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讣告】温明荣先生讣告

发布时间:2025-07-2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讣 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审、著名古文字学家温明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17日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温明荣先生1936年12月生于河北宣化,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后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93年9月任考古研究所考古编辑室主任,1996年退休。温明荣先生生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我国考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温明荣先生毕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治学严谨,成就斐然。1966年之前,先后在山西侯马、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地参与重要考古发掘工作;1975年至1982年专注甲骨文整理和研究;1983年至1996年在考古编辑室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于1996年获得“全国首届百佳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

  温明荣先生尤以甲骨学研究见长,1975年至1982年参与考古研究所甲骨整理小组的工作,在《小屯南地甲骨》整理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考古学方法运用于甲骨文整理、研究,开创了甲骨学研究新路径。该成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2年优秀科研成果奖。期间与同仁以“萧楠”“肖楠”“邨笛”等笔名发表多篇重要论作,后结集为《甲骨学论文集》。温明荣先生对史前陶文研究亦有建树。

  在编辑岗位工作期间,温明荣先生为考古书刊出版事业呕心沥血,培养后学不遗余力。温明荣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德高望重,深受学界敬仰。

  温明荣先生的逝世是我国考古学界和出版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缅怀并永远铭记温明荣先生的高尚品格、学术贡献、为考古事业奉献的一生。

  遵照温明荣先生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谨此讣告,以寄哀思。

  温明荣先生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5年7月19日

  唁函接收邮箱:kaogu@cass.org.cn

  联系人:吴海燕(考古所老干部办公室)

  联系电话:15652319287(微信同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告栏

【讣告】温明荣先生讣告

发布时间:2025-07-21

讣 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审、著名古文字学家温明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17日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温明荣先生1936年12月生于河北宣化,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后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93年9月任考古研究所考古编辑室主任,1996年退休。温明荣先生生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我国考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温明荣先生毕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治学严谨,成就斐然。1966年之前,先后在山西侯马、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地参与重要考古发掘工作;1975年至1982年专注甲骨文整理和研究;1983年至1996年在考古编辑室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于1996年获得“全国首届百佳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

  温明荣先生尤以甲骨学研究见长,1975年至1982年参与考古研究所甲骨整理小组的工作,在《小屯南地甲骨》整理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考古学方法运用于甲骨文整理、研究,开创了甲骨学研究新路径。该成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2年优秀科研成果奖。期间与同仁以“萧楠”“肖楠”“邨笛”等笔名发表多篇重要论作,后结集为《甲骨学论文集》。温明荣先生对史前陶文研究亦有建树。

  在编辑岗位工作期间,温明荣先生为考古书刊出版事业呕心沥血,培养后学不遗余力。温明荣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德高望重,深受学界敬仰。

  温明荣先生的逝世是我国考古学界和出版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缅怀并永远铭记温明荣先生的高尚品格、学术贡献、为考古事业奉献的一生。

  遵照温明荣先生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谨此讣告,以寄哀思。

  温明荣先生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5年7月19日

  唁函接收邮箱:kaogu@cass.org.cn

  联系人:吴海燕(考古所老干部办公室)

  联系电话:15652319287(微信同号)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