理工作。研究方向为陶瓷考古和历史时期城市考古,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制瓷手工业、唐宋都市的陶瓷消费、以陶瓷贸易和陶瓷技术交流为媒介的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参与编纂考古发掘报告多部,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第四场

题目:辽金都城遗址出土植物考古遗存初探

主讲人:钟 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杨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内容提要:

  “辽金都城遗址出土植物考古遗存初探”报告以浮选法获得大植物遗存为研究手段,聚焦近年来辽金时期都城遗址(包括辽上京遗址、金上京遗址)所出土的植物遗存,结合已经发表的相关辽金时期植物考古工作成果,对辽金时期都城遗址,以及周边区域古代居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考察。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带有浓厚畜牧、渔猎传统的辽金政权统治下,都城类遗址的农业生产模式和饮食特点,并与历史文献进行比对;同时,作为古代东西交流的重要节点,围绕辽金都城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也能够为辽金时期作物和饮食方式的东西方交流提供新的证据;最后,该研究可以为女真、契丹、蒙古等不同族群与特定作物种类、饮食传统的关联性提供重要的材料。

主讲人简介:

  钟华,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植物考古方向;2013-2014和2016-2017曾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在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和哈佛燕京学社访学;2017-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2019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负责植物考古方向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中,致力于通过植物考古研究方法,对中国农业的起源,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中的农业基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生业和饮食传承和变化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讲座预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日程安排

发布时间:2024-01-21

  联系人:刘清尘 崔秀琳

  电 话:010-87420950

2024年1月20日

第一场

题目:公元前二千纪东南亚大陆的衬花陶器

主讲人:黄 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付永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

  公元前三千纪后半叶至公元前二千纪是东南亚大陆史前社会、文化、生业、人群转变最关键的时期。公元前三千纪后半叶东南亚大陆沿海和内陆开始分别出现了该地区最早的稻作和粟作农业。与之相应的是,东南亚大陆的史前文化面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区域的文化面貌既独具特色又彼此联系。约公元前2500年以降,东南亚大陆普遍涌现出多种前所未见的陶器种类,如空三足器、高柄豆、圈足簋、器座和支脚等,这些陶器制作精良,器表多施以精心设计的纹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衬花方法彰显纹样的工艺,这类陶器也被称为“衬花陶器”。本研究在系统梳理东南亚大陆出土衬花陶器的基础上,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反映的社会背景,进而探讨环南中国海地区视野下的史前文化交流与互动。

主讲人简介:

  黄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先后主持或参与海南陵水桥山、陵水内角、万宁踏头等多个遗址的考古发掘、整理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南东南沿海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考古”。主要从事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岛屿考古等领域研究,发表《考古学视野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的新进展》等论文。

第二场

题目:河北阳原板井子旧石器遗址的埋藏学研究

主讲人:王晓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主持人:付永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

  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各类复杂营力的影响。埋藏学分析是区分这些营力来自人类作用还是自然作用的最重要手段,它的研究对象是遗址中出土的动物化石。通过评估动物化石受到的自然与人工改造,可以获知影响遗址的自然作用类别与强度,以及古人类获取与处理动物资源的方式。本项研究将埋藏学分析手段运用到泥河湾盆地的板井子遗址(距今约9万年左右),讨论了生存在该阶段的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狩猎能力、方式及其处理猎物的行为特征。该研究成果将为解决“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的区域性适应生存方式”等科学问题提供新的证据。

主讲人简介:

  王晓敏,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考古学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习古生物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赴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系统学习埋藏学研究方法。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英文SCI检索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参与多个科技部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第三场

题目:中晚唐时期藩镇格局背景下北方地区制瓷手工业发展概说

主讲人:李 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主持人:杨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内容提要: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的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冲击。战乱结束之后的唐代中晚期,在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藩镇林立的空间结构与政治格局。北方地区的制瓷手工业即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发展并走向繁荣。本报告通过对中晚唐时期北方地区瓷业生产面貌和以白瓷为代表的北方瓷器产品消费情况的分析,勾勒出中晚唐时期北方制瓷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对处于割据型藩镇辖下、创烧并迅速发展于这一时期的定窑的个案分析,试图对藩镇格局下北方地区的窑业发展动因进行探索,认为中央与藩镇对财赋的争夺、藩镇管控对区域的开发、各区域间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等多重因素塑造出中晚唐北方瓷业的繁荣局面,并最终影响到五代、北宋的制瓷业格局。

主讲人简介:

  李鑫,2020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任副研究员。主持或参加了隋唐洛阳城,澳门显荣里、圣保禄学院,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河北临漳邺城等遗址的田野发掘或资料整理工作。研究方向为陶瓷考古和历史时期城市考古,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制瓷手工业、唐宋都市的陶瓷消费、以陶瓷贸易和陶瓷技术交流为媒介的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参与编纂考古发掘报告多部,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第四场

题目:辽金都城遗址出土植物考古遗存初探

主讲人:钟 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杨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内容提要:

  “辽金都城遗址出土植物考古遗存初探”报告以浮选法获得大植物遗存为研究手段,聚焦近年来辽金时期都城遗址(包括辽上京遗址、金上京遗址)所出土的植物遗存,结合已经发表的相关辽金时期植物考古工作成果,对辽金时期都城遗址,以及周边区域古代居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考察。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带有浓厚畜牧、渔猎传统的辽金政权统治下,都城类遗址的农业生产模式和饮食特点,并与历史文献进行比对;同时,作为古代东西交流的重要节点,围绕辽金都城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也能够为辽金时期作物和饮食方式的东西方交流提供新的证据;最后,该研究可以为女真、契丹、蒙古等不同族群与特定作物种类、饮食传统的关联性提供重要的材料。

主讲人简介:

  钟华,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植物考古方向;2013-2014和2016-2017曾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在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和哈佛燕京学社访学;2017-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2019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负责植物考古方向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中,致力于通过植物考古研究方法,对中国农业的起源,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中的农业基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生业和饮食传承和变化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