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山东定陶十里铺北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完善鲁西南地区史前文化序列, 发现岳石和晚商城址

发布时间:2016-02-29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高明奎
  十里铺北遗址位于鲁西南地区定陶县仿山镇十里铺村北约100米处,因施工而发现。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春季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和发掘。经勘探了解,遗址完全淤埋于地表下,由北部的堌堆遗存及西南、东南部的两块岗地构成,南北长约350、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北部堌堆遗存文化堆积平均厚达2米,上部普遍覆盖0.7~2.1米厚的淤积层,包含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东周、汉、唐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遗存最丰富。西南、东南部的岗地发现有东周、汉代夯土遗迹及墓葬。发掘区主要位于沿河施工范围内北部堌堆东边缘,并在南部探沟局部解剖,取得了重要收获。

 
  进一步完善了鲁西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
 
  发现少量泥质红陶钵、双耳壶的残片并采集到石磨棒及夹砂素面红褐陶片,时代或早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在遗址东北部、东南部边缘清理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窖穴及地层堆积,出土有泥质彩陶罐、夹砂并掺蚌壳末的鼎、罐等器物。本世纪初,鲁西南地区已知最早的史前文化为大汶口文化晚期,而这次工作不仅确认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人类生活遗存,还发现了大汶口早期或更早阶段的遗物,填补了该区域距今5000~6000年人类发展的一段空白,进一步完善了鲁西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链条。
 
  发现了文化面貌复杂且有特色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及商代遗存
 
  在城内东部河道施工范围内发掘1500多平方米,发现丰富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晚商遗存,遗迹多为窖穴,另有少量的房基、墓葬、陶窑,推测为储藏区。龙山文化遗存以100余座灰坑为主,另有少量房基和墓葬,其中窖穴集中于东南部,多圆形直壁坑,有的坑壁抹泥、底部铺草木灰,房基为圆角长方形浅地穴式。陶器所表现出的文化面貌与山东龙山文化有较大差别,而与豫东同期文化更加接近。陶色以灰或灰褐色为主,素面比例约占1/2,常见纹饰为绳纹、篮纹、方格纹等,基本不见典型的夹砂陶,炊器多为含细砂陶,器型以中口弧腹罐最多,其次为甗,鼎的数量较少,仅见有少量鼎足。也有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如白陶鬶、红陶鬶、圈足盘、平底盆、筒形杯、高柄杯、鸟喙形鼎足等,但数量较少。岳石文化遗迹集中分布于发掘区的中部偏东及北部,房基1座及上百座灰坑。陶器面貌同样表现出复杂性,素面陶器和大量的绳纹陶器并存,器型组合多样,除夹砂红褐色大口罐、中口罐、甗、小罐形鼎、泥质灰陶豆、卷沿鼓腹盆、器盖、尊形器等典型岳石文化陶器外,还共存较多下七垣文化的器物,如细绳纹鬲、罐、花边口沿绳纹盆或罐等,另有少量二里头文化因素的陶器,如绳纹捏口罐等。商代遗迹广泛分布,晚商时期灰坑近200座,最早可到中商一期,清理了大量圆形袋状窖穴,其中中部多座坑底放置完整的牛或人骨架,出土完整的卜甲,应为祭祀区。另有少量墓葬、陶窑、房基、柱洞等。陶器面貌基本同殷墟文化,但夹砂红褐色的叠唇陶鬲较具有地方特色,还发现多件陶范残块,可能有铸铜作坊遗迹存在。

 
  发现岳石文化、晚商时期的城址及以城址为中心的聚落群
 
  城址座落于北部土丘高地上,平面近圆形,直径约180~19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存约2/3周的夯土墙,墙体沿高地边缘绕行修筑,南部有一缺口,东部遭河道破坏。墙体顶部距地表约0.30~1.5米,宽约7~8米,底部宽约11~13米,残高约2.3~3.5米。在南墙中部探沟解剖,剖面显示墙体建筑、使用可分三大期。第I期墙体主体部分建于岳石文化黑色堆积上,夯层较薄,厚度一般不超10厘米,夯窝多不清晰,局部可辨认出圆形单棍夯窝,堆积由褐色粉砂土掺和大量灰杂土构成,出土遗物主要为龙山文化时期陶片,少量属岳石文化时期,外坡堆积有多层,土质紧密,斜向下延伸至水位线下,含少量岳石文化遗物;第II期是在前期内、外坡基础上增筑形成,主要是向外侧拓宽,夯土由黄褐色砂土与较多灰杂土构成,并含少量料姜石颗粒,结构较致密,可辨认出直径3~4厘米的圆形小棍夯窝,包含遗物主要为龙山文化陶片,少量岳石文化时期,内坡发现多层向上翘起的活动面叠压墙体,内、外坡堆积中均含少量晚商绳纹陶片;第III期,主要是大规模加高、加宽第II期墙体,夯层变厚,达15~20厘米,单棍圆形夯窝,夯窝直径约5~6厘米,加工致密,夯土夹杂陶片主要为晚商时期,同时利用掺杂有料姜石粉末的堆积加固外坡。综合各期墙主体、护坡堆积中包含遗物及内外护坡的叠压关系,推断第I期墙体为岳石文化时期,主体部分曾遭严重破坏,第II期可能始建于岳石文化时期,沿用至商代晚期,第III期系商代晚期修补加固而成,东周时期可能仍在沿用。
 
  据调查,以该遗址为中心,半径1.2公里范围内,周围环以官堌堆、仿山、何楼、程庄、十里铺、高河等6处堌堆遗址,形成了北辛文化晚期至夏商周时期连续发展的堌堆遗址群,这当是一个区域性政治实体,而十里铺北遗址则是该政治实体的中心。
 
  十里铺北遗址是鲁西南地区现存古文化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堌堆遗存,是研究、展示6000年以来该区域环境变化、社会演变的绝佳实例。
 
  该遗址是在东西文化交汇地带发现的第一座夷商城址,是东夷西进、先商南下、晚商东渐路线上的重要城邑,是鲁、豫、皖交界区夏商考古的重要突破。该区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接触地带,是夏商时期东西势力碰撞、冲突、融合的关键地域,可能与《史记·殷本纪》所载汤伐夏桀“还亳”途经的“泰卷陶”有关。但建国以来,鲁西南地区考古工作较少,甚至考古学文化面貌等基本问题都模糊不清,更难以深入开展有关史实的研究。而该遗址的发掘,不仅可建立、廓清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文化序列及面貌,还可以据此展开与周围区域的对比研究。尤其城址的存在及表现出的复杂文化面貌,对深入探讨以岳石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势力在夏商文明形成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在研究夏商时期东西方势力的互动、融合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作者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2月26日第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山东定陶十里铺北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完善鲁西南地区史前文化序列, 发现岳石和晚商城址

发布时间:2016-02-29

  十里铺北遗址位于鲁西南地区定陶县仿山镇十里铺村北约100米处,因施工而发现。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春季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和发掘。经勘探了解,遗址完全淤埋于地表下,由北部的堌堆遗存及西南、东南部的两块岗地构成,南北长约350、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北部堌堆遗存文化堆积平均厚达2米,上部普遍覆盖0.7~2.1米厚的淤积层,包含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东周、汉、唐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遗存最丰富。西南、东南部的岗地发现有东周、汉代夯土遗迹及墓葬。发掘区主要位于沿河施工范围内北部堌堆东边缘,并在南部探沟局部解剖,取得了重要收获。

 
  进一步完善了鲁西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
 
  发现少量泥质红陶钵、双耳壶的残片并采集到石磨棒及夹砂素面红褐陶片,时代或早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在遗址东北部、东南部边缘清理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窖穴及地层堆积,出土有泥质彩陶罐、夹砂并掺蚌壳末的鼎、罐等器物。本世纪初,鲁西南地区已知最早的史前文化为大汶口文化晚期,而这次工作不仅确认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人类生活遗存,还发现了大汶口早期或更早阶段的遗物,填补了该区域距今5000~6000年人类发展的一段空白,进一步完善了鲁西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链条。
 
  发现了文化面貌复杂且有特色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及商代遗存
 
  在城内东部河道施工范围内发掘1500多平方米,发现丰富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晚商遗存,遗迹多为窖穴,另有少量的房基、墓葬、陶窑,推测为储藏区。龙山文化遗存以100余座灰坑为主,另有少量房基和墓葬,其中窖穴集中于东南部,多圆形直壁坑,有的坑壁抹泥、底部铺草木灰,房基为圆角长方形浅地穴式。陶器所表现出的文化面貌与山东龙山文化有较大差别,而与豫东同期文化更加接近。陶色以灰或灰褐色为主,素面比例约占1/2,常见纹饰为绳纹、篮纹、方格纹等,基本不见典型的夹砂陶,炊器多为含细砂陶,器型以中口弧腹罐最多,其次为甗,鼎的数量较少,仅见有少量鼎足。也有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如白陶鬶、红陶鬶、圈足盘、平底盆、筒形杯、高柄杯、鸟喙形鼎足等,但数量较少。岳石文化遗迹集中分布于发掘区的中部偏东及北部,房基1座及上百座灰坑。陶器面貌同样表现出复杂性,素面陶器和大量的绳纹陶器并存,器型组合多样,除夹砂红褐色大口罐、中口罐、甗、小罐形鼎、泥质灰陶豆、卷沿鼓腹盆、器盖、尊形器等典型岳石文化陶器外,还共存较多下七垣文化的器物,如细绳纹鬲、罐、花边口沿绳纹盆或罐等,另有少量二里头文化因素的陶器,如绳纹捏口罐等。商代遗迹广泛分布,晚商时期灰坑近200座,最早可到中商一期,清理了大量圆形袋状窖穴,其中中部多座坑底放置完整的牛或人骨架,出土完整的卜甲,应为祭祀区。另有少量墓葬、陶窑、房基、柱洞等。陶器面貌基本同殷墟文化,但夹砂红褐色的叠唇陶鬲较具有地方特色,还发现多件陶范残块,可能有铸铜作坊遗迹存在。

 
  发现岳石文化、晚商时期的城址及以城址为中心的聚落群
 
  城址座落于北部土丘高地上,平面近圆形,直径约180~19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存约2/3周的夯土墙,墙体沿高地边缘绕行修筑,南部有一缺口,东部遭河道破坏。墙体顶部距地表约0.30~1.5米,宽约7~8米,底部宽约11~13米,残高约2.3~3.5米。在南墙中部探沟解剖,剖面显示墙体建筑、使用可分三大期。第I期墙体主体部分建于岳石文化黑色堆积上,夯层较薄,厚度一般不超10厘米,夯窝多不清晰,局部可辨认出圆形单棍夯窝,堆积由褐色粉砂土掺和大量灰杂土构成,出土遗物主要为龙山文化时期陶片,少量属岳石文化时期,外坡堆积有多层,土质紧密,斜向下延伸至水位线下,含少量岳石文化遗物;第II期是在前期内、外坡基础上增筑形成,主要是向外侧拓宽,夯土由黄褐色砂土与较多灰杂土构成,并含少量料姜石颗粒,结构较致密,可辨认出直径3~4厘米的圆形小棍夯窝,包含遗物主要为龙山文化陶片,少量岳石文化时期,内坡发现多层向上翘起的活动面叠压墙体,内、外坡堆积中均含少量晚商绳纹陶片;第III期,主要是大规模加高、加宽第II期墙体,夯层变厚,达15~20厘米,单棍圆形夯窝,夯窝直径约5~6厘米,加工致密,夯土夹杂陶片主要为晚商时期,同时利用掺杂有料姜石粉末的堆积加固外坡。综合各期墙主体、护坡堆积中包含遗物及内外护坡的叠压关系,推断第I期墙体为岳石文化时期,主体部分曾遭严重破坏,第II期可能始建于岳石文化时期,沿用至商代晚期,第III期系商代晚期修补加固而成,东周时期可能仍在沿用。
 
  据调查,以该遗址为中心,半径1.2公里范围内,周围环以官堌堆、仿山、何楼、程庄、十里铺、高河等6处堌堆遗址,形成了北辛文化晚期至夏商周时期连续发展的堌堆遗址群,这当是一个区域性政治实体,而十里铺北遗址则是该政治实体的中心。
 
  十里铺北遗址是鲁西南地区现存古文化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堌堆遗存,是研究、展示6000年以来该区域环境变化、社会演变的绝佳实例。
 
  该遗址是在东西文化交汇地带发现的第一座夷商城址,是东夷西进、先商南下、晚商东渐路线上的重要城邑,是鲁、豫、皖交界区夏商考古的重要突破。该区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接触地带,是夏商时期东西势力碰撞、冲突、融合的关键地域,可能与《史记·殷本纪》所载汤伐夏桀“还亳”途经的“泰卷陶”有关。但建国以来,鲁西南地区考古工作较少,甚至考古学文化面貌等基本问题都模糊不清,更难以深入开展有关史实的研究。而该遗址的发掘,不仅可建立、廓清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文化序列及面貌,还可以据此展开与周围区域的对比研究。尤其城址的存在及表现出的复杂文化面貌,对深入探讨以岳石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势力在夏商文明形成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在研究夏商时期东西方势力的互动、融合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作者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2月26日第8版)



 

作者:高明奎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