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金上京考古取得新成果——发掘揭露南城南墙西门址

发布时间:2015-02-0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西门址发掘现场俯瞰(上北下南)
 
  为了加强对金上京遗址的科学认识和学术研究,推进对金上京大遗址的有效整体保护,2014年6月至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上京南城南墙西门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余平方米,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金上京城址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2公里,由毗连的南、北二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二城周长约11公里,总面积约6.28平方公里。城墙上筑有马面、角楼等防御设施,并有多个城门,城址整体保存完好。
 
  通过勘察,确认上京城外城有6座城门,多已遭损毁,仅南城南墙西门址保存尚好,且有完整的瓮城。西门址由城门和瓮城组成,该门址和上京城皇城午门址在一条中轴线上,位置重要。城门址由单门道、路面和东西两侧的夯土城墙(墩台)组成。门道方向北偏东5°,呈长方形,其两侧中部尚存有门砧石,中间有石门限。西侧门砧石北部存留有石地栿,石地栿上有少量的木痕。
 
  门道两侧门砧石为花岗岩制成,保存较为完整,呈长方形,南北纵向置放,其上部中间有一东西向凹槽。门砧石上部和四壁修整较为平整光滑,底部未经完全修凿,有些凹凸不平,不甚规整。东侧门砧石长1.25米,宽0.74~0.76米,厚0.59米;凹槽宽0.24~0.26米,深0.15米;西侧门砧石长1.3米,宽0.63米,厚0.64米;凹槽宽0.23米,深0.15米。
 
  从门砧石的间距,推测门道宽约6.5米左右,南北进深约20米。两侧门砧石外侧各有四根等距分布的大圆木柱,木柱已被烧焦,仅留底部炭木痕迹,每侧木柱的间距约 3米左右。木柱直径0.55~0.6米,残高0.9~1.3米。每根木柱底部有平整的柱础石,础石近长方形,系花岗岩质。对其中东侧一根木柱下础石部分清理,其长约0.9、宽约0.88、厚约0.18米。这些柱子为支撑城门顶部的中心柱。
 
  门道内路面以花岗岩石板铺砌,现大部已损毁,仅局部两处有存留。石板大小不一,依次错位相接排列,表面有明显修整的凿痕,石板的长、宽约在0.55~0.95米之间,厚度约0.13~0.15米。
 
  门道内火烧痕迹明显,多为红烧土和炭灰土,夹杂着呈红色的城墙夯土块。从门道内存留的石地栿、等距分布的大木柱等分析,门道上部有过梁式门楼结构。大量的烧土和炭灰土堆积,显示城门毁于火灾。
 
  门道的基础部分为基槽内筑夯土,土质较致密,为黑、黄两色;每层夯土上面有明显的夯窝,夯窝直径4~6厘米,深1~1.5厘米;每层夯土底部均有一层夯打密实的夹土灰陶碎砖块和瓦块。基础部分总厚度为1.5米左右。
 
  城门墩台南北两面均有青砖砌筑包墙。门道两侧墩台整体呈东西走向,南北向宽于两侧城墙。墩台主体土质较杂,略显疏松,呈灰褐色。东侧墩台底部宽16.2米,顶部残宽4.5米,残存高度约6米;西侧墩台底部宽15.75米,顶部残宽约4米,残存高度6.6米。
 
  瓮城平面大致呈“马蹄形”,东西内径长约50米,南北内径宽约20米。东南侧有一出口,为瓮城门。瓮城门宽4.5~5.1米,东西进深约15米;瓮城墙为夯土筑,系平地起建,后期经过了两次较大的修补。墙宽11.8~13.5米,存高约4.8米。瓮城内和城门处发现多层路面,系不同阶段修补遗留。
 
  瓮城东北角砖筑包墙保存较好,砖墙底部为地面铺砌础石,础石边缘形成带棱槽的散水。石板厚0.18米,槽边宽0.12米,槽深0.01~0.12米,石板长0.95、宽0.8米,东西向排列,石板内侧沿石槽以上城墙砌筑包砖,采用错缝逐层叠压技法,表面砌筑平整。靠近西门址东侧墩台处城墙有转角,向南突出1.8米。墩台及城墙的壁面较陡直,向上逐渐略内收。
 
  瓮城门位于瓮城城墙的东部,方向为东偏南36°。南北墩台均遭损毁,两侧各有一柱础石,但其所处位置高度不一,系不同时期所置。根据墩台边缘残存夯土分布,推测瓮城门道,南北宽度4.5~5米,东西进深约为15米。
 
  瓮城内堆积较深,清理情况显示,地表以下1.4~1.5米地层为金代晚期以降文化堆积。1.5米以下主要为金代早中期文化层及多层路面堆积。
 
  在瓮城内东北角发现房址一座,编号 2014F1。房址依城墙而建,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近正方形。东西长约4米,南北宽3.2米,房内沿北、东、西壁有双股烟道的火炕。根据其所处位置以及房屋形制结构,推测F1为瓮城卫戍之居所。
 
  根据在瓮城西南侧城墙处所布探沟发掘可知,瓮城墙存在一次修筑,后期两次补筑的情况。现存城墙宽11.8~13.5米,残高约4.8米。
 
  瓮城墙的主墙为平地起建,顶部窄底部宽,残存高度3.6米,顶部宽度0.6~1.8米左右,底部宽度5.1米左右。其内夯土堆积为深黄色粘土,质地纯净致密,夯层不明显,内含少量炭灰颗粒,包含有一些灰陶砖块、灰陶布纹瓦残块等。
 
  第一次补筑城墙是在主墙外侧,包筑黄黑花土,夯层较明显,黄黑两色夯层叠压堆积,夯层的平均厚度6厘米,最后10厘米每层。残存高度2.7米左右,上部宽度0.65~1.35米左右,底部宽2.1米左右。夯土内含大量炭灰颗粒烧土颗粒等包含物,包含大量砖块残块、灰陶板瓦筒瓦残块等遗物。
 
  第二次补筑城墙是依第一次补筑的城墙外侧再次包筑形成。补筑的夯土堆积为黄黑花土,夯层较明显,夯层厚度6~13厘米,残存高度2.6~2.85米,上部宽3.35米。夯土内包含大量炭灰和烧土颗粒,也夹杂一些灰陶砖块、灰陶布纹瓦板瓦和筒瓦残块等。
 
  在所开探沟的城墙内侧,依主城墙北侧有一段砖筑的包墙,由青灰砖错缝叠砌而成,外侧以白膏泥涂抹勾缝。东西宽1.9米,存高约1米;北侧立面中间有一凹槽,凹槽宽0.4米,进深0.2米。推测该段砖筑遗迹是用于城墙上的排水设施。
 
  此次发掘,出土器物标本500余件,种类多样,有陶、瓷、石、骨、铁、铜器等,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兵器等。以陶建筑构件和铁兵器等为主。
 
  陶器多为泥质灰陶,不见完整器,火候较高,轮制。种类有有罐、瓮、瓶等,多为素面,少量饰弦纹和附加堆纹。建筑构件种类有青砖、瓦当、筒瓦、板瓦和一些残断的其他建筑饰件。瓦当都为泥质灰陶,以兽面纹饰为主,少量花卉纹瓦当和龙纹瓦当。
 
  瓷器种类以白瓷为主,少量酱釉和黑釉瓷器,多为瓷器残片,有碗、盘等;铁器种类有釜、小刀、镰刀、剪子、锁、钉、镞、甲片,銙、车輨等;骨器种类有簪、带銙、锥、环等,均通体磨光;铜器有弩机、构件、镯、耳勺、链等;石器中以礌石为最多,少量的杵、磨盘等;铜钱数量较多,共计85枚,23种钱文。除少量“开元通宝”外,余皆为北宋钱币。
 
  根据门道下基础堆积、门道内堆积、路面情况、墩台的土质构成以及其内外两侧砌筑包砖等情况综合分析,结合出土遗物特征,初步确认,此次揭露的南城南墙西门址系金代中期前后营建修筑。
 
  本次考古发掘是第一次对金代都城门址进行的科学发掘,了解了金代都城门址的基本形制结构。南城南墙西门址由城门和瓮城两部分组成,门址为单门道,两侧有地栿石与排叉柱等构造。该门址的基本形制特征具有显著的唐宋时期门址的特点,其门道两侧对称竖立大圆木柱支撑顶部过梁结构的做法,墩台及相接城墙内外两侧砌筑包砖的现象,与克东蒲峪路城址的南门址结构相一致,体现了金代城门建筑的新规制。门址门道及瓮城内有多层路面的使用情况,瓮城墙经过两次补筑修复,均反映了上京城址的修筑过程和使用情况。瓮城内东北角发现有带火炕的房屋,具有特殊的居住使用功能。瓮城墙内侧筑有砖砌的一类用于排水的特别设施,为了解金代城墙结构特征提供了新材料。
 
  此次考古工作,加强了对金上京城址形制结构、营建时序及历史沿革等认识,为深化金代考古及中国古代都城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赵永军 刘阳)
 
(《中国文物报》2015年1月30日第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金上京考古取得新成果——发掘揭露南城南墙西门址

发布时间:2015-02-06

西门址发掘现场俯瞰(上北下南)
 
  为了加强对金上京遗址的科学认识和学术研究,推进对金上京大遗址的有效整体保护,2014年6月至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上京南城南墙西门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余平方米,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金上京城址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2公里,由毗连的南、北二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二城周长约11公里,总面积约6.28平方公里。城墙上筑有马面、角楼等防御设施,并有多个城门,城址整体保存完好。
 
  通过勘察,确认上京城外城有6座城门,多已遭损毁,仅南城南墙西门址保存尚好,且有完整的瓮城。西门址由城门和瓮城组成,该门址和上京城皇城午门址在一条中轴线上,位置重要。城门址由单门道、路面和东西两侧的夯土城墙(墩台)组成。门道方向北偏东5°,呈长方形,其两侧中部尚存有门砧石,中间有石门限。西侧门砧石北部存留有石地栿,石地栿上有少量的木痕。
 
  门道两侧门砧石为花岗岩制成,保存较为完整,呈长方形,南北纵向置放,其上部中间有一东西向凹槽。门砧石上部和四壁修整较为平整光滑,底部未经完全修凿,有些凹凸不平,不甚规整。东侧门砧石长1.25米,宽0.74~0.76米,厚0.59米;凹槽宽0.24~0.26米,深0.15米;西侧门砧石长1.3米,宽0.63米,厚0.64米;凹槽宽0.23米,深0.15米。
 
  从门砧石的间距,推测门道宽约6.5米左右,南北进深约20米。两侧门砧石外侧各有四根等距分布的大圆木柱,木柱已被烧焦,仅留底部炭木痕迹,每侧木柱的间距约 3米左右。木柱直径0.55~0.6米,残高0.9~1.3米。每根木柱底部有平整的柱础石,础石近长方形,系花岗岩质。对其中东侧一根木柱下础石部分清理,其长约0.9、宽约0.88、厚约0.18米。这些柱子为支撑城门顶部的中心柱。
 
  门道内路面以花岗岩石板铺砌,现大部已损毁,仅局部两处有存留。石板大小不一,依次错位相接排列,表面有明显修整的凿痕,石板的长、宽约在0.55~0.95米之间,厚度约0.13~0.15米。
 
  门道内火烧痕迹明显,多为红烧土和炭灰土,夹杂着呈红色的城墙夯土块。从门道内存留的石地栿、等距分布的大木柱等分析,门道上部有过梁式门楼结构。大量的烧土和炭灰土堆积,显示城门毁于火灾。
 
  门道的基础部分为基槽内筑夯土,土质较致密,为黑、黄两色;每层夯土上面有明显的夯窝,夯窝直径4~6厘米,深1~1.5厘米;每层夯土底部均有一层夯打密实的夹土灰陶碎砖块和瓦块。基础部分总厚度为1.5米左右。
 
  城门墩台南北两面均有青砖砌筑包墙。门道两侧墩台整体呈东西走向,南北向宽于两侧城墙。墩台主体土质较杂,略显疏松,呈灰褐色。东侧墩台底部宽16.2米,顶部残宽4.5米,残存高度约6米;西侧墩台底部宽15.75米,顶部残宽约4米,残存高度6.6米。
 
  瓮城平面大致呈“马蹄形”,东西内径长约50米,南北内径宽约20米。东南侧有一出口,为瓮城门。瓮城门宽4.5~5.1米,东西进深约15米;瓮城墙为夯土筑,系平地起建,后期经过了两次较大的修补。墙宽11.8~13.5米,存高约4.8米。瓮城内和城门处发现多层路面,系不同阶段修补遗留。
 
  瓮城东北角砖筑包墙保存较好,砖墙底部为地面铺砌础石,础石边缘形成带棱槽的散水。石板厚0.18米,槽边宽0.12米,槽深0.01~0.12米,石板长0.95、宽0.8米,东西向排列,石板内侧沿石槽以上城墙砌筑包砖,采用错缝逐层叠压技法,表面砌筑平整。靠近西门址东侧墩台处城墙有转角,向南突出1.8米。墩台及城墙的壁面较陡直,向上逐渐略内收。
 
  瓮城门位于瓮城城墙的东部,方向为东偏南36°。南北墩台均遭损毁,两侧各有一柱础石,但其所处位置高度不一,系不同时期所置。根据墩台边缘残存夯土分布,推测瓮城门道,南北宽度4.5~5米,东西进深约为15米。
 
  瓮城内堆积较深,清理情况显示,地表以下1.4~1.5米地层为金代晚期以降文化堆积。1.5米以下主要为金代早中期文化层及多层路面堆积。
 
  在瓮城内东北角发现房址一座,编号 2014F1。房址依城墙而建,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近正方形。东西长约4米,南北宽3.2米,房内沿北、东、西壁有双股烟道的火炕。根据其所处位置以及房屋形制结构,推测F1为瓮城卫戍之居所。
 
  根据在瓮城西南侧城墙处所布探沟发掘可知,瓮城墙存在一次修筑,后期两次补筑的情况。现存城墙宽11.8~13.5米,残高约4.8米。
 
  瓮城墙的主墙为平地起建,顶部窄底部宽,残存高度3.6米,顶部宽度0.6~1.8米左右,底部宽度5.1米左右。其内夯土堆积为深黄色粘土,质地纯净致密,夯层不明显,内含少量炭灰颗粒,包含有一些灰陶砖块、灰陶布纹瓦残块等。
 
  第一次补筑城墙是在主墙外侧,包筑黄黑花土,夯层较明显,黄黑两色夯层叠压堆积,夯层的平均厚度6厘米,最后10厘米每层。残存高度2.7米左右,上部宽度0.65~1.35米左右,底部宽2.1米左右。夯土内含大量炭灰颗粒烧土颗粒等包含物,包含大量砖块残块、灰陶板瓦筒瓦残块等遗物。
 
  第二次补筑城墙是依第一次补筑的城墙外侧再次包筑形成。补筑的夯土堆积为黄黑花土,夯层较明显,夯层厚度6~13厘米,残存高度2.6~2.85米,上部宽3.35米。夯土内包含大量炭灰和烧土颗粒,也夹杂一些灰陶砖块、灰陶布纹瓦板瓦和筒瓦残块等。
 
  在所开探沟的城墙内侧,依主城墙北侧有一段砖筑的包墙,由青灰砖错缝叠砌而成,外侧以白膏泥涂抹勾缝。东西宽1.9米,存高约1米;北侧立面中间有一凹槽,凹槽宽0.4米,进深0.2米。推测该段砖筑遗迹是用于城墙上的排水设施。
 
  此次发掘,出土器物标本500余件,种类多样,有陶、瓷、石、骨、铁、铜器等,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兵器等。以陶建筑构件和铁兵器等为主。
 
  陶器多为泥质灰陶,不见完整器,火候较高,轮制。种类有有罐、瓮、瓶等,多为素面,少量饰弦纹和附加堆纹。建筑构件种类有青砖、瓦当、筒瓦、板瓦和一些残断的其他建筑饰件。瓦当都为泥质灰陶,以兽面纹饰为主,少量花卉纹瓦当和龙纹瓦当。
 
  瓷器种类以白瓷为主,少量酱釉和黑釉瓷器,多为瓷器残片,有碗、盘等;铁器种类有釜、小刀、镰刀、剪子、锁、钉、镞、甲片,銙、车輨等;骨器种类有簪、带銙、锥、环等,均通体磨光;铜器有弩机、构件、镯、耳勺、链等;石器中以礌石为最多,少量的杵、磨盘等;铜钱数量较多,共计85枚,23种钱文。除少量“开元通宝”外,余皆为北宋钱币。
 
  根据门道下基础堆积、门道内堆积、路面情况、墩台的土质构成以及其内外两侧砌筑包砖等情况综合分析,结合出土遗物特征,初步确认,此次揭露的南城南墙西门址系金代中期前后营建修筑。
 
  本次考古发掘是第一次对金代都城门址进行的科学发掘,了解了金代都城门址的基本形制结构。南城南墙西门址由城门和瓮城两部分组成,门址为单门道,两侧有地栿石与排叉柱等构造。该门址的基本形制特征具有显著的唐宋时期门址的特点,其门道两侧对称竖立大圆木柱支撑顶部过梁结构的做法,墩台及相接城墙内外两侧砌筑包砖的现象,与克东蒲峪路城址的南门址结构相一致,体现了金代城门建筑的新规制。门址门道及瓮城内有多层路面的使用情况,瓮城墙经过两次补筑修复,均反映了上京城址的修筑过程和使用情况。瓮城内东北角发现有带火炕的房屋,具有特殊的居住使用功能。瓮城墙内侧筑有砖砌的一类用于排水的特别设施,为了解金代城墙结构特征提供了新材料。
 
  此次考古工作,加强了对金上京城址形制结构、营建时序及历史沿革等认识,为深化金代考古及中国古代都城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赵永军 刘阳)
 
(《中国文物报》2015年1月30日第8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