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海外考古集结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7-03-1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考古所科研处
3月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在社科院考古所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闫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云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巍等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各省市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约50位学者出席成立仪式和论坛。成立仪式由社科院考古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主持。

为学术顾问颁发聘书

会议主持人陈星灿研究员
据了解,该研究中心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为主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荆志淳为副主任,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新伟为常务副主任;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光冀研究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林沄教授为学术顾问。此外,研究中心还将邀请来自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与客座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巍研究员
在致辞中,王巍研究员顾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缘起,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文物局对海外考古的关注表示感谢。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考古学步入走向国际舞台的好时机,不仅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开展合作交流翻开新的篇章。他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另外一种形式提高了中国考古学的影响力,要以扎实的学术为基础,有效整合国内考古力量,发挥协同作用,打开考古的世界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借助考古走出去,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云帆
周云帆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四十周年,随着力量的壮大和学术需要,从人员互访和学术会议到共同开展课题、学术成果互译,国际交流的内容和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她还提到社科院考古所对外学术交流成绩突出,《中国考古》(英文版)出版至今已有15年。最后她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展现作为大国的姿态,促进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真诚对话、互学互鉴。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宋新潮副局长在发言中首先代表国家文物局对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考古学要融入国际社会,以新的视野了解世界各地历史文化,这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走出去”是中国考古多年来的一个梦,如今实现梦想须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而研究中心的成立则是圆梦伊始。随后,宋新潮副局长对研究中心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研究中心能成为一个协调平台,对中国国外考古学古代文明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发展研究有所规划,集结各个高校的力量,组建成为一支“国家队”。集协调、研究、资料整合、人才培养于一体,使中国考古逐渐参与到世界历史的解释和说明过程中。

为学术委员与客座研究员颁发聘书

为学术委员与客座研究员颁发聘书

为学术委员与客座研究员颁发聘书

为学术委员与客座研究员颁发聘书

为学术委员与客座研究员颁发聘书
随后,会议进入讨论环节,与会学者结合实际经验畅谈海外考古、国际交流相关心得体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所长,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旭所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伟民所长分别对各地方相关国际合作课题的设置以及省考古所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作简要介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林梅村教授、秦大树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杨建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魏坚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水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袁广阔教授等各高校学者分别对各自院校所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各位教授均提到中国考古想要真正“走出去”必须重视起人才培养、语言学习和知识结构等关键因素。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郭丹彤教授、李晓东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颜海英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金寿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子林副研究员分别从历史学、埃及学的角度对开展国际合作考古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利用先进技术做大数据分析,开拓思路,并强调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
最后,各位与会学者都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中心的成立为促进世界文明核心地区和“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为加强中国学者在世界文明研究中的话语权、树立文化大国形象创造了新的契机。各位学位也纷纷表示,将共同为中国考古“走出去”尽自己的力量。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