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第23期)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预告(3)|王震中: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

发布时间:2024-07-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开展具有本馆资源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焦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主 讲 人

  王震中

  时 间

  2024年7月13日(周六) 10:00

  地 点

  中国考古博物馆主展馆三层演讲互动区

  讲座概要

  中华文明起源是一个过程,形成是其结果。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路径可以概括为聚落三形态的演进:即随着农业的起源而展开的、由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含有初步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都邑国家形态。与人类学“酋邦”理论模式相对比,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相当于酋邦理论中的“部落社会”;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相当于“简单酋邦”和“复杂酋邦”;都邑国家相当于最初的“早期国家”。

  主讲人简介

  王震中,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首席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著作有《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1994年)、《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2005年)、《商代都邑》(2010年)、《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2010年)、《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2013年)、《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2015年)、《中国大通史?史前卷》(2018年)、《炎黄学概论》(2021年)等。

  注意事项

  当日预约入馆参观观众可直接参与讲座,坐席有限,坐席区坐满为止。讲座活动期间请勿穿行,活动区域临时封闭,参观四层请由扶梯、步梯上下行,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海报制作:秉 进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中国考古博物馆讲座(第23期)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预告(3)|王震中: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

发布时间:2024-07-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开展具有本馆资源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焦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主 讲 人

  王震中

  时 间

  2024年7月13日(周六) 10:00

  地 点

  中国考古博物馆主展馆三层演讲互动区

  讲座概要

  中华文明起源是一个过程,形成是其结果。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路径可以概括为聚落三形态的演进:即随着农业的起源而展开的、由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含有初步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都邑国家形态。与人类学“酋邦”理论模式相对比,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相当于酋邦理论中的“部落社会”;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相当于“简单酋邦”和“复杂酋邦”;都邑国家相当于最初的“早期国家”。

  主讲人简介

  王震中,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首席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著作有《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1994年)、《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2005年)、《商代都邑》(2010年)、《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2010年)、《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2013年)、《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2015年)、《中国大通史?史前卷》(2018年)、《炎黄学概论》(2021年)等。

  注意事项

  当日预约入馆参观观众可直接参与讲座,坐席有限,坐席区坐满为止。讲座活动期间请勿穿行,活动区域临时封闭,参观四层请由扶梯、步梯上下行,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海报制作:秉 进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