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讣告】冯承泽先生讣告

发布时间:2025-02-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讣 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负责人,著名考古学家冯承泽先生,于2025年2月6日在洛阳去世,享年86岁。

  冯承泽先生1939年出生于河北省宣化区,1956年毕业于北京四十三中学,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工作,历任洛阳唐城队副队长、队长,考古所洛阳工作站负责人,曾任洛阳市老城区政协委员、常委。

  自1957年扎根洛阳工作以来,冯承泽先生一生主要致力于洛阳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曾先后主持或参加了洛阳汉魏城太仓、武库、金村大墓的勘探,明堂辟雍遗址的发掘;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洛南里坊区、九洲池遗址的勘探与发掘,以及其他诸多重要遗址的发掘工作。先生精于器物拍照、遗址测绘,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研制“无线电遥控高空照相仪”,为诸多大遗址留下了重要的考古影像资料。以田野考古资料为基础,先生独著或与他人合著《洛阳涧滨仰韶、殷文化遗址和宋墓清理》《洛阳老城发现四座西周车马坑》《1987年隋唐东都城发掘简报》《洛阳汉魏故城圆形建筑遗址初探》《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二里头陶器集粹》(摄影工作)等著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先生主持编绘的《隋唐洛阳宫皇城遗址实测图》为隋唐洛阳城遗址考古工作“一张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承泽先生一生辛勤严谨、无私奉献,以扎实的田野工作为考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去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遵照先生遗愿,丧事一切从简,谨此讣告,共寄哀思。

  冯承泽先生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5年2月6日

  接受唁函邮箱:kaogu@cass.org.cn

  联系人:吴海燕 15652319287(微信同号)

  传 真:010-87421997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讣告】冯承泽先生讣告

发布时间:2025-02-08

讣 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负责人,著名考古学家冯承泽先生,于2025年2月6日在洛阳去世,享年86岁。

  冯承泽先生1939年出生于河北省宣化区,1956年毕业于北京四十三中学,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工作,历任洛阳唐城队副队长、队长,考古所洛阳工作站负责人,曾任洛阳市老城区政协委员、常委。

  自1957年扎根洛阳工作以来,冯承泽先生一生主要致力于洛阳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曾先后主持或参加了洛阳汉魏城太仓、武库、金村大墓的勘探,明堂辟雍遗址的发掘;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洛南里坊区、九洲池遗址的勘探与发掘,以及其他诸多重要遗址的发掘工作。先生精于器物拍照、遗址测绘,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研制“无线电遥控高空照相仪”,为诸多大遗址留下了重要的考古影像资料。以田野考古资料为基础,先生独著或与他人合著《洛阳涧滨仰韶、殷文化遗址和宋墓清理》《洛阳老城发现四座西周车马坑》《1987年隋唐东都城发掘简报》《洛阳汉魏故城圆形建筑遗址初探》《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二里头陶器集粹》(摄影工作)等著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先生主持编绘的《隋唐洛阳宫皇城遗址实测图》为隋唐洛阳城遗址考古工作“一张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承泽先生一生辛勤严谨、无私奉献,以扎实的田野工作为考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去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遵照先生遗愿,丧事一切从简,谨此讣告,共寄哀思。

  冯承泽先生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5年2月6日

  接受唁函邮箱:kaogu@cass.org.cn

  联系人:吴海燕 15652319287(微信同号)

  传 真:010-87421997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