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江苏常州象墩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现

发布时间:2013-05-1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象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杏村南100米,是长江下游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良渚文化遗址。遗址地处太湖西北平原北部,北距长江7公里,东南距太湖46公里,西南距滆湖30公里。遗址所在区域属太湖西北平原,地势平坦,周边平均海拔5.3米,象墩遗址在其附近区域地势最高,海拔9.9米。遗址范围约55000平方米,中心为一圆形大土墩,称作象墩,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经三级台地过渡到平地。几十年来的建设给遗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近年来开挖的沟渠和鱼塘,使遗址部分消失,但总体保存情况相对完整。2012年6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新龙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时发现该遗址。


    遗址外围有一周环壕。环壕大体呈方形,宽8—15米,水面最宽处40米,深2—4米。遗址东距常州古河道老澡港河200米,环壕与老澡港河相通。由于未经发掘,该环壕与遗址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本次试掘共清理灰坑11个、灶台遗迹1个、柱洞遗迹3组、烧结面2处。清理的11个灰坑中,除H1和H11外,其他灰坑的填土纯净,没有发现任何包含物。H1和H11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时期遗迹,H1位于遗址中心土台,H11位于中心土台正南已干涸的池塘中。出土的遗物包括石箭镞、石锛、青铜箭镞及大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其中鼎足和印纹陶具有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特征。

 

 


    探沟中共发现柱洞28个,柱洞直径约为35—75厘米,深约30—65厘米,柱洞壁面较为坚硬,填土较为疏松,填土内包含大量炭化植物,一些柱洞内发现有碎陶片。从地层所包含的遗物判断,3组柱洞均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遗存。地层和柱洞中包含有大量炭化植物,可辨物种有竹、芦苇等,柱洞内所填植物痕迹明显,与浙江余杭庙前遗址、江苏昆山少卿山遗址相似。


    探沟中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红烧土灶台一座,灶台整体呈斜长方形,东西长186厘米,南北宽65厘米,高15厘米。由东西两个近似圆形的灶塘组成,灶塘中心有灶坑。东灶坑以一夹砂红陶罐为壁,西灶坑底部与坑壁均为坚硬的烧结面。灶台中出土有一些零星的碎陶片,包括黑皮磨光陶和夹砂红陶,器形大多无法辨识。其中一块夹砂红陶鱼鳍形鼎足,与高城墩出土的鼎足相似,属良渚文化早中期类型。从地层和出土器物综合判断,该灶台属良渚文化早中期遗迹。


    探沟中发现用火遗迹2处,两处遗迹南北相距6米。北侧用火遗迹周边为烧结地面,呈砖红色,在探沟内长360厘米,宽200厘米,质地坚硬,用火遗迹为圆形黑色灰炭堆积,直径120厘米。由于没有大面积发掘,尚不能全面了解该烧结面全貌。南侧用火遗迹距离北侧烧结面2.8米,为一处圆形黑色草木灰遗迹,周围未见烧结面。


    在良渚文化地层上部,探沟南北侧可见两个相对独立的小土台,其中北台一次筑成,南台分四层堆筑,最后两个土台被一次性填平,连为一体。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中曾发现类似情形,该遗址中的小土台为祭台,象墩遗址发现的这两小型土台性质尚不明,有待于下一步考古工作。


    灶台、多层柱洞、用火遗迹及土台的发现,说明象墩遗址早期主要为一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后期随着土台的修筑和不断加高,可能已演变为具有祭祀功能的祭台遗址,而已成型的良渚文化时期灶台在江苏还是首次发现。象墩遗址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长江南岸的江阴至丹阳一带,鲜有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位于江阴与常州交界的高城墩遗址曾一度被认为是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的最北端。随着象墩遗址性质的确定,以及位于江北的兴化市蒋庄遗址大量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说明长江绝不是阻挡良渚文化向北传播的天堑。良渚文化时期的先民不仅在长江以南建立起高度文明的聚落,也在长江北岸播下了光明的种子,并将这种发达文化的基因传播至更遥远的新沂花厅遗址。


    象墩遗址与高城墩、寺墩等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距离非常近,都位于太湖以北的长江南岸,与高城墩遗址相距6.5公里,与寺墩遗址相距13公里。象墩遗址的年代与高城墩遗址的年代相当,早于寺墩遗址良渚文化的年代。高城墩遗址主要为良渚文化高台墓地,而象墩遗址则是良渚文化聚落遗址,二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发掘和研究。象墩遗址与寺墩遗址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也需要下一步考古工作的论证。


    象墩遗址从良渚文化早中期延续利用至春秋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物含有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因素,而象墩遗址位于这两种文化分布的交叉地带,这批遗物的发现对于这一时期宁镇地区与太湖流域文化交流的研究也提供了实物资料。


    调查还显示,在象墩遗址周边一带存在着多个以墩命名的地点,不仅有寺墩、高城墩这两处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还有大墩、黄城墩、绿城墩等不晚于明清时期的遗存。这些称作墩的地点,除高城墩遗址因早年取土破坏较严重,不清楚外围是否有河道外,包括寺墩遗址在内的其他地点都是中心为高地,外围有一周或数周河道。这种形制与春秋淹城遗址非常相像,它们之间应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可能代表了江南地区独有的聚落形态。(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执笔:郑   铎   摄影:黄督军   任林平)(《中国文物报》2013年5月10日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江苏常州象墩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现

发布时间:2013-05-16

 
    象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杏村南100米,是长江下游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良渚文化遗址。遗址地处太湖西北平原北部,北距长江7公里,东南距太湖46公里,西南距滆湖30公里。遗址所在区域属太湖西北平原,地势平坦,周边平均海拔5.3米,象墩遗址在其附近区域地势最高,海拔9.9米。遗址范围约55000平方米,中心为一圆形大土墩,称作象墩,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经三级台地过渡到平地。几十年来的建设给遗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近年来开挖的沟渠和鱼塘,使遗址部分消失,但总体保存情况相对完整。2012年6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新龙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时发现该遗址。


    遗址外围有一周环壕。环壕大体呈方形,宽8—15米,水面最宽处40米,深2—4米。遗址东距常州古河道老澡港河200米,环壕与老澡港河相通。由于未经发掘,该环壕与遗址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本次试掘共清理灰坑11个、灶台遗迹1个、柱洞遗迹3组、烧结面2处。清理的11个灰坑中,除H1和H11外,其他灰坑的填土纯净,没有发现任何包含物。H1和H11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时期遗迹,H1位于遗址中心土台,H11位于中心土台正南已干涸的池塘中。出土的遗物包括石箭镞、石锛、青铜箭镞及大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其中鼎足和印纹陶具有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特征。

 

 


    探沟中共发现柱洞28个,柱洞直径约为35—75厘米,深约30—65厘米,柱洞壁面较为坚硬,填土较为疏松,填土内包含大量炭化植物,一些柱洞内发现有碎陶片。从地层所包含的遗物判断,3组柱洞均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遗存。地层和柱洞中包含有大量炭化植物,可辨物种有竹、芦苇等,柱洞内所填植物痕迹明显,与浙江余杭庙前遗址、江苏昆山少卿山遗址相似。


    探沟中还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红烧土灶台一座,灶台整体呈斜长方形,东西长186厘米,南北宽65厘米,高15厘米。由东西两个近似圆形的灶塘组成,灶塘中心有灶坑。东灶坑以一夹砂红陶罐为壁,西灶坑底部与坑壁均为坚硬的烧结面。灶台中出土有一些零星的碎陶片,包括黑皮磨光陶和夹砂红陶,器形大多无法辨识。其中一块夹砂红陶鱼鳍形鼎足,与高城墩出土的鼎足相似,属良渚文化早中期类型。从地层和出土器物综合判断,该灶台属良渚文化早中期遗迹。


    探沟中发现用火遗迹2处,两处遗迹南北相距6米。北侧用火遗迹周边为烧结地面,呈砖红色,在探沟内长360厘米,宽200厘米,质地坚硬,用火遗迹为圆形黑色灰炭堆积,直径120厘米。由于没有大面积发掘,尚不能全面了解该烧结面全貌。南侧用火遗迹距离北侧烧结面2.8米,为一处圆形黑色草木灰遗迹,周围未见烧结面。


    在良渚文化地层上部,探沟南北侧可见两个相对独立的小土台,其中北台一次筑成,南台分四层堆筑,最后两个土台被一次性填平,连为一体。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中曾发现类似情形,该遗址中的小土台为祭台,象墩遗址发现的这两小型土台性质尚不明,有待于下一步考古工作。


    灶台、多层柱洞、用火遗迹及土台的发现,说明象墩遗址早期主要为一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后期随着土台的修筑和不断加高,可能已演变为具有祭祀功能的祭台遗址,而已成型的良渚文化时期灶台在江苏还是首次发现。象墩遗址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长江南岸的江阴至丹阳一带,鲜有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位于江阴与常州交界的高城墩遗址曾一度被认为是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的最北端。随着象墩遗址性质的确定,以及位于江北的兴化市蒋庄遗址大量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说明长江绝不是阻挡良渚文化向北传播的天堑。良渚文化时期的先民不仅在长江以南建立起高度文明的聚落,也在长江北岸播下了光明的种子,并将这种发达文化的基因传播至更遥远的新沂花厅遗址。


    象墩遗址与高城墩、寺墩等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距离非常近,都位于太湖以北的长江南岸,与高城墩遗址相距6.5公里,与寺墩遗址相距13公里。象墩遗址的年代与高城墩遗址的年代相当,早于寺墩遗址良渚文化的年代。高城墩遗址主要为良渚文化高台墓地,而象墩遗址则是良渚文化聚落遗址,二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发掘和研究。象墩遗址与寺墩遗址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也需要下一步考古工作的论证。


    象墩遗址从良渚文化早中期延续利用至春秋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物含有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因素,而象墩遗址位于这两种文化分布的交叉地带,这批遗物的发现对于这一时期宁镇地区与太湖流域文化交流的研究也提供了实物资料。


    调查还显示,在象墩遗址周边一带存在着多个以墩命名的地点,不仅有寺墩、高城墩这两处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还有大墩、黄城墩、绿城墩等不晚于明清时期的遗存。这些称作墩的地点,除高城墩遗址因早年取土破坏较严重,不清楚外围是否有河道外,包括寺墩遗址在内的其他地点都是中心为高地,外围有一周或数周河道。这种形制与春秋淹城遗址非常相像,它们之间应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可能代表了江南地区独有的聚落形态。(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执笔:郑   铎   摄影:黄督军   任林平)(《中国文物报》2013年5月10日8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